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會穿什么樣的衣服?吃什么樣的食物?喝什么樣的飲料?逛街或網(wǎng)購時又會買些什么?喜歡什么運動?喜歡看什么體育賽事?為何進了大學還喜歡在書包上系上一些玩具飾品?想與自己喜歡的人辦一場什么樣的婚禮?每天都在手機上忙些什么?如果沒有手機你又會怎么生活?喜歡哪些品牌?想用什么樣的美顏護膚品讓自己變得更加好看?喜歡聽什么樣的音樂?喜歡開什么樣的車?
在當今這個消費時代,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與消費文化打交道,三位老師從大一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入手,親手教給學生如何從自己身邊開始“做”社會學,揭示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如何反映出我們的私人生活與建構這些生活的公共問題之間的沖突,將社會學所涵蓋的眾多主題整合到一起,打通了抽象的社會學理論與具體的個人生活之間的關系,讓社會學入門課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學的想象力”,真正落到了實處。
[加]喬西·約翰斯頓(Josée Johnston),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食物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消費文化、環(huán)境社會學、批判理論。著有《饕客》(與Shyon Baumann合著),《食物與女性氣質》(與Kate Cairns合著),本書則為三人合著。
凱特·凱恩斯(Kate Cairns),羅格斯大學兒童研究系助理教授。
夏恩·鮑曼(Shyon Baumann),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前言 致教師
前言 致學生
第一章 穿牛仔褲的一天: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社會學
第一部分 在消費文化里生存(和繁榮)
第二章 我吃故我在:文化、規(guī)范和價值觀
第三章 快餐店里的鐵籠:全球經(jīng)濟工作模式
第四章 咖啡隔著你和我:階層、區(qū)隔和“好”品位
第二部分 融入其中:成為群體一員
第五章 購物上癮:消費社會秩序
第六章 游戲人生:種族、特長和群體界限
第七章 男女有別:社會化和“性別培養(yǎng)”
第八章 執(zhí)子之手:婚姻、家庭和異性戀
第九章 手機響了:技術和社交網(wǎng)絡
第三部分 凸顯個性:與社會世界協(xié)商的個人
第十章 我的名字叫“紅”:消費文化與社會自我
第十一章 一俊遮百丑:意識形態(tài)、交互性和美容行業(yè)
第十二章 我為歌狂:亞文化、種族主義和文化挪用
第十三章 天堂里沒有車來車往:陽剛之氣、汽車產(chǎn)業(yè)和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
附錄 下面插播廣告:社會學方法綜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