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作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無論在政治上還是文化上較之其它其他王朝都擁有更多的包容性與多樣性。正因如此,以人物研究為切入點,探討元朝政治、文化發(fā)展的特色以及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互動,成為元史學界歷來關注的重點。危素(1303-~1372),字太樸,號云林,是十四14世紀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也是元明鼎革之際重要的政治人物。本書主要收錄了危素的家世與早年經(jīng)歷、危素在元明兩代的政治活動、危素的社會交往、危素在文史與書學方面的成就幾個部分。
序
肖超宇博士的專著《元末士人危素研究》即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付梓,希望我寫上幾句代序,考慮到此書是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而我對他的研究課題和寫作情況比較熟悉。作為指導教師,從論文選題,到開題、寫作、初稿修改,我和超宇有過多次交流與溝通,見證了他在論文寫作中付出的艱辛努力和鉆研精神,因而在尊作出版之際談一些自己的想法,以表祝賀之意。
危素是元末明初著名文人,生于元成宗時代,卒于明洪武朝,經(jīng)歷了元明鼎革的時代變遷。在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統(tǒng)治時期,他先后出任經(jīng)筵檢討、中書參知政事、嶺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等職,參與過遼、金、宋三史的史料征集與修撰以及《后妃功臣傳》的編纂工作。另據(jù)碑銘記載,他撰有《宋史稿》50卷、《元史稿》若干卷,可惜已經(jīng)亡佚,難以得見了。各種史料表明,危素在元末以精通文史名世。明兵進攻大都(今北京)時,危素欲以身殉國,有人勸慰說:“國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國之史也”,基于此他才打消了自盡的念頭。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兵占領大都,危素歸附明朝。翌年,他與曾堅、張以寧、王時、胡益等故元舊臣被召至應天(今南京),“以新制衣冠賜之”,危素任新朝翰林侍讀學士。然而朱元璋對危素以及其他元朝“遺臣”心存猜忌,不予重用。洪武三年(1370)冬,危素因遭到監(jiān)察御史王著等人彈劾,被奪職、謫貶和州(今安徽和縣),“閱再歲而卒”。
很顯然,危素的個人經(jīng)歷和命運沉浮與他所處的時代有很大關系,這個人物非常值得探討,然前人對他的研究相對薄弱,具有較大拓展空間。在充分論證之后,超宇決定以危素研究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旨在通過這一人物為切入點,深入考察其在元末復雜政爭中的政治選擇以及多民族文化交相輝映的時代特征,以彌補前人研究的不足。我贊賞超宇的想法,希望他在爬梳元明文集、方志、碑刻等史料的基礎上,把危素置于元明鼎革的時代背景下,精細地考察其生平、家世、婚姻、文史貢獻等相關內容,......
肖超宇,男,1988年7月出生,漢族 ,中共黨員,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歷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前言001
第一章危素的家世與早年經(jīng)歷008
第一節(jié)危素的家世008
第二節(jié)早年經(jīng)歷032
小結051
第二章危素在元明兩代的政治活動053
第一節(jié)危素在元代的政治活動053
第二節(jié)危素在明代的政治活動088
小結112
第三章危素的社會交往114
第一節(jié)危素與師輩、官宦的交往114
第二節(jié)危素與同鄉(xiāng)、時賢以及方外之士的交往139
小結163
第四章危素在文史及書學方面的成就165
第一節(jié)危素的史學成就165
第二節(jié)危素的文學與書法成就177
小結188
結語191
參考文獻198
附錄危素簡明年譜213
后記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