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全球風險社會和中國高風險社會中,風險、災害、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已無須多言。如果說風險社會意味著一個時代性的轉(zhuǎn)變,那么人類如何與風險、災害、危機共生,就是這個我們時代為重要、緊迫的研究主題。本書由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辦,致力于風險、災害、危機的跨學科研究。
前言
在今天的全球風險社會和中國高風險社會中,風險、災害、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已毋庸多言。如果說進入風險社會意味著一個時代性的轉(zhuǎn)變,那么人類如何與風險、災害、危機共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為重要、緊迫的研究主題。
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風險、災害、危機的跨學科研究,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時間。在這十余年中,中國先后經(jīng)歷了南方雪災(2008)、汶川地震(2008)、玉樹地震(2010)、舟曲泥石流(2010)、溫州動車事故(2011)、蘆山地震(2013)、魯?shù)榈卣穑?014)、東方之星沉船(2015)、天津濱海新區(qū);穫}庫爆炸(2015)、阜寧龍卷風(2016)、山竹臺風(2018)、江蘇鹽城響水化工園爆炸(2019)等重大突發(fā)事件,可謂在災難中前行。在這十余年中,伴隨著管理實踐的進步,我們的研究也在不斷發(fā)展,從初的理論引介到跨學科理論框架的構(gòu)建,再到規(guī)范的實證研究與積極的政策建言,在探索中發(fā)展。目前,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已經(jīng)是江蘇省和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也設有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的二級學科博士點,形成了穩(wěn)定的研究隊伍,承接了一批國家重大、重點研究項目。這些都為我們進一步推動風險、災害、危機的跨學科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我們構(gòu)建的跨學科理論框架中,風險、災害、危機既代表了不同的學科傳統(tǒng)、研究范式,也代表了從風險到危機轉(zhuǎn)化過程中的重要節(jié)點。因此,我們將刊物取名為《風險災害危機研究》。這既代表了我們倡導跨學科研究的學術(shù)理想,也表明了我們兼容并包、博采眾長的辦刊理念。因此,只要符合社會科學的學術(shù)規(guī)范,我們歡迎任何學科關(guān)于風險、災害、危機的研究。
2014年,我們有幸獲得了美國唐仲英基金會的慷慨資助,開始以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為基礎建設多學科研究平臺,出版《風險災害危機研究》便是其中的任務之一。我們希望......
童星,男,1948年生,哲學學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社會發(fā)展、社會保障、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等。1982年1月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哲學系,后留校任教。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專家組成員、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委員會副主任、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社會學學會副會長、南京市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發(fā)展社會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等專著八部、《現(xiàn)代社會學理論新編》等教材十余本
風險災害危機多學科交叉研究
論安全生產(chǎn)行政公益訴訟的啟動 趙藝絢 林鴻潮/3
社會工作參與危機管理的經(jīng)驗探索及本土化思考 劉穎 鐘金嫻/19
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應急管理研究(2011~2020):國際進展與啟示 張曉君 申楊敏 王偉橋/44
世界衛(wèi)生事件后國家貿(mào)易恢復對策研究 楊麗娟 杜為公/81
綜合應急管理制度研究
日本災害廢墟管理政策:形成機制、體系特征與實踐啟示 沙勇忠 趙盼盼/111
一人分飾多角:中小學校園安全事件應急處置中班主任的角色分配與行為研究 郭春甫 唐敬 余泓波/138
城市復合型突發(fā)事件應急救援組織合作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泉州3·7坍塌事故為例 劉紀達 安實 王健/160
社會風險治理研究
當老齡化與災害碰撞:災害沖擊下老年人脆弱性研究綜述 梁思佳 葛怡/189
社交媒體與危機溝通研究
基于文獻計量的風險與危機溝通研究 周磊 黃麒/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