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際的知識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兩個階段,包括陳洪綬、傅山、俞理初、黃宗羲、李贄、呂留良、嚴復、呂碧城、徐世昌等人。作者重點著筆于這些人物在風雨飄搖的鼎革之際的個人經(jīng)歷和個人選擇,以此來探究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
1. 知名學者,深耕多年。作者解璽璋是知名文化評論家、近代史學者,在歷史人物研究領域深耕多年,其代表作《梁啟超傳》問世之初一時洛陽紙貴,成為梁啟超研究領域不可逾越的經(jīng)典之作。本書是作者的全新力作,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際的知識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兩個階段,重點著筆于李贄、黃宗羲、呂留良等知識分子在鼎革之際的個人經(jīng)歷和個人選擇,以此來探究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以關照歷史中的深刻人性。
2. 名人推薦,盡得風流。知名歷史學家、近代史資深學者雷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勇,知名歷史作家、“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汴京之圍》作者郭建龍等聯(lián)袂推薦。
3. 視角獨特,還原現(xiàn)場。作為歷史敘事,作者尊重筆下歷史人物的選擇,尊重事實和真相,不預設立場,不搞先驗的標準,不丑化也不美化,不從臆測的前提出發(fā),只從史料基礎出發(fā),構建出可信的歷史現(xiàn)場。
4. 史筆勾沉,洞燭幽微。作者寫的這些人物都是文人、士子,他們都生活在歷史列車急速轉彎的時代。時代風云的劇變,常常會給人們的心理造成強烈的震撼和沖擊,進而影響人們的判斷和行為。而文人、士子是尤為敏感的群體,他們的反應自然也就比常人更加豐富和復雜。恰恰是這些復雜、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使作者對筆下的人物常抱以“同情之理解”,以理性和溫情之筆寫出了歷史和人性的復雜,剖析了歷史興衰背后的深層邏輯。
解璽璋,男,1953年生于北京,文化批評家。做過工人、記者、報紙主編,曾擔任同心出版社副總編輯,著有《梁啟超傳》《中國婦女向后轉》《雅俗》等作品。
序:至暗時刻的君子之道/余世存
陳壽:非實錄無以稱良史
劉秉忠:北京城第一設計師
馬致遠:白頭仍寫頌圣詩
雨疾荷殘說老蓮
傅山:至死不渝的不合作主義
李贄:中國的路德?
黃宗羲:三百年前的中國《人權宣言》
呂留良:堅守中方顯儒生本色
光緒帝要求群臣讀的是部什么書?
怎么評價康、梁在戊戌變法中的作用?
戊戌風云中的徐世昌
清廷末日中的徐世昌
嚴復列名籌安會別議
余理初:故紙堆里的思想風暴
呂碧城拒絕秋瑾為哪般?
一場訴訟:百年之后再評說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