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丁聲樹先生 周祖謨 丁聲樹先生臥病多年,終于逝世,這是使人悲痛的事。丁先生是我敬重的一位朋友。我們都是北大的畢業(yè)生。他是1932年畢業(yè),我是1936年畢業(yè)。我認識他是在1936年的秋天,我初到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工作的時候。當時他給我的印象是親切篤實。雖然他很有學問,但毫無驕矜之氣。以后熟了,同他在一起論學,他_直很謙虛,從來不輕易表示意見。彼此說笑,他愛對我學北京人常說的話:“誰知道吶?”或者說:“可不是嘛!边@已經是五十三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們都不到“而立”之年,他長我五歲,回憶往事,音猶在耳。 我跟董同穌和他同在藍家莊宿舍住,一問房分里外間,他住外間,我同董住在里間。他在生活方面儉樸,冬天南京很冷,他堅決不要爐火。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吃半磅牛奶就到北極閣辦公室去了,晚間十點鐘才見他回來。星期日照常如此,很少休息。他愛惜時間,已成習性。平時不大與人閑談,循規(guī)蹈矩,勤勤懇懇,所中同事交談的時候不肯呼其名,常呼“丁梧梓”,“梧梓”是他的字。有時稱為“丁老夫子”。大家對他那謙抑、節(jié)儉、好學不倦的精神都十分敬佩。 他發(fā)表的文章并不多,可是每篇文章都引證,迭出新解,學者無不嘖嘖稱贊。由于他平日蓄積者厚,體悟者深,所以水到渠成,有倫有序,自成佳作。他對方言、音韻、訓詁、語法都有很深的造詣,而對訓詁尤為精到。 全國解放以后,他到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我在《中國語文》編輯會上還不斷同他晤面,他總是那樣言語溫和,不失為學長的風度。他對工作認真負責,汲汲不息,對后進誠懇指導,不遺余力,有口皆碑。如今他不幸逝世是中國語言學界的一大損失,很多人失去了良師益友,使人格外懷念。他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將永遠為人所崇敬,永遠是人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