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高速鐵路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叢書之一,由國家鐵路局組織編寫。本書結合我國大規(guī)模高速鐵路工程建設實踐,系統(tǒng)總結了我國高速鐵路隧道的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闡明了高速鐵路隧道主要技術標準、總體設計原則;從礦山法、盾構法、TBM法三方面重點論述了高速鐵路隧道的建設關鍵技術,涵蓋了高速鐵路隧道結構設計基本理論、特殊條件下隧道建造技術、高速鐵路隧道抗震設計、防災救援與運營通風、全壽命期服役狀態(tài)評估與維護等學科前沿技術;以礦山法、盾構法、TBM法建設的三座代表性高速鐵路隧道為工程實例,全面反映我國高速鐵路隧道建設現(xiàn)狀。本書將高速鐵路隧道技術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用價值,可供從事高速鐵路隧道科學研究、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本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是高速鐵路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叢書之一,由國家鐵路局組織編寫。反映了我國高速鐵路隧道在新原理、新方法、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所取得的技術進步,特別是在高速鐵路隧道勘察設計、施工建造、防災救援等方面的技術進步 (1)結合高速鐵路隧道線路線形標準高、空氣動力學效應顯著、襯砌結構受力復雜、運營防災救援難度大、隧道維修養(yǎng)護困難等技術特點,闡述了高速鐵路隧道的總體設計原則和技術標準,并從礦山法、盾構法、TBM法三方面論述了高速鐵路隧道的建設關鍵技術; (2)鑒于我國地質情況多樣,地震頻發(fā),本書還對復雜與特殊環(huán)境高速鐵路隧道修建技術、高速鐵路隧道抗震設計進行了論述; (3)由于高速鐵路隧道運營防災和長期安全性是關系高速鐵路運行質量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書各辟專章對高速鐵路隧道防災救援與運營通風、高速鐵路隧道服役狀態(tài)評估與維護進行了闡述; (4)結合礦山法、盾構法、TBM法建設的三座代表性高速鐵路隧道,進行了工程案例剖析和示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速鐵路快速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了全面梳理我國高鐵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系統(tǒng)總結建設經驗、推進高鐵持續(xù)創(chuàng)新,國家鐵路局組織一批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編寫了高速鐵路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叢書,并請高鐵工程領域資深權威專家全程指導、審定把關。叢書共31冊,本書為叢書之一。
當前,我國高速鐵路網(wǎng)已逐漸覆蓋祖國的東西南北。我國高速鐵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fā)展過程,實現(xiàn)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歷史性跨越。我國高速鐵路已經成為國家名片,其技術標準、設計咨詢、工程建設、裝備制造、人員培訓和運營維護等整體技術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速鐵路的建設步伐,我國在山嶺和水下修建了大量高速鐵路隧道。這些隧道表現(xiàn)出設計速度越來越高、斷面越來越大、埋深越來越深、長度越來越長、地質越來越復雜等趨勢,給隧道工程建設與運營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為反映我國高速鐵路隧道在新原理、新方法、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所取得的技術進步,特別是在高速鐵路隧道勘察設計、施工建造、防災救援等方面的技術進步,我們特地編著了本書,目的是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與時俱進、全面反映我國高速鐵路隧道建設新理論和新技術的專業(yè)圖書。
本書結合高速鐵路隧道線路線形標準高、空氣動力學效應顯著、襯砌結構受力復雜、運營防災救援難度大、隧道維修養(yǎng)護困難等技術特點,闡述了高速鐵路隧道的總體設計原則和技術標準,并從礦山法、盾構法、TBM法三方面論述了高速鐵路隧道的建設關鍵技術;鑒于我國地質情況多樣,地震頻發(fā),本書還對復雜與特殊環(huán)境高速鐵路隧道修建技術、高速鐵路隧道抗震設計進行了論述;由于高速鐵路隧道運營防災和長期安全性是關系高速鐵路運行質量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書各辟專章對高速鐵路隧道防災救援與運營通風、高速鐵路隧道服役狀態(tài)評估與維護進行了闡述;后,結合礦山法、盾構法、TBM法建設的三座代表性高速鐵路隧道,進行了工程案例剖析和示范。
本書作者均來自隧道研究和設計單位的一線人員,均具有豐富的理論功底和設計經驗。本書由何川、張志強等編著,參與單位有西南交通大學、中鐵四院、中鐵一院、中鐵二院工程集團。全書由何川總策劃和組織撰寫、統(tǒng)稿,梁文灝院士主審。在撰寫過程中,肖明清、李國良、喻渝等提供了工程案例。
本書編寫分工如下:第1章(何川、晏啟祥),第2章(何川、張志強)、第3章(晏啟祥、張志強),第4章(張志強、姚超凡、董唯杰),第5章(何川、方勇、郭瑞),第6章(方勇、董唯杰),第7章(何川、張志強、晏啟祥、汪波、王士民、封坤、陳子全),第8章(耿萍、何川),第9章(曾艷華、張玉春),第10章(王士民、楊文波),第11章(肖明清、李國良、喻渝)。在此,向所有編著、編審人員以及各支持單位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本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圖文并茂、內容全面,反映了我國當前高速鐵路隧道建設的實踐情況,可供從事高速鐵路隧道科學研究、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學校研究生學習隧道工程的專業(yè)書籍。
由于編者水平和條件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速鐵路快速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了全面梳理我國高鐵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系統(tǒng)總結建設經驗、推進高鐵持續(xù)創(chuàng)新,國家鐵路局組織一批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編寫了高速鐵路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叢書,并請高鐵工程領域資深權威專家全程指導、審定把關。叢書共31冊,本書為叢書之一。
當前,我國高速鐵路網(wǎng)已逐漸覆蓋祖國的東西南北。我國高速鐵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fā)展過程,實現(xiàn)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歷史性跨越。我國高速鐵路已經成為國家名片,其技術標準、設計咨詢、工程建設、裝備制造、人員培訓和運營維護等整體技術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速鐵路的建設步伐,我國在山嶺和水下修建了大量高速鐵路隧道。這些隧道表現(xiàn)出設計速度越來越高、斷面越來越大、埋深越來越深、長度越來越長、地質越來越復雜等趨勢,給隧道工程建設與運營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為反映我國高速鐵路隧道在新原理、新方法、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所取得的技術進步,特別是在高速鐵路隧道勘察設計、施工建造、防災救援等方面的技術進步,我們特地編著了本書,目的是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與時俱進、全面反映我國高速鐵路隧道建設新理論和新技術的專業(yè)圖書。
本書結合高速鐵路隧道線路線形標準高、空氣動力學效應顯著、襯砌結構受力復雜、運營防災救援難度大、隧道維修養(yǎng)護困難等技術特點,闡述了高速鐵路隧道的總體設計原則和技術標準,并從礦山法、盾構法、TBM法三方面論述了高速鐵路隧道的建設關鍵技術;鑒于我國地質情況多樣,地震頻發(fā),本書還對復雜與特殊環(huán)境高速鐵路隧道修建技術、高速鐵路隧道抗震設計進行了論述;由于高速鐵路隧道運營防災和長期安全性是關系高速鐵路運行質量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書各辟專章對高速鐵路隧道防災救援與運營通風、高速鐵路隧道服役狀態(tài)評估與維護進行了闡述;后,結合礦山法、盾構法、TBM法建設的三座代表性高速鐵路隧道,進行了工程案例剖析和示范。
本書作者均來自隧道研究和設計單位的一線人員,均具有豐富的理論功底和設計經驗。本書由何川、張志強等編著,參與單位有西南交通大學、中鐵四院、中鐵一院、中鐵二院工程集團。全書由何川總策劃和組織撰寫、統(tǒng)稿,梁文灝院士主審。在撰寫過程中,肖明清、李國良、喻渝等提供了工程案例。
本書編寫分工如下:第1章(何川、晏啟祥),第2章(何川、張志強)、第3章(晏啟祥、張志強),第4章(張志強、姚超凡、董唯杰),第5章(何川、方勇、郭瑞),第6章(方勇、董唯杰),第7章(何川、張志強、晏啟祥、汪波、王士民、封坤、陳子全),第8章(耿萍、何川),第9章(曾艷華、張玉春),第10章(王士民、楊文波),第11章(肖明清、李國良、喻渝)。在此,向所有編著、編審人員以及各支持單位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本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圖文并茂、內容全面,反映了我國當前高速鐵路隧道建設的實踐情況,可供從事高速鐵路隧道科學研究、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學校研究生學習隧道工程的專業(yè)書籍。
由于編者水平和條件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何川,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首席教授,交通隧道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川藏鐵路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國家鐵路局專家委員會專家。從事大型及復雜隧道工程的結構分析與結構安全控制研究,主持完成973、863、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省部計劃以及重大工程建設科研課題70多項。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成就獎、茅以升鐵道科學技術獎、首屆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張志強,工學博士、出站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NCET-10-0667);2009年創(chuàng)新團隊大型及復雜交通隧道工程核心成員。2008年度(第八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990年重慶大學地下工程系本科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同年被推免攻讀重慶大學巖石力學與強度碩士研究生,于1992年被直接攻讀(碩博連讀)博士學位,于1996年獲重慶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6~1998年在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1998年~今在西南交通大學工作,2003年晉升為教授。從事隧道及地下工程領域的教學及科研工作。2005年以來,主持及主研完成15余項國家和省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