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學術”第一輯將目光投向蜀學,選擇了近代七位四川地區(qū)卓有建樹的學人:徐中舒、馮漢驥、劉咸炘、項楚、湯炳正、卿希泰、楊明照。他們大多著作等身,成果非短時間所能通覽。本次的選本擇出他們某一研究方向的數(shù)篇論文,加以師友介紹其成就的前言,相信能夠幫助大家了解他們的學術概要。
《求證歷史的印跡:馮漢驥考古學論集》收錄馮漢驥教授的考古學論文十一篇,涉及20世紀50—70年代西南地區(qū)的諸多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
馮漢驥(1899—1977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1931年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人類學,1936年獲人類學哲學博士學位。1937年受聘于四川大學歷史系,從此歷四十載春秋,辛勤治學,培育人才。他是運用現(xiàn)代人類學知識來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和兄弟民族的先驅(qū)、人類學西南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西南地區(qū)考古學和博物館事業(yè)的奠基人。
001序
001關于資陽人的幾個問題
011記廣漢出土的玉石器
025四川彭縣出土的銅器
041關于“楚公”戈的真?zhèn)尾⒙哉撍拇ā鞍褪瘛睍r期的兵器
048岷江上游的石棺葬
079四川的畫像磚墓及畫像磚
096記唐印本陀羅尼經(jīng)咒的發(fā)現(xiàn)
104前蜀王建墓內(nèi)石刻伎樂考
130前蜀王建墓出土的平脫漆器及銀鉛胎漆器
137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屬問題試探
172云南晉寧出土銅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