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胡嶧陽行狀事跡和傳說為素材,從為人處世、教學誨人、揚善抑惡、優(yōu)化百物等方面立體、形象地描寫和展示了胡嶧陽的高風亮節(jié)和博大智慧。劇作以戲劇形式傳承傳播非遺項目,2014年榮獲青島市非遺保護亮點工作,具有創(chuàng)新性。該書讀者對象為嶧陽文化傳承者、研究者,胡嶧陽后裔和社會各界,戲劇劇本創(chuàng)作者、戲劇演出工作者等等。
2008年,胡嶧陽傳說列入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宣傳胡嶧陽事跡和傳說,東流亭嶧陽文化園在歷史資料挖掘整理、文學創(chuàng)作、非遺產(chǎn)文校園等基礎上,著手創(chuàng)作戲劇劇本,首部劇作《胡影尋父》,由知名劇作家于孝修先生創(chuàng)作完成,并于01年排練演出。因戲劇情節(jié)依據(jù)人們耳熟能詳?shù)膫髡f故事改編,演出后在當?shù)厥艿娇隙ê蜌g迎。之后參加地方政府組織的惠民演出及社會演出,至2001年,已演出320余場次。演出中每當出現(xiàn)胡嶧陽教兒子胡映藜捎話給鄉(xiāng)親們“大歉不歉,大亂不亂,千難萬難,不離嶗山”一節(jié)時,觀眾都會心歡笑,掌聲不斷。
《胡嶧陽傳說劇本集》是依據(j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胡嶧陽傳說”編創(chuàng)的劇本合集。共包含八個部分內容和附錄、后記部分。
《胡嶧陽傳說劇本集》
是根據(jù)先賢胡嶧陽的行狀
和傳說創(chuàng)作的戲劇劇本合
集。
2008年,胡嶧陽傳說列
入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
產(chǎn)名錄。為了更好地傳承
和宣傳胡嶧陽事跡和傳說
,東流亭嶧陽文化園在歷
史資料挖掘整理、文學創(chuàng)
作、非遺產(chǎn)文校園等基礎
上,著手創(chuàng)作戲劇劇本,
首部劇作《胡影尋父》,
由知名劇作家于孝修先生
創(chuàng)作完成,并于01年排練
演出。因戲劇情節(jié)依據(jù)人
們耳熟能詳?shù)膫髡f故事改
編,演出后在當?shù)厥艿娇?br />定和歡迎。之后參加地方
政府組織的惠民演出及社
會演出,至2001年,已演
出320余場次。演出中每當
出現(xiàn)胡嶧陽教兒子胡映藜
捎話給鄉(xiāng)親們“大歉不歉,
大亂不亂,千難萬難,不
離嶗山”一節(jié)時,觀眾都會
心歡笑,掌聲不斷。
2001年,于孝修創(chuàng)作了
《胡嶧陽求學》并搬上舞
臺,同年,“‘胡嶧陽傳說’唱
響柳腔舞臺”榮獲“青島市非
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亮
點事項”證書。嗣后,又創(chuàng)
作了《胡嶧陽救即墨城》
及小戲劇《流亭趕山》《
流亭觀燈》,少兒舞臺劇
《快樂的蓮花灣》《嶧陽
勸學》《美麗的白沙河》
,在城陽各地演出。
于孝修先生是一位本鄉(xiāng)
本土的知名劇作家和小說
作家。他所執(zhí)筆創(chuàng)作的劇
本作品,善于抓取所述時
代的人情物態(tài)和社會風情
,設置的戲劇矛盾結構順
暢,跌宕起伏,人情人理
。人物語實簡練,將人們
熟知的歷史典故和特定人
物以鮮活的語言予以表達
,用戲劇語言展示人物性
格,既富含理趣,又通俗
易懂,達到戲劇語言與觀
者的會心融情,使人物形
象融匯于讀者心中,塑造
出持久不滅的人物形象。
在劇本創(chuàng)作過程中,孫
振文先生、馬立憲先生、
周龔女士等賢達均參與其
中,使劇作逐步完善。
嶧陽文化的傳承保護和
發(fā)展,凝聚了社會各界人
士的心血和努力。也正是
各位仁人賢達的辛勤努力
,助力了嶧陽文化的傳承
保護和發(fā)展。胡嶧陽傳說
于01年列入非物質文化遺
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01年
,東流亭胡孝華先生被認
定為代表性傳承人。同年
,胡嶧陽及其傳說列為“青
島文化符號”。這是許多嶧
陽文化理論研究者,文學
、美術、書法、工藝美術
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
通力合作和用心創(chuàng)作結出
的碩果。
借此《胡嶧陽傳說劇本
集》出版之機,謹向熱愛
嶧陽文化事業(yè)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真誠的
祝福!
柳西庵
2020年6月
胡影尋父
第一場投影懷胎
第二場別母尋父
第三場遇難呈祥
第四場父子情深
第五場童心歸路
第六場合家團圓
胡嶧陽求學
第一場應試
第二場罷試
第三場拜師
第四場求學
第五場勾結
第六場下山
第七場重逢
第八場除惡
尾聲夢圓
胡嶧陽救即墨城
第一場異象
第二場事有先知
第三場一語雙關
第四場全城避災
第五場水淹墨城
第六場拜壇借糧
第七場天成姻緣
流亭觀燈
流亭趕山
白沙河的春天
快樂的端午節(jié)
嶧陽精神代代傳
附錄 于孝修劇本選集
最后一副春聯(lián)
芝麻開店
特殊年禮
月季花兒開(一)
月季花兒開(二)
王丁香賣棗
傳家寶
王有財買房
救鵝
鬧店
夫妻獻井
櫻桃紅了
戒賭井
上崗
我是流亭人
二貴的喜事
代理鄉(xiāng)長
掛燈籠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