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載了列寧于1917年7月10日(23日)至10月24日(11月5日)期間的著作,收錄了《政治形勢》《論口號》《感謝格·葉·李沃夫公爵》《論立憲幻想》《答復》《波拿巴主義的開始》等文章。
本卷收載列寧在1917年7月10日(23日)至10月24日(11月6日)期間的著作。
在此期間,俄國的政治形勢復雜多變,階級斗爭異常激烈。七月事變是形勢急劇變化的轉折點。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兇殘地鎮(zhèn)壓7月4日(17日)在彼得格勒舉行和平游行示威的工人和士兵,誹謗并迫害布爾什維克黨,下令逮捕列寧。一句話,政權完全轉到反革命資產階級的手中,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至此終結了。
七月事變后,列寧按照黨中央的安排,開始隱居離彼得格勒不遠的拉茲里夫湖畔,不久移居芬蘭。10月7日(20日)又秘密回到彼得格勒直接領導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從本卷所收的文獻中可以看出,列寧在這三個月秘密活動期間如何審時度勢,運籌帷幄,及時為無產階級制定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的斗爭方針和策略,指引布爾什維克黨去奪取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列寧在7月間寫的《政治形勢》、《論口號》、《波拿巴主義的開始》和《革命的教訓》等文章中,回顧二月革命以來階級斗爭的特點和經驗教訓,深刻分析了七月事變以后的新形勢,制定了布爾什維克的新策略。列寧在《政治形勢》一文中指出:立憲民主黨、軍人集團和黑幫君主派這三股主要的反革命勢力已經完全組織起來和鞏固起來,并且實際上取得了國家政權;現(xiàn)在俄國的國家政權實際上是軍事專政;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黨的領袖們徹底出賣了革命事業(yè),他們操縱的蘇維埃變成了反革命的遮羞布;“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這個革命和平發(fā)展的口號已經不正確了,因為它沒有考慮到目前發(fā)生的這種轉變,沒有考慮到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對革命的的徹底背叛。他認為,只有發(fā)揚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堅韌不拔精神,準備力量舉行武裝起義才是出路。但目前武裝起義還有困難,“要聚集力量,重新組織力量,并在危機的進程允許進行真正群眾性的全民的武裝起義的時候堅決地準備武裝起義”(見本卷第5頁),F(xiàn)在也應當像在1912-1914年那樣把合法活動和秘密活動結合起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彼得堡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了《政治形勢》一文,該文為布爾什維克黨在新的政治形勢下制定新的斗爭策略提供了指導思想。列寧在《論口號》一文中指出:每一個口號都應當以一定政治形勢的全部特點為依據,“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在七月事變以前是正確的,因為那時的“蘇維埃是由廣大自由的即不受任何外力強制的、武裝的工人和士兵的代表組成的。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沒有外力強制人民,——這就是問題的實質。這就開辟并保障了整個革命和平向前發(fā)展的道路”(見本卷第6-7頁),F(xiàn)在革命的和平發(fā)展已經毫無可能,因此必須撤銷這個口號,否則這個口號客觀上就會欺騙人民,使人民對屈從于資產階級的蘇維埃產生錯覺,似乎現(xiàn)在只要蘇維埃愿意取得政權,它就可以取得政權。
前言
1917年
政治形勢(7月10日[23日])
論口號(7月中旬)
感謝格·葉·李沃夫公爵(7月19日(8月1日])
論立憲幻想(7月5日和26日[7月18日和8月8日]之間)
答復(7月26日和27日[8月8日和9日])
波拿巴主義的開始(7月29日[8月11日])
革命的教訓(7月底)
論加米涅夫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上關于斯德哥爾摩代表會議的發(fā)言(8月16日[29日])
關于陰謀的謠言(8月18—19日[8月31日~9月1日])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8月19日[9月1日])
*就印發(fā)《關于里加淪陷的傳單》所寫的一封信(8月下旬)
政治訛詐(8月24日[9月6日])
紙上的決議(8月26日[9月8日])
論斯德哥爾摩代表會議(8月26日[9月8日])
政論家札記農民和工人(8月29日[9月11日])
論誹謗者(8月30日[9月12日])
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的信(8月30日[9月12日])
政論家札記(9月1日[14日])
1.禍根
2.徭役制和社會主義
論妥協(xié)(9月1日和3日[14日和16日])
黨綱問題(不晚于9月3日[16日])
齊美爾瓦爾德問題(不晚于9月3日[16日])
關于在群眾組織中違反民主的現(xiàn)象(不晚于9月3日[16日])
關于目前政治形勢的決議草案(不晚于9月3日(16日])
革命的任務(9月6日[19日])
同資本家妥協(xié)的危害性
政權歸蘇維埃
給各國人民以和平
土地歸勞動者
防止饑荒和消除經濟破壞
同地主和資本家的反革命勢力作斗爭
革命的和平發(fā)展
革命的一個根本問題(9月7日[20日])
俄國革命和國內戰(zhàn)爭有人用國內戰(zhàn)爭來嚇唬人(9月8日和9日[21日和22日])
大難臨頭,出路何在?(9月10一14日[23—27日])
饑荒逼近
政府不起任何作用
監(jiān)督辦法是眾所周知和輕而易舉的
銀行國有化
辛迪加國有化
取消商業(yè)秘密
強迫參加聯(lián)合組織
調節(jié)消費
政府破壞民主組織的工作
財政破產和挽救的辦法
害怕走向社會主義能不能前進?
消除經濟破壞和戰(zhàn)爭問題
革命民主派和革命無產階級
怎樣保證立憲會議的成功(關于出版自由)(9月12日[25日]以前)
布爾什維克應當奪取政權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彼得格勒委員會、莫斯科委員會的信(9月12—14日[25—27日])
馬克思主義和起義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的信(9月13—14日[26—27日])
論進行偽造的英雄和布爾什維克的錯誤(9月17日和23日[9月30日和10月6日]之間)
政論家札記我們黨的錯誤(9月22—24日[10月5—7日])
*給芬蘭陸軍、海軍和工人區(qū)域委員會主席伊·捷·斯米爾加的信(9月27日[10月10日])
我黨在國際中的任務(評齊美爾瓦爾德第三次代表會議)(9月28日[10月11日]以后)
危機成熟了(9月29日[10月12日])
告工人、農民、士兵書(9月30日[10月13日]以后)
布爾什維克能保持國家政權嗎?(9月底一10月1日[14日])
再版序言
后記
給中央委員會、莫斯科委員會、彼得堡委員會以及彼得格勒、莫斯科蘇維埃布爾什維克委員的信(10月1日[14日])
在彼得堡組織代表會議10月8日會議上的報告以及決議草案和給黨代表大會代表的委托書的提綱(9月底一10月初)
關于黨參加預備議會的問題
關于“全部政權歸蘇維!钡目谔
關于“政權歸蘇維!钡臎Q議草案的附注
關于立憲會議代表候選人名單
《關于立憲會議代表候選人名單》這一提綱的附注
給彼得格勒市代表會議的信供在秘密會議上宣讀(10月7日[20日])
論修改黨綱(10月6—8日[19—21日])
局外人的意見(10月8日[21日])
給參加北方區(qū)域蘇維埃區(qū)域代表大會的布爾什維克同志的信(10月8日[21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1917年10月10日(23日)會議文獻
1.報告記錄
2.決議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1917年10月16日(29日)會議文獻
1.報告記錄
2.發(fā)言記錄
給同志們的信(10月17日[30日])
后記
給布爾什維克黨黨員的信(10月18日[31日])
*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的信(10月19日[11月1日])
社會革命黨對農民的又一次欺騙(10月20日[11月2日])
“地主同立憲民主黨人串通一氣了”(10月20日[11月2日]以后)
*給雅·米·斯維爾德洛夫的信(10月22日或23日[11月4日或5日])
*給中央委員的信(10月24日[11月6日])
附錄
*備忘記事(8月12日[25日]以后)
*同意做立憲會議代表候選人的兩份聲明(10月)
1.聲明(10月15日E28日])
2.聲明(10月15日[28日]以后)
*關于傳單附錄的設想(10月20日[11月2日])
注釋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年表
插圖
弗·伊·列寧(1917年)
1917年7月10日(23日)列寧《政治形勢》一文手稿第1頁
1917年8月30日(9月12日)列寧《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的信》手稿第1頁
1917年9月列寧《大難f臨頭,出路何在?》小冊子手稿第1頁
1924年《向導》周報第90期封面和該刊所載列寧《馬克思主義和起義》一文的中譯文
1917年10月7日(20日)載有列寧《危機成熟了》一文的《工人之路報》第30號第l版
列寧為1917年10月10日(23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會議起草的決議的手稿第1頁
《列寧全集(第32卷 1917.7-1917.10 第2版 增訂版)/列寧全集》:
在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查封《真理報》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還沒有得到國家政權的認可,F(xiàn)在,在7月16日以后,這個政權已經正式把《真理報》查封了。
如果歷史地即從事情的整體來看,從準備到實行這一措施的整個過程來看,這次查封非常清楚地說明了俄國“立憲的實質”和立憲幻想的危害。
大家知道,以米留可夫和《言語報》為首的立憲民主黨,從4月起就要求對布爾什維克進行鎮(zhèn)壓。這種進行鎮(zhèn)壓的要求采取了各種不同的形式,從《言語報》發(fā)表“有全國意義的”文章起,到米留可夫屢次叫喊“逮捕”(列寧和其他布爾什維克)止,這種要求如果不是立憲民主黨人在革命中的政治綱領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在6、7月間阿列克辛斯基之流羅織罪名、無恥地誣告布爾什維克充當德國間諜或領取德國津貼之前,在不顧眾所周知的事實和已公布的文件,誣告布爾什維克組織“武裝暴動”或策動“叛亂”之前,立憲民主黨早就一直不斷地要求對布爾什維克進行鎮(zhèn)壓,F(xiàn)在既然這種要求已經實現(xiàn)了,那么,對于那些忘記或者假裝忘記產生這種要求的真正階級根源和黨派根源的人的真誠和判斷力,究竟應當怎樣看待呢?既然現(xiàn)在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竭力把事情說成是:他們相信鎮(zhèn)壓布爾什維克的“緣由”在于7月4日出現(xiàn)的某種“偶然的”或“個別的”情況,這能說不是肆無忌憚的偽造或政治上的極端愚鈍嗎?歪曲不容爭辯的歷史真相總該有個限度吧!
只要把4月20-21日的運動和7月3-4日的運動比較一下,就立刻會相信這兩次運動具有共同的特點:群眾的不滿、焦急和憤怒自發(fā)地爆發(fā)出來;挑釁性的射擊來自右邊;死者是在涅瓦大街上被槍殺的;資產階級特別是立憲民主黨人大叫大嚷地誣蔑“列寧分子在涅瓦大街上開槍”;無產階級群眾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極端殘酷和尖銳;小資產階級政黨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黨嚇得完全手足無措,在政策上和整個國家政權問題上大幅度地來回搖擺。所有這些客觀事實都說明了這兩次運動的特點。而6月9-10日和18日則以另一種形式向我們展示出一幅與此完全相同的階級圖畫。
事變的進程是非常清楚的:群眾的不滿、焦急和憤怒日益增長,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特別是爭奪小資產階級群眾的斗爭日趨尖銳,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fā)生了兩大歷史事件,從而造成了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對反革命立憲民主黨人的依附。一個事件是5月6日聯(lián)合內閣的組成,在這個內閣中,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成了資產階級的奴仆,他們同資產階級勾結和妥協(xié),百般地為資產階級“效勞”,遲遲不采取最必要的革命措施,在這些方面愈陷愈深。另一個事件是前線的進攻。進攻必然意味著重新恢復帝國主義戰(zhàn)爭,使帝國主義資產階級的影響、聲望和作用大大加強,使沙文主義在群眾中廣為傳播,最后(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使權力,先是軍權,然后是整個國家政權,轉到軍隊中的反革命高級將領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