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蒙田源自一個未知的時代,”讓-米歇爾·德拉孔代在他的這部散文集中遺憾地說。誠然,蒙田,這位十六世紀的人文主義集大成者對于遠離靜思、內觀、自省的當代人而言是陌生的,我們也未曾真正嘗試去體驗他的境界,只是斷章取義地闡釋他的思索與懷疑。我們落入了影視文化和社交網絡的陷阱,需要慢慢地填補蒼白、空虛的靈魂,于是我們再次選擇了蒙田:言行一致,文如其人,順應自然與天性。
我們與其將蒙田拉到身邊,不如走近他、他的時代和他那本洋洋灑灑的《隨筆集》。他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人的傲慢與自尊。
讓-米歇爾·德拉孔代(Jean-Michel Delacomptée,1948— )
法國小說家、隨筆作家,因塑造了多位著名人物的文學肖像而蜚聲文壇,如蒙田、拉辛、博敘埃、圣西門。曾致力于法國文化外交事業(yè)二十年之久,后來從事教育行業(yè),先后任教于波爾多-蒙田大學、巴黎第八大學。他著述頗豐,于2012年憑借《偉大的圣西門》(La Grandeur Saint-Simon)獲得法蘭西學院路易·巴爾都獎(Le Prix Louis-Barthou),2018年憑借《我們的法語》(Notre langue française)獲得法蘭西學院埃爾維-德倫大獎(le Grand Prix Hervé-Deluen)。他的作品還有《消失的語言》(Langue morte)、《為一個人而寫》(Écrire pour quelqu'un)、《拉布呂耶爾,我們自己的肖像》(La Bruyère, portrait de nous-même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