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借助愛德華·霍爾的文化定義,以跨文化傳播為視角,以拉斯韋爾創(chuàng)立的傳播學的“5W模式”為分析框架,研究國內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即從理論上探討和總結以“傳播與接受”為主線的針對來華留學生開展的對外漢語教學的體系和機制,清晰地分析文化傳播視角下對外漢語教學的主體、媒介、對象以及內容,并以此評述教學所可能達到的文化傳播成效。其研究的重點是全球化視域下我國高校對外漢語教學“1+1+5”培養(yǎng)模式的建立,目的也是為構建跨文化傳播模式,以及為將跨文化要素引入教學傳播過程做準備,以求達到在國內高校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中華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的目標。
耿瀟,文學博士,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博士后,湖北省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及英美文學,曾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課題。已出版專著一部,并在《教育研究與實驗》《當代外國文學》《外國語文》《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緒論
第一章 關鍵概念與文獻綜述
第一節(jié) 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jié) 研究現狀
第二章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理論和框架
第一節(jié) 愛德華·霍爾的文化理論
第二節(jié) 跨文化傳播學與拉斯韋爾的“5W模式”學術探源
第三節(jié) 全球化視域下的跨文化傳播與對外漢語教學
第三章 跨文化傳播視域下對外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節(jié)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現狀
第二節(jié) 跨文化傳播視域下對外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 對外漢語教學“1+1+5”培養(yǎng)體系構建
第一節(jié) 對外漢語教學中蘊含著對外文化傳播的可能性及價值追求
第二節(jié) 國內高校對外漢語教學“1+1+5”體系構建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