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2 元
叢書名: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yè)建設項目系列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 邵軍航,趙德全,嚴淑,柳映湖 編
- 出版時間:2020/12/1
- ISBN:9787542966308
- 出 版 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H313
- 頁碼:22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新編英語詞匯學教程》以現(xiàn)代語言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詞匯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有:英語簡史;英語構詞復合法;英語構詞派生法; 英語構詞借詞法;英語構詞轉化法;英語構詞縮短法; 英語習語; 一詞多義現(xiàn)象;同義現(xiàn)象;反義現(xiàn)象;上下義現(xiàn)象;類義現(xiàn)象與語義場;詞義變遷之擴大和縮小;詞義變遷之揚升與貶低;語義變遷的隱喻和轉喻機制等。
《新編英語詞匯學教程》可以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英語詞匯的知識,比較深入地了解英語詞匯的現(xiàn)狀及其歷史演變過程,提升運用英語的能力。
語言是用于交際的音義結合的詞匯語法體系,詞匯是建筑材料,語法是建筑規(guī)則。英語詞匯學是研究英語詞匯構成、構詞法、詞義類型、詞義關系、詞義變化、詞義理據、義素分析、英語習語等知識的系統(tǒng)科學。
在課程設置上,英語詞匯學是英語語言類專業(yè)高年級階段的專業(yè)必修課;在課程內容上,英語詞匯學與英語語言學導論同屬理論知識課;在課程邏輯上,英語詞匯學既是對本科基礎階段語言知識的總結和歸納,又是英語語言學導論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還是英漢翻譯的先修課程。掌握構詞法之后,我們在學習新單詞時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迅速擴大單詞量;學習了詞義知識后,我們可以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增強對詞語的辨析能力,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英漢語碼互轉能力?梢哉f,如果沒有英語詞匯學的知識,尤其是詞義類型、詞義關系、詞義變化、詞義理據、義素分析、英語習語等知識,翻譯原則、翻譯策略、翻譯技巧將是空中樓閣。
因為英語詞匯學的重要性,英語詞匯學教程建設也非常重要。就編者手頭資料可知,國內已有多本英語詞匯學教程出版,其中包括陸國強編著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1999年9月),林福美編著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1985年2月),張韻斐、周錫卿編著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概論》(1986年6月),林承璋編著的《英語詞匯學引論》(1987年6月),林承璋、劉世平編著的《英語詞匯學引論》(2009年2月),汪榕培、盧曉娟編著的《英語詞匯學教程》(1997年10月),張維友編著的《英語詞匯學》(1999年2月)和《英語詞匯學教程》(2004年2月),馮世梅編著的《英語詞匯學》(2002年6月),汪榕培、王之江、朱越峰編著的《英語詞匯學》(2011年8月),王揚、喬春華、劉娜編著的《英語詞匯學教程》(2016年)等。
既然已經有了這么多英語詞匯學教程,為什么我們還要編寫這本教材?當今社會瞬息萬變,科技發(fā)展一日千里,理論觀點層出不窮,語言研究日益深入。在20世紀80年代,認知語言學理論開始成形,經過40多年的發(fā)展,認知語言學理論不斷豐富,對語言的研究不斷深入,對語言現(xiàn)象也更有解釋力;隨著計算機存儲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語料庫逐漸成為語言研究、詞典編纂、人機對話、機器翻譯等必不可少的工具。語言學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語言研究的先進技術要及時吸收到詞匯學中來,這就是我們編寫這本詞匯學教程的背景。具體而言,本教程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
第一,在詞匯分類部分添加并突出認知功能分類,淡化傳統(tǒng)的語法分類。其原因在于傳統(tǒng)語法分類存在缺陷。同屬動詞范疇,為什么情態(tài)動詞和助動詞不能像其他動詞那樣可以承擔句子謂語的句法功能?同屬副詞范疇,為什么程度副詞不能像其他副詞那樣直接限定動詞?為什么程度副詞可以限定形容詞而其他副詞不行?同屬副詞范疇,firstly、secondly、thirdly等詞為什么不能像其他副詞那樣直接修飾動詞?為什么這類副詞都預設著同類事件的存在而其他副詞沒有?冠詞范疇只有the和a(n)兩個成員,它們是否有足夠多的區(qū)別性特征以保證其作為一個類型的合理性?the表示確指,與指示詞this、that、these、those有本質性區(qū)別嗎?a(n)用于不定指,與one有本質區(qū)別嗎?因此,在物理世界、理思世界、語言世界三個世界的劃分及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按照語言編碼的認知功能對詞匯進行分類,不僅可以較好地解決傳統(tǒng)分類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可以讓學習者理解詞類的本質,從而更好地掌握詞匯知識。
第二,在英語構詞法部分,我們進行了三個方面的調整。一是將截短法、混成法、首字母縮略法歸在縮短法這一大類之中,因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將原本較長的語言單位進行不同程度的縮短;二是強調構詞法背后的認知規(guī)律,即語言經濟原則始終貫穿英語構詞法;三是從認知的視角解釋詞語轉類背后的機制,即詞性轉換與認知側顯有關,側顯事物時單詞屬于事物指稱詞,側顯事物的動作行為時則為運動行為詞,側顯事物的屬性時則為事物屬性詞。
第三,在詞義變化的驅動因素方面,我們增加了認知動因(在介紹詞義關系時,我們明確指出,不存在完全同義現(xiàn)象。這與語言的經濟原則是相一致的,也與“語言形式不同,語義必然存在差異”的觀點一致)。其中,認知隱喻模式是以一個比較具體的概念來理解和表達另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其認知功能是為了理解;認知轉喻是用同一個概念域中的一部分代指另一部分,或用整體代指部分,或用部分代指整體,其認知功能是為了凸顯。
第四,將委婉語這一非常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單列為一章,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委婉語的類型、使用目的、背后的動因等,從而通過委婉語這一現(xiàn)象將構詞法、同義關系、詞義變化及其心理動機、語音變異的心理原因等知識作為一個整體呈現(xiàn)出來,有利于從應用的角度對以上知識進行整體把握。
第五,用語料庫的應用取代對詞典的介紹。詞典編纂是廣義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涉及詞條的描寫性和規(guī)定性、編纂原則、體例、編排方法、功能、索引、檢索系統(tǒng)、適用人群、容量大小、詳細程度等眾多方面。如果僅僅介紹幾部詞典的特點是沒什么意義的,一是現(xiàn)有的詞典種類繁多,各有千秋,幾部詞典不足以讓人有一個整體把握;二是即便了解了幾部詞典的特點,在現(xiàn)實的工作和學習中未必使用得到這些詞典;三是智能手機已經得到普及,互聯(lián)網在線詞典功能強大且方便、快捷,網絡詞典替代案頭分類詞典和綜合詞典的趨勢非常明顯。語料庫是以電子計算機為載體承載語言知識的電子資源庫。知名語料庫有著海量庫容,功能強大,對語言的研究和學習非常有用。在介紹語料庫的應用方面,我們不涉及語料庫理論,也不著重介紹不同的語料庫,而是側重對“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美國歷史英語語料庫”“英國國家語料庫”在詞語搭配、使用頻率、同義詞辨析、語體分布等方面的應用。
第六,在整部教程中始終堅持漸變連續(xù)體的觀點,完全拋棄非此即彼的二元論觀點。如詞匯的頻率分類涉及漸變連續(xù)體,縮短構詞法中的截短法、混成法和首字母縮略法在縮短程度上是漸變連續(xù)體關系,習語的習語性也是漸變連續(xù)體。
第七,在對知識點進行呈現(xiàn)的同時,還對難以理解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解釋和說明。如對專業(yè)術語、行語、俚語、黑話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行了詳細說明,對詞類轉換現(xiàn)象背后的認知機制進行了詳細說明。
本教程由邵軍航負責統(tǒng)籌和策劃,并編寫了第3章、第5章至第14章的所有內容以及第4章、第15章的主要內容;趙德全負責第1章和第2章的編寫;嚴淑負責第15章的圖片內容及本教程的課件PPT編寫;柳映湖負責所有章節(jié)練習的答案及課件補充材料;劉文、劉自中、范文玨是十年前本人領導的語料庫與詞匯教學課題組的成員,她們的部分研究成果被運用到前綴構詞法一節(jié);殷月洪、徐啟龍和張京弘負責第4章例詞的收集。
本教程的使用對象主要為英語語言類專業(yè)的本科生和翻譯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本教程也可以作為廣大英語教師和英語學習者的參考材料。
在本教程的編寫過程中,我們運用了不少語言學理論觀點,引用了不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參考和吸收了已有英語詞匯學教程中不少有用資料,在此謹向這些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我還要感謝肖成龍老師,盡管他離開我們已有五個年頭……我們在介紹前綴構詞法時,采用了不少他通過COCA語料庫檢索出來的例子。立信會計出版社張巧玲女士和畢蕓蕓女士對本教程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此向她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教程是上海市教委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yè)建設項目中的教材建設部分。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語言、詞和詞匯
1.2 詞匯學的學科地位
1.3 英語詞匯學的專業(yè)地位
1.4 英語詞匯學的主要內容
第2章 英語詞匯的形成
2.1 主要語系
2.2 印歐語系
2.3 英語發(fā)展簡史
第3章 認知功能分類
3.1 事物指稱詞
3.2 運動行為詞
3.3 事物屬性詞
3.4 運動屬性詞
3.5 屬性程度詞
3.6 空間關系詞
3.7 邏輯關系詞
3.8 情態(tài)標記詞
3.9 指示指代詞
3.10 感嘆詞
3.11 信念標記詞
第4章 使用頻率分類和來源分類
4.1 使用頻率分類
4.2 來源分類
第5章 解構英語單詞
5.1 詞素與詞素變體
5.2 詞素分類
5.3 詞素與構詞
第6章 派生法
6.1 前綴法
6.2 后綴法
第7章 復合法、轉類法和泛化法
7.1 復合法
7.2 轉類法
7.3 泛化法
第8章 縮短法和借詞法
8.1 縮短法
8.2 借詞法
第9章 詞義分析
9.1 詞義的實質
9.2 詞義的理據
9.3 詞義的類型
9.4 義素分析法
第10章 詞義關系Ⅰ
10.1 多義關系
10.2 同義關系
10.3 同形異義關系
第11章 詞義關系Ⅱ
11.1 反義關系
11.2 上下義關系
11.3 類義關系
第12章 詞義變化
12.1 變化類型
12.2 變化動因
12.3 變化機制
第13章 英語委婉語
13.1 委婉語的特點
……
第14章 英語習語
第15章 英語語料庫的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