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21世紀已經全面進人科技時 代、信息時代。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各種思潮在發(fā)生變化,古今文 化之間的碰撞也越來越多。但是無論社會怎樣發(fā)展,對于世代相傳 的、歷史悠久的、博大精深的、民族特有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應持有崇 敬的態(tài)度。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21世紀已經全面進人科技時 代、信息時代。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各種思潮在發(fā)生變化,古今文 化之間的碰撞也越來越多。但是無論社會怎樣發(fā)展,對于世代相傳 的、歷史悠久的、博大精深的、民族特有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應持有崇 敬的態(tài)度。
在眾多文化中,毫無疑問,古訓故事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 載體之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顆閃亮的明珠。說到古訓故事,首 先我們要弄懂什么是古訓。古訓是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可以作為準 則的話。它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對人們的行為能起到 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而古訓故事就是指蘊涵這些古訓的故事,它能夠 啟迪人們的思想,指導人們的行為。
本書在眾多古訓中精心挑選出關于愛國為公、勤奮勵志、誠實 守信各五句組成學古訓板塊,緊接著是與列舉古訓相關的看 故事,故事中大多數是值得青少年學習的正面故事,只有極少數是 反面故事。
愛國為公故事: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了古代、近代人物可歌可 泣的愛國為公故事,歌頌他們高尚的情操。通過這些故事,可以激 勵青少年的愛國熱情,讓他們以英雄人物為榜樣,熱愛祖國、熱愛 人民,立下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宏偉志向。
勤奮勵志故事:講述了許多優(yōu)秀人物的勤奮勵志故事,歌頌他們勤儉自強、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閱讀這些故事,可以促使青少年 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行為,讓他們以優(yōu)秀人物為偶像,樹立遠大的理想, 發(fā)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誠實守信故事:誠信,是生活的試金石,是個人、集體立足 于社會的根本,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首要條件。閱讀這些故事,"丁 以讓青少年明白誠實守信的重要性,促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甚至 是以后的工作中以誠信要求自己,立志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本書寓生活知識、行為規(guī)范、處世準則于情節(jié)之中,知識性、 思想性強。學習古訓、閱讀故事,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凈化 靈魂、優(yōu)化品格,促進智商與情商的全面提升,促使青少年樹立正 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做一個愛國為公、勤奮勵志、誠實 守信的人。
讓我們共同走進這本《終身受益的古訓故事》
一、愛國為公故事
十六歲智勇退敵
周子與國休戚與共
蘇軾為民謀利
石碏大義滅親
夏完淳怒斥叛徒洪承疇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袁崇煥誓死抗后金
冼夫人巾幗不讓須眉
鄭成功收復臺灣
大禹治水
蕭何忠心為國
石奢以身殉法
包拯執(zhí)法鐵面無私
超越外國人
蘇瓊勤政愛民
文天祥寧死不降
顏杲卿誓死不降
神農種谷嘗百草
左宗棠收復新疆
岳飛盡忠報國
狼牙山五壯士
義烈宦官寇連材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英勇無畏
我是中國人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屈原為國投江
魏征勸諫
愛國從小做起
虎門銷煙
戚繼光抗倭
海瑞剛正不阿
徐悲鴻勵志為國
荊軻刺秦王
班超和盟
國家尊嚴高于一切
秦檜賣國求榮
賈似道禍國殃民
多行不義必自斃
二、勤奮勵志故事
大教授也會犯錯誤
熊渠子刻苦練箭
列御寇守貧保身
懸梁刺股苦讀書
朱買臣堅持不懈
水滴石穿
司馬遷忍辱著《史記》
董遇寒夜苦讀書
崔鴻對月苦讀
鐵杵磨成繡花針
黃霸獄中學《尚書》
梅花香自苦寒來
西行取經的玄奘
程門立雪
左思發(fā)憤創(chuàng)作《三都賦》
臥薪嘗膽
米芾練字
過目成誦的秘密
勤學的宋濂
司馬光的警枕
王羲之吃墨
車胤囊螢照讀
鑿壁偷光
孔子學琴
范仲淹斷齏劃粥
李密牛角掛書
歐陽修煉字
佛堂夜讀
鄭板橋刻苦求學
苦孩子求學記
手抄《資治通鑒》
聞雞起舞
嘔心瀝血譜華章
勤學好問的列寧
努力自學的伽利略
小結巴想做演講家
海倫·凱勒
我的知識都是撿來的
劉禪貪圖安逸
陳后主淫樂亡國
元順帝玩樂喪國
三、誠實守信故事
曾子殺豬
扁鵲說病
敢作敢當
齊邦三杰恪守信義
季布一諾千金
高允誠實不欺
劉秀以誠服人
永遠做一個誠實的人
宋慶齡不失信于孩子
彭德懷餓死不撒謊
商鞅徙木立信
趙氏孤兒
誠信為大道
以信合諸侯
吳起重承諾
趙括之母不護兒短
季札掛劍
平原君示信
韓信重信義
嫁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朱暉重托
羊祜誠信
苻堅言而有信
黃裳還珠
唐太宗重信史
裴度還包袱
梁顥抄書
魯宗道說實話
陳堯咨賣馬
晏殊要求另出考題
宋濂重諾
我是鞋匠的兒子
捧著空花盆的孩子
守信用的印刷工
司各特誠實守信
不誠實和失業(yè)一樣可怕
珍貴的第六課
誠實,比一千棵櫻桃樹更珍貴
龐涓背信棄義
呂布無信被誅
周幽王失信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