彼得·內(nèi)斯特魯克從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一些標志性符號如亭臺樓榭、水流、假山奇石等入手,探討中國園林中蘊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核,并結合西方園林的一般特點,深入探究中國園林里的深層哲學意境。此外,《中國園林:詩意\\審美與四季》還將四季輪回的時間概念融入到中國園林的解讀中,從而使時間、空間、中國傳統(tǒng)哲學、西方哲學的諸多意境縱橫于園林之中,使方寸之間的園林更有氣象萬千的意象。
《中國園林:詩意\\審美與四季》圖片部分采用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洪磊的園林攝影作品,和文字部分相得益彰,亦可使讀者闡幽發(fā)微,一窺中國園林文化的深邃。
彼得·內(nèi)斯特魯克,自2012年以來一直就職于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系。之前,他一直在北京幾所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任教。在前往中國之前,他在歐洲是一位研究院和大學講師,曾任教于曼徹斯特大學(之前也任教于諾丁漢、萊斯特、曼徹斯特城市大學以及法國梅斯,也在羅馬和維也納從事研究工作)。彼得獲得了英語語言文學一級學位,并在諾丁漢大學獲得批評理論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主題是文學與現(xiàn)實之間的復雜關系,也是其他研究者仍在研究的課題。
前言 如何理解園林空間
第一部分 園林分析與美學
壹 修飾與特征
貳 石頭的神性與氣質
叁 在水一方
肆 橋
伍 亭
陸 走廊
柒 儀式的風景
捌 思考之一:公共和私人空間
玖 “繪畫中的園林”之一:景觀與場域
拾 “繪畫中的園林”之二:從左至右的敘述與道德觀
拾壹 詩意的瀑布
拾貳 時間與季節(jié)
拾叁 桂林七星公園
拾肆 孔廟和國子監(jiān)
拾伍 思考之二:北京的園林
拾陸 走向比較美學與文化跨界
拾柒 身在當下的永恒
第二部分 園林與四季
壹 死亡和記憶:季節(jié)更迭中的中國園林
貳 觀中國園林:四季掩映,湖水清影,時空流轉
叁 他者的園林:有限性和差異性
后記 哲學,美學和園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