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uni-app為開發(fā)框架,手把手教讀者編寫一套代碼,發(fā)布到iOS、Android、Web(響應式)、微信小程序等多個平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講解,提供完整講解視頻和源碼;以完整案例為主線串聯各知識點,以實戰(zhàn)項目來提升技術;站在初學者角度,由淺入深,邊講邊練。 本書包括基礎部分、綜合部分、提高部分,共分為4章。其中,基礎部分從開發(fā)環(huán)境的配置、開發(fā)工具的安裝、uni-app組件的使用著手,由淺入深,詳細講述了使用HBuilderX進行移動應用的開發(fā)。綜合部分通過一個本地新聞App的設計與實現,加深對uni-app相關組件的運用。提高部分結合uniCloud進行云端數據的基本操作,實現云端數據庫的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通過學習,讀者將對uni-app項目的開發(fā)有更加深入和透徹的理解。 本書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開發(fā)中,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和電子商務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社會培訓班的教材及軟件從業(yè)人員的參考用書。
本書以uni-app為開發(fā)框架,手把手教授編寫代碼,可以發(fā)布到iOS、Android、Web(響應式)、微信小程序等多個平臺。本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講解,提供完整講解視頻和源碼。本書以完整案例為主線串聯各知識點,以實戰(zhàn)項目來提升技術。本書作者站在初學者角度,編寫內容由淺入深,讀者可以邊講邊練。
本書內容
本書是編者在多年從事移動應用項目開發(fā)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編者站在一個初學者的角度,將項目開發(fā)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逐一講解,并有詳細的操作步驟說明。本書實例豐富,循序漸進地介紹了使用 HBuilder X 開發(fā)工具進行基于 uni-app 的跨平臺移動應用開發(fā)。本書包括基礎部分、綜合部分、提高部分,共分為4 章。其中,基礎部分從開發(fā)環(huán)境的配置、開發(fā)工具的安裝、uni-app 組件的使用著手,由淺入深,詳細講述了使用 HBuilder X 進行移動應用的開發(fā)。綜合部分通過一個本地新聞 App 的設計與實現,加深對 uni-app 相關組件的運用。提高部分結合uniCloud 進行云端數據的基本操作,實現云端數據庫的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通過學習,讀者將對 uni-app 項目的開發(fā)有更加深入和透徹的理解。本書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彭燦華、韋曉敏,桂林理工大學楊呈永任主編, 主要負責擬定編寫大綱,組織協調并定稿,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陳玲萍、彭寒玉,桂林理工大學黃晟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 1 章由楊呈永編寫,第 2 章 2.1節(jié)由曹志娟、唐蕙編寫,第 2 章 2.2.1 由趙鳳燕編寫,第 2 章 2.2.2 ~ 2.2.5 由韋曉敏編寫,第 2 章 2.2.6 由劉欣編寫,第 3 章由彭燦華編寫,第 4 章 4.1 節(jié)與 4.2.1、4.2.2 由彭寒玉編寫,第 4 章 4.2.3 和 4.2.4 由黃晟編寫,第 4 章 4.2.5 和 4.2.6 由陳玲萍編寫。本書特色本書講授 uni-app 平臺下多終端移動應用程序的開發(fā)。uni-app 是一個使用 vue.js 開發(fā)所有前端應用的框架,開發(fā)者編寫一套代碼,可發(fā)布到 iOS、Android、Web(響應式),以及各種小程序(微信 / 支付寶 / 百度 / 頭條 /QQ/ 釘釘 / 淘寶)、快應用等多個平臺。該框架主要有五大優(yōu)勢:,uni-app 是一套可以適用多終端的開源框架,真正實現一套代碼可以同時生成iOS、Android、H5、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等。第二,uni-app 對前端開發(fā)人員比較友好,學習成本比較低。首先,uni-app 是基于 vue.js的;其次,封裝的組件和微信小程序的組件非常相似,所以對于現在的主流前端人員來說, 學習幾乎零成本。第三,uni-app 使用 HBuilder X 進行開發(fā),HBuilder X 開發(fā)工具完美支持 vue 語法,開發(fā)效率大幅度提升。第四,uni-app 拓展能力強,封裝了 H5 ,支持 nvue,也支持原生 Android、iOS 開發(fā)?梢詫⒃械囊苿討煤 H5 應用改成 uni-app 應用。第五,uni-app 是 DCloud 出品的,屬于我們國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本書適用對象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和電子商務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社會培訓班的教材及軟件從業(yè)人員的參考用書。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讀者如有好的意見和建議或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解的地方,可以通過郵件進行探討。編者的電子郵箱是 449271349@qq.com。本書源碼及所有章節(jié)操作視頻可發(fā)送郵件與編者聯系獲取。
編 者2021 年 4 月
彭燦華,男,碩士,講師,智能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WEB與Internet挖掘專業(yè),2006.6-今工作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主編《J2EE項目開發(fā)與設計》《管理信息系統(tǒng)》。韋曉敏,女,碩士,講師,智能信息處理專業(yè),2006年6月至今工作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參與主編《J2EE項目開發(fā)與設計》。楊呈永,男,碩士,講師,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2007-2012年任教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2012-至今任教于桂林理工大學,參編教材《J2EE項目開發(fā)與設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