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系一九三五年在北平民國學院教授“清代學術思想”所編之講義。次年寒假,找了一些材料略事修改與補充,本擬即交開明書店付印。后來仔細想一想:曾國藩、張之洞、王闿運諸氏,在清末思想界也有相當權威,不能無一字提及,乃決計將三氏的思想編進去。其時學校已開學,教課頗忙,又加以編輯《文化動向》雜志,更無暇閱覽三氏遺著,只好等到暑假再說。誰知暑假甫至,而盧溝橋的烽火燃起來了。
在盧溝橋烽火點起之后,北平城外炮聲隆隆,每個市民的情緒都很緊張、興奮;各種救亡工作,亦頗活躍;而整理三氏思想的志愿,遂隨著抗敵炮火之煙焰而消逝。隨后平津淪陷,所存圖書,恐遭敵人檢查,悉付之一炬。本人則只身南來,抵湘時,“八一三”全面抗戰(zhàn)已經(jīng)爆發(fā)。文化要與抗戰(zhàn)配合起來,所有出版機關,都選擇非,F(xiàn)實的著作付印,凡有專門學術性的著作,無形擱置。我個人研究曾、張、王三氏的思想,更沒有這種心情。時光過得真快,不覺又兩年多了。
目前出版界頗有學術化的傾向。作者即將本稿出版事,飛函桂林征詢開明書店編輯宋云彬先生同意,承宋先生代函上海開明總公司詢問,得復信,允為印行,作者即從事于曾、張、王三氏思想的整理。誰知此地找不到參考書。在民眾教育館,借到一部不完全的《曾文正公文集》,而張之洞的《勸學篇》《南皮宮保奏議》和王闿運的《湘綺樓文集》,怎樣也借不著。整理張氏的思想,只有從其他著作的引文里找些零碎材料,湊合成篇;而王氏思想的記述,不得不暫付缺如。
作者正在整理曾、張的思想時,得家報驚悉胞兄丕澄公逝世噩耗,本人以交通阻隔,未得回籍奔喪,謹以此書付印,以資紀念
本書承顧頡剛先生惠賜序言,謹此致謝。
譚丕模補志于溆浦大潭。廿八年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