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教育心理學:主動學習版(原書第13版) 《教育心理學:主動學習版》(原書第13版)延續(xù)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風格,強調有關兒童發(fā)展、認知科學、學習、動機、教學和評估等各方面研究中所蘊含的教育啟示和應用。本書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課堂片段、個案研究和實踐指南,歸納了有經驗的教師自己總結的教學法寶。本書是優(yōu)秀的核心教材,同時可以作為心理學、教育學專業(yè)學生考試的重要參考資料。教育領域相關人士可以了解如何將教育心理學研究中獲取的信息和理念運用于日常的教學問題的解決,有助于將探索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本書的內容深入淺出,也是大眾讀者了解教育心理學的不錯選擇。 適用于心理學、教育學專業(yè)學生、教育工作者及對教育心理學感興趣的大眾讀者。 本書特色在于:
第13版新增內容:
全球名校學生喜愛的心理學教材, 心理學、教育學學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適用, 涵蓋兒童發(fā)展、認知、學習、動機、教學等方面研究的應用。 北京師范大學伍新春教授領銜翻譯 譯者序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正在捧讀的《教育心理學:主動學習版》(原書第13版)已經是我組織團隊翻譯的原書的第5個版本了。此前,我們對英文版第11版的經典教材版進行了翻譯,并改編了雙語教材版,還翻譯了英文版第12版的經典教材版和主動學習版。 事實上,我國大陸和臺灣的諸多出版機構和學界同人也曾先后翻譯或改編過英文版的許多版本,至今我國已發(fā)行過英文版第8、10、11、12版的英文影印版,出版過本書第8~12版的中文翻譯版,受到了我國高等學校師生和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英文版的不斷再版和中譯本的不斷更新,既展現(xiàn)了英文版不斷發(fā)展完善的歷程,也證明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長期的暢銷性。 眾所周知,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安妮塔·伍爾?耍ˋnita Woolfolk)教授撰寫的《教育心理學》,是目前國際教育心理學領域中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教材,也是使用范圍廣、為暢銷的心理學教材之一。安妮塔·伍爾?私淌1972年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1973~1993年任教于羅格斯大學,1994年后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學,曾擔任美國心理協(xié)會(APA)教育心理學分會主席、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AERA)教學與教師教育分會副主席,是國際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英文版從1980年的第1版到目前的第13版,一直深受全球讀者歡迎,其影響力經久不衰。尤其是從第10版開始,英文版不僅出版了按章節(jié)結構化呈現(xiàn)的經典教材版,還推出了按主題模塊化呈現(xiàn)的主動學習版,以供廣大讀者選擇。 二 本書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經典的教育心理學教材,是因為它系統(tǒng)全面、脈絡清晰,立足前沿、觀念新穎,科學嚴謹、突出實踐,文道統(tǒng)一、兼容并包,案例翔實、通俗易懂。具體而言,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本書主題全面、內容豐富,幾乎涵蓋了教育心理學的所有重要領域和核心主題。全書15個章節(jié)可以劃分成4個部分。第1章介紹了當今時代學習和教學的特點,討論了教育心理學研究對于實際教育教學的幫助,讓我們站在時代需求的角度來審視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第2~6章著重介紹了學生心理。作者不僅向我們介紹了學生的認知與語言發(fā)展、社會性與道德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還重點介紹了智力落后、智力超常、學習風格、學習障礙等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和民族、雙語環(huán)境、性別歧視等學生的群體差異。第7~12章著重介紹了學習心理。作者不但向我們介紹了經典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記憶、學習策略、問題解決與遷移、創(chuàng)造性與批判性等復雜認知的研究成果,而且重點介紹了學習科學的新發(fā)展,尤其是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學習的社會認知觀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對學習動機的理論觀點和實際應用進行了翔實的介紹。第13~15章則著重討論了教學心理。作者不僅向我們介紹了創(chuàng)建和維持良好學習環(huán)境、處理紀律問題和預防校園欺凌等的方法,分享了制訂教學計劃、選擇教學方法、實施差異教學等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策略,還介紹了課堂測驗、標準化測驗等經典測評形式和真實性評估、檔案袋評估等新型評估形式。作者正是遵循這種學生學習教學的內在邏輯關系,逐步建立了本書的結構框架,同時也幫助讀者建立起了教育心理學的理論體系。 第二,本書內容的時代感強,資料來源與時俱進,充分反映了教育心理學的進展。事實上,作者在論述每一部分內容的時候,不僅詳細闡述了各種經典的理論學說,還力圖盡攬百家之言,向讀者展示和介紹了大量研究進展和前沿動態(tài)。例如,第2章對大腦皮質的發(fā)展和教育神經科學的闡述,第4章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的介紹,第5章對雙語環(huán)境的探討,第6章對性別偏見的討論,第7章對積極行為支持研究的分享,第9章對批判性思維和論證的討論,第10章對學習科學和數(shù)字化學習的介紹,第11章對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探討,第13章對網(wǎng)絡欺凌行為和恢復性正義的討論,第15章對增值性評估和準備度評估的補充等,都大量滲透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作為一本教材,能有如此嚴謹而高效的更新速度,說明作者對教育心理學各個研究領域的前沿動態(tài)都具有極敏銳的把握。這一點也無疑將大大提高本書的閱讀價值。 第三,全書的編排和語言無不體現(xiàn)出教育心理學的原理,具有強烈的讀者中心取向。如果說教材的寫作就是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行進行文字記錄,那么學生閱讀本書的過程正是對學習過程的動態(tài)模擬。想象一下,你的讀者就是講臺下方坐著的學生,你會如何向他們教授教育心理學的專業(yè)知識?作為一名教育心理學家,安妮塔·伍爾?私淌跓o疑對學生的思維特征、學習規(guī)律、閱讀習慣、信息加工傾向等非常了解,這種專業(yè)素養(yǎng)能幫助作者以有效的方式進行教育心理學的教學。 作者的人稱選擇體現(xiàn)了其從小處著眼的寫作風格。本書通篇采用、二人稱,隨處可見你能做些什么對你來說,是不是……回憶一下,你以前是否接觸過…………是否讓你感到緊張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停下來,想一想……之類的互動性語言,通過營造面對面交流的文字氛圍,為讀者勾畫出一個真實、互動、輕松的學習情境這不正與一般教師在真實課堂情境中所做的努力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就整體而言,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在內容的編排組織上,儼然滲透了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等方法和學生中心的理念。這些教學方法(或稱寫作方法)已經擺脫了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的單一性,本書的行文風格本身就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示范。用教育心理學的原理和技巧教授教育心理學這不正是一個有趣而迷人的邏輯命題嗎? 第四,與一般的同類教材相比,本書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其開放包容的學術態(tài)度。能夠進入教材的觀點,大多經過了大量研究者多年的嚴謹考證。但即便如此,教育心理學領域仍然存在眾多尚未解決的難題。如何引導讀者對這類問題進行學習呢?在每個章節(jié)里,讀者都可以發(fā)現(xiàn)正方觀點/反方觀點專欄。它們一般涉及教育心理學領域目前仍然廣受爭議的重要話題,如學校開展自尊教育活動是否真的有效,讓學習有趣是否意味著學習效果更好,是否應該因為學習而獎勵學習,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是否越高越好,等等。對于這些問題,作者并沒有給出簡單的非此即彼的回答,而是保持了嚴謹、中立、全面的態(tài)度,同時收集整理了來自不同研究者的多種觀點,留待讀者在反思中摸索自己的立場。安妮塔·伍爾?私淌诘倪@一做法無疑也給讀者樹立了一個榜樣開放的視野、全面的了解和嚴謹?shù)呐袛,才是我們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時應保持的科學態(tài)度。 第五,強烈的實踐導向是本書區(qū)別于國內絕大部分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安妮塔·伍爾?私淌谏跎偈褂脤I(yè)性太強的詞語,而是努力使這一版本的《教育心理學》更加清晰、實用和有趣,具有強烈的實踐導向。本書高度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強調有關兒童發(fā)展、認知科學、學習、動機、教學和評估等各方面研究中蘊含的教育啟示和應用。你從本書中可以了解到如何將從教育心理學研究中獲取的信息和理念運用于解決日常的教學問題。為了幫助你探索研究與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本書提供了大量的教學案例、課堂片段、個案研究和實踐指南,甚至歸納了那些有經驗的教師自己總結的教學法寶。因此,本書是美國教師資格考試的主要參考教材,并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普遍歡迎。我相信只要你認真閱讀本書,你一定可以感受到教育心理學巨大的實用價值,它能為那些熱愛教學和熱愛學習的人提供獨到的思想見解和重要的知識來源。 第六,主動學習版還有一個區(qū)別于經典教材版的重要特點,那就是其組織的模塊化。本書根據(jù)主題相似性,將全書的內容劃分成了43個學習模塊。這種模塊化的教材組織結構,有助于讀者對內容進行分散學習,有利于讀者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幫助讀者及時達成學習目標,并檢測自己的掌握情況,從而促進學習動機的提升。另外,這種模塊化的教材組織形式,也和當今時代正日益流行的慕課課程具有某些相似之處,有利于讀者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這也許更切合讀者個人的日程安排,可以幫助讀者擁有更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學業(yè)。 三 應該說,翻譯這樣一本教育心理學經典教材,對于長期從事教育心理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我而言,是一個非常令人愉悅的旅程。這不僅是一次難得的與高手直接對話的機會,也是一次對自身學術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和修正完善的過程。不過,由于安妮塔·伍爾?私淌谑浅钟蟹e極入世態(tài)度的教育心理學家,書中大量內容涉及美國教育體系、教育政策和文化背景等信息。如果讀者對這些信息缺乏必要的了解,可能會在閱讀某些具體案例時感到些許困惑。但是,為了培養(yǎng)讀者的全球化視野,并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我們保留了全部的相關內容,并如實地進行了翻譯。事實上,雖然我國不是移民國家,我國的教育政策也與美國有異,但我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群體龐大,具有各種身心障礙的孩子為數(shù)不少,教育和課程改革正在進入深水區(qū),升學考試和學業(yè)質量評估體系也正在重建……我相信本書提供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寶貴的實踐經驗,一定會對我國相關工作的開展大有裨益! 英文版已配備完整的配套教學資源,如美國的各種網(wǎng)站資源等,考慮到我國讀者獲取這些資料不太方便,在翻譯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刪除;為了節(jié)省篇幅,對于那些雖賞心悅目但與正文關系較遠的圖片,我們也忍痛割愛了。當然,正文中的全部圖表一個不少!此外,原書的附錄非常豐富,包括美國教師資格考試學習指導、術語表、參考文獻、人名索引、主題索引等,洋洋灑灑82頁?紤]到美國教師資格考試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差較遠,人名索引和主題索引對一般讀者實用價值不大,術語表與正文的內容略顯重復,我們對其進行了刪除;同時,我們將參考文獻部分放到了華章公司的網(wǎng)站上,便于讀者在需要時查閱,不占用寶貴的版面。也就是說,在保持全書框架體系不變、主體內容不變的前提下,根據(jù)中國讀者的閱讀需要和盡量使內容精練實用的原則,我們進行了適當?shù)膭h改。希望這一調整能得到作者和出版者的理解,并令廣大讀者滿意! 本書的翻譯工作是由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翻譯本書的過程也是我們師生合作進行學術探討的過程。各章節(jié)的初譯安排分別為:目錄、前言、第1章、第12章,伍新春翻譯;第2~7章,董瓊(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博士,現(xiàn)任教于安徽大學)翻譯;第8~11章、第13~15章,程亞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博士,現(xiàn)任教于寧波大學)翻譯。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不僅溝通和統(tǒng)一了名詞術語,還互相進行了批判性閱讀,相信本版的翻譯質量有進一步的提升。當然,作為本書的主譯,我逐章、逐節(jié)、逐段、逐句地對譯稿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和完善,對全書的體例和風格進行了統(tǒng)一,并終定稿。因此,譯稿中的任何錯誤和紕漏都應由我負責。 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前所述,原書第11版的經典教材版、第12版的主動學習版和經典教材版的中譯本也是由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合作翻譯出版的,本版(第13版)的翻譯是建立在第11版和第12版工作的基礎之上的。除繼續(xù)參與本版工作的董瓊和程亞華之外,我還要特別表達對第11版和第12版的合譯者張軍(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季嬌(中南大學)、賴丹鳳(廈門大學)和尚修芹(中國兒童中心)的感謝,衷心感謝他們奠定的良好基礎! 此外,為了保證本譯本的可讀性,在定稿過程中,我還邀請在美國留學的兒子伍宇杰作為個讀者,進行了挑剔性閱讀。在此,也感謝愛子的支持! 四 在長期從事教育心理學研究和教學的過程中,我一直將伍爾?说摹督逃睦韺W》作為重要的教學參考和命題依據(jù)。今天將這本我們認真翻譯而成的中譯本奉獻給各位讀者,相信它會對你學習和了解教育心理學,并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有所幫助。因此,我非常樂意向你推薦本書,它不僅可以作為本科教學和教師教育的核心教材,也可以作為各種考試(如全國研究生考試和教師資格證書考試)的重要參考資料。 實事求是地說,雖然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精益求精,以求盡可能地貼近作者原意,并盡可能地符合我國讀者的閱讀習慣,然而由于文化的差異和理解的不同,翻譯中仍難免存在某些不足,敬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伍新春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 2021年8月2日 前言
讀者朋友們,我相信你們當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參加了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因為這是你們在教學、咨詢、言語治療、護理或者心理學等領域內獲得專業(yè)發(fā)展的一項準備。也許你是一名來自護士學校的志愿者,也許你是一個成年殘疾人社區(qū)項目的指導者,但無論你來自哪里,只要你關注教育和學習,那么這本書中的內容對你而言,就應該是很有意思的。要理解這本書的內容,你并不需要具備太多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專業(yè)背景知識。我們盡量避免在本書中使用專業(yè)性太強的詞語,努力讓這一版本的《教育心理學》更加清晰有趣。 本版本保留了之前主動學習版中新穎、獨特的自主學習形式。如果你沒有讀過之前的版本,那么這本教材可能與你以往所見的任何教材都不同。本書被劃分成了43個易于閱讀的模塊。關于這種形式為何能夠幫助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如下依據(jù):,將學習材料分解為小的組塊,將學習活動分散在較長的時間周期內進行的分散學習,相比于在短時間內往頭腦中塞進太多學習材料的集中學習,其學習速度更快,學習效果也更持久;第二,如果能夠在原有的知識與現(xiàn)在的新知識間建立連接,將原有知識運用到對當前所學內容的理解上,那么將實現(xiàn)更深層次和更有意義的學習;第三,如果有具體的學習目標、適度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以及合理的時間與精力投入,那么學習動機會更強烈;第四,經常測量和評估自己的理解,將會幫助你修正錯誤概念,防止你記住錯誤的信息。后,我們知道你的生活很忙碌,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需要處理,篇幅短小和合理謀篇的讀本也許更切合你個人的日程安排。如果你掌握了這些自主學習模塊,你會變得更有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更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學業(yè)。因此,歡迎大家以一種基于研究的方式來學習教育心理學這門我喜歡的學科。 自從《教育心理學》第1版出版發(fā)行以來,這個領域取得了眾多振奮人心的發(fā)展成果。本書的第13版繼續(xù)沿用以往的風格,強調有關兒童發(fā)展、認知科學、學習、動機、教學和評估等各方面研究中蘊含的教育啟示和應用。在本書中,我們不會分開介紹理論與實踐,而是同時兼顧兩者。你從本書中可以了解到如何將從教育心理學研究中獲取的信息和理念運用于日常教學問題的解決。為了幫助你探索研究與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本書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課堂片段、個案研究和實踐指南,甚至經驗豐富的教師總結的實用技巧。當你認真閱讀本書時,我相信你可以感受到教育心理學巨大的實用價值,它能夠為那些熱愛教學和熱愛學習的人提供獨到的見解和重要的知識。 第13版增加的新內容 縱觀全書,你會發(fā)現(xiàn)書中增加了數(shù)個重要主題。 在第1章以及后面的多個章節(jié)中,我們對當前有關教學和專家型教學模型的研究進行了新的探索。 在第2章以及后面的多個章節(jié)中,我們增加了有關腦、神經科學與教學關系的闡述。 增加了有關技術和虛擬學習環(huán)境對當今學生生活及教師教學影響的內容。 更加強調當今課堂的多元化(請見第1~6章)。對教育環(huán)境中的學生的描述,能讓讀者對多元化有更加真實和人性化的感受。 具體每一章重要內容的變化如下。 第1章:我們期望這本教材能提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幫助你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建立起在任何情境下、面對任何學生都能開展有效教學的真實的自我效能感,因此第1章新增了三種優(yōu)質教學模型的信息。這三種優(yōu)質教學模型分別是夏洛特·丹尼爾森(Charlotte Danielson)的教學框架,密歇根大學TeachingWorks確定的高階教學實踐,以及由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贊助的有效教學測量。此外,有關研究的部分還討論了不同類型的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以及從不同類型的研究中你能學到哪些知識。 第2章:新增了有關大腦、突觸可塑性、執(zhí)行功能以及對教學的啟示等內容,其中對教學的啟示還涵蓋了一種以維果茨基(Vygotsky)理論為基礎的、被稱為心智工具的教學法。 第3章:新增了有關游戲中的文化差異、體育鍛煉和殘疾兒童、進食障礙和致力于改善該情況的網(wǎng)站、自我概念和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道德心理學模型等內容。 第4章:新增了有關9種可能的多元智能、根據(jù)504條款進行的調整、自閉癥譜系障礙、學生藥物濫用以及識別超常和天才學生的方式等內容。 第5章:增加了有關學會閱讀、讀寫萌芽和語言多樣性、掩蔽教學,以及學生主導的會議等方面的新信息。 第6章:新增了有關無家可歸的和高度流動的學生等內容,并對貧困與學業(yè)成就、機會差距和刻板印象威脅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擴充。 第7章:擴充了行為主義學習觀的教學啟示等內容。 第8章:更新了有關工作記憶、發(fā)展差異以及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啟示等方面的內容。 第9章:更新了元認知和學習策略、創(chuàng)造性和遷移等部分的內容,并新增了保羅(Paul)和埃爾德(Elder)的批判性思維模型。 第10章:新增了有關探究學習和數(shù)字世界中的學習等方面的資料,其中包括貝蒂的大腦(Bettys Brain)虛擬學習環(huán)境的范例,教學中游戲的使用以及主動對計算思維和編碼進行教學等。 第11章:更新了有關自我效能、自我調節(jié)學習等方面的內容,并新增了情緒自我調節(jié)方面的信息。 第12章:更新了有關自我決定理論和目標理論的內容,對幫助學生應對焦慮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擴充,并新增了心流和動機方面的信息。 第13章:增加了有關課堂管理的信念、營造關愛的關系、欺凌、恢復性正義、馬文·馬歇爾(Marvin Marshell)關于后果和懲罰的觀點等方面的內容。 第14章:增加了近期有關教學的研究,以及共同核心和通過設計來理解等新的內容。 第15章:新增了教師對高利害測驗、增值性評估以及入學入職準備度評估合作伙伴(PARCC)測驗的看法的內容。 清晰明了地描述了教育心理學領域及其未來發(fā)展方向 第13版《教育心理學》沿用了本書一貫的簡明筆調。本書不僅準確地、與時俱進地涵蓋了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領域,如學習、發(fā)展、動機、教學和評估,并且對目前在這一領域和社會中不斷涌現(xiàn)出來的、影響學生學習的新趨勢進行了理性的梳理,如學生的多元化、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的全納教育、教育和神經科學、教育政策和技術等。 為始終如一地強調教育心理學對課堂中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產生的實際作用,本書包含了大量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爭論、教學案例、課程片段、個案研究以及來自經驗豐富的教師的實踐意見。 正方觀點/反方觀點。每一章出現(xiàn)的正方觀點/反方觀點專欄都會列舉一個與各章主題有關的爭議性話題,并從正方觀點和反方觀點的角度進行解釋。這些主題包括:指導教育的研究類型(第1章)、基于腦的教育(第2章)、自尊運動(第3章)、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的藥物治療與技能訓練(第4章)、英語學習者的教學方法(第5章)、分層教學(第6章)、運用獎勵來促進學生學習(第7章)、機械記憶之正誤(第8章)、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方法的教學(第9章)、基于問題的教育(第10章)、教師效能感(第11章)、讓學習變得有趣的價值(第12章)、對欺凌行為的零容忍(第13章)、家庭作業(yè)(第14章)、留級的利弊(第15章)等。 除第1章外,每章還包含實踐指南,這部分內容提供了一些理論或原則的具體實踐應用。 與家庭和社區(qū)建立合作關系的實踐指南部分提供了一些具體方法,以鼓勵所有家庭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特別是現(xiàn)在,對父母投入的要求空前地高,家校合作的需求也極為重要。 教師的案例簿在每章的開頭呈現(xiàn),它們會描述真實的課堂狀態(tài),并會問你會怎么做。它實際上給學生提供了一次機會,將本書中所有的重要主題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 每章的關注到每個學生主要提供一些用于評估、教育和激發(fā)全納課堂中所有學生的理念。 對教師的啟示部分提供了以研究為基礎的簡明、實用的教學原則。 安妮塔·伍爾? 安妮塔·伍爾福克(Anita Woolfolk) 曾就讀于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終取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她一直從事中小學教學工作,1994年調任至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如今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她的研究主要關注動機和認知,尤其是學生和教師的效能感以及教師對教育的信念。 安妮塔曾擔任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教學與教師教育分會的副主席,以及美國心理協(xié)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教育心理學分會的主席。代表作為《教育心理學》(Educational Psychology),還與南茜?佩里(Nancy Perry)合著《兒童發(fā)展》(Child Development)等圖書。 譯者 伍新春 現(xiàn)任北京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心理學科學位委員會主任、心理學部博士生導師、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教育心理學分會副理事長等。主要從事教育與學校心理學、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和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及國際國內合作課題50多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和研究報告32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譯著和科普著作等50余部。曾榮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等獎勵20余項。 董瓊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博士,現(xiàn)任教于安徽大學。 程亞華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博士,現(xiàn)任教于寧波大學。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學習、教學與教育心理學 / 1 模塊1 學習與教學 / 2 1.1 當今的學習與教學 / 2 1.2 什么是優(yōu)質教學 / 6 模塊1小結 / 11 模塊2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與理論 / 12 1.3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 12 1.4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 / 14 1.5 教學理論與學習促進 / 19 模塊2小結 / 21 第1章復習思考題 / 22 第2章 認知發(fā)展 / 23 模塊3 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 24 2.1 發(fā)展的概念 / 24 2.2 腦與認知發(fā)展 / 26 模塊3小結 / 35 模塊4 皮亞杰主義與信息加工理論 / 35 2.3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 / 35 模塊4小結 / 47 模塊5 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觀 / 48 2.4 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觀 / 48 模塊5小結 / 53 模塊6 皮亞杰和維果茨基理論對教師的啟示 / 53 2.5 皮亞杰和維果茨基理論對教師的啟示 / 53 模塊6小結 / 57 第2章復習思考題 / 57 第3章 自我、社會性與道德發(fā)展 / 59 模塊7 生理成長:個性與社會性發(fā)展的背景 / 60 3.1 生理發(fā)展 / 60 模塊7小結 / 66 模塊8 發(fā)展的社會背景 / 66 3.2 布朗芬布倫納:發(fā)展的社會背景 / 66 模塊8小結 / 79 模塊9 自我 / 80 3.3 同一性和自我概念 / 80 模塊9小結 / 91 模塊10 理解他人和道德發(fā)展 / 92 3.4 理解他人和道德發(fā)展 / 92 3.5 個性與社會性發(fā)展研究對教師的啟示 / 98 模塊10小結 / 98 第3章復習思考題 / 99 第4章 學習者差異與學習需要 / 101 模塊11 智力與思維風格 / 102 4.1 智力 / 102 4.2 學習和思維風格 / 112 模塊11小結 / 115 模塊12 全納教育:教育每一個學生 / 116 4.3 個體差異與法律 / 116 4.4 面臨學習挑戰(zhàn)的學生 / 120 模塊12小結 / 135 模塊13 超常和天才學生 / 137 4.5 超常和天才學生 / 137 模塊13小結 / 141 第4章復習思考題 / 142 第5章 語言發(fā)展、語言多樣性與移民教育 / 143 模塊14 語言發(fā)展與讀寫萌芽 / 144 5.1 語言的發(fā)展 / 144 模塊14小結 / 150 模塊15 語言的多樣性 / 151 5.2 語言發(fā)展的多樣性 / 151 5.3 班級中的語言差異 / 157 模塊15小結 / 158 模塊16 移民學生和英語學習者 / 159 5.4 移民學生的教學 / 159 5.5 特殊的挑戰(zhàn):有障礙和特殊天賦的英語學習者 / 171 模塊16小結 / 172 第5章復習思考題 / 173 第6章 文化與多元化 / 175 模塊17 社會和經濟的多元化 / 176 6.1 當今的多元化課堂 / 176 6.2 經濟和社會階層的差異 / 180 模塊17小結 / 186 模塊18 民族、種族和性別 / 187 6.3 教學中的民族和種族問題 / 187 6.4 教學中的性別問題 / 194 模塊18小結 / 199 模塊19 多元化與教學:多元文化教育 / 200 6.5 多元文化教育:創(chuàng)建文化融合的課堂 / 200 模塊19小結 / 208 第6章復習思考題 / 208 第7章 學習的行為主義觀點 / 210 模塊20 學習的行為主義解釋 / 211 7.1 科學地理解學習 / 211 7.2 早期對學習的解釋:鄰近學習和經典性條件作用 / 213 7.3 操作性條件作用:嘗試新的反應 / 215 模塊20小結 / 220 模塊2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應用 / 220 7.4 應用行為分析 / 220 7.5 當代應用趨勢 / 231 7.6 挑戰(zhàn)、警告與批判 / 235 模塊21小結 / 238 第7章復習思考題 / 240 第8章 學習的認知觀點 / 241 模塊22 認知觀的基礎 / 242 8.1 認知觀的構成要素 / 242 8.2 記憶的認知觀 / 244 模塊22小結 / 253 模塊23 長時記憶 / 254 8.3 長時記憶 / 254 8.4 促進知識的深度理解和長久保存:基本原則與應用 / 261 模塊23小結 / 269 第8章復習思考題 / 270 第9章 復雜認知過程 / 271 模塊24 元認知和學習策略 / 272 9.1 元認知 / 272 9.2 學習策略 / 275 模塊24小結 / 282 模塊25 問題解決和創(chuàng)造性 / 282 9.3 問題解決 / 282 9.4 創(chuàng)造性 / 291 模塊25小結 / 296 模塊26 批判性思維、論證和遷移 / 297 9.5 批判性思維和論證 / 297 9.6 為遷移而教 / 300 模塊26小結 / 303 第9章復習思考題 / 304 第10章 學習科學和建構主義 / 305 模塊27 學習科學和建構主義概述 / 306 10.1 學習科學 / 306 10.2 認知建構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 / 307 模塊27小結 / 313 模塊28 建構主義取向的教與學 / 314 10.3 建構主義理論觀點的應用 / 314 模塊28小結 / 328 模塊29 課堂外的學習 / 329 10.4 服務性學習 / 329 10.5 數(shù)字世界中的學習 / 331 模塊29小結 / 337 第10章復習思考題 / 338 第11章 學習與動機的社會認知觀 / 339 模塊30 社會認知理論及應用 / 340 11.1 社會認知理論 / 340 11.2 示范:通過觀察他人進行學習 / 342 11.3 自我效能感與主體性 / 345 模塊30小結 / 350 模塊31 自我調節(jié)學習與教學 / 351 11.4 自我調節(jié)學習 / 351 11.5 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調節(jié)學習為目的的教學 / 359 11.6 學習理論的整合 / 362 模塊31小結 / 363 第11章復習思考題 / 364 第12章 學習動機與教學 / 365 模塊32 動機基礎與需要層次 / 366 12.1 動機 / 366 12.2 需要 / 370 模塊32小結 / 374 模塊33 目標與信念 / 375 12.3 目標定向 / 375 12.4 信念與自我圖式 / 378 模塊33小結 / 384 模塊34 興趣、好奇與情緒 / 385 12.5 興趣、好奇與情緒 / 385 模塊34小結 / 393 模塊35 學校中的學習動機 / 393 12.6 學校中的學習動機:TARGET模型 / 393 模塊35小結 / 402 第12章復習思考題 / 402 第13章 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 404 模塊36 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 / 405 13.1 課堂管理的內涵與價值 / 405 13.2 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 / 409 13.3 維持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 416 模塊36小結 / 421 模塊37 預防問題和鼓勵溝通 / 422 13.4 處理紀律問題 / 422 13.5 溝通的必要性 / 430 13.6 多樣性:文化回應管理 / 436 模塊37小結 / 437 第13章復習思考題 / 438 第14章 為每個學生而教 / 439 模塊38 制訂高效的教學計劃 / 440 14.1 關于教學的研究 / 440 14.2 制訂教學計劃 / 442 模塊38小結 / 448 模塊39 教學方法 / 449 14.3 選擇教學方法 / 449 模塊39小結 / 461 模塊40 差異教學與適應性教學 / 462 14.4 實施差異教學 / 462 14.5 教師的期望 / 468 模塊40小結 / 472 第14章復習思考題 / 473 第15章 教學評估與測驗 / 474 模塊41 教學評估 / 475 15.1 教學評估的基本含義 / 475 模塊41小結 / 480 模塊42 課堂評估、測驗和評分 / 480 15.2 課堂測驗評估 / 480 15.3 真實課堂評估 / 484 15.4 評分 / 490 模塊42小結 / 496 模塊43 標準化測驗 / 497 15.5 標準化測驗概述 / 497 模塊43小結 / 508 第15章復習思考題 / 508 參考文獻 / 510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