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殤(美文版)》是一部喚醒記憶、修復(fù)現(xiàn)代感官和心靈美學(xué)的書,這是一部追溯古典、保衛(wèi)生活、懷念人類童年的書。
當(dāng)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
——約翰·列儂
如果我說我們對它既是不能忍受的、又與它相處得不錯,你會理解我的意思嗎?
——薩特
19世紀(jì)的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寫道:“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jié),那是黑暗的季節(jié)……”
這是段讓人隱隱動容的話。
他的指向是法國大革命。起先,我以為這樣的評語只適于精神激昂、大變革和大撕裂的時代——分泌的希望和絕望同樣多、創(chuàng)造力和破壞力同樣大。但現(xiàn)在,我改了看法,覺得它幾乎匹配任何歲月,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現(xiàn)世發(fā)出類似感慨。
前幾天,接受一位獨立制片人采訪,地點是明城墻旁的酒吧,當(dāng)被問“你怎么評價這個時代”時,狄更斯的話猛然在空氣中一閃,像玻璃片的反光,我本能地瞇起眼。朋友說,你瞇眼的樣子像是皺眉和閃躲,又像憧憬或陶醉。
那個寒風(fēng)尖銳,但有陽光和紅茶的下午,我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
兩個“最”,說明邏輯的極度矛盾和混亂。但感情上,我們沒理由不愛現(xiàn)世、不支持和肯定當(dāng)代價值,因為我們只有它,我們的搖籃和墳?zāi)、生涯和意義都住在里頭——就像蚯蚓湮沒在泥土里。我們把一輩子,僅有的一輩子都抵押給它,獻(xiàn)身于它了。
俄國鄉(xiāng)村詩人葉賽寧自殺后,高爾基哀鳴:他生得太早,或太晚了。
我以為,這是句悲傷過度的話。其實,每個人都生逢其時,每個人都結(jié)實地?fù)肀Я俗约旱臅r代。每個人,都在厭惡與贊美、冷漠與狂熱、懷疑與信任、逃避與親昵中完成了對時代的認(rèn)領(lǐng)。
更何況,每個人都從周圍的人堆里找到了戀人、情人、友人,都娶了當(dāng)代某女為妻,或以幸福的名義嫁給了某男,而對方,恰恰是時代的分泌物。
王開嶺,作家,媒體人。歷任央視《社會記錄》、《24小時》、《看見》等節(jié)目指導(dǎo),著有散文集和思想隨筆集《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殤》、《跟隨勇敢的心》、《精神自治》、《激動的舌頭》等十余部,入錄國內(nèi)外數(shù)百種選集和年鑒,曾獲“百花文學(xué)獎”“在場主義散文獎”等獎項。其作品因“清潔的思想、詩性的文字、純美的靈魂”而在年輕一代中擁有廣泛影響,被譽為“中國校園的精神啟蒙書和美文鑒賞書”。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自序)
第一輯 再見,原配的世界
再見,螢火蟲
江河之殤
耳根的清靜
蟋蟀入我床下
誰偷走了夜里的“黑”
人生樹下
古典之殤
茶憾
橋是水的情書
追著井說聲“謝謝”
消逝的地平線
湮滅的燕事
荒野的消逝
第二輯 天上的那件事
每個故鄉(xiāng)都在消逝
消逝的“放學(xué)路上”
讓我們?nèi)绱笞匀话氵^一天吧
天上的那件事
丟失的腳步
讓事物恢復(fù)它的本來面目
那些美麗的禁忌
多聞草木少識人
“我是印第安人,我不懂”
春天了,一定要讓風(fēng)箏放你
有股焦灼讓你必須連夜種點什么
在古代有幾個熟人
一輩子就是玩,玩透了
……
第三輯 生活在險境中
第四輯 那些消逝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