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當代著名作家帕斯卡•基尼亞爾曾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法國文評人獎、法國文化大獎,并于2002年憑借本書《游蕩的影子》榮獲龔古爾文學獎。
本書是一部奇特的作品,它既不是哲學性思辨,也不是淵博的隨筆,更不像小說性敘事,可以說與任何體裁都不相干。《游蕩的影子》匯集了大量的文學片段,夾雜著個人經(jīng)歷、歷史事件和個人思考,它并不對時間、人世、社會做出終結(jié)性評判,而只是一些“小小的思考”。
這部難以歸類的作品看似隨心所欲,繁蕪錯雜,實則別具匠心,思想深刻。帕斯卡•基尼亞爾將歷史想象、文學虛構(gòu)、藝術(shù)審美和哲學思辨融為一體,以“不合時宜的人”的“不合時宜的沉思”鞭撻了現(xiàn)代文明的種種弊端,試圖在藝術(shù)中找到通向永恒的秘密。
★本書是2002年龔古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系帕斯卡•基尼亞爾代表作,由南京大學法語系張新木教授翻譯。
★何為游蕩的影子?影子,就是那些古往今來的圣賢,那些未分離塵世的隱修者,那些超凡脫俗的思想家。游蕩的影子們在安謐恬靜的大自然中漫步,在歷史的長河中漂流,在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中暢游。在這部蒙田式的作品中,帕斯卡•基尼亞爾遭遇了這些游蕩的影子,他執(zhí)著于“不合時宜的沉思”,以思想密集的片段展開對弊端眾多的現(xiàn)代文明的鞭撻,他批評進步這一概念,企盼回歸人性的本源并追回原始的幸福。
帕斯卡•基尼亞爾(Pascal Quignard,1948—),法國著名小說家和散文家,龔古爾文學獎、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法國文評人獎、法國文化大獎得主,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少年時期曾患自閉癥,這對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生涯影響重大。其作品以形式碎片化、內(nèi)容雜糅、思想深邃為特征,代表作有《游蕩的影子》《羅馬陽臺》《世間的每一個清晨》《符騰堡的沙龍》《秘密生活》等。
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文科學術(shù)委員,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一等秘書。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翻譯獎。研究領(lǐng)域為語言學、符號學與法國文學。出版專著《法國小說符號學分析》和《普魯斯特的美學》,譯著《巴黎圣母院》《論誘惑》《模糊性的道德》《文學的政治》《景觀社會》等50余部,教材及編著10余部;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60多篇;完成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0項,主持國家精品課程“法語閱讀”。
譯者序
帕斯卡·基尼亞爾1948年生于法國阿弗爾河上維爾訥伊鎮(zhèn)。就讀于塞佛爾中學和巴黎第十大學文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先在伽利瑪出版社任職,擔任過凡爾賽國際巴洛克戲劇節(jié)主席,萬國音樂節(jié)主席。從1969年起,他先后寫作出版了30多部隨筆和小說。代表作有《符騰堡的沙龍》(1986)、《香堡的樓梯》(1989)、《美國占領(lǐng)期》(1994)、《性別與恐懼》(1994)、《夫妻情分》(1994)、《思辨性修辭》(1995)、《仇恨音樂》(1996)、《秘密生活》(1998)、《羅馬陽臺》(2000)等!白詈蟮耐鯂比壳2002年由格拉塞出版社出版,分別為《游蕩的影子》《關(guān)于過去》和《深淵》。其中《游蕩的影子》榮獲當年龔古爾文學獎。他曾獲得法國總統(tǒng)榮譽勛章(騎士級),1998年獲文人協(xié)會獎和巴黎市小說大獎。
《游蕩的影子》是一部奇特的作品,它與“最后的王國”三部曲中的其他兩部作品一樣,既不是哲學性思辨,也不是淵博的隨筆,更不像小說性敘事,可以說與任何體裁都不相干。作品匯集了大量的文學片段,夾雜著個人經(jīng)歷、歷史事件和個人思考,它并不對時間、人世、社會做出終結(jié)性評判,而只是一些“小小的思考”。作者自述說,他從小就喜歡思考萬事萬物,從黃昏起直到日出,睡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覺得能靜靜地思考,要比睡覺強上千百倍。于是對現(xiàn)代社會就有了那么一點點看法,對世俗有了那么一點點感悟,對這異乎尋常的世界有了那么一點點另眼己見,但這僅僅是頭腦中的“一閃念”而已。不過,他“只追尋那些震撼心靈的思想。有那么一點紅光,它是屬于心靈深處的東西”(第二章)。
何為游蕩的影子?作者在書中對書名做了闡釋。法國作曲家?guī)炱仗m曾經(jīng)譜寫過《游蕩的影子》的樂曲。影子,就是那些古往今來的圣賢,那些遠離塵世的隱修者,那些超凡脫俗的思想家。他們中有羅馬人的國王西亞格呂斯及其書記官索菲尤斯;有哲學家盧克萊修、伊壁鳩魯、奧勒留、尤里安、笛卡爾、伏爾泰、盧梭;有宗教人士耶穌、圣西朗、冉森、蓬夏多、阿爾諾;有文學藝術(shù)家荷馬、維吉爾、但丁、馬拉美、勒南、夏爾梯埃、維爾高、塞萬提斯、莎士比亞、勃朗特姐妹、謝菲斯特伯雷、杜加拉姆;有中國人伯成子高、老子、莊子、公孫龍、李商隱、韓愈;有日本人清少納言、和泉式部、善竹彌五郎、谷崎潤一郎、大江健三郞等。這些記憶清單中的文人圣賢“就是影子的清單,是生活日積月累投射下來的影子”(第十五章)。這些影子在游蕩,在時間和空間中游蕩。在時間上,他們穿越古希臘時期、羅馬帝國時期、中世紀,直至當代;在空間上,他們跨越歐洲、美洲,直到中國與日本。游蕩的影子們在安謐恬靜的大自然中漫步,在歷史的長河中漂流,在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中暢游,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式,尋找自己的棲身之地,在“不可見物和文字、古人的影子、寂靜、秘密生活、無用藝術(shù)的無用統(tǒng)治、個性與愛情、時光與樂趣、自然與歡樂”(第九章)中尋覓,尋找充滿快樂的“最后的王國”。
從作品中不難看出,作者自己也希望成為一個游蕩的影子。他憧憬一種遠離塵世的生活,想做一位對別人敬而遠之的先生,隱居起來,潛心研讀經(jīng)典著作。作者的影子曾經(jīng)獨自來到榮納河邊的一個小鎮(zhèn),從船上卸下六只裝滿書籍的大箱子,在那里讀書度過整個夏天。“夏天開始得不錯?梢灾竿粫腥魏稳舜驍_。”“沒有一點假裝的快樂,在我周圍,沒有東西能引起我的欲望,讓我丟下所有的事情去自殺。幸福感油然升起。我讀著讀著。幸福吞噬著我。我讀了整整一個夏天。”(第二十五章)在那里,“流水般的陽光泛著金光,從天穹的深處流向榮納河……在河面上,在陰暗中,一葉小舟抹著金光,顯露出綽約的身影,那是一葉扁平的小舟,空空的,好像是空空的,匆匆行駛著,靜靜地駛向下游”(第十三章)。他也喜歡海邊的美景,“大海上沒有一絲泡沫,海面光滑如鏡,閃著金光,異常壯觀。每一個海浪猶如一塊金色的瓦片,向上托起,向前推進”(第二十章)。作者喜歡做隱居的文人,喜歡做文化的游客,《游蕩的影子》就是一次文化旅行。正如他自己精辟概括的那樣,“在讀書中有一種期待,它并不尋求什么結(jié)果。讀書就是漫步。閱讀就是游蕩”(第十五章)。而且“過去的事情隔得越久,其爆炸能量就越密集……有的事情是要說理的,有的事情是要見證的,并把所見所聞寫到書里去……我們在影子中構(gòu)建成形”(第二章)。
……
《游蕩的影子》是一個短文構(gòu)成的迷宮:文章的結(jié)構(gòu),總體的思想,書中的生靈,古時的文人,詞匯的意義,句子的聲音,遠方的噪音等,都別具匠心。特殊的散文體中充滿學問、傳說和詩歌,作者用文字花絮勾畫了人類神奇而又憂郁的視角,還有他們所處的社會。其科學性超過歷史性,個體高于團體,觀察精神勝于主觀臆斷。作者所做的就是言語活動,即“語言的工作,一件沉重的工作,思考的工作,有傾向的工作,也是傷筋勞神的工作”(第三章)。文學藝術(shù)不聽從任何時間秩序的安排。它“是非定向的,就像時間本身那樣。它無進步可言,無資本,無永恒,無地域,無中心,無首都,無戰(zhàn)線。當時間溢出時,那就是時間的高潮”(第四十九章)。所以作者便與文學做著不合時宜的游戲,其作品既不是小說,不是詩歌,也不是哲學,他只喜歡片段,格言,謎一般的沖擊,反論,簡短的寓言,童話,語言創(chuàng)新;他喜歡挑釁性的文字和過分的羅列,如“各大商店都跟在占領(lǐng)軍后面,來到生了銹的軍事基地,廢棄了的空軍基地,起了泡的網(wǎng)球場,接踵而來的還有歌舞廳,種族歧視,公墓,電視,生吃的花菜,美元,仇恨等”(第四十九章),又如“人類的過去,墳?zāi)梗洃,前人故事,古代語言,過去撰寫的典籍,被遺棄的宗教、政治、藝術(shù)和個人的傳統(tǒng)等,這些從傳奇的活力中制取的東西,被一一發(fā)現(xiàn)和一一排序的東西,從來都是與現(xiàn)實分離的東西。那些不再被嘴巴所說的語言,人們稱它們?yōu)樗赖模ü牛┱Z言。然而它們卻是正在積累的歡樂金庫”(第九章)。
在玩弄形式與標準的同時,作者還注重作品的樂感和節(jié)奏。作者似乎很喜歡蒙田,認為蒙田的隨筆是語言中最了不起的杰作,是既自由又嚴謹?shù)淖髌。他想把自己置于社會的邊緣,放棄?quán)力和地位,割斷與祖國和親屬的關(guān)系,從中分離出共同的價值。他要遠離社會,在寫作中尋找創(chuàng)新,迎接語言的黎明。用思考的方式去體驗尚不知道但該說的東西,這就是寫作運動。運動讓人在它的搏擊或昏厥中聽到節(jié)奏聲,聽到它就是音樂,正像布斯凱所說,“節(jié)奏是時間之父”。那么通過音樂,我們也許可以尋回時間,尋回那“最后的王國”,“人類的兩種節(jié)奏(心臟的和肺部的)相互抓住不放,它們在自己周圍產(chǎn)生出聲音的狂喜,也許還產(chǎn)生出音樂,再從音樂產(chǎn)生出時間”(第十九章)。那個頂在舌尖上的詞,與寫作時手指間流動的詞匯一起形成文學,形成藝術(shù)作品。正如大江健三郎的詩句所描述的那樣,“我匆匆趕路/在不長的路上/潮汐給我留下開闊的路”(第五十章)。這種匆忙建立起的失衡狀態(tài),就能產(chǎn)生馬匹的優(yōu)雅,在打破平衡中激發(fā)出新的藝術(shù)形式,以冒險的方式去迎接“顫抖著的思想”,“寫作的手就像暴風雨抽打著的手”,在這種震撼與逃逸的形式中,人們感覺到一個丟失了但尚未消失的東西,一個出自事物深處和先于話語的東西,從人們習以為常的詞語中挖掘出來的東西,這就是藝術(shù)。
游蕩的影子,就得像提比略皇帝那樣,做“一只野狼,憎恨城市,不要帝國,褻瀆上帝,逃離羅馬城。他情愿生活在卡普里島的山地高處,棲息在巖石的影子里,俯瞰著大海”(第一章)。作者真正理解到,父親的去世讓他對光宗耀祖,對事業(yè)的成功,對未來的雄心都淡漠了!霸谖覀兤缴龅氖虑橹,大部分是做給生我養(yǎng)我的人看的。隨著他們的謝世,我們的某些雄心也隨之消失。我竭盡全力去教書,干出版工作,去搞音樂演角色,其實我對集體生活并不在行。實際上還有比轟轟烈烈的生活和始終不渝的愛情更為古老的生活,一種遠離社會的孤獨生活。我要的就是這種生活。我已經(jīng)從愛國熱情中脫離出來,我也要從親情中解脫出來!蓖ㄟ^閱讀和創(chuàng)作,通過藝術(shù)回歸人性的本源,追回原始的幸福,回到基尼亞爾所期盼的“最后的王國”里。
亦如辛辛納圖斯,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回到自己的田里:
隱士只想找到沙漠;
魚兒只想回到水中;
讀者只想找到書籍;
影子只要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