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圍繞近世中國社會一般宗教生活與通俗文學兩個核心,主要探討的問題包括:通俗文學的作者群體,通俗文學的出版?zhèn)鞑ヅc宗教生活的互動,商品經(jīng)濟興起背景下通俗文學對世俗倫理的影響,通俗文學對僧道的描寫,通俗文學對諸神的塑造等等,提出許多啟人深思的觀點,如認為宗教與通俗小說的普化是推動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共同體形成的根本力量。
后記
當我開始思考這一課題的時候,固已意識到問題的內涵極其深厚,并時常為它蘊藏的無窮意義而感到激動,當然也就預見到它的探索過程一定坎坷艱屯,但我從未想到過的是,此一計劃之外的研究竟會耗費近十年的時光;仡檨砺罚腥缫粔。不過,這并不令我后悔,因為學術和人生不同,人生之路上的迷失歧途必然只是虛度歲月,而學術歷程上的每一次誤入險境,則無疑是一段又一段發(fā)現(xiàn)的旅程。人生苦短,沒有什么經(jīng)歷比人類意義的發(fā)現(xiàn)之旅更有價值的了。
感謝周(勛初)師長期以來的諄諄教誨,正是先生研究宗教必須上下求索的開示,才使我從中古轉向近世,并從對當代的關注中結束中國宗教與文學的研習之旅。先生今年已九十有二,在此衷心祝愿我?guī)熕生Q遐齡。同時還要感謝文學院古典學科的各位師友,沒有他們一如既往的關心和幫助,以及共同營造的優(yōu)良氛圍,我不可能具備這樣一種趣之所趣的條件。最后要特別感謝魏樂博(Robert P. Weller)教授和楊德睿教授,他們以優(yōu)秀宗教人類學家的智慧和學識,給了我很多具體的指導。
在校完最后一頁書稿之際,已是江南雜花生樹、草長鶯飛的時節(jié)。不禁想起那些春天的午后,和張伯偉、鄭善謨兩教授在仙林校區(qū)那條我稱之為文學小道上散步的情形:春日遲遲,卉木萋萋,野馬塵埃,恍惚迷離,仿佛物我齊等而不異。日月逝矣,歲不我與,一切繁華終將落盡,惟有安心無可代替。
趙益
2021年3月識于金陵南秀村
(項目及資助說明)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ZW063)
南京大學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資助項目
南京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出版資助項目
趙益,南京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及中國文化史若干專題。撰有《古典術數(shù)文獻述論稿》《六朝南方神仙道教與文學》《六朝隋唐道教文獻研究》《古典研究方法導論》等學術著作并古籍整理多種,發(fā)表學術論文70余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溝通與兩難:通俗文學的作者屬性及其文學意義
第三章 需求與響應:通俗文學商業(yè)化編刊與社會一般宗教生活的深層互動
第四章 閱讀與傳流:通俗文學的傳化與社會一般宗教生活的展開
第五章 世情與因果:商業(yè)興起與社會流動中的通俗文學及其倫理建設
第六章 潛流與平潮:宗教的邪、正與通俗文學的抑、揚
第七章 批判與和合:通俗小說中佛道教角色的差異與社會一般宗教倫理的取向
第八章 變遷與選擇:通俗文學與俗神的長成
第九章 安天與封神:通俗文學與宗教生活中的神系構建
第十章 概括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