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稅收差異、盈余管理及市場行為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制度背景與問題的提出、相關文獻回顧、研究設計、研究假設、模型及其變量設計、數據采集與樣本選擇、數據采集、樣本選擇、分析結果、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初步估計結果、修正的估計結果等。
孫崢嶸是我指導的博士研究生,他有著較為豐富的經濟工作經歷和人生閱歷,為人踏實,學習刻苦,知識淵博,治學嚴謹。攻讀博士期間,他廣泛涉獵了經濟學、會計學、財務學、稅務學等領域的書籍。在我的指導下,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稅收工作,最終選擇了會計與稅收制度差異方面的選題,并圍繞該選題研讀了大量中外文獻,順利完成這一頗有難度的選題,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了校外匿名評審和公開答辯。得知他的博士論文通過了中國稅務出版社的選題,并列入稅收經濟文庫,作為他的導師,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我總認為,跨學科的交叉性研究始終有著創(chuàng)新的可能,而同時利用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工具開展該類研究更應大力提倡,本書正好切合了這一指導思想。作者的學術視野開闊,具有較為扎實的研究功底。通讀全文,給人以研究視角新穎獨到、文筆流暢、分析思路循序漸進、研究結論水到渠成的感覺。
隨著中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進程的快速推進,企業(yè)管理層獲得了較多的選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權,導致盈余管理的空間增大。中國理論界與實務界關于會計一稅收差異的討論基本上停留于對兩種制度差異的定性比較,少有文獻對此進行定量考察,更無人對兩種制度差異背景下的盈余管理行為、會計損益所傳遞信號作用是否受到影響等問題進行實證研究。全書從中國會計制度與稅法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新興加轉軌的市場背景出發(fā),在規(guī)范分析的基礎上,定量研究了中國A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會計損益與應稅損益差異現象及其影響因素,并從不同角度找尋出會計損益與應納稅損益的差異被企業(yè)用以進行盈余管理活動的經驗證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檢驗了資本市場對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相機性反應,以便了解應納稅損益在股票計價中的功效,從而揭示股票投資者的行為。這對結合中國國情認識會計制度與稅收制度之間的合理關系、深化認識公司盈余管理實踐和改進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拓寬會計理論、財務理論和稅收管理理論等方面研究的視野均具有理論與現實意義。
孫崢嶸,1971年5月生,江西修水人,2008年畢業(yè)于西南財經大學財務管理學專業(yè),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有14年稅務工作和研究經驗,現任浙江省溫州保監(jiān)分局黨委書記、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財務治理、保險監(jiān)管理論與實務、稅收與會計理論與實務等,1999年以來,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并在國家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
0 導論
0.1 研究緣起
0.2 研究方法
0.3 結構安排
0.4 創(chuàng)新與不足
0.4.1 創(chuàng)新之處
0.4.2 不足之處
1 會計-稅收差異及盈余管理問題的分析基礎
1.1 會計與所得課稅的歷史淵源及其演進
1.1.1 會計與稅收分配的淵源
1.1.2 所得課稅的問世
1.1.3 會計與所得課稅的珠聯璧合
1.1.4 中國所得稅會計沿革
1.2 會計損益、應稅損益內涵及關系
1.2.1 會計損益、應稅損益的內涵
1.2.2 會計損益與應稅損益關系描述
1.3 會計-稅收差異與盈余管理的關系
1.4 研究的基本理論前提
1.4.1 有限理性的經濟人
1.4.2 信息的不完備與不對稱分布
1.4.3 企業(yè)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
2 會計-應稅損益差異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2.1 引言
2.2 相關文獻回顧
2.3 研究設計
2.3.1 變量選擇與設計
2.3.2 研究模型
2.4 樣本選擇
2.5 樣本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2.6 實證檢驗結果
2.7 本章小結
2.8 引申的思考
3 利用會計-稅收差異應對稅制改革的盈余管理問題實證分析
3.1 制度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3.2 相關文獻回顧
3.3 研究設計
3.3.1 研究假設
3.3.2 模型及其變量設計
3.4 數據采集與樣本選擇
3.4.1 數據采集
3.4.2 樣本選擇
3.5 分析結果
3.5.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3.5.2 初步估計結果
3.5.3 修正的估計結果
3.6 穩(wěn)健性測試
3.7 本章小結
4 利用會計-稅收差異管理盈余的稅收成本問題實證分析
4.1 引言
4.2 相關文獻回顧
4.3 研究設計
……
5 會計-稅收差異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市場反應問題實證分析
6 研究結論、啟示、政策建議及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