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季(幸福的記憶,大多散發(fā)著世俗的香氣;四季輪回,觸摸素顏日本情感根基)
定 價:65 元
張燕淳以恬適詼諧的文字和滿懷念想的情誼,細細回憶移居日本內陸小鎮(zhèn)三年的家居生活。在茅野的純樸日子里,她以全然開放的心胸、好奇直爽的性情尋找最真的日本,在與小鎮(zhèn)日常生活點滴,以及與人們真摯的交流中觸摸日本文化的情感脈搏,體察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善意,感受跨越時空的人世暖意。數(shù)十張手繪插畫,描繪最真、最純、最美的溫情日本。
中國主婦在日本的生活經(jīng),深入日本市井,體驗普通日本生活的煙火芬芳; 絕版12年備受期待,豆瓣萬人想讀; 溫暖詼諧的文字,上百幅手繪版畫插圖,呈現(xiàn)最真最暖的日本; “世界★美圖書”設計大師朱贏椿裝幀; 春賞櫻花美,夏夜花火節(jié),秋藏浮柿繪,冬聽日本雪,一年四季年節(jié)忙; 暢快日本湯,尷尬人情禮,苦樂主婦經(jīng),妙趣日本市井生活; 日本小學生冬天為什么穿短褲?日本媽媽衣柜里什么衣服最多?正宗的日本躬應該怎么鞠?為什么和服不能右襟壓左襟?日本男人為什么被老婆稱為“粗大垃圾”?社畜怎么利用賞櫻獲得上司器重? 深入居家生活方方面面,觸摸素顏日本情感根基,體味平凡歲月的珍貴。
新版自序 晨間散步,我常習慣性地仰面尋找,找停在四周紅杉(sequoia)頂上的鷹鳥,看它們,偶爾轉動頭頸,大部時間靜靜棲息,讓人誤認它們是樹頂?shù)闹θ~。我想,自它們的高度俯瞰,人們應該都是圓點,你我他沒太大分別。 二○○五年夏,我和母親歡喜坐在一列潔凈的火車中,行向我曾住過的日本小城茅野。 火車一路穿山洞樹林,經(jīng)過蔥綠的稻田和果實累累的水蜜桃園,農家的紅、藍屋頂由遠處一一來迎????明亮的風景和火車前進的速度律動,讓人心情也有向前沖的亢奮。 我將手中的書立在椅背小臺上,盯著那黑白封面:這書里寫的,就是窗外閃逝土地上的事,是十年前我的茅野生活。 如今我?guī)е懦霭娴臅,帶著初訪茅野的母親,回去看那兒的朋友們—書中故事的真主角。 朋友,大致都見到了。 在田中家,我向墻上老先生的照片行了禮;在醫(yī)院,我擁抱了已不能再與我互拜的老太太;在蓋了新樓的幼兒園,我看母親和老修女園長互相攙扶著爬樓梯;在超市、郵局的柜臺后,居然還站著兩張熟悉的面孔;在小聚會上,我聽”哈哈”們七嘴八舌講誰誰搬去了福岡、北海道。 小城添了摩登的百貨公司、大賣場,還有建筑新潮的市民館。 我回到舊家門口,看熟悉的窗、門、臺階、郵箱。 日本話”もう一度”:再來一次。過去的,不能再來一次。 那些我仍喊得出名字、在我家進進出出的調皮搗蛋的幼童們, 全已上了大學。 二○一五年春,我的兩個兒子結伴游日本。 我在家翻舊相簿,找出他們幼時旅行的照片,配合這回將走的行程,一張張傳到他們的手機里。然后,回訊來了,沒文字, 只是照片,兩張一組:一張是我寄去的,另一張則是在同一地點, 或與同一些人,于二十年后的今天所攝。 照片里有金閣寺、大阪城、銀座、淺草雷門????但寄自茅野的最多,我仔仔細細看了很久。 一張是剛入幼兒園的小兒子,大約正和同伴們搶玩具,滿臉著急,手腳不對稱地歪站著,老修女園長手拿紙折的飛機,蹲下身笑瞇瞇地安撫他。下一張,在陌生的老人院中,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園長笑容天真,我兩個高大的兒子,一左一右蹲在她的輪椅旁。 另一組,頭一張是《千枚”手里劍”》一文中,六歲的”P 大”住院時照的。他手腕上纏著紗布,正在打點滴,面對相機, 仍擠出一絲疲憊的笑,武井醫(yī)生站在床邊,拍著小病童的肩膀。下一張,”P大”醫(yī)生摟著已見白發(fā)的武井醫(yī)生的肩,親熱感謝幼時的救命恩人。 諏訪、茅野地區(qū)有名聞日本、七年才一回的”御柱祭”,我們剛搬到日本時就遇上了,兒子們和對門宮澤家的兩個女兒穿著慶典童裝的合照太可愛,我寄出了這張。兒子對應寄回的,竟是宮澤家大女兒的結婚照。我驚看小姑娘長成了她媽媽年輕時的模樣, 穿著艷紅繡金花的新娘裝”打ち掛け”,嬌美喜氣。其他家人, 祖孫三代,也都鄭重穿著和服,倒是不見老派的拘謹,由新娘領頭全哈哈笑著,看得我也開心極了! “紅葉狩”時期的佳代子,曾多次邀我們去白樺湖玩雪。我寄出兩家六個孩子穿著花花綠綠滑雪衣,乘雪橇、打雪仗的舊照。兒子則寄來一張佳代子陪他們回幼兒園,坐在教室小桌小椅間微笑的照片。佳代子的兒女都已成家,她的溫和賢淑現(xiàn)在多用在孫兒身上。 我慢慢讀這些照片,仿佛是以十年、二十年為單位來審視人生。看似你左轉我右彎的路,其實都仍在同一條大道上。一代接替一代的速度是那么快,新生或衰老,是如此自然而不可遁逃。 這是十幾年前我寫《 日本四季》時還沒有的體會,當時之寫,不哈日不抗日,只是真誠記錄自己在異國的生活經(jīng)驗,記錄有趣的節(jié)慶文化,記錄我遇到的好事好人。 我不曾預想過,記錄下來的四季,正是天地間不斷循環(huán)運行的道理,并且那大道理,就藏在平凡的小地方。一件圍裙、一樹櫻花、一畝田、一場雨。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五日于舊金山
張燕淳,美籍華裔設計師,美國羅德島藝術學院藝術碩士,曾就讀于紐約服裝技術學院首飾設計系,并在該校任教多年;曾獲美國MONET首飾設計比賽一等獎,寫有藝術專著多部。熱愛設計、寫作、舞蹈,曾旅居日本,目前定居美國。
新版自序 序一 黃天才 序二 張大為 自序 春 彌生月 桃花女兒節(jié) 上學 三月的眼淚 卯月 米澤小學校 花宴 皋月 柔軟的盔甲 哈哈 五味的鯉魚 夏 水無月 日本湯的滋味 和服 文月 大家有禮 仲夏夜之鬼 葉月 夏日模樣 日本姓名樂 秋 長月 浮柿繪 紅葉狩 神無月 運動大會 木曾 鞠躬盡瘁 霜月 千枚”手里劍” 漢字難兩立 冬 師走 看田 茅野外人 睦月 正月 聽一場日本雪 如月 失味的巧克力 取暖季節(jié) 日本四季 附錄一:日本年代 附錄二:日文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