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集為《全椒古代典籍叢書》系列之一種。全椒初建于西漢,今屬安徽省,有2200多年的歷史,自古文風昌盛,歷代文人都熱衷于著書立說,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自宋代至民國,全椒文人編著的書目約有410種之多,一縣之地而產(chǎn)出如此眾多跨代久遠的古籍,在全國當為罕見。而據(jù)歷代《全椒縣志》記載,椒人的許多著作在歷史上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有很高的歷史、學術(shù)和藝術(shù)價值。為充分展示全椒的深厚文化底蘊,也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政協(xié)全椒縣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編輯整理了《全椒古代典籍叢書》!秴矔酚媱澐謱n}出版,如釋德清、吳敬梓、薛時雨等人物著作的專題出版。本集《江臨泰集》收錄江臨泰著作《倉田通法續(xù)編》《弧角設如三卷附弧三角舉隅》等十一種。
江臨泰(1763—1851),字棣旃,號云樵,安徽全椒人。清嘉慶間庠生。初學聲韻學,后漸醉心于天文歷算之學,是清代中后期卓有成就的天文歷算大家。在天文學上,他善于利用“垂弧本法逐節(jié)氣時刻,求太陽距地高度,并用正切余切比例加減太陽半徑,求橫直表景長短”,并把這方面的成就寫成《高弧細草》一書,為時人所稱道。不僅如此,江臨泰非常善于制作天文儀器,其中制作的簡平儀、中星盤、比例規(guī)及渾天球等運算極精,有些儀器還對同時期張作楠的天文學研究工作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我們從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可知,張作楠《新測恒星圖表》就是“據(jù)江云樵臨泰所作新測徑尺星球,因其宮次度分”而作。[民國]《全椒縣志》卷十記載:“張作楠、齊彥槐兩太守延入幕中,講求推步測量,為太守傾倒!睆、齊二人皆乾嘉時期著名天文學家,張作楠任太倉知州、齊彥槐任蘇州同知時,江臨泰正活動于吳地,三人過從甚密,一起研制天文儀器,撰寫天文著作,在當時的科學界產(chǎn)生了不小的轟動,《翠微山房數(shù)學》及《中星儀說》即是三人合寫的代表性著作。
在《疇人傳三編》中就記錄了江臨泰的數(shù)學貢獻:“善用對數(shù)總較法,與同邑金大令望欣為忘年交,亦與太守善!苯鹜琅c江臨泰皆為全椒人,二人日夕研習天文數(shù)學,對中西方科學的融合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江臨泰因為熟悉鄉(xiāng)里掌故,晚年常有后學咨訪,在其八十八歲時,仍然重游泮水。江臨泰生前著述頗豐,除了享譽乾嘉學界的天文數(shù)學著作外,還有《煮石山房詞鈔》。他的詞作清婉可誦,受到了詞壇很高的贊譽。
《江臨泰集》是江臨泰著述的第一次合集。他的著作近兩百年來出過多種單行本,可惜多半散失,或藏于隱秘之處,難于發(fā)掘一觀。我們相信此集的出版將大大改變文史界或科學界對于江臨泰的印象,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對江臨泰的研究。
《全椒古代典籍叢書》編纂委員會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第一冊
倉田通法續(xù)編三卷(清)張作楠 撰(清)俞俊 編(清)江臨泰 補圖 清嘉慶二十五年(1819)
刻本 一
弧角設如三卷附弧三角舉隅一卷(一)(清)張作楠 撰(清)江臨泰 補 清道光元年(1821)
刻本 二一三
第二冊
弧角設如三卷附弧三角舉隅一卷(二)(清)張作楠 撰(清)江臨泰補清道光元年(1821)
刻本 一
高弧細草一卷(清)張作楠 江臨泰 撰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 七五
渾蓋通詮一卷附中星儀說(一)(清)江臨泰 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三五三
第三冊
渾蓋通詮一卷附中星儀說(二)(清)江臨泰 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一
新測恒星圖表一卷(清)張作楠 衍表(清)江臨泰 繪圖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 一一
揣龠續(xù)錄三卷(清)張作楠 江臨泰 撰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 一九五
煮石山房詞鈔不分卷附妝臺雜詠、酇湖欸乃(清)江臨泰 撰 鈔本 三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