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香港大學講席教授陳志武作序推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重磅著作,傾囊相授更聰明的投資方法,幫助廣大投資者,尤其是散戶,實現(xiàn)自身財富的保值升值。當前投資市場激烈震蕩,所有投資者關心的話題都是如何實現(xiàn)自身財富的保值增值。也正因此,目前市場上關于投資類的圖書需求非常大,而且銷量可觀,百萬冊暢銷書《滾雪球》《聰明的投資者》都有良好表現(xiàn),以《日本蠟燭圖技術》為代表的實操派更是長期占據(jù)暢銷榜!锻顿Y者的朋友》從行為金融學出發(fā),深刻分析了投資者陷入追漲殺跌這些投資誤區(qū)的深層心理原因,并為廣大投資者指出了更科學的投資方法:把握交易節(jié)奏、持有多元化、 從容選股、淡定擇時,及時止損……希望這本書成為投資者真正的朋友,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累積自己的財富。
《投資者的朋友》
1.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香港大學講席教授陳志武作序推薦。
2.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重磅著作,傾囊相授更科學的投資方法。
3.市場劇烈波動下,實現(xiàn)財富保值增值。
《投資者的敵人》
朱寧:有名經(jīng)濟學家。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不錯金融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耶魯大學金融中心教授研究員。師從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曾任美國加州大學終生金融教授,清華大學泛海金融教授。獲得過包括孫冶方獎在內的重磅經(jīng)濟學獎。著有《剛性泡沫》等產(chǎn)生廣泛市場影響力的書。
推薦序1:羅伯特·席勒
推薦序2:陳志武
前言
章 散戶賺錢,天理難容?
散戶投資者的交易和投資很多時候就是在做慈善事業(yè),把自己兢兢業(yè)業(yè)通過本職工作賺的錢,慷慨地送到了收入和投資能力都比自己高出不少的專業(yè)機構投資者手中。不少散戶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只考慮收益,而不考慮風險;只考慮自己是否賺錢,卻沒有考慮自己為賺錢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承擔了多少風險。
第二章 大勢是散戶的朋友
對散戶而言,泡沫往往是事前豐滿的理想,和事后無奈的現(xiàn)實,絕大多數(shù)散戶非但沒能在泡沫中發(fā)財,很多恰恰成為泡沫崩盤過程中的炮灰。大家都知道有泡沫,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個泡沫什么時候破滅。大家都覺得我可以在泡沫破滅之前把這個燙手山芋傳給下一個不明就里的投資者。
第三章 華爾街是投資者的朋友
投資者閱讀金融機構報告,或是和金融機構打交道的時候,就能充分地意識到:這些專業(yè)人士在傳遞信息、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在追逐自己的收入大化。他們都是委托代理關系的代理人,可能會和委托人、代理公司之間存在利益上的沖突。
第四章 監(jiān)管者是散戶的朋友
政策和監(jiān)管的力度,其實是由市場,由廣大散戶的預期所決定的。只有自己對于投資和金融有了正確的認識,監(jiān)管者才有可能真正成為自己的朋友。不切實際地將市場上漲和自己賺錢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監(jiān)管層身上,非但不能促進自己的成長和市場的上漲,反而破壞市場規(guī)律,導致市場更大的波動和自己更大的損失。
第五章 行為金融學:投資者的朋友
行為金融學,是以心理學為基礎,通過對不同投資者行為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資本市場和公司金融的運作。我們不只要了解人類的行為有偏差,或者有系統(tǒng)性的錯誤,更多的是這些錯誤怎么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投資決定、投資業(yè)績,影響整個金融市場,甚至金融體系的有效性和穩(wěn)定性。
第六章 把握交易節(jié)奏
交易越頻繁的投資者,他們在扣除交易費用之前的收益水平就相對越低,投資業(yè)績也越差。因此,無論用投資的換手率作為標準,還是用平均的持股時間作為標準,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換手率非常高或者持有時間非常短的投資者,他們的業(yè)績是比較差的。
第七章 持有多元化投資
投資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投資者要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因為投資者在每次投資前,都堅信自己會盈利,反而忽視了通過多元化投資來防范股價下跌的風險。尋找自己比較熟悉的投資標的和投資機會,既了自己的投資空間又不能保證更優(yōu)異的業(yè)績。
第八章 從容選股
散戶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很大程度會受到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以及媒體的影響。因此有些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僅僅由于宣傳力度不夠而被投資者忽略;相反,有些公司即便在財務方面出了問題,但只要與媒體關系好,這些負面消息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被隱瞞,進而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第九章 淡定擇時
人們傾向于借助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來預測未來。一家公司如果在去年表現(xiàn)好,我們往往會認為它在今年的表現(xiàn)也會不錯;相反,如果一只股票在去年表現(xiàn)差,我們就會認為它在今年也不會好轉,因此不愿意進行投資。正是受到上述思維模式的影響,投資者經(jīng)常犯“追漲殺跌”的錯誤。
第十章 基金投資切莫試試看
從投資者的角度講,必須關注的是扣除了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申購、贖回、托管等其他各種相關市場營銷費用之后的基金凈值收益率。如果散戶忽視交易費用對投資凈回報的影響,即便能夠選擇正確的基金,終的投資收益也有可能因為支付高昂的管理費用而付之東流。
第十一章 止損,止損,止損
人類天生就有一種規(guī)避損失和負面結果的傾向。交易員成功的一點不在于制訂出多好的策略,而在于控制損失和風險。雖然投資者從感情上很不情愿“割肉”,但是如果不這么做的話,他不但可能會在下一年蒙受更大的損失,而且喪失了很多買入更多好股票的機會。
第十二章 投資:終身的學習和修行
有可能越是賺錢的時候,越是投資者的業(yè)績跑輸大盤、承受很高的機會成本、投資能力比較低的時候。正是這種誤判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在投資能力表現(xiàn)差的時候,增加自己的投資金額和風險敞口,也更有可能在市場出現(xiàn)回調的時候承受沉重的打擊。
結語
《投資者的朋友》
前言
雖然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股票的回報要遠遠高于債券,為什么全球的廣大家庭選擇不投資于股票市場?
為什么眾多投資于股市的投資者積極參與股市,每天讀書看報,到營業(yè)部報到,但到頭來投資業(yè)績還不如大盤一般表現(xiàn)?
為什么許多基民把主要的關注度都放在某只基金的過往業(yè)績上,雖然過往業(yè)績對未來業(yè)績的預測能力非常有限?
為什么資產(chǎn)價格的長期趨勢非常清晰,但就是有那么多投資者為了短期的蠅頭小利而完全忽視市場的長期規(guī)律,撿起來芝麻,丟掉了西瓜。
以上這些問題可能是全球的投資者,研究者,監(jiān)管者都一直在思考,但一直得不到答案的問題,也特別是廣大散戶在進行日常財務規(guī)劃,日常投資時不停要思考的問題。但正如很多人感嘆“為什么懂了這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一樣,很多自認為了解投資的散戶,往往發(fā)現(xiàn)自己的投資業(yè)績依然差強人意。
更有甚者,很多散戶往往是逐漸在自己失敗的投資過程中,才逐漸意識到,自己一直奉為圭皋的諸如“內幕消息”,“頻繁操作”,“追漲殺跌”,“跟風從眾”的投資理念和交易思路,其實恰恰是他們投資業(yè)績趕不上大盤表現(xiàn),乃至蒙受巨額損失的主要原因。
有些散戶在給別人投資指點迷津時,說的頭頭是道,等到自己親自操作時,卻會重復甚至放大自己指導別人一定要回避的錯誤。很多散戶賺錢時洋洋得意,虧損時就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金融市場的的起起伏伏。
其實,市場的漲跌不過是對投資者心理所提出的不同形式的測試和挑戰(zhàn)。能夠真正地了解市場,了解自我,了解投資者心理,才是散戶在資本市場能夠長期生存的必需技能。正如在諸如戰(zhàn)爭,軍事,外交等“國之大事”領域里,每個國家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誰是自己的朋友,誰是自己的敵人一樣,廣大散戶在一個高度變化的經(jīng)濟金融環(huán)境,也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什么是自己的朋友,什么是自己的敵人,才有可能把握資本市場提供的機會,理性負責地對自己的財富進行及早的布局和規(guī)劃,并進行穩(wěn)健而又靈活的投資。
那么投資者究竟如何認識市場,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區(qū)分投資者的敵人和朋友,就應該成為廣大散戶應該思考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問題。行為金融學,這一橫跨經(jīng)濟金融學,心理學,社會學,行為科學的一個交叉學科,可能是幫助散戶了解自己和了解市場的最好的朋友。
隨著羅伯特席勒教授和理查德塞勒教授,因為其行為金融的研究,而分別在2013年和2017年獲得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全球社會各界對于行為金融學研究的興趣,和對于行為金融學解決現(xiàn)實經(jīng)濟,金融問題的能力的信心,明顯大增。
而行為金融學的很重要一部分研究,是關注真真切切的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投資業(yè)績。讓廣大散戶以更加客觀,公正,超然的角度觀察和評價自己的行為,更加清醒和清晰地思考,作為一個投資者,究竟什么是自己的朋友,什么是自己的敵人?
行為金融學研究讓許許多多散戶第一次意識到了金融市場的復雜,也意識到自己的天真和局限.行為金融研究指出,市場震蕩,監(jiān)管呵護,中介機構建議,這些很多投資者長期以來認為是自己的朋友,幫助自己投資獲利的因素,其實恰恰是自己獲得良好投資業(yè)績的敵人。而能夠幫助投資者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投資過程中的敵人,也就是投資者自身的行為偏差和決策錯誤的行為金融學研究,可能才是自己投資過程中最可靠的朋友。
行為金融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散戶投資業(yè)績的,真正的深層次的敵人恰恰是投資者自己的行為。研究發(fā)現(xiàn),越是激動的投資者,越是受行為偏差影響的投資者,越是想賺錢的投資者,卻越是容易蒙受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講,投資者如何能夠意識到和克服自己的敵人,自己行為的偏差和錯誤,對于提升自身的投資業(yè)績至關重要。而作為投資者的朋友,行為金融很多時候給散戶提供的是“第一性”的關于市場和自己的認識。
例如,廣大散戶投資者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散戶投資者從進入股市之初,就注定成為了弱勢群體.能夠不虧錢,少虧錢,,趕上大市的平均業(yè)績本身,對于廣大散戶而言,就是一樁值得尊敬的投資成就。
試想整個市場是由自以為聰明的主動投資者和追逐平均收益的被動投資者二部分構成.如果被動投資者取得了平均收益,那么主動投資者也只能取得平均收益.主動投資者高收益的幻象,其實不過是他們自己內部之間對賭而已.大部分專業(yè)的投資管理人,其實也沒拿到市場的平均收益。
恰恰是因為大部分主動投資者(特別是廣大散戶)得不到平均收益,才會造就少數(shù)主動投資者取得超越平均收益的’股神’般成就。因此對于廣大個體投資者,比較理想的選擇,還是老老實實做個追逐平均收益的長期被動投資者,因為能找出那些真的具有超越平均收益成就的少數(shù)管理人,其實一點也不比找到下一個微軟,蘋果,或者是騰訊更容易。
每個投資者的收益或者損失,看似只是隨機產(chǎn)生的投資結果,但其實會對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都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正是投資者的狂熱,促成了人類金融史上一次又一次事后看來荒謬可笑的泡沫;也正是投資者的驚恐和絕望,一次又一次地戳破了投資者自己吹大的泡沫,給全球金融經(jīng)濟體系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濤駭浪.
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過程,和人類的很多其他決策過程一樣,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社會共識’的影響.從這個角度講,就像每片雪花都要對雪崩負有相應的責任一樣,每一個散戶都對’社會共識’和’市場預期’的形成負有責任。非但每個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有可能導致市場層面理性的缺失,研究更表明,有時甚至即使是每個投資者自己完全理性的決定,也有可能導致市場層面非理性的后果.因此,散戶在思考自己的行為和決策的時候,必須關注自己決策過程中習慣性的錯誤和局限,也必須認真思考其他千千萬萬個散戶現(xiàn)在在想些什么?
《投資者的朋友》提醒廣大散戶投資者,雖然外部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資本市場走勢確實在經(jīng)歷高速的變化,但是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里一些深層次的本質,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資本市場雖然一直都是信息的市場,但很可能更是投資者心態(tài)和投資者的行為的市場。任何信息,只有經(jīng)歷了投資者的解讀和消化,才能通過投資者的交易才能影響市場走勢,而市場走勢本身,又會反過頭來影響和決定投資者自身的收益和財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散戶任何追求更高收益的嘗試,都離不開對于自身心理和市場心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我想基于行為金融理論在過去數(shù)十年的研究成果和本書的詳細討論,給廣大散戶投資者提出以下幾點投資建議:
1.多元化投資。雖然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并看好那個籃子”,但對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尤其是經(jīng)驗一般的個人投資者而言,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的多元化策略,仍然不失為最好的選擇。
2.關注資產(chǎn)配置,消極投資,仍然是事半功倍的投資策略。許多投資者由于過度自信,打探消息,頻繁操作,但結果往往還不如投資于不同市場和資產(chǎn)的指數(shù)型基金。
3.關注長期收益和交易成本。在考慮投資收益時,一定要關注交易費用之后的凈收益,因為那些才是投資者最終到手的真金白銀。
4.增強風險意識和自我控制紀律性,克服散戶不愿止損的缺點,及時鎖定損失敞口,控制下行風險。
5.投資更像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散戶一定要堅持長期復利投資和增長,積少成多,持之以恒,才能產(chǎn)生優(yōu)異的投資收益。
人生在世,必須不停地在未知和確定,今天和未來,內心與外界之間進行不停的選擇.而這種選擇的本質,也恰恰是投資的精髓所在.根據(jù)一些發(fā)達國家資本市場的研究,一旦投資者意識到自己投資過程中的敵人,利用行為金融學作為自己投資者的朋友,很多投資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自己的錯誤,提升自己的投資業(yè)績.如果本書真的能幫助一些散戶朋友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投資過程中的朋友和敵人,那也就算是盡到了筆者幫助散戶,回饋社會的初衷.
正如席勒教授不止一次私下提到的他希望行為金融學成為’好’的金融學,希望金融學能夠幫助社會成為“好”的社會,我衷心希望本書就行為談理性,就投資談人性,幫助廣大散戶朋友認清自己的朋友和敵人,稱為更優(yōu)秀的投資者,并在此過程中讓本書,我本人,行為金融學,都成為散戶投資者最好的朋友。
《投資者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