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公園位于北京西郊,地勢險峻,蒼翠連綿,占地1.8平方千米,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景區(qū)內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75米。
本書由香山管理處教授級高工高云昆撰寫,主要分6個章節(jié),從香山的地理、名勝、人文、歷史、現(xiàn)代等方面系統(tǒng)介紹香山,配以200多張精美插圖,與《故宮》《頤和園》等圖書組套銷售。
香山興于李唐、沿于遼金、明清達到鼎盛。民國慈幼院,為近代首善;新中國成立前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駐地,奠基了新中國,F(xiàn)為人民公園。
香山是個神奇的地方,鐘靈毓秀、歷史厚重、文脈殊勝,是中國歷史進程的縮影和時代的聚焦。如山般,見證著時代更迭滄桑巨變;如水般,講述著可歌可泣傳奇故事;如樹般,經(jīng)年累月留下道道年輪。
香山,她給予了我一切,我也應回報于她。
初看香山,就是一座山。再重新審視她時,山依舊,水依然,春生夏長,繁華滴翠,秋收冬藏,落葉歸根,四季輪回,周而復始。歷經(jīng)喧囂與寂靜,默默無語,任憑時光流淌,無恒也罷,有恒也罷,皆悠然自在,榮辱不驚,從容平淡。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香山因何得名?史料和坊間傳說不外乎有三種:
一說源于巨石。相傳香山高處有巨石狀如香爐,陰雨天時云氣繚繞,如香煙裊裊升空,故名香爐山,簡稱香山。
二說源于花香。明朝香山曾有杏樹十萬株,花開時節(jié),滿山雪白,十里飄香,人稱“十里香雪!,香山因杏花香而得名。
三說源于佛經(jīng)。據(jù)記載,佛教創(chuàng)始人喬達摩·釋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羅衛(wèi)國都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釋迦牟尼在世時,其弟子也有在香山修行者。故《華嚴經(jīng)》把香山名列第二,成為僅次于須彌山的佛教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出現(xiàn)了多處以香山命名的佛教名山,北京香山便是其中之一。
無論何種說法,都是華夏文明“天人合一”的美好夙愿和現(xiàn)實期盼。我想人世間萬香都抵不過“心香”,天下之香,人皆趨之,香極六觸,真水無香,無香勝有香,唯有“心香”方能致遠。
為什么香山有這么多人喜愛、仰慕和眷戀呢?因為她擁有讓人無法抗拒的獨特魅力,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都被她所迷戀。香山不僅有幽靜深邃的環(huán)境,還有通達天地的氣場。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世上哪有神仙,只有萬物靜觀皆自得。香山如人,似曾相識再續(xù)前緣;如蓮,清靜無為自帶芬芳;如松,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不同時節(jié)帶給人不同的意蘊,只有置身于此,才能讓您極其容易地體驗到其中的滋味。
香山對接宇宙,對接天地,對接圣賢,讓您感受到佛家之無常,道家之有常,儒家之非常;讓您見證大愛無疆,日月新天,盛世清音。對任何一個人來講,每一次來這里,總會有些許發(fā)現(xiàn),那些自然含蓄的稟賦與巧奪天工的景致,對于喜愛香山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感悟,但絕不會是那種平庸的體驗;而是于一丘一壑,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無窮的奧妙,隨即會找到生命的價值和心靈的歸宿。
香山因山而生,因林而秀,因泉而存,因水而美。流動的溪水,晶瑩柔情,是蒼龍的眼淚,是現(xiàn)實的夢境,人間的仙境,如詩如畫,令人久久不能相忘。香山紫氣氤氳的山巒,古樸妙曼的山林,
雍容賢達的意境,如夢如幻,令人窒息,是最接近東方審美哲學和人類宜居的精神家園。
我深感再華麗的語言只能是蒼白的表述,世間許許多多的景物是無法用精準的言語來描述的,唯有不斷地提高認知,才能擴大無知的邊界,無知永遠大于已知。對于香山,知之愈深,愛之彌堅。
本書應友相邀,借此契機,聊表對香山的心意,對她進行一次愛的表白。也借此契機,對她“畫畫像”,大致勾勒她的“五官”,讓世人有所了解。
承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略有所獲,幾有所表。本書兼顧了知識性、科普性和趣味性,以饗讀者。無奈才疏學淺,寫不出雋言妙語,又恐認識有限,權當對香山的一個簡介吧,敬請讀者斧正。
高云昆
2020 年2 月于北京香山管理處
目錄:
第一章 鳥鳴林泉山更幽 ...................... 001
第二章 梵天勝境菩提心....................... 049
第三章 敕幾清暇有靜宜....................... 097
第四章 春暉慈愛樹英才....................... 151
第五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 207
第六章 容顏依舊譜華章....................... 249
后 記 .....................................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