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冕是新詩批評家,新詩史家,散文家,但許多人不知道他也是詩人。自1948年到1976年,他寫的詩有四百余首,本書選取寫于1968到1972年間的部分作品,這是謝冕寫得最好的詩:有坦率、真誠,濃烈的“真詩”的素質,顯示了作者捕捉、熔鑄山川、草木、民俗、歷史文化以構造意象的想象力和抒情能力。這些詩有并非預設的主題:在時代和個人遭受“驚濤駭浪”時,愛情的“拯救”的力量。這里的愛情既是兒女之情,也拓展、連結著關于時代、歷史的承諾、責任的思考。謝冕這個時期的詩,特別是他長達一千二百多行的長詩《告別》,在對自我的“拷問”中,深刻、細膩地表達了這一過程。“告別”在他那里,既是決絕的,又是依戀的。這對理解謝冕“新時期”之后的歷史觀和藝術觀,提供一個重要的依據。另外,由于這些作品呈現的是當年寫作的原貌,沒有進行修改,以符合另一歷史時間的思想情感規(guī)范,摻入另一時間的體驗。因此,具有一種難得的“精神化石”的價值。
編者簡介:洪子誠,廣東揭陽人,1939年4月生。196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研究工作, 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合著)、《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家姿態(tài)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新詩史》(合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說》《1956:百花時代》《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文學與歷史敘述》《材料與注釋》《我的閱讀史》《讀作品記》《訪談與對話》等。
作者簡介:謝冕,1932年生于福州,文藝評論家、詩人、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名譽院長。著有《中國新詩史略》《湖岸詩評》《共和國的星光》《論詩》《文學的綠色革命》《新世紀的太陽》《1898百年憂患》《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世紀留言》《永遠的校園》《紅樓鐘聲燕園柳》《博雅文章采薇辭》《覓食記》等。謝冕一直站在當代詩歌評論的前沿,關注和引導詩歌的健康發(fā)展。
編選說明/ 洪子誠 001
小紙片 004
告別 005
迎春 076
愛簡 099
合歡(其一) 104
蘆岸 108
合歡(其二) 111
贈別三章 114
寄茶 116
散文的牧歌 117
尋找月亮 123
歲暮寄淮上 127
關于冬天的故事 129
祝福童年 137
沙漠的歌 143
墓銘 145
北京(玉帶橋) 146
陽朔 148
杭州(平湖秋月) 150
北京(香山) 152
揚州 154
生活的思考 156
上海 159
廈門(鼓浪嶼) 161
蘇州 163
南京(雨花臺) 165
鎮(zhèn)江(金山寺) 167
福州 169
武漢(行吟閣) 171
無錫 173
南昌 175
昆明 178
貴陽(花溪) 181
重慶 184
成都(草堂) 186
西安(沉香亭) 189
桂林 190
杭州 192
天津 194
沙市 196
凱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 198
愛簡 201
夜雨 208
愛簡 210
愛簡 216
告訴我,思想是什么 219
離別尋常事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