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文學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jīng)典之作。
知名女性主義學者、《閣樓上的瘋女人》作者之一蘇珊.古巴作2萬字導讀。
《一間自己的房間》 基于伍爾夫1928年在劍橋大學所做的兩次演講。1929年,伍爾夫?qū)纱窝葜v合一,以《女性與小說》為題,發(fā)表在美國雜志《論壇》上。后以《一間自己的房間》為名出版成書,引發(fā)轟動。房間風格詼諧幽默,古靈精怪,旁征博引,以犀利的言辭拷問法制史、社會史中對女性這一第二性別的不公與壓迫,擲地有聲地提出經(jīng)濟基礎、獨立空間對女性心智自由的重要性。對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這一觀點亦有精彩論述。伍爾夫鼓勵女性打破頭腦中的樊籠,勇敢走向外部世界,培養(yǎng)自由的習性,盡情去創(chuàng)造。
◆20世紀偉大的女性作家伍爾夫代表作,源自伍爾夫在劍橋大學的兩次演講。前所未有地指出:只有經(jīng)濟獨立,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女性才能自由地生長、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本書中提出觀點每個女人都應該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和每年五百英鎊的收入,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震撼了學界,也被譽為女性解放的宣言
◆知名女性主義學者、《閣樓上的瘋女人》作者之一蘇珊·古巴作2萬字導讀
◆資深譯者宋偉航翻譯,譯筆古雅、靈動,更補充301條、5萬余字注釋,解說伍爾夫所引典故、幕后軼聞、暗喻諷刺,介紹書中提到作家、作品,堪稱百科全書式譯本
◆知名設計師操刀整體裝幀設計,以浮雕起凸工藝呈現(xiàn)刺繡、蕾絲花型效果,盡顯文藝復古之美;封面內(nèi)文均使用進口特種紙,閱讀舒適,精致便攜
◆ 它(《一間自己的房間》)刺痛我,使我流淚,不停顫抖。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以至于我想要盡可能地讀得慢些,再慢些。一個段落里我會來回讀個三四遍,才會推進到下一個段落。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
導讀
作者:[美]蘇珊·古巴(Susan Gubar)齊彥婧 譯
再沒有一本書能比《一間自己的房間》更光芒四射,或是用弗吉尼亞·伍爾夫喜歡的一個詞形容璀璨奪目了,也沒有哪本書比它更容易讓人誤以為簡單易懂,尤其對美國人而言,他們雖然與她使用同一種語言,卻不了解她在頭幾段中諷刺的學術(shù)機構(gòu),也不熟悉她通篇都在拷問的法制史、社會史。它的璀璨奪目,完全要歸功于文中那些時而引人入勝、時而令人費解的典故我想在今天,任何國家的讀者都會這樣認為。這本書不但引用了大量文學與歷史典籍里的內(nèi)容,還出現(xiàn)了不少狡黠的側(cè)面提及、公然的人物借用、巧妙的象征、夸張的反諷,這些手法表明伍爾夫有意借小說化的敘述那些反映性別在經(jīng)濟學、心理學、美學、性學方面影響的謊言來淡化自己學術(shù)上的企圖,也表明伍爾夫決心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不讓他們無聊得走神。由此,我們能明顯看出本書與《遠航》《夜與日》《雅各的房間》《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和《奧蘭多》這類小說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這些作品都先于《一間自己的房間》完成并出版。就連文中那個簡潔直觀的核心論點每個女人都應該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和每年五百英鎊的收入都是對復雜的物質(zhì)主義觀點的高度濃縮,以某種簡明的速記符號書寫,需要破解才能領會。
很多讀者或許會問,我們難道不應該認出伍爾夫筆下的人物,她的瑪麗·貝頓、瑪麗·賽頓和瑪麗·卡邁克爾嗎?被人撞見在女;▓@徘徊的J.H.到底是誰?伍爾夫認為每個女人都應該擁有的五百英鎊年收入,放到現(xiàn)在價值幾何?朱迪斯·莎士比亞這個早慧的天才為什么會被葬在大象和城堡外面?用克洛艾喜歡奧利維婭這個故事引出別跳起來,別臉紅這句告誡,是否有其深意?還有,伍爾夫筆下的敘述者在一段文字中擔心紅窗簾背后躲著查特萊斯·拜倫爵士,在另一個段落中又懷疑阿奇博爾德·博德金爵士躲在餐具柜的桌布底下,這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些問題的答案絕非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jié),是它們讓這部后來成為女權(quán)主義發(fā)展史上經(jīng)典文本若非標準文本的話的作品不斷引起回響。這些疑問,凸顯了《一間自己的房間》全文對社會不公的深刻拷問,也強調(diào)了后世的眾多評論家對書中觀點的不同意見,這一切無不表明,伍爾夫提出的性別平等問題無法被簡單地解決,對這本書也不能簡單地去理解。
從這些關于典故的問題中挑一個入手,就如同順著一條緊繃的細線,在文本蛛網(wǎng)般錯綜交織的意義之網(wǎng)中穿行。比如,J.H.就絕非隨意安插的路人。1928年4月,弗吉尼亞·伍爾夫探望了臨終前的簡·哈里森,她深知這位知名古典學者曾付出過怎樣的個人代價,才成為英國首批女性學者中的先驅(qū)。哈里森是位著名教師,曾力排眾議,成為首位運用人類學方法研究古希臘宗教信仰的古典學者,并且,正如她的傳記作者桑德拉·皮科克所寫,她這樣做是為了證明歷史上的確存在過母系社會。伍爾夫在1928年的一篇日記中回憶,這位七十八歲的老婦人顯得崇高、滿足而疲憊(《弗吉尼亞·伍爾夫日記》第三卷,第180頁)。這個印象,為哈里森在《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幽靈式的復活打下了基礎,哈里森身形佝僂卻望之儼然,在春日的暮色中現(xiàn)身一所女校?上攵@些背景知識能觸發(fā)一系列聯(lián)想,讓人看到維多利亞時代的思想史、女性在20世紀早期的職業(yè)發(fā)展情況與古希臘女神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lián)。在章,復活的哈里森一出場,天氣就驟然起了變化,這是因為她曾研究過古人在換季時舉行的儀式嗎?
尾注自然難以闡釋這樣的聯(lián)想,這只能靠讀者自己,但精要的注釋也能提供充分的信息,讓人做出靈活的解讀,并對伍爾夫筆下這部受推崇、影響廣的著作所探討的具體問題做出恰當?shù)姆磻。只有讓讀者想到點什么,評論家簡·馬庫斯提醒道,典故才能引起回響。(《弗吉尼亞·伍爾夫與父權(quán)的語言》,第165頁)過去數(shù)十年間,學者圍繞伍爾夫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進行了大量的傳記性與評論性研究,如此豐富的資料讓我們能夠做出這樣的注釋并在普通讀者心中引起共鳴。
因此,這本書的確堪稱經(jīng)典。伍爾夫通過廣泛運用典故避免了有傾向性的說教,因為她始終厭惡那種她戲稱為廣播喇叭的腔調(diào),那有違她的個性。實際上,正因為她不愿像醫(yī)生開藥、學究定規(guī)章、法官發(fā)聲明、傳教者布道那樣灌輸觀點、指點迷津,《一間自己的房間》才會采用這樣一種腔調(diào),它在一些人看來古靈精怪、活潑俏皮,在另一些人看來則忸怩得讓人心煩、含糊得令人沮喪。然而,伍爾夫擔心自己的口氣過于強硬,擔心自己被貼上女權(quán)主義者或女同性戀的標簽,遭到廣大讀者的抵制,甚至被身邊那些高雅的朋友排斥。下文摘錄的一些談及房間的信件和日記片段就反映了這種擔憂。暮年的伍爾夫曾向摯友作曲家埃塞爾·史密斯回顧并解釋過她遮掩中心思想的手段:
我迫使自己化身小說中的人物、傳說中的人物。我要是直言不諱地說,瞧,我沒上過學,因為家里的錢都讓我的兄弟們花光了盡管事實的確如此他們就會說,好哇,她暗藏私心;也沒人會認真對待我說的話。(1933年6月8日,《弗吉尼亞·伍爾夫書信集》第五卷,第195頁)
讓自己化身小說中的人物,伍爾夫正是這樣做的,在《一間自己的房間》開篇那個長長的段落末尾,她宣稱所謂之我,省事的代稱罷了,查無此人。塑造這個虛構(gòu)的敘述者,能掩飾作者個人的不滿,把憤怒的作者與這位傳說中的化身區(qū)分開來。在房間的草稿中,伍爾夫闡述自己是何等厭惡陽剛之氣過盛的作家時曾寫下又刪去了一段發(fā)自肺腑的自白:因為我想我只能做個膽小鬼,姑且稱之為禮貌吧。我不打算大聲宣揚我對那些小說、詩歌、評論的看法。(《女性和小說:〈一間自己的房間〉手稿》,第149頁)大概是出于禮貌,或許還有些懦弱(或是換個更設身處地的說法有些恐懼),也可能是因為想要避免她曾批評過的一些同行的作品中的那種自戀?傊@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一間自己的房間》這種流暢而巧妙詼諧的文風。不過她的確暗藏私心,也點出了好幾個名字;并且自那時起,在這本書長達七十五年的保鮮期中,就連那些或禮貌或懦弱的遁詞都得到了認真對待。
Chapter 1
女性和小說,這和自己的房間有什么關系呢?怎么有一性別的人得以享有平安和富足,另一性別的人卻要忍受貧窮和不安?
Chapter 2
女性千百年來一直在當鏡子,當有法術(shù)、有美妙魔力的鏡子,可以把鏡子外的男人照成兩倍大。沒有這樣的法術(shù),地球現(xiàn)在恐怕都還處處是沼澤和叢林……女性要是不低下,男性就高大不起來。
Chapter 3
莎士比亞要是有個才華橫溢的妹妹,如何?她滿腹的才華需要借寫作來抒發(fā),需要大量汲取世間男女的生命,汲取她對他們生命的探究。結(jié)果有誰量得出來,一顆詩人的心困在女性的身體里糾結(jié)成一團不得脫身,能郁積多大的熱力、多猛的狂亂?
Chapter 4
圖書館你要鎖就鎖,但是我的大腦可沒有門、沒有鎖、沒有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你鉗制我心靈的自由。
Chapter 5
給她一間自己的房間和一年五百英鎊的生活費吧,讓她盡情去說心里的話吧,讓她學會把寫出來的字刪掉一半吧,那么,有朝一日,她終究會寫出一本更好的書來。她就會是詩人了!
Chapter 6
若是我們培養(yǎng)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若是我們能夠不時從共享的起居室出逃,多見識世人和現(xiàn)實世界的關系,而不僅限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當然還要去看蒼穹、看樹木以及別的什么,而且要去看它們本來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