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中國話劇與民族戲曲藝術:古今傳承研究
中國話劇必須民族化;話劇借鑒戲曲,是民族化的重要途徑。
中國話劇必須民族化,但它又必須是現代的、話劇的。
舶來的話劇與中國民族現實相擁抱,從而在民族精神的深刻表現、民族性格的真實刻畫與民俗風情的生動描寫中走向現代化,也在戲劇審美和藝術創(chuàng)造等方面從民族戲曲那里汲取營養(yǎng)。
本書力求在這個方面做系統(tǒng)、深入的探討。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
中國經驗?世界視野?民族精神
胡星亮教授作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知名戲劇戲曲學博士,對中國現當代戲劇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書作為胡星亮教授的“走近藝術經典叢書”之一,是中國戲劇戲曲學學科成長、成熟的縮影,代表當代中國人文社科學術發(fā)展的嶄新成就。
本系列叢書對于中國戲劇現代化與社會現代化問題進行集中論述,闡明中國現代戲劇的未來趨向,對傳統(tǒng)戲曲和戲曲理論進行深度的現代闡釋和創(chuàng)造性轉化,對當前及今后中國戲劇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緒論
“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這個研究課題在國內外學術界還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因為話劇在中國是“舶來品”,中國話劇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都受到外國戲劇的深刻影響,所以,學術界關于中國話劇的“影響源”的研究,長期以來也大都是將眼光集中于國外,尤其是西方戲劇,探討古希臘戲劇,以及莎士比亞、莫里哀、易卜生、奧尼爾、高爾基、契訶夫等人對中國話劇的影響。雖然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較多,更出版了集大成的《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但是很少有人關注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的美學淵源問題。
其實,中國話劇的發(fā)展不僅與外國戲劇有著明顯的影響關系,而且與民族戲曲傳統(tǒng)有著非常密切的審美聯系。中國話劇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它已經進入中國文化系統(tǒng),成為中華民族藝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過程當中,中國話劇與20世紀中國民族現實相擁抱,從而在民族精神的深刻表現、民族性格的真實刻畫與民俗風情的生動描寫中走向現代化,這當然是最重要的;而中國話劇在戲劇審美和藝術創(chuàng)造等方面從民族戲曲那里汲取營養(yǎng),同樣是其民族化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書即力求在這個方面做一次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
一、現代戲劇:現代化與傳統(tǒng)
20世紀的世界潮流洶涌澎湃。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搏擊在時代浪潮中的梁啟超,就發(fā)出了“近代的中國是世界的中國”這樣的預言。同樣,當時孫中山站在神州大地放眼世界,也諄諄地告誡民眾:“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痹诘蹏髁x野蠻侵略的鐵蹄聲和槍炮聲中,先驅者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喚醒民眾要發(fā)憤“師夷長技以制夷”。霎時間,“亞東進化之潮流,所謂科學的、實業(yè)的、藝術的,咸骎骎乎若揭鼓而求亡子,岌岌乎若褰裳而步后塵,以希共進于文明之域”。在這歷史巨變的轉折時期,“即趨于美的一方面之音樂、圖畫、戲劇,亦且改良之聲,喧騰耳鼓,亦步亦趨,不后于所謂實業(yè)科學也”
覺我(徐念慈):《余之小說觀》,載《小說林》,1908(9)。。
西方話劇因而以迅猛之勢登上中國戲劇舞臺。在20世紀初葉洶涌而來的新劇革命、新舊戲劇論爭,以及現實主義、新浪漫主義、浪漫主義等戲劇思潮中,人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世界新文明正向中國大地、中國戲劇舞臺走來的沉實的腳步聲。與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戲劇改良相比較,這些戲劇思潮具有特定時代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它們不再是中國傳統(tǒng)戲劇內部結構的修補調整,而是自覺地借鑒歐美近現代話劇以創(chuàng)造嶄新的民族戲劇,或是自覺地汲取歐美戲劇藝術經驗以對中國傳統(tǒng)戲曲進行變革。中國戲劇正在趨向世界戲劇潮流,正在走向現代化。
于是,中國戲劇史上長期以來只有戲曲獨占舞臺的格局被打破,話劇與戲曲(以及后來在秧歌、民族戲曲和西洋歌劇基礎上創(chuàng)建的民族新歌。蔀20世紀中國戲劇舞臺上最主要的戲劇樣式。舊格局的打破和新格局的創(chuàng)建,原先基本上是相互隔絕而并行不悖地各自發(fā)展的西方話劇和中國戲曲,現在突然于世界戲劇洶涌的浪潮中,在中國戲劇舞臺迎頭相碰,這就必然會帶來舶來的話劇樣式與傳統(tǒng)的戲曲藝術的沖突與碰撞。其實不僅是戲劇,正如《劍橋中國晚清史》所說,中國近代史“是擴張的、進行國際貿易和戰(zhàn)爭的西方同堅持農業(yè)經濟和官僚政治的中國文明之間的文化對抗”,“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場最廣義的文化沖突”。
\[美\]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251、252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在中國封建農業(yè)經濟社會中生長的戲曲和經過西方近代文明洗禮的話劇,因其屬于兩種不同的戲劇美學體系,相互間的碰撞與沖突也就顯得格外激烈!靶梁ァ鼻昂箨P于話劇與戲曲的爭論,“五四”時期《新青年》派激烈批判戲曲而推崇話劇的思想,20世紀20年代末至20世紀30年代初左翼戲劇界對戲曲的再批判等,都顯示出兩種不同的戲劇體系、戲劇文化的激烈沖突。
但是,我們更要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戲劇的發(fā)展,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又在沖突和碰撞中逐漸趨向交流和融合。20世紀20年代末余上沅等“國劇運動”派創(chuàng)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話劇的理論思考;20世紀30年代左翼戲劇家跨越話劇和戲曲的“戲劇大眾化”討論,以及熊佛西等戲劇家汲取民間戲劇經驗的“農民話劇”實驗;20世紀40年代話劇繼承戲曲創(chuàng)建“民族形式”的論爭與創(chuàng)造;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戲劇家學習戲曲的話劇舞臺民族化的探索;20世紀八九十年代話劇與戲曲融會貫通的藝術整合……都可以從中看出中國戲曲對于中國話劇的滋養(yǎng)。與此相聯系的,就是在田漢、曹禺、夏衍、郭沫若、老舍、焦菊隱、黃佐臨、徐曉鐘等著名劇作家的戲劇創(chuàng)作和導演藝術家的舞臺實踐中,都明顯地滲透著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深刻影響。
由此,一方面,就衍生出一系列尖銳的問題:舶來的話劇與民族傳統(tǒng)戲曲為什么會發(fā)生激烈的碰撞與沖突,中國話劇在這種碰撞和沖突中會發(fā)生哪些變化?舶來的話劇與民族傳統(tǒng)戲曲在隨后的發(fā)展中又為什么會走向交流和融合,這種交流和融合會給話劇在中國的發(fā)展帶來什么影響?在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從相互碰撞、沖突到逐漸交流、融合的過程中,中國戲劇家是如何從戲曲中繼承民族美學和藝術精神,將“舶來品”——話劇逐漸創(chuàng)造為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民族戲劇的?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的碰撞和交融,給今后中國話劇的發(fā)展留下了哪些值得汲取的經驗與教訓?而另一方面,這些問題的提出其本身就表明,那種只著眼于西方戲劇對中國話劇影響的研究,難以真正地闡述清楚20世紀中國話劇的歷史發(fā)展,因而也難以對中國話劇的審美特征和中國話劇的未來發(fā)展做出深刻的理論分析。因此,那種認為“五四”新舊戲劇論爭造成中國話劇與民族傳統(tǒng)戲劇斷層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那種只將西方戲劇看作中國話劇的影響源而忽視民族戲曲的傳統(tǒng),強調側重西方戲劇影響源的研究而割斷中國話劇與民族戲曲傳統(tǒng)的歷史聯系的觀點,同樣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這就涉及如何理解20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問題。具體地說,也就是如何理解中國現代話劇創(chuàng)建的現代化與傳統(tǒng)的問題。
包括話劇在內的20世紀中國文學,其現代化創(chuàng)建的主要內涵是什么?有人曾引用魯迅說的“新文學是在外國文學潮流的推動下發(fā)生的,從中國古代文學方面,幾乎一點遺產也沒攝取”
魯迅:《“中國杰作小說”小引》,見《集外集拾遺補編》,393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以否定民族文學傳統(tǒng)在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化創(chuàng)建中的作用。魯迅確實說過這段話,但是,那是在特定情境中、從特殊角度對中國新文學某些方面的強調,就像魯迅還在特定情境中說過“少看或不看中國書”之類更偏激的“憤語”。其實,批判傳統(tǒng)最嚴厲、最激烈的魯迅,恰恰是對中國文學傳統(tǒng)研究得最透徹的;就其創(chuàng)作而論,他又是將外來影響與民族傳統(tǒng)融合得最好的學者和作家。這就使人們想起20世紀初,魯迅關于中國文學現代化創(chuàng)建的一段著名論述:
明哲之士,必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校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
魯迅:《文化偏至論》,見《墳》,49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魯迅在這段話中就深刻地指出,在世界文學浪潮猛烈沖擊下的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對外必須與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對內又不能失去固有的民族傳統(tǒng)。文學是這樣,20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同樣如此。
從一方面看,任何外來文化都是在民族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民族絕對不可能離開傳統(tǒng)而去發(fā)展一種完全“異質”的戲劇,一個戲劇家也不可能完全拋棄傳統(tǒng)而去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西方話劇在中國的萌生與發(fā)展,如果沒有民族戲劇和民族文學的傳統(tǒng)給它提供肥沃的土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而從另一方面看,盡管傳統(tǒng)有時因其“惰性”而表現為障礙性和破壞力,但是,傳統(tǒng)又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對于外來文化有極大的同化力,對于自身有吐故納新的自我調整功能。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tǒng)與現代化不僅不是對立的,在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后,傳統(tǒng)還能參與現代化的創(chuàng)建。現代化的創(chuàng)建因此必須以傳統(tǒng)為基礎。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李健吾說:“真正的傳統(tǒng)往往不只是一種羈絆,更是一層平穩(wěn)的臺階!
李健吾:《九十九度中》,見《李健吾文學評論選》,61頁,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傳統(tǒng)滲入現代,對于20世紀中國話劇的發(fā)展來說,大致有以下這樣幾種情形。一是潛移默化地滲透。相對于外國戲劇的影響是戲劇家的自覺追求而言,傳統(tǒng)的滲透則是無形的、是融于戲劇家的“血脈”中的,盡管戲劇家有時意識不到傳統(tǒng)的這種潛在的影響,甚至有時還在批判傳統(tǒng)。二是戲劇家的藝術自覺。這就像魯迅所說的,在趨向世界戲劇潮流的同時,中國戲劇家為了發(fā)展“民族的”話劇,而有意識地追求“弗失固有之血脈”,以進行“戲劇大眾化”、話劇“民族形式”等的創(chuàng)造。三是外國戲劇發(fā)展的影響。前面兩種比較容易理解,第三種從表面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它確實在相當程度上對戲劇家有著重要影響。這種影響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戲劇家在反傳統(tǒng)和接受外國戲劇的過程中,又反過來通過外國戲劇認識了民族戲曲傳統(tǒng)。馮至就說過:“拿我在二十年代接觸的一些青年說,往往是先接受外國的影響,然后又回到中國文學的傳統(tǒng)上來!
馮至:《關于外國文學的影響及其它——馮至同志發(fā)言》,載《文學研究動態(tài)》,1983(4)。正是趨向西方借鑒其現代意識去審視民族傳統(tǒng),中國戲劇家在反傳統(tǒng)中又“發(fā)現”了傳統(tǒng)的某些審美價值,從而將傳統(tǒng)納入其現代戲劇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來。其二,現代西方戲劇發(fā)展的某些趨勢對中國戲劇家的啟迪。西方近代戲劇長期在現實主義的框范中發(fā)展而感受到藝術的羈絆,20世紀初以來,西方戲劇家就面向包括中國戲曲在內的東方寫意戲劇借鑒以尋求突破。中國戲劇家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即敏銳地在西方戲劇的這種發(fā)展趨勢中“發(fā)現”了民族戲曲的藝術魅力,便轉而向民族傳統(tǒng)學習和借鑒。這兩個“發(fā)現”,既加強了中國話劇的現代化和民族化的進程,又將20世紀中國話劇的發(fā)展推向20世紀世界戲劇“本土化”的洶涌浪潮中去。
二、20世紀世界戲劇:反傳統(tǒng)與復歸傳統(tǒng)
世界各民族文學的相互滲透,尤其是東方與西方之間的壁壘被打破而出現的相互交流與滲透,形成了20世紀世界文學發(fā)展的新格局。世界文學的浪潮在整個世界的文壇上澎湃地激蕩著。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對此深有感慨:“我們現在誰也離不開誰,是其他民族的思想培育了我們的才智……不論我們知道不知道,不論我們愿意不愿意,我們都是世界公民……印度、中國和日本的文化成了我們的思想源泉,而我們的思想又哺育著現代的印度、中國和日本。”
轉引自張隆溪:《比較文學譯文集》,161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20世紀世界戲劇的發(fā)展也同樣如此。
在20世紀初期,激蕩的世界戲劇浪潮,突出地、壓倒性地表現為“西風東漸”。西方話劇被中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東方國家作為“世界新文明”而予以廣泛譯介,并促進了上述東方國家重大的戲劇變革,對整個20世紀東方戲劇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西風東漸”的強勁勢態(tài)持續(xù)了相當長的時期。大約在20世紀20年代(少數先驅者還要稍早一些),長期拘囿在現實主義美學規(guī)范里而感受到藝術創(chuàng)造羈絆的西方戲劇家,在戲劇創(chuàng)新的探索中,發(fā)現中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東方國家的戲劇藝術,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戲劇美學理想。于是,包括中國戲曲在內的東方戲劇才逐漸地“東風西漸”(盡管此前中國戲曲等東方戲劇在西方也有零星的譯介,但那并非西方戲劇的藝術自覺),“西風東漸”的西方話劇和“東風西漸”的東方戲劇這兩股浪潮,才在“世界戲劇”的激蕩中開始真正的對話與交流。此后,“東風西漸”日漸強盛,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西方知識界和思想界對西方社會的悲觀失望情緒加重(所謂“西方衰落”),“向東看”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戲劇上的“東風西漸”也因此而加強。這種情形就逐漸改變了20世紀初期“世界戲劇”浪潮中“西風東漸”的強勁勢態(tài),而形成了東、西方世界各民族戲劇的文化扭結和美學滲透,包括中國戲曲在內的東方戲劇,在“世界戲劇”的洶涌浪潮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西方戲劇界原先對東方戲劇帶有那種不屑一顧的嘲諷神情,其原因主要是“西方文化中心”論的老大帝國觀念在作祟,認為東方戲劇的唱、念、做、打的綜合,與西方近現代戲劇的要么一說到底(話劇)、要么一唱到底(歌劇)、要么一舞到底(舞劇)的觀念不合。以中國戲曲為例,西方人早先就“覺得歌唱和說白不應該這樣奇奇怪怪地糾纏在一起”
轉引自張隆溪、溫儒敏:《比較文學論文集》,91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應該說,是力求突破戲劇框范的新探索和新追求,使得西方戲劇家改變了早先的偏見。1920年,英國戲劇家毛姆來到中國看了戲曲演出后,就極為贊嘆:“中國戲劇,具有它精心設計的象征手法,是我們經常大聲疾呼尋求的戲劇理想!
\[英\]威廉?薩姆塞特?毛姆:《在中國屏風上》,陳壽庚譯,46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不僅高度贊嘆了中國戲曲的藝術審美,還將它作為西方戲劇的美學追求而予以充分的肯定,這顯示出西方文藝界觀念的轉變。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梅蘭芳去蘇聯、美國訪問演出和程硯秋的歐洲之行,中國戲曲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愛森斯坦、梅耶荷德、丹欽科、斯達克?揚、萊因哈特、托勒等西方戲劇家的廣泛贊譽,更是在西方戲劇界掀起了“中國戲曲熱”。日本的能樂、印度的傳統(tǒng)歌舞劇、印度尼西亞的巴厘舞劇等東方戲劇的西傳,其情形也大致如此。
“東風西漸”終于激發(fā)起了20世紀西方戲劇變革的潮流。從20世紀初期英國的戈登?克雷、奧地利的萊因哈特等戲劇家發(fā)起的“新劇場運動”,尤其是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阿爾托的“殘酷戲劇”、德國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和俄國梅耶荷德的“假定性現實主義”戲劇,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波蘭格洛托夫斯基的“質樸戲劇”、法國熱內等的“荒誕派戲劇”,再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布魯克的“空的戲劇空間”、美國謝克納的“環(huán)境戲劇”,以及20世紀八九十年代挪威戲劇家巴爾巴的“戲劇人類學”,等等,這些被看作20世紀西方最重要的戲劇家和戲劇探索,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中國戲曲等東方戲劇的影響。
“東風西漸”對20世紀西方戲劇變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東方戲劇別具特色的藝術審美,促進了西方戲劇舞臺演劇的變革。布萊希特演劇的敘事特征和間離效果是對西方戲劇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的叛逆。其“叛逆”就像布萊希特的夫人、著名演員海倫?魏格爾所說:“布萊希特戲劇里流著中國藝術的血液”
轉引自丁揚忠:《問題?創(chuàng)新?展望》,載《人民戲劇》,1982(9)。。其實不僅是布萊希特,從戈登?克雷提出借鑒東方戲劇以變革西方的演劇藝術、阿爾托強調演劇要以形體語言代替字詞語言、梅耶荷德認為演劇的本質是假定性的,到格洛托夫斯基論演劇本體存在于演員與觀眾的交流中、布魯克提出空蕩的舞臺能以演員的表演和觀眾的想象而容納整個世界、巴爾巴論“前表現性的舞臺行為”是人類戲劇的普遍原則等演劇藝術的創(chuàng)新來看,就像同樣受到東方戲劇影響的謝克納(他力圖使戲劇演出成為每個在場者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其力量的類似“儀式”的活動)所說:“在二十世紀,西方有成就和有影響的戲劇藝術家事實上已‘走向東方’,并樂此不!
\[美\]理查?謝克納:《東西方與巴爾巴的戲劇人類學》,周憲譯,載《戲劇藝術》,1998(5)。。在這一方面,中國戲曲等東方戲劇獨特的寫意美學、融洽的觀演關系和精美絕倫的形體演技,給予西方戲劇家的影響尤為深刻。而這種戲劇審美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西方現代派戲劇所要努力探尋的,因此,中國戲曲等東方戲劇對20世紀西方現代派戲劇的發(fā)展也有影響。法國荒誕派戲劇家熱內在看了《秋江》《三岔口》等中國戲曲后非常激動,戲曲的藝術審美引起他的極大興趣,并在其《陽臺》《屏風》《黑人》等劇中予以借鑒。第二,西方戲劇界由中國戲曲等東方戲劇反觀自身,促使他們從自己的傳統(tǒng)中去找尋創(chuàng)建現代戲劇的藝術手段。早在20世紀初期,著意現代演劇變革的愛德華?戈登?克雷就指出:
歐洲劇場的這些規(guī)則,通過孜孜不倦的和明智的調查研究是可以被查清楚的,尤其是印度、中國、波斯和日本至今仍在向我們提供演劇藝術的榜樣,通過我們已經掌握的線索同印度、中國、波斯和日本所提供的那些實例加以比較,并向它們學習,一定會把歐洲的那些戲劇規(guī)則弄清楚的。
\[英\]愛德華?戈登?克雷:《論劇場藝術》,李醒譯,205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
因為東、西方戲劇在早期階段其藝術表現是相近的,所以,很多西方戲劇家正是在向中國戲曲等東方戲劇的借鑒過程中,發(fā)現了他們自己的戲劇傳統(tǒng),從而轉向其傳統(tǒng)去找尋現代創(chuàng)造的靈感的。西方現代派戲劇的發(fā)展也是如此,越來越重視挖掘過去的戲劇傳統(tǒng)和民間演劇傳統(tǒng)。他們很多先鋒性的探索,其實都是對古老的戲劇傳統(tǒng)和民間演劇傳統(tǒng)的再發(fā)現和再創(chuàng)造。法國荒誕派戲劇家尤涅斯庫就說:
先鋒派的目標就是重新發(fā)現——而非發(fā)明——戲劇中最純粹狀態(tài)的永恒形式和被遺忘了的理想。我們必須掃除陳詞濫調,擺脫迂腐的“傳統(tǒng)主義”;我們必須重新發(fā)現那個真正的和有生命力的傳統(tǒng)。
轉引自\[英\]馬丁?艾斯林:《荒誕派戲劇》,華明譯,125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西方戲劇的這種創(chuàng)新“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1997年,意大利戲劇家達里奧?福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就有論者認為,這是世界劇壇對歐洲現代派戲劇與歐洲喜劇傳統(tǒng)相結合所表示的敬意。
由此,就出現20世紀西方戲劇的發(fā)展對東、西方戲劇藝術的融合。這種融合形式不一、多姿多彩。但是有一點是必須注意的,西方戲劇融合東方戲劇最根本的是藝術審美的借鑒,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以這種融合去模糊西方戲劇的審美特征,或者更進一步,是以東方戲劇去代替西方戲劇。因此,反省“現代性”和“歐洲文化中心”論,重視民間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的多元性,又成為20世紀西方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思考課題。它表現在戲劇方面,就是對戲劇民族特性的強調和各個國家本土戲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造。著名導演布魯克20世紀80年代在評論英國當代戲劇變革時就特別提到,戲劇變革“在劇本創(chuàng)作和表演方面,出現了人們獲得極大的自由去進行藝術表現的這種情況,正因此,英國戲劇現在非;钴S。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絕對英國風格的”
蕭曼:《訪當代英國著名導演彼得?布魯克》,載《外國戲劇》,1981(4)。。正因為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戲劇傳統(tǒng),所以,20世紀的西方戲劇仍然是充滿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即便是在英語戲劇中,不同民族的獨特風姿也都是非常明顯的。
在東、西方戲劇的碰撞中趨向東方戲劇,在向東方戲劇的借鑒中反觀自身而去挖掘自己的傳統(tǒng),然后,以民族戲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為前提而進行東、西方戲劇藝術的融合,這就是在20世紀世界戲劇浪潮的激蕩中,西方戲劇在與東方戲劇碰撞、沖突與交流、融合中的發(fā)展過程。
三、20世紀中國話。河煞磦鹘y(tǒng)而趨向傳統(tǒng)
在20世紀世界戲劇大潮中發(fā)展的中國話劇,也經過了這樣一個“反戲曲傳統(tǒng)—回歸戲曲傳統(tǒng)—話劇與戲曲傳統(tǒng)融合”的發(fā)展歷程。這個發(fā)展歷程雄辯地說明:
每一個在中國土壤上生了根的劇種都可以找到共同的悠久的歷史根源,分享優(yōu)秀民族傳統(tǒng)所給予的巨大財富。
田漢:《話劇藝術健康發(fā)展萬歲!——迎接第一屆全國話劇觀摩演出會》,載《戲劇報》,1956(3)。
由反傳統(tǒng)而趨向傳統(tǒng),因而成為20世紀中國話劇發(fā)展的重要趨勢;而話劇與戲曲的碰撞和交融所形成的張力,又促成了20世紀中國話劇發(fā)展的理論論爭和實踐的變革。
20世紀中國話劇的由反傳統(tǒng)而趨向傳統(tǒng),大致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20世紀初至20世紀20年代中期。這是話劇與戲曲初次相遇后錯位雜合,和二者在碰撞、沖突中走向對抗的時期。
兩種異質文化的相遇,總是從碰撞、沖突開始的。話劇最初是以“新劇”(借鑒日本“新派劇”)形式,在“辛亥”前后的民族革命浪潮中引進中國的。晚清社會變革催促著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改良,而戲曲改良的艱難又呼喚著新劇在中國的誕生。一方面,新劇在中國,從其開始就是與社會變革緊密相連的。當時的戲劇家和觀眾著眼的是新劇的社會宣傳效能,沒有更多地對它的藝術審美予以注重;而當辛亥革命失敗后,新劇張揚革命已沒有市場,戲劇家和觀眾再著重以審美的眼光去看新劇時,新劇與戲曲的不同美學特征才突現出來,兩種戲劇體系之間的碰撞與沖突也就不可避免。因此,1914年前后產生了關于新舊戲劇的論爭。另一方面,新劇引進中國后,相當程度上是在戲曲根基上生長的。早期上海學生演劇,尤其是后來影響廣泛的進化團和新民社等劇團,其演劇形式都較多地保留著舊戲的“遺形物”;而它們在劇壇的巨大聲勢和滲透力,就連一貫堅持新劇異質的春柳劇團,最終也未能抵拒住其逼勢和影響。新劇的分幕與布景,舊戲的編劇與表演,以及“幕外戲”和“新劇加唱”等未脫舊劇窠臼的演劇占據主流,它使得新劇“雜合”戲曲而失去其獨特風采。因此,在1916年前后新劇走向衰微時,這種背離“新劇真正之主旨”并在內容上趨向低俗的“歌舞派新劇”被指斥為“偽新劇”,更有人振臂高呼要“毅然決然地起而革命,驅偽新劇于絕地”,重新創(chuàng)建“寓意深遠有功世道之完美新劇”,并要去除其“雜合”的舊戲特征而使其成為“純粹新劇”。
參見劍云《挽近新劇論》、昔醉《新劇之三大要素》等文,見周劍云:《鞠部叢刊》,57~65頁,上海,交通圖書館,1918。這表明新劇在努力擺脫“雜合”的戲曲影響,而在戲劇觀念和審美意識上趨向西方的話劇。
終于在“五四”時期,胡適、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等《新青年》派為張揚西方話劇,而對中國戲曲展開了激烈的批判,并與張厚載等舊劇保守者進行了激烈的論爭!缎虑嗄辍放煞叛凼澜,認識到中國社會要掙脫封建枷鎖更新、富強,就必須革新“精神界之文學”,中國文學要追趕世界新潮流,就必須推重戲劇以狀寫人生。但是,他們看到當時中國戲劇界的情形,是古典戲曲衰微、改良戲曲失敗和雜合戲曲的新劇的墮落時,遂要“重新估定舊戲在今日文學上的價值”,以“再造文明”。
胡適:《“新思潮”的意義》,載《新青年》,第7卷,第1號,1919。在話劇與戲曲走向對抗的這場論爭中,雖然《新青年》派集中火力批判的是舊戲的藝術表現形式,但是他們批判的立足點,卻是因為舊戲的藝術形式無力表現新的時代內容,因為舊戲中所宣揚的封建性的東西已不能適應新的現實社會,從而把批判舊戲與譯介話劇結合起來,要由變革舊戲入手去創(chuàng)建話劇。而只著眼于戲曲獨特的藝術表現和審美價值,張厚載等人不明白中國既然有戲曲為何還要創(chuàng)建話劇,更不明白《新青年》派創(chuàng)建話劇為什么非得批判舊戲。他們認為在中國提倡話劇乃絕對不可能,改良戲曲無根本之必要。這種觀點代表著戲曲界在受到外來沖擊時而透露出的保守性和排他性。他們試圖以這種方式守護舊戲的“真精神”,進而以此為借口而拒絕借鑒一切外來文學藝術。這種錯誤傾向無疑是中國戲劇走向世界、走向現代化的障礙。而《新青年》派據以批判舊戲的,正是歐美近現代個性解放、進化論等進步思潮。因此,盡管其批判舊戲存在著不辨中西戲劇各自的民族性、機械地理解戲劇進化等不足,但是其戲劇觀念較之張厚載等人,確實是包含了更多的世界的眼光和時代的審美需求。在中國戲劇的發(fā)展呈現出嚴重衰頹跡象的“五四”時期,正是《新青年》派的狂呼吶喊,使中國戲劇放出新曙光。它不僅推進話劇迅猛地登上中國戲劇舞臺,而且促使了戲曲界的反思和變革。
第二個階段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至20世紀40年代末。這是中國話劇在世界戲劇浪潮中反觀民族傳統(tǒng),在大眾化、民族化探索中開始藝術自覺,而逐漸地認識傳統(tǒng)、回歸傳統(tǒng)的時期。
一方面,《新青年》派的批判戲曲并不是對民族戲劇傳統(tǒng)的簡單否定。它更多的是張揚新思潮的矯枉過正,而歷史悠久、惰性極大的古老中國文化是亟須如此狂風暴雨的滌蕩的。當話劇在中國立穩(wěn)腳跟后,他們對戲曲就“非但不攻擊,而且很希望它發(fā)達,很希望它能于把已往的優(yōu)點保存著,把已往的缺陷彌補起來,漸漸的造成一種完全的戲劇”
劉半農:《〈梅蘭芳歌曲譜〉序》,見《劉半農文選》,225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這是“五四”心態(tài)的典型表現。另一方面,就像愛爾蘭比較文學專家安東尼?泰特羅說的,在文化交流中,“當我們認為自己在向別人學習的時候,我們可能是在發(fā)現自己被壓抑的方面”
\[愛爾蘭\]安東尼?泰特羅:《本文人類學》,王宇根等譯,111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中國戲劇家在借鑒西方創(chuàng)建中國話劇時,也開始重新估定或發(fā)現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價值,并將它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到話劇建設中來。中國話劇在逐漸地向傳統(tǒng)回歸,盡管二者有時還在發(fā)生沖突。
1926年前后余上沅、趙太侔、聞一多、徐志摩等“國劇運動”派,對創(chuàng)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話劇進行了思考。他們認為中國話劇應該是“世界的”,但更應該是“民族的”;而中國話劇要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戲劇,就必須根植于民族生活和民族戲劇的深厚土壤。“國劇運動”派是在20世紀以來西方戲劇努力掙脫傳統(tǒng)束縛,而由寫實向包括中國戲曲在內的東方寫意戲劇借鑒的發(fā)展趨勢中,認識到中國戲曲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的,因而對民族戲曲、對話劇與戲曲的關系有了新的思考。在中西戲劇的對比中,他們得出了“舊戲當然有它獨具的價值”的結論,并且認為采取西方話劇“建設中國新劇,不能不從整理并利用舊戲入手”,要汲取話劇與戲曲的“特長”,去除話劇與戲曲的“流弊”,在立足民族傳統(tǒng)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造中國話劇。
參見余上沅:《劇刊終期》,載《晨報副鐫》,19260923;余上沅:《中國戲劇的途徑》,載《戲劇與文藝》,1929(1)。在“國劇運動”進行的同時,田漢率領的南國社受其影響也展開了關于新舊戲劇的討論;并且南國社以其創(chuàng)作實踐,使“五四”以來走向對抗的中國話劇與民族戲曲開始趨向融合。丁西林的《壓迫》、歐陽予倩的《潘金蓮》、熊佛西的《一片愛國心》等劇,也都體現出如此的審美特征。田漢的《獲虎之夜》《名優(yōu)之死》《南歸》等話劇,更是以其幻想傳奇的浪漫精神、憂郁苦悶的感傷情調、從實象出發(fā)而重意境創(chuàng)造和舞臺詩人的詩意抒情,顯示出他借鑒戲曲創(chuàng)造的獨特的“田漢味”。不過,這在當時還只是少數戲劇家的藝術自覺。
20世紀30年代的左翼戲劇運動,在其開始是以“促成舊劇及早崩壞”和批判“國劇運動”作為開路先鋒的。但是戲劇運動的發(fā)展很快就糾正了其偏向。這就是左翼民眾戲劇運動陷于不能走向民眾的困境。于是,在接著展開的“戲劇大眾化”討論中,話劇采用“舊形式”作為左翼戲劇建設的重要方面,在移動演劇中借鑒戲曲藝術,就引起了部分戲劇家的重視和實踐;而1935年梅蘭芳訪蘇聯演出受到蘇聯及西方戲劇界的廣泛贊譽,和國內部分話劇家“投降”戲曲去接受民族遺產而引起的討論,又促使更多的左翼戲劇家認識到中國戲曲在世界戲劇中的獨特價值與地位,認識到民族話劇的創(chuàng)造借鑒戲曲的重要性。由此便形成20世紀30年代左翼戲劇走向“舊形式”的藝術自覺。在左翼戲劇逐漸走向“舊形式”的同時,熊佛西、楊村彬等人在河北定縣實驗“農民話劇”,試圖在農村和農民中為中國話劇的發(fā)展開拓新路。他們從內容到形式對都市話劇進行了改造。就藝術形式而言,由于農民話劇要求由農民在農民當中表演,以農民生活為題材而演給農民看,他們就借鑒民族戲曲和河北民間的高蹺、旱船、龍燈等“會戲”形式,將劇場從室內搬到室外,舞臺也就從“鏡框式”,變?yōu)橐虻刂埔说嘏c大自然同化的、其場景在不同劇目的演出中可以根據劇情需要隨時變換的“露天劇場”;這種露天劇場的演劇,“觀眾與演員打成一片”,它使農民在看戲時不覺得自己是在“旁觀”而是在“參加”戲劇活動;而汲取民間戲劇精華的新劇場和新演出法,又使農民話劇在劇作、表演、舞美等方面跳出傳統(tǒng)束縛而有新的探索。走向民眾的中國話劇必然會有新的創(chuàng)造。而原先張揚話劇必定批判戲曲的左翼戲劇家,和原先在高校著重研究西方戲劇的學者戲劇家,都在大眾化浪潮推動下趨向民族戲曲,它表明已有更多的戲劇家認識到傳統(tǒng)戲曲對民族話劇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盡管左翼戲劇的現代意識仍少有民族化的藝術表現,而“農民話劇”的民族化藝術表現還缺乏現代意識。這一時期,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李健吾的《這不過是春天》、田漢的《回春之曲》、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等劇作,又從戲劇文學上顯示出話劇借鑒戲曲的創(chuàng)造實績。尤其是曹禺的創(chuàng)作,其故事、場面及戲劇的穿插,粗線條勾勒性格和細線條描寫心理,意象與意境的審美創(chuàng)造,詩的戲劇與戲劇的詩等美學特征,都溢漾著濃郁的民族神韻。
20世紀20年代只有少數戲劇家自覺,20世紀30年代已為較多的人意識到的民族話劇創(chuàng)造借鑒戲曲的問題,在20世紀40年代因為話劇抗戰(zhàn)必須深入民眾而展開的話劇“民族形式”論爭中,已成為戲劇界的共識。如何創(chuàng)造民族形式的中國話劇?針對當時出現的完全否定“五四”新興話劇而認為話劇的民族形式創(chuàng)造要以舊形式為“中心源泉”,和全盤否定舊形式而強調話劇的民族形式創(chuàng)造要堅持“五四”傳統(tǒng)這兩種偏向,戲劇家展開了激烈的論爭。這場論爭在20世紀中國戲劇發(fā)展中具有轉折性意義。這不僅是因為論爭促進著此后的戲劇實踐,在中國話劇和傳統(tǒng)戲曲的關系與中國話劇和人民大眾的關系等重要方面進行了積極的調整,從而使中國話劇的大眾化和民族化的探索逐步趨向深入;其重要意義還表現在,它在理論上對中國現代戲劇發(fā)展中的某些重大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論爭使話劇界真正從藝術審美上認識到民族戲曲的價值,而在觀念上徹底改變“五四”以來對戲曲的否定態(tài)度,并與戲曲界攜手并進譜寫中國現代戲劇發(fā)展的新篇章。論爭使人們認識到創(chuàng)建中國話劇“民族形式”的重要性,認識到民族形式話劇的創(chuàng)造不能隔斷與世界戲劇的廣泛聯系,也不能離開內容只著眼于形式,而應該繼承和借鑒中外戲劇精湛豐富的藝術經驗以真實深刻地表現民族現實;論爭還使戲劇家懂得,話劇創(chuàng)建民族形式的繼承戲曲不能只是著眼于形式,還要從中把握中國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及其表現方法,懂得即便是形式的繼承也必須從表現現實出發(fā)而不能為形式而形式,并且形式的繼承應該更多的是對戲劇美學的融會貫通,而不是對外在表現形態(tài)的簡單模仿。盡管著眼于舊形式的“中心源泉”論曾在創(chuàng)作中引起民粹主義的“舊劇化”傾向,但是,這一時期夏衍的《法西斯細菌》、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北京人》、田漢的《麗人行》、李健吾的《青春》、陳白塵的《升官圖》和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等話劇,都在借鑒戲曲中顯示出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夏衍話劇的粗獷簡潔與夸張擬態(tài)的寫意、“妙傳心象情如繪”的意境創(chuàng)造,及從“素描”“淡彩”到“戲”的追求,郭沫若話劇的“借一段史影來表示一個時代或主題”、悲壯激昂的悲劇精神、“我就喜歡吃故事”,及“有些詩趣在里面”的詩劇創(chuàng)造等,都充滿著民族審美的藝術魅力。
第三個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其中“文化大革命”時期話劇發(fā)展停滯)。這是中國話劇界在認識傳統(tǒng)、回歸傳統(tǒng)問題上形成共識之后,全面地、深入地探索話劇融合戲曲,以創(chuàng)造民族話劇、建立民族話劇演劇體系的時期。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掀起的話劇學習戲曲的熱潮,它所面對的仍然是“中國話劇要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的課題。這次探索的重點是舞臺演劇。針對話劇舞臺出現的導演的構思和處理缺乏光彩和活力、表演不能將角色內心通過情緒飽滿的和感染力強烈的形式表達出來、舞美設計模仿現實較為瑣碎等不足,戲劇家借鑒戲曲藝術進行了認真探索。而針對探索中出現的“方向”說等偏向所進行的討論,又使戲劇家從理論上認識到話劇學習戲曲不是讓話劇像戲曲,而是為了豐富和發(fā)展話劇的觀念和手法以使其更具民族色彩;認識到話劇學習戲曲不能照搬其外在形式,而應該著重把握其美學精神和創(chuàng)造原則;認識到話劇學習戲曲要從表現生活和話劇特點出發(fā),使戲曲“化”為話劇的東西以加強話劇的藝術表現力。如焦菊隱導演的《虎符》《蔡文姬》《茶館》,以及金山導演的《紅色風暴》、蔡松齡導演的《紅旗譜》等劇都是成功的創(chuàng)造。焦菊隱的舞臺創(chuàng)造,強調表演要以簡練、精確的形體動作深入人物內心世界去挖掘其“內在的真實”和“詩意的真實”,將導演在舞臺畫布上“畫出動人心魄的人物”看作“詩意”的集中表現,強調舞美要以虛實結合的創(chuàng)造烘托出“飽滿而富有詩意的整體形象”,其劇也要以詩的形象與觀眾共同創(chuàng)造出濃郁的舞臺詩意。這時期的劇作,如老舍的《茶館》、田漢的《關漢卿》、郭沫若的《蔡文姬》、曹禺的《膽劍篇》等,在借鑒戲曲的創(chuàng)造上也有突出的成就。老舍的話劇“以小說的方法去述說”,“三筆兩筆畫出個人來”,語言通俗易懂而又富有詩意,有“想得深而說得俏”的喜劇味,這些特點與民族戲曲和曲藝有著深刻的審美聯系。然而這次探索中也出現了“戲曲化”等偏差,尤其是因為受“左”傾思潮影響而缺乏對現實表現的現代化意識,因為閉關鎖國而缺少對世界戲劇的廣泛借鑒,從而在相當程度上又造成這一時期話劇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萎縮。
話劇與戲曲融會貫通的藝術整合,形成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話劇的主潮。新時期努力突破傳統(tǒng)話劇固有模式而求新求變的戲劇家,在面向西方借鑒時,卻在中外戲劇的碰撞與交流中發(fā)現了民族戲曲“舞臺假定性”的獨特魅力和美學價值,中國話劇遂再次掀起學習戲曲的浪潮。這股浪潮席卷了整個話劇界,促使很多堅持現實主義的戲劇家,也不再拘囿于傳統(tǒng)的寫實觀念而趨向“現代現實主義”,嘗試借鑒民族戲曲和西方現代派戲劇去表達自己對于現實的思考,而在戲劇結構、形象刻畫、藝術手法等方面幻覺與間離并用、再現與表現交融、寫實與寫意結合,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現實主義戲劇的表現手段和藝術語匯。探索話劇在這股浪潮中,如果說西方現代派戲劇的影響加強了它的哲理性追求,那么,從西方現代派反觀并走向民族戲曲,它著重從戲劇這門藝術本身去發(fā)掘它所蘊藏的生命力:演員與觀眾交流所形成的那種相互感應、熱鬧融洽的劇場性和假定性。因此,有探索話劇借鑒戲曲對劇場的變革、對形體表演的強調、對戲劇動作性本質和綜合性特征的肯定,以及對那種給戲劇的時空處理、生活呈現與形象表演帶來極大的自由,能充分發(fā)揮戲劇藝術表現力的“完全的戲劇”的追求。走向假定性的舞臺演劇也在變革。強調舞臺的假定性與寫意性,強調演出的劇場性和形式美,注重對人物內在精神和社會現實內涵的把握,著意創(chuàng)造導演自己的舞臺語匯以對生活和形象做詩意的概括,以及注重觀眾的參與,等等,使得話劇導演藝術從再現美學向表現美學拓寬。而強調表演要能準確把握住“自我”“演員”“角色”三者的關系,強調多層次的表演需要有深刻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注重形體的表演與技藝,要求能在多媒介的綜合中增強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要求表演能夠誘導觀眾參與創(chuàng)造,等等,又使得話劇表演在重寫實、主體驗的同時出現寫意和表現的趨向。表演探索所遵循的舞臺假定性,還帶來舞美設計的革新:從強調給觀眾造成“這就是真實生活本身”的幻覺,向強調“這是舞臺”“這是演戲”的拓展。劉錦云的《狗兒爺涅槃》、李龍云的《灑滿月光的荒原》、李杰的《古塔街》、王培公和王貴的《WM(我們)》、馬中駿等人的《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和車連濱的《蛾》,以及黃佐臨導演的《中國夢》、徐曉鐘導演的《桑樹坪紀事》、林兆華導演的《狗兒爺涅槃》和查麗芳導演的《死水微瀾》,等等,都是戲劇家在傳統(tǒng)與現代、繼承與借鑒融會中的優(yōu)秀作品。并且這些創(chuàng)新是以能夠深刻地表現現實內涵和人的心靈情感為前提的,這就從根本上將中國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引向深入。這其中舞臺實踐的成就更為突出。黃佐臨的舞臺導演著重以“舞臺假定性”去突破“第四堵墻”,以演員的精湛表演去形象地揭示“以粗獷的筆觸大筆勾勒”的波瀾壯闊的現代社會,去詩意地表現審美對象的本質特征和藝術家的心靈情感。徐曉鐘的舞臺導演注重創(chuàng)造富有哲理內涵的詩化的意象,舞臺時空結構追求傳神和意境,戲劇表演注重活人藝術的魅力。這些都使他們的舞臺創(chuàng)造縱橫揮灑,溢漾著民族審美的詩情畫意。
可以看出,話劇借鑒戲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在20世紀中國戲劇發(fā)展中已形成一股潮流。20世紀初,從雜合走向對抗,那是兩種不同戲劇體系相遇時的必然情形;此后,話劇與戲曲便在20世紀中國戲劇的發(fā)展中逐漸趨向交流和融合。因而從表面看,20世紀中國話劇是隨著西方戲劇潮流而激蕩的,但是在其深層,卻潛藏著民族戲曲傳統(tǒng)這條寬闊而深沉的河床。
四、話劇民族化:民族話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
20世紀中國話劇發(fā)展的趨向傳統(tǒng)戲曲,它所面對的是中國話劇的民族化問題。因此,話劇民族化,或者像“國劇運動”派所說的創(chuàng)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話劇,就是20世紀中國話劇借鑒戲曲最主要的審美追求。從20世紀30年代左翼劇聯的“戲劇大眾化”討論和熊佛西等人汲取民間戲劇的“農民話劇”實驗,到20世紀40年代的話劇“民族形式”論爭、20世紀五六十年代話劇演劇學習戲曲的探索,創(chuàng)造民族話劇都是非常明確的目標;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話劇的發(fā)展盡管從表面看受西方現代派戲劇影響很深,但是,由西方現代派反觀并走向民族戲曲傳統(tǒng),戲劇家都意識到:“走向舞臺藝術的假定性就是在現代意義上追尋我們民族戲劇的傳統(tǒng)之根”,是“中國的話劇工作者困惑地思索著中國話劇的民族化問題”。
查麗芳:《走向舞臺藝術假定性——話劇〈死水微瀾〉創(chuàng)作體會》,載《四川戲劇》,1992(4)。
那么,話劇民族化的主要內涵又是什么呢?就藝術審美而論,中國話劇反觀并走向民族傳統(tǒng),是否就是為了從傳統(tǒng)中找尋創(chuàng)造靈感以增加話劇的民族色彩,或者是把戲曲手段借用到話劇中來以適應中國觀眾的欣賞情趣?應該說,這些都是,但又不主要是。因為從根本上說,所謂話劇民族化,其主要內涵就是民族話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其目的并非使話劇傳統(tǒng)化(或戲曲化),而是能更好地實現話劇的現代化,即創(chuàng)造出真正現代性的民族話劇。傳統(tǒng)在這里是與現代對峙而最終是與現代交融的。這就是王瑤在談到現代文學與民族傳統(tǒng)關系時特別強調的:
繼承民族傳統(tǒng),一定要使古老的東西現代化;如果不現代化,就無異于國粹主義。
王瑤:《現代文學的民族風格問題》,見《王瑤文集》第5卷,110頁,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5。
民族化的前提是現代化。因而,話劇借鑒戲曲必須以現代的眼光對傳統(tǒng)予以批判和揚棄,以對傳統(tǒng)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只有這樣,才能像魯迅所說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
如何評價話劇借鑒戲曲?非常明確,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民族話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這就是說,戲劇家趨向傳統(tǒng)借鑒戲曲,是要創(chuàng)建中國“話劇”,是要創(chuàng)建中國“民族”話劇,更是要創(chuàng)建中國“現代”民族話劇。20世紀中國話劇與民族戲曲的碰撞與交融,它在這些方面給人們留下了諸多值得吸取的經驗與教訓。
(一)話劇借鑒戲曲:創(chuàng)建現代“民族”話劇
中國話劇應該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戲劇。創(chuàng)建現代民族話劇,是20世紀中國戲劇家夢寐以求的目標。這其中的緣由,就是20世紀末青年戲劇家李龍云化用魯迅說的一句話:“一部作品地方特色越濃,越具有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越濃,越具有世界意義。……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氣派的話劇是中國話劇的出路!
李龍云:《和美國記者的談話》,載《劇影月報》,1985(7)。而話劇作為舶來的戲劇藝術,其異質因素與民族審美存在著隔膜,因此,它要在中國戲劇舞臺站穩(wěn)腳跟并為中國觀眾所接受,就必須與民族美學傳統(tǒng)和中國觀眾的審美欣賞相結合。前面所述中國話劇民族化的努力,就是中國戲劇家在這條道路上留下的艱辛探索的腳印,也是中國戲劇對西方戲劇的挑戰(zhàn)而做出的創(chuàng)建性工作的反映。
舶來的話劇在中國發(fā)展為什么會具有民族色彩?這除了民族生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描寫會給它帶來民族特色這些顯見的聯系外,最重要的還是其潛在的聯系:一是民族傳統(tǒng)的連續(xù)性與滲透性,二是傳統(tǒng)視界對現代戲劇家的制約。以前者論,“五四”前后的批判戲曲并沒有也不可能割斷戲劇家與傳統(tǒng)的聯系。傳統(tǒng)不是可以輕易拋棄的身外之物,而是浸入血液、深入骨髓的文化積淀,F在是由過去構成的,在現在的構成中也就必然滲透著過去的傳統(tǒng)。而從戲劇的影響與接受的角度看,話劇在中國的發(fā)展,如果中國戲劇傳統(tǒng)不能提供內在的條件,那是不可能的。曹禺就說:
如果我,還有田漢、夏衍、吳祖光這些人,沒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修養(yǎng),沒有深厚的中國戲曲的根基,是消化不了西方話劇這個洋玩意兒的。
轉引自田本相:《曹禺的意義——悼念曹禺先生》,載《戲劇文學》,1997(6)。
就后者言,任何戲劇家都無法擺脫民族傳統(tǒng)的影響,這種浸入血液、深入骨髓的傳統(tǒng)形成了人們既定的“接受視界”。中國戲劇家是在中國人的戲劇觀念框架中、帶著民族的戲劇傳統(tǒng)去理解和接受西方話劇的,盡管這種“接受視界”有時戲劇家自己沒有意識到,甚至有時還在批判傳統(tǒng)。從來不把話劇和戲曲截然分家的田漢對此深有認識:“我不否認歐洲形式對我們的巨大影響,但我主要是由傳統(tǒng)戲曲吸引到戲劇世界的,也從傳統(tǒng)戲曲得到很多的學習!
田漢:《答〈小劇本〉讀者問》,載《小劇本》,1959(7)。田漢、曹禺等人的話劇創(chuàng)作正因其滲透著戲曲的藝術審美,或是以戲曲的美學精神去“溶解”西方話劇藝術,而顯示出濃郁的民族特色。
至于20世紀中國話劇之所以會借鑒戲曲以進行民族化創(chuàng)造,則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戲劇家看到走向民眾的話劇必須符合民眾的審美情趣。早先在都市劇院中演出、以知識分子為主要對象的話劇較多“歐化”味,而當話劇在20世紀30年代以后走向廣泛的民眾時,戲劇家就開始意識到借鑒民族戲曲對于中國話劇發(fā)展的重要性。第二,話劇在中國發(fā)展的某些“短”與戲曲審美的某些“長”相比而引起戲劇家的思考。諸如話劇的照搬生活、形象少光彩、動作性不強、語言不夠精練、表演缺乏技巧等,他們發(fā)現戲曲的藝術表現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鑒。第三,西方戲劇由寫實傳統(tǒng)向東方寫意戲劇借鑒的發(fā)展趨向,以及外國戲劇家對中國話劇缺少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的批評,促使中國戲劇家反省從而努力架設話劇通向戲曲的橋梁。這些藝術的覺醒和有意識的借鑒,都在相當程度上加強了20世紀中國話劇的民族色彩。
當然,在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偏向。一種偏向是將話劇民族化與話劇學習戲曲等量齊觀。20世紀初的新劇雜合戲曲、20世紀40年代的“中心源泉”論、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方向”說,直至20世紀80年代還有人提出借鑒戲曲是話劇民族化的“必由之路”等,都是這種觀點的體現。話劇借鑒戲曲可以民族化,但是,這并不是說話劇只有借鑒戲曲才能民族化,中國話劇的民族化應該有多種形式的創(chuàng)造!胺较颉闭f、“中心源泉”論、“必由之路”論,會限制戲劇家的藝術創(chuàng)造,更會出現“傳統(tǒng)化”或“戲曲化”的弊端。另一種偏向是反對民族化口號進而反對話劇借鑒戲曲。例如,20世紀20年代就有人提出在中外戲劇碰撞中“新的用不著去遷就舊(的)”,20世紀40年代“民族形式”論爭中也有人認為話劇是“世界的”而否定借鑒民族戲曲,20世紀80年代更有人把話劇民族化視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意識”的表現和中國話劇發(fā)展的“沉重枷鎖”而予以批判。誠然,“民族化”這個口號本身有競爭求存和盲目排外的兩重性,而深厚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有時也會涵化甚至排拒新事物,但是,這并不能說民族化的就是保守排外的,也不能由此否定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這兩種偏向在20世紀中國話劇發(fā)展中都受到了批評。
中國話劇必須民族化,而話劇借鑒戲曲,是中國話劇民族化的重要途徑。
(二)話劇借鑒戲曲:創(chuàng)建現代民族“話劇”
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它必然會受到這樣兩重牽制:一方面是話劇不夠民族化而借鑒戲曲乃至與戲曲審美在某些方面的趨同;而另一方面,話劇作為獨特的戲劇樣式它又必須保持自己的審美特征。話劇應該如何借鑒戲曲?這是首先必須回答的問題。
20世紀中國話劇借鑒戲曲的實踐,在這里主要有兩種借鑒取向:雜合與融合。所謂“雜合”,主要是指有些戲劇家認為民族化只是形式問題,又把形式問題簡單地看作只是學習戲曲的外在藝術表現,而著重在外在形式上套用戲曲的手法。如20世紀初大部分新劇的創(chuàng)作與演出,這種把話劇與戲曲的外在藝術形態(tài)簡單地相加雜合傾向,在此后的話劇發(fā)展中還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直至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仍有話劇演劇的“戲曲化”現象!叭诤稀闭f則是著重美學原理和藝術精神的借鑒,強調話劇借鑒戲曲必須在美學原理和藝術精神上“融會貫通,使互相為用”,如此才能在中外戲劇的碰撞與交流中“棄短取長,薈萃精華”
馮叔鸞:《戲劇改良論》,見《嘯虹軒劇談》(卷上),5頁,北京,中華圖書館,1914。,以創(chuàng)造中國現代民族話劇。應該說,20世紀中國話劇借鑒戲曲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和演出,都是“融合”的創(chuàng)造。以舞臺實踐為例,焦菊隱、黃佐臨、徐曉鐘等人借鑒了戲曲的寫意美學、假定性原則、情理觀、虛實結合的規(guī)律,以及戲曲對精湛技藝的錘煉、對形式美的追求等,而創(chuàng)造了話劇舞臺的詩情畫意。
“雜合”說受到戲劇界的批評。那些雜合的新劇被譏為“新劇的分幕與布景,舊戲的編劇與表演”。20世紀30年代瞿秋白批評那些盲目地去模仿舊式體裁的話劇是“投降主義”,20世紀40年代周揚批評那些以舊形式為“中心源泉”的話劇是“舊劇化”。20世紀五六十年代、20世紀八九十年代那些雜合戲曲的話劇被譏為“不唱的戲曲”。新劇雜合戲曲,乃至以戲曲的某些東西取代自己而使其逐漸喪失自我的衰微,更是引起戲劇界的警惕和重視。周恩來當年就嚴厲批評新劇雜合戲曲是對“新劇純正之宗旨,未能加以充分之研究”
周恩來:《吾校新劇觀》,載《校風》,1916(38)。;而針對后來某些話劇“簡直就具有半舊劇、半話劇的外形”的現象。焦菊隱也指出:“話劇如此便會漸漸消滅了它的獨立的一格!
焦菊隱:《我們向舊劇界學些什么?》,載《掃蕩報(桂林版)》,19391121。在20世紀因話劇與戲曲碰撞而引起的論爭中,戲劇家多次強調話劇借鑒戲曲的目的是民族化而不是戲曲化,強調話劇借鑒戲曲應該重在美學原理和藝術精神,而不能只著眼于其外在形式。新劇衰微期其“幕外戲”和“新劇加唱”等受到譏評,而后來田漢、郭沫若等戲劇家同樣借鑒這些戲曲手法卻得到稱贊,其原因就是:前者是新舊戲劇外在形態(tài)簡單的相加,后者則是話劇融合戲曲審美精神的創(chuàng)造。
那么,是否“融合”就是優(yōu)秀的創(chuàng)造?不能完全這樣說。因為就像東、西方戲劇在碰撞中可交融但不可替代,話劇融合戲曲的美學原理和藝術精神,其戲劇創(chuàng)造必須仍然是話劇,否則就不是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造。這就是有些戲。ㄓ绕涫俏枧_演。┑乃囆g表現優(yōu)秀,但卻使人們感到有某些缺憾的主要原因。話劇借鑒戲曲的基本原則是:保持特色,重在創(chuàng)造。這里很明確,話劇借鑒戲曲是為了發(fā)展和豐富自己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手法,以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更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話劇藝術。話劇借鑒戲曲不是以戲曲的規(guī)律來發(fā)展話劇,更不是以戲曲的形式來替代話劇固有的和特有的形式。因此,話劇應該遵循自己的審美特征去融合戲曲藝術。藝術的借鑒必須通過自己的媒介,而藝術的融合也有其“主導原則”。這就是說,話劇借鑒戲曲必須從話劇自身的特點出發(fā)去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在與戲曲的交流中融合對方(融合戲曲藝術中與話劇特性相通的“可融”因素)從而形成新的自我;即便是學習外在的身段動作等演技,也要從戲曲的招式等形式中摸索其審美規(guī)律和藝術精神,學習戲曲把生活表現得更真實、把人物情感表現得更深刻的能力,使它“化”為話劇的東西以加強話劇的藝術表現力和審美獨特性。田漢、曹禺、夏衍、郭沫若、老舍等劇作家,正是以話劇的審美特征去融合戲曲的戲劇性強、人物突出、語言精練、意境創(chuàng)造、詩意抒情等藝術表現,而創(chuàng)造出了優(yōu)秀的話劇藝術。
話劇借鑒戲曲,必須以自己的主體特征去融合戲曲的美學原理和藝術精神。中國話劇必須是民族的,但它又必須是話劇的。
(三)話劇借鑒戲曲:創(chuàng)建“現代”民族話劇
話劇民族化的實質是民族話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那么,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如何才能實現中國話劇的現代化呢?這同樣是“話劇如何借鑒戲曲”必須回答的重要問題。
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對戲曲傳統(tǒng)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使之適應現代話劇的需要。20世紀初的新劇走向衰微就表明,中外戲劇在碰撞中相互借鑒,舶來的話劇汲取民族戲曲的某些東西而使其成為自己的新質,這當中需要對戲曲傳統(tǒng)進行選擇與重構,更需要對戲曲傳統(tǒng)進行艱難的、創(chuàng)造性的革新與轉化的工作,并非是簡單地將二者雜合即可的。新劇衰微在這個問題上的沉痛教訓,并未引起后來者的足夠重視。20世紀30年代瞿秋白所批評的“投降主義”,20世紀40年代周揚所批評的“舊劇化”,20世紀五六十年代、20世紀八九十年代被批評的“不唱的戲曲”,以及所謂“中心源泉”論、“方向”說、“必由之路”論等理論,在相當程度上是由對話劇借鑒戲曲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缺乏認識而導致的理論與實踐的混亂。
話劇借鑒戲曲為什么要對戲曲傳統(tǒng)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呢?這主要是因為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它要創(chuàng)造的是能夠真實深刻地反映現代社會的內涵和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情感的戲劇。舊戲、地方戲中固然蘊含著中國特有的民俗風情和藝術表現,但是,它已不能完全代表現代中國社會和現代中國人的風格與氣派。而另一方面,正如胡繩所說——
舊形式實在就是農民的文藝形式,但是若以為從這樣的形式中就能自發(fā)地成長出完滿的民族形式,那是民粹主義的觀點。
《文藝的民族形式問題座談會》,載《文學月報》,第1卷,第5期,1940。
因此,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不能無條件地繼承,而應該有選擇、有批判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而使傳統(tǒng)進入現代系統(tǒng),并將它融入話劇獨特的藝術表現中去。
這就是說,話劇借鑒戲曲的現代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除前面所論必須以話劇的主體特征去融合戲曲藝術外,它至少還應該包括以下這樣兩層內容。
第一,話劇借鑒戲曲,必須基于現實的要求,從表現現代中國社會和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出發(fā),去批判地汲取、發(fā)展地運用。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它不只是形式問題,更重要的是以真實深刻的現實內涵尋求更具藝術性的、更具民族特色的表現。因此,話劇借鑒戲曲不能為形式而形式,必須根據戲劇所反映生活的需要對戲曲傳統(tǒng)進行改造和革新,從而創(chuàng)作出既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而又能真實、深刻地反映現實的話劇藝術。在這里,簡單地、生硬地套用戲曲形式安插在反映現實生活的話劇中(諸如20世紀初的新劇和20世紀40年代某些“舊劇化”現象),和雖然能較好地化用戲曲藝術但忽視民族現實的真實反映(諸如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那些“反右派”和“大躍進”的舞臺演劇,以及20世紀30年代河北定縣農民話劇實驗中的某些演。瑯佣疾皇乾F代的。沒有現實表現的內在需要而去借鑒戲曲形式,創(chuàng)作出來的必定是沒有生命力的僵化的贗品。而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現代現實主義話劇、探索話劇和走向假定性的演劇變革,它們從找尋自己對現實的感知方式出發(fā)去借鑒戲曲而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和突出的成就,又從正面說明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第二,話劇借鑒戲曲,又必須在與世界戲劇的廣泛聯系中,從話劇藝術的世界性出發(fā),對戲曲傳統(tǒng)進行重構與轉化。這是因為對傳統(tǒng)不繼承就沒有發(fā)展,但是同樣地,對傳統(tǒng)不發(fā)展也就不可能很好地繼承。傳統(tǒng)的延續(xù)性是以其轉化性為前提的。而另一方面,文學是民族的但又必須是世界的:
只有那種既是民族性的同時又是一般人類的文學,才是真正民族性的;只有那種既是一般人類的同時又是民族性的文學,才是真正人類的。
\[俄\]維?格?別林斯基:《對民間詩歌及其意義的總的看法》,見《別林斯基選集》第3卷,滿濤譯,187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因此,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必須匯入世界戲劇潮流中去,將對戲曲傳統(tǒng)的轉化與借鑒世界戲劇藝術相聯系。應該說,開放的觀念對話劇民族化的創(chuàng)造是極為重要的。那些將借鑒戲曲看作話劇民族化唯一途徑的“中心源泉”論、“方向”說、“必由之路”論等,或利用舊形式而僅僅停止于舊形式,或將話劇民族化與借鑒外國戲劇相對立,等等,這些創(chuàng)作既不是現代的,也因其學習傳統(tǒng)而不能賦予傳統(tǒng)以現實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性轉化,它也不是民族的。20世紀八九十年代話劇借鑒戲曲的“東張西望”、融會整合而有力地推進了中國話劇的發(fā)展與深入,田漢、曹禺、老舍、焦菊隱、黃佐臨等戲劇家以豐富的西方戲劇藝術與民族戲曲相擁抱而引發(fā)出新的創(chuàng)造,其戲劇才真正“既是現代的又是民族的”。
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必須從表現社會人生出發(fā),并與世界戲劇藝術保持廣泛的聯系。如此,才能創(chuàng)造出真正具有現代性的中國民族話劇。
人類歷史又來到經濟全球化浪潮洶涌的世紀之交。站在世紀之交這個歷史的會合點回首20世紀中國話劇的發(fā)展,話劇和戲曲的沖突、碰撞與交流、融合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形成了20世紀中國話劇發(fā)展中最令人驚嘆的綺麗景觀。而從20世紀中國話劇的走向展望21世紀中國話劇的發(fā)展,可以肯定的是,創(chuàng)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話劇,仍然是21世紀中國話劇發(fā)展的主要目標;話劇借鑒戲曲,也仍然是21世紀中國話劇民族化創(chuàng)造的重要途徑。20世紀東、西方戲劇的相互碰撞和相互滲透,說明在現代世界和現代社會,一個民族的戲劇要在封閉的情形中發(fā)展是絕對不可能的;而20世紀世界戲劇和中國戲劇發(fā)展的由反傳統(tǒng)而復歸傳統(tǒng),它又同時說明,一個民族的戲劇發(fā)展其根本是建立在民族特性的差異性和民族傳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基礎上的,世界戲劇的一體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這仍然是21世紀中國話劇發(fā)展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話劇融合民族戲曲藝術而予以新的創(chuàng)造,有著巨大的藝術潛能。一方面,中國話劇的藝術創(chuàng)造遠沒有達到完美的藝術高度;另一方面,中國戲曲的藝術寶藏也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掘和利用。而從藝術審美來說,不同戲劇樣式和美學體系的碰撞能夠形成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藝術領地,話劇與戲曲的進一步融合將會極大地豐富戲劇的藝術表現、激活戲劇的藝術潛力,給中國話劇的發(fā)展帶來無限的生機。不難想象,21世紀中國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其融合的天地將會更為廣闊,其融合的手法將會更為豐富,其融合的風格將會更為多樣。但是,不論“融合”如何變革和發(fā)展,有一點是明確無疑必須堅持的,那就是:民族話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仍然是中國話劇借鑒戲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的審美追求。
胡星亮
文學博士,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文學院戲劇戲曲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戲劇、中外比較戲劇、中國影視史。
目錄
緒論 (1)
一、現代戲劇:現代化與傳統(tǒng)(1)
二、20世紀世界戲。悍磦鹘y(tǒng)與復歸傳統(tǒng)(5)
三、20世紀中國話。河煞磦鹘y(tǒng)而趨向傳統(tǒng)(10)
四、話劇民族化:民族話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18)
上編理論探索與戲劇思潮
第一章雜合:異質戲劇接受的錯位
——20世紀初中西戲劇的初次遇合 (29)
一、戲曲改良催促新劇的誕生(29)
二、新劇在戲曲根基上生長(33)
三、 新舊戲劇論爭與“新劇加唱”(37)
四、新劇衰落和話劇意識的形成(40)
第二章對抗:話劇與戲曲的激烈碰撞
——“五四”時期的新舊戲劇大論爭 (46)
一、社會變革與戲劇革命(46)
二、新舊戲劇展開激烈交鋒(49)
三、激進派和保守派的理論主張(54)
四、開啟中國戲劇的新曙光(59)
第三章創(chuàng)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話劇
——20世紀20年代“國劇運動”的理論思考 (62)
一、戲劇需世界性但也需民族性(63)
二、“舊戲當然有它獨具的價值”(66)
三、立足自我創(chuàng)造民族話。70)
四、“國劇”理論的價值及影響(74)
第四章民眾戲。涸拕∽呦颉芭f形式”
——20世紀30年代“戲劇大眾化”的藝術自覺 (79)
一、時代激浪推動話劇走向民眾(79)
二、戲劇大眾化與利用舊形式(83)
三、對戲曲及“話。瘧蚯钡脑僬J識(87)
四、移動演劇糅合新舊戲劇的探索(90)
第五章農民話。杭橙∶耖g戲劇的創(chuàng)造
——20世紀30年代河北定縣“農民戲劇”之實踐 (95)
一、“戲劇大眾化”與農民戲。95)
二、新劇場和新演出法(99)
三、新戲劇哲學:回歸傳統(tǒng)(102)
四、融合中西創(chuàng)造“混血的新人”(106)
第六章攜手并進:話劇繼承戲曲創(chuàng)建民族形式
——20世紀40年代話劇“民族形式”論爭 (111)
一、話劇“民族形式”論爭的起源(111)
二、“民族形式”與“中心源泉”(115)
三、傳統(tǒng)戲曲和話劇民族化(119)
四、兩種不同的繼承取向(123)
第七章舞臺實踐架設話劇通向戲曲的橋梁
——20世紀50至60年代話劇學習戲曲的探索 (127)
一、“中國話劇要有鮮明的民族風格”(127)
二、架設話劇通向戲曲的橋梁(131)
三、話劇學習戲曲的舞臺藝術創(chuàng)新(135)
四、保持特色,重在創(chuàng)造(139)
第八章融會貫通:話劇與戲曲的藝術整合
——20世紀80至90年代中國話劇的發(fā)展趨勢 (145)
一、話劇創(chuàng)新與舞臺假定性(145)
二、“假定性”的現代現實主義(149)
三、探索話劇回歸民族戲曲(153)
四、走向“假定性”的演劇變革(156)
五、“東張西望”與交流整合(160)
下編戲劇創(chuàng)作與舞臺實踐
第九章浪漫感傷的詩意抒情
——田漢話劇借鑒戲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 (167)
一、“從來不把戲曲和話劇截然分家”(167)
二、幻想傳奇的浪漫精神(171)
三、憂郁苦悶的感傷情調(175)
四、意境:“遠攝風神”與“深次骨貌”(179)
五、舞臺詩人的詩意抒情(183)
第十章濃墨重彩地構撰詩的戲劇
——曹禺話劇借鑒戲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 (188)
一、故事、場面及戲劇的穿插(189)
二、從舊戲里學到描寫人物的本領(194)
三、意象與意境的審美創(chuàng)造(198)
四、詩的戲劇?戲劇的詩(203)
第十一章寫意、意象與戲的追求
——夏衍話劇借鑒戲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 (208)
一、寫意:粗獷簡潔與夸張擬態(tài)(209)
二、“梅雨”意象:妙傳心象情如繪(214)
三、從“素描”“淡彩”到“戲”(220)
第十二章壯美的史劇、悲劇與詩劇
——郭沫若話劇借鑒戲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 (227)
一、“借一段史影來表示一個時代或主題”(228)
二、悲壯激昂的悲劇精神(233)
三、“我就喜歡吃故事”(239)
四、詩。骸坝行┰娙ぴ诶锩妗保243)
第十三章用精練、幽默的語言勾勒人物形象
——老舍話劇借鑒戲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 (249)
一、“以小說的方法去述說”(250)
二、“三筆兩筆畫出個人來”(254)
三、語言:通俗易懂又富有詩意(259)
四、“喜劇更合我的口胃”(264)
第十四章以詩的形象與觀眾共同創(chuàng)造舞臺的詩意
——焦菊隱借鑒戲曲的話劇舞臺創(chuàng)造 (270)
一、中國話劇要創(chuàng)建自己的演劇學派(270)
二、表演:鮮明的形象與形象的詩意真實(273)
三、導演:在舞臺上“畫出動人心魄的人物”(277)
四、舞美:烘托出“飽滿而富有詩意的整體形象”(282)
五、“用話劇藝術的形,來傳戲曲藝術的神”(285)
第十五章寫意戲。骸皠(chuàng)造民族的演劇體系”
——黃佐臨借鑒戲曲的話劇舞臺創(chuàng)造 (289)
一、“寫意戲劇”的艱辛追求(289)
二、“以粗獷的筆觸大筆勾勒”(293)
三、在空靈的舞臺上突出演員的表演(296)
四、心靈性與本質性的詩化追求(299)
五、中國話劇應該“跟戲曲比較接近”(302)
第十六章以美的形式表現生活的哲理和詩情
——徐曉鐘借鑒戲曲的話劇舞臺創(chuàng)造 (307)
一、創(chuàng)造富有哲理內涵的詩化的意象(307)
二、舞臺時空結構追求傳神和意境(311)
三、注重演員有精湛技藝的表演(315)
四、“以我為主,兼收并蓄”(320)
“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這個研究課題在國內外學術界還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因為話劇在中國是“舶來品”,中國話劇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都受到外國戲劇的深刻影響,所以,學術界關于中國話劇的“影響源”的研究,長期以來也大都是將眼光集中于國外,尤其是西方戲劇,探討古希臘戲劇,以及莎士比亞、莫里哀、易卜生、奧尼爾、高爾基、契訶夫等人對中國話劇的影響。雖然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較多,更出版了集大成的《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但是很少有人關注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的美學淵源問題。
其實,中國話劇的發(fā)展不僅與外國戲劇有著明顯的影響關系,而且與民族戲曲傳統(tǒng)有著非常密切的審美聯系。中國話劇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它已經進入中國文化系統(tǒng),成為中華民族藝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過程當中,中國話劇與20世紀中國民族現實相擁抱,從而在民族精神的深刻表現、民族性格的真實刻畫與民俗風情的生動描寫中走向現代化,這當然是最重要的;而中國話劇在戲劇審美和藝術創(chuàng)造等方面從民族戲曲那里汲取營養(yǎng),同樣是其民族化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書即力求在這個方面做一次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
一、現代戲。含F代化與傳統(tǒng)
20世紀的世界潮流洶涌澎湃。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搏擊在時代浪潮中的梁啟超,就發(fā)出了“近代的中國是世界的中國”這樣的預言。同樣,當時孫中山站在神州大地放眼世界,也諄諄地告誡民眾:“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帝國主義野蠻侵略的鐵蹄聲和槍炮聲中,先驅者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喚醒民眾要發(fā)憤“師夷長技以制夷”。霎時間,“亞東進化之潮流,所謂科學的、實業(yè)的、藝術的,咸骎骎乎若揭鼓而求亡子,岌岌乎若褰裳而步后塵,以希共進于文明之域”。在這歷史巨變的轉折時期,“即趨于美的一方面之音樂、圖畫、戲劇,亦且改良之聲,喧騰耳鼓,亦步亦趨,不后于所謂實業(yè)科學也”
覺我(徐念慈):《余之小說觀》,載《小說林》,1908(9)。。
西方話劇因而以迅猛之勢登上中國戲劇舞臺。在20世紀初葉洶涌而來的新劇革命、新舊戲劇論爭,以及現實主義、新浪漫主義、浪漫主義等戲劇思潮中,人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世界新文明正向中國大地、中國戲劇舞臺走來的沉實的腳步聲。與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戲劇改良相比較,這些戲劇思潮具有特定時代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它們不再是中國傳統(tǒng)戲劇內部結構的修補調整,而是自覺地借鑒歐美近現代話劇以創(chuàng)造嶄新的民族戲劇,或是自覺地汲取歐美戲劇藝術經驗以對中國傳統(tǒng)戲曲進行變革。中國戲劇正在趨向世界戲劇潮流,正在走向現代化。
于是,中國戲劇史上長期以來只有戲曲獨占舞臺的格局被打破,話劇與戲曲(以及后來在秧歌、民族戲曲和西洋歌劇基礎上創(chuàng)建的民族新歌。,成為20世紀中國戲劇舞臺上最主要的戲劇樣式。舊格局的打破和新格局的創(chuàng)建,原先基本上是相互隔絕而并行不悖地各自發(fā)展的西方話劇和中國戲曲,現在突然于世界戲劇洶涌的浪潮中,在中國戲劇舞臺迎頭相碰,這就必然會帶來舶來的話劇樣式與傳統(tǒng)的戲曲藝術的沖突與碰撞。其實不僅是戲劇,正如《劍橋中國晚清史》所說,中國近代史“是擴張的、進行國際貿易和戰(zhàn)爭的西方同堅持農業(yè)經濟和官僚政治的中國文明之間的文化對抗”,“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場最廣義的文化沖突”。
\[美\]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251、252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在中國封建農業(yè)經濟社會中生長的戲曲和經過西方近代文明洗禮的話劇,因其屬于兩種不同的戲劇美學體系,相互間的碰撞與沖突也就顯得格外激烈!靶梁ァ鼻昂箨P于話劇與戲曲的爭論,“五四”時期《新青年》派激烈批判戲曲而推崇話劇的思想,20世紀20年代末至20世紀30年代初左翼戲劇界對戲曲的再批判等,都顯示出兩種不同的戲劇體系、戲劇文化的激烈沖突。
但是,我們更要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戲劇的發(fā)展,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又在沖突和碰撞中逐漸趨向交流和融合。20世紀20年代末余上沅等“國劇運動”派創(chuàng)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話劇的理論思考;20世紀30年代左翼戲劇家跨越話劇和戲曲的“戲劇大眾化”討論,以及熊佛西等戲劇家汲取民間戲劇經驗的“農民話劇”實驗;20世紀40年代話劇繼承戲曲創(chuàng)建“民族形式”的論爭與創(chuàng)造;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戲劇家學習戲曲的話劇舞臺民族化的探索;20世紀八九十年代話劇與戲曲融會貫通的藝術整合……都可以從中看出中國戲曲對于中國話劇的滋養(yǎng)。與此相聯系的,就是在田漢、曹禺、夏衍、郭沫若、老舍、焦菊隱、黃佐臨、徐曉鐘等著名劇作家的戲劇創(chuàng)作和導演藝術家的舞臺實踐中,都明顯地滲透著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深刻影響。
由此,一方面,就衍生出一系列尖銳的問題:舶來的話劇與民族傳統(tǒng)戲曲為什么會發(fā)生激烈的碰撞與沖突,中國話劇在這種碰撞和沖突中會發(fā)生哪些變化?舶來的話劇與民族傳統(tǒng)戲曲在隨后的發(fā)展中又為什么會走向交流和融合,這種交流和融合會給話劇在中國的發(fā)展帶來什么影響?在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從相互碰撞、沖突到逐漸交流、融合的過程中,中國戲劇家是如何從戲曲中繼承民族美學和藝術精神,將“舶來品”——話劇逐漸創(chuàng)造為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民族戲劇的?中國話劇與中國戲曲的碰撞和交融,給今后中國話劇的發(fā)展留下了哪些值得汲取的經驗與教訓?而另一方面,這些問題的提出其本身就表明,那種只著眼于西方戲劇對中國話劇影響的研究,難以真正地闡述清楚20世紀中國話劇的歷史發(fā)展,因而也難以對中國話劇的審美特征和中國話劇的未來發(fā)展做出深刻的理論分析。因此,那種認為“五四”新舊戲劇論爭造成中國話劇與民族傳統(tǒng)戲劇斷層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那種只將西方戲劇看作中國話劇的影響源而忽視民族戲曲的傳統(tǒng),強調側重西方戲劇影響源的研究而割斷中國話劇與民族戲曲傳統(tǒng)的歷史聯系的觀點,同樣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這就涉及如何理解20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問題。具體地說,也就是如何理解中國現代話劇創(chuàng)建的現代化與傳統(tǒng)的問題。
包括話劇在內的20世紀中國文學,其現代化創(chuàng)建的主要內涵是什么?有人曾引用魯迅說的“新文學是在外國文學潮流的推動下發(fā)生的,從中國古代文學方面,幾乎一點遺產也沒攝取”
魯迅:《“中國杰作小說”小引》,見《集外集拾遺補編》,393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以否定民族文學傳統(tǒng)在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化創(chuàng)建中的作用。魯迅確實說過這段話,但是,那是在特定情境中、從特殊角度對中國新文學某些方面的強調,就像魯迅還在特定情境中說過“少看或不看中國書”之類更偏激的“憤語”。其實,批判傳統(tǒng)最嚴厲、最激烈的魯迅,恰恰是對中國文學傳統(tǒng)研究得最透徹的;就其創(chuàng)作而論,他又是將外來影響與民族傳統(tǒng)融合得最好的學者和作家。這就使人們想起20世紀初,魯迅關于中國文學現代化創(chuàng)建的一段著名論述:
明哲之士,必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校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
魯迅:《文化偏至論》,見《墳》,49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魯迅在這段話中就深刻地指出,在世界文學浪潮猛烈沖擊下的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對外必須與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對內又不能失去固有的民族傳統(tǒng)。文學是這樣,20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化創(chuàng)建同樣如此。
從一方面看,任何外來文化都是在民族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民族絕對不可能離開傳統(tǒng)而去發(fā)展一種完全“異質”的戲劇,一個戲劇家也不可能完全拋棄傳統(tǒng)而去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西方話劇在中國的萌生與發(fā)展,如果沒有民族戲劇和民族文學的傳統(tǒng)給它提供肥沃的土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而從另一方面看,盡管傳統(tǒng)有時因其“惰性”而表現為障礙性和破壞力,但是,傳統(tǒng)又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對于外來文化有極大的同化力,對于自身有吐故納新的自我調整功能。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tǒng)與現代化不僅不是對立的,在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后,傳統(tǒng)還能參與現代化的創(chuàng)建,F代化的創(chuàng)建因此必須以傳統(tǒng)為基礎。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李健吾說:“真正的傳統(tǒng)往往不只是一種羈絆,更是一層平穩(wěn)的臺階。”
李健吾:《九十九度中》,見《李健吾文學評論選》,61頁,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傳統(tǒng)滲入現代,對于20世紀中國話劇的發(fā)展來說,大致有以下這樣幾種情形。一是潛移默化地滲透。相對于外國戲劇的影響是戲劇家的自覺追求而言,傳統(tǒng)的滲透則是無形的、是融于戲劇家的“血脈”中的,盡管戲劇家有時意識不到傳統(tǒng)的這種潛在的影響,甚至有時還在批判傳統(tǒng)。二是戲劇家的藝術自覺。這就像魯迅所說的,在趨向世界戲劇潮流的同時,中國戲劇家為了發(fā)展“民族的”話劇,而有意識地追求“弗失固有之血脈”,以進行“戲劇大眾化”、話劇“民族形式”等的創(chuàng)造。三是外國戲劇發(fā)展的影響。前面兩種比較容易理解,第三種從表面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它確實在相當程度上對戲劇家有著重要影響。這種影響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戲劇家在反傳統(tǒng)和接受外國戲劇的過程中,又反過來通過外國戲劇認識了民族戲曲傳統(tǒng)。馮至就說過:“拿我在二十年代接觸的一些青年說,往往是先接受外國的影響,然后又回到中國文學的傳統(tǒng)上來。”
馮至:《關于外國文學的影響及其它——馮至同志發(fā)言》,載《文學研究動態(tài)》,1983(4)。正是趨向西方借鑒其現代意識去審視民族傳統(tǒng),中國戲劇家在反傳統(tǒng)中又“發(fā)現”了傳統(tǒng)的某些審美價值,從而將傳統(tǒng)納入其現代戲劇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來。其二,現代西方戲劇發(fā)展的某些趨勢對中國戲劇家的啟迪。西方近代戲劇長期在現實主義的框范中發(fā)展而感受到藝術的羈絆,20世紀初以來,西方戲劇家就面向包括中國戲曲在內的東方寫意戲劇借鑒以尋求突破。中國戲劇家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即敏銳地在西方戲劇的這種發(fā)展趨勢中“發(fā)現”了民族戲曲的藝術魅力,便轉而向民族傳統(tǒng)學習和借鑒。這兩個“發(fā)現”,既加強了中國話劇的現代化和民族化的進程,又將20世紀中國話劇的發(fā)展推向20世紀世界戲劇“本土化”的洶涌浪潮中去。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