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冰洋漂流的日子》一書,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中方隊員參與MOSAiC首航段充滿激情、責任和夢想的100多個日日夜夜。里面有辛酸也有喜悅,有極地極夜的安寧也有隊員作業(yè)過程的動態(tài)再現(xiàn),有北冰洋相關科普也有冰區(qū)作業(yè)和海冰過程的專業(yè)知識。通過閱讀一篇篇日記,翻看一張張插圖,能讓讀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親身經(jīng)歷MOSAiC冰站的點點滴滴,以及漂流的一個個極夜。我國從1999年首次開展北極科學考察以來,已經(jīng)實施了10次北冰洋考察,但至今還沒有組織過北冰洋冬季考察航次。因此,《在北冰洋漂流的日子》不但是一本科普讀物,還可以為我國將來開展冬季北極冰區(qū)考察作業(yè)提供參考,為組織北極考察國際合作計劃提供支撐,成為我國北極考察歷史上的珍貴資料。
氣候變暖是人類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而北極氣候變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北冰洋海冰的快速減少極大地影響了海洋的物理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影響了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中緯度地區(qū)的天氣氣候過程,使得北極航道的商業(yè)開發(fā)成為可能。此外,北極永凍帶融化導致北極原住民的生存環(huán)境岌岌可危,而凍土的甲烷釋放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改變大氣溫室氣體的源匯格局。
為了把脈北極氣候環(huán)境的變化,探索北極海冰快速減少的機制,提升對北極天氣和海冰的預報能力以及對氣候的預測能力,也為了致敬126年前的挪威探險家弗里喬夫·南森和“弗拉姆”(Fram)號木制帆船穿極漂流的壯舉,北極科學委員會經(jīng)過10余年醞釀,正式啟動了其旗艦項目MOSAiC(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冰站項目)。該國際計劃涵蓋了大氣、海冰、海洋、生態(tài)和地球化學等學科,是迄今為止學科最齊全、支撐能力最強大的北極科考計劃。MOSAiC計劃將“極星”號破冰船凍結(jié)在北冰洋中心區(qū)域,隨冰漂流,從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分6個航段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海冰-海洋一生態(tài)系統(tǒng)各圈層及其相互作用的觀測研究。該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暨亥姆霍茲極地海洋研究中心(AWI)組織實施,除“極星”號外,還有多艘破冰船提供后勤支撐,支持物資補給和人員輪換。MOSAiC也是至今參與國家最多的北極科考計劃,直接參與現(xiàn)場考察的科學家來自17個國家,達300余人,后勤總投資1.4億歐元。
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的統(tǒng)一策劃下,2017年11月,我?guī)ьI中方團隊第一次參加了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MOSAiC實施研討會。中方明確表示不但會在后勤上給予MOSAiC大力支持,還會組織隊伍參加MOSAiC所有學科組的現(xiàn)場觀測工作。本書作者雷瑞波被指定為現(xiàn)場工作的中方協(xié)調(diào)入。
極地科學考察是世界各國展示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舞臺,最近幾年MOSAiC無疑是這個舞臺的焦點。全面參加MOSAiC國際計劃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和北極科學考察國際合作的成功范例,是落實《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相關聲明的有益探索和重要實踐,是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在北極事務上的重要行動。
2019年9月20日,MOSAiC考察隊從挪威特隆姆瑟港出發(fā)。在第一航段中,MOSAiC冰站漂流了75天,克服了低溫、風暴、海冰破碎和北極熊造訪等困難,取得了巨大成功,創(chuàng)造了多個歷史第一,獲得了一批寶貴的觀測數(shù)據(jù)。中方隊員在此航段布放了包括“無人冰站”在內(nèi)的冰基浮標42套,為構(gòu)建MOSAiC浮標陣列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首次在北冰洋浮冰上開展了水下激光粒度儀剖面時間序列觀測,為研究冰底海洋生物活動的季節(jié)變化提供了基礎數(shù)據(jù);在MOSAiC冰站上布放了冰下沉積物捕獲器,可支撐氣候變化背景下北冰洋中心區(qū)生物通量的變化及相應的生物地球化學規(guī)律研究;開展了船基表層海水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通量觀測,為研究北冰洋碳源一匯過程提供了關鍵觀測依據(jù)。這些工作是整個國際計劃不可或缺的部分,為MOSAiC增添了中國元素和智慧。
《在北冰洋漂流的日子》一書,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中方隊員參與MOSAiC第一航段充滿激情、責任和夢想的100多個日日夜夜。里面有辛酸也有喜悅,有極地極夜的安寧也有隊員作業(yè)過程的動態(tài)再現(xiàn),有北冰洋相關科普也有冰區(qū)作業(yè)和海冰過程的專業(yè)知識。通過閱讀一篇篇日記,翻看一張張插圖,能讓讀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親身經(jīng)歷MOSAiC冰站的點點滴滴,以及漂流的一個個極夜。我國從1999年首次開展北極科學考察以來,已經(jīng)實施了10次北冰洋考察,但至今還沒有組織過北冰洋冬季考察航次。因此,《在北冰洋漂流的日子》不但是一本科普讀物,還可以為我國將來開展冬季北極冰區(qū)考察作業(yè)提供參考,為組織北極考察國際合作計劃提供支撐,成為我國北極考察歷史上的珍貴資料。
希望此書能激勵更多的年輕人認識北極、關注氣候變化、積極投身到極地考察和科學研究中,為建設海洋強國和極地強國貢獻力量。
雷瑞波,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極地海冰物理學研究。2009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至今,參加了1次南極和8次北極科學考察,是我國一個開展南北極越冬海冰觀測的科研人員,兩次擔任北極科學考察首席科學家助理。2017年獲得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資助;2019年獲得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十大杰出青年”稱號;是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冰站計劃MOSAiC的中方現(xiàn)場協(xié)調(diào)人。
第一篇 MO5AiC浮標陣列構(gòu)建
Day1.9月20日備航
Day2.9月21日啟航·北極光
Day3.9月22日巴倫支海東進
Day4.9月23日德國人的會議
Day5.9月24日作業(yè)方案
Day6.9月25日海冰邊緣區(qū)
Day7.9月26日作業(yè)準備
Day8.9月27日第一次匯合
Day9.9月28日尋覓
Day10.9月29日海冰類型
Day11.9月30日探冰
Day12.10月1日國慶
Day13.10月2日冰原擁抱
Day14.10月3日熊出沒
Day15.10月4日準備好了
Day16.10月5日第一個冰站
Day17.10月6日練兵
Day18.10月7日完美的一天
Day19.10月8日鉆不透的海冰
Day20.10月9日到底是什么站
Day21.10月10日最后一個L站
Day22.10月11日初戰(zhàn)告捷
Day23.10月12日伸手不見五指
Day24.10月13日北極熊訪問主冰站
Day25.10月14日北極氣旋
Day26.10月15日冰站維護
Day27.10月16日主題是分別
……
第二篇 MOSAiC浮冰站
第三篇 歸航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