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長篇小說《達洛維太太》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吳爾夫的成名作,也是西方現(xiàn)代主義意識流小說的初嘗試之一。文學評論家丹尼斯·普帕德指出,吳爾夫認為傳統(tǒng)的歐洲敘事形式已經變得過于造作,對作家束縛過多,使他們難以用富于詩意的、印象主義的方式表現(xiàn)生活。他說:吳爾夫相信,表現(xiàn)人物的似無聯(lián)系但令人感悟的瞬間印象,是對小說形式的極大改進。吳爾夫爭辯說,這種瞬間印象(如果放在一起統(tǒng)觀的話)可以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同時也符合她的思想,即人的個性不能只靠語言來表達!哆_洛維太太》就是吳爾夫將上述思想付諸實踐的成果。該書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主義作品的反傳統(tǒng)傾向和化片斷化非連續(xù)性的特點!哆_洛維太太》在題材、風格和寫作方法上都有許多創(chuàng)新,本文僅就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加以論述。
一
在創(chuàng)作《達洛維太太》的初始階段,吳爾夫曾在日記里談到她的構思:在這本書里,我大概有太多的想法,我想表現(xiàn)生與死、精神健全與精神錯亂;我想批評這個社會制度,展示它是如何運轉的,展示它強烈的方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吳爾夫擯棄了傳統(tǒng)的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大膽地試驗了新的手段。正如英國文學評論家安德烈·桑德斯所言:她的小說試圖消解人物,同時又在一個美學的形態(tài)或形式范圍內重新建構人類的經驗。她尋求表現(xiàn)瞬間感覺的本質,或者說是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本質,然后將其向外擴展,達到對模式和節(jié)奏的更廣泛的認識。瞬間的反應、即逝的情感、短暫的刺激、游離的思緒,都被有效地卷曲成一種連貫的、有結構的文體關系。
吳爾夫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包括他們的一系列感覺、想法、回憶、聯(lián)想和反思。這樣做是為了從人物本身的視角出發(fā),去展現(xiàn)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小說的直接背景是一九二三年六月的倫敦,主要情節(jié)非常簡單,僅描寫英國下議院議員的太太克拉麗莎·達洛維從早晨上街買花到午夜家庭晚會結束這十幾個小時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想。然而從小說一開篇,作者就帶領我們直接進入主人公的意識之中,隨著她的意識流,我們逐漸了解到她從十八歲到五十二歲這三十四年間的生活經歷和感情糾葛。此外,我們也了解到另外兩個主要人物彼得和塞普蒂莫斯的心理與感情歷程。小說重點展現(xiàn)了英國中上層階級的人物的精神風貌,揭示了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人們心中的惶惑、焦慮、恐懼和渴求,同時也間接地反映了大戰(zhàn)結束后五年間英國社會的變遷,如戰(zhàn)爭的影響、傳統(tǒng)觀念的衰敗、社會差別的緩和、社會氣氛的寬松、海外殖民統(tǒng)治的動搖,等等?梢哉f,意識流不僅是這部小說的寫作手法,而且構成了小說的題材。
為了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吳爾夫使用了內心獨白的方法,記錄人物在意識層面上的內在感情歷程。內心獨白有直接和間接兩種,吳爾夫在這里使用的主要是間接內心獨白,即用第三人稱來敘述人物的心理活動。小說開頭的第三段是個典型的例子:多有意思!多么痛快!因為她過去總有這樣的感覺,每當隨著合頁吱扭一聲她現(xiàn)在還能聽見那合頁的輕微聲響她猛地推開伯爾頓村住宅的落地窗置身于戶外的時候。早晨的空氣多么清新,多么寧靜,當然比現(xiàn)在要沉寂些;像微浪拍岸,像浮波輕吻,清涼刺膚然而(對于當時的她,一個十八歲的姑娘來說)又有幾分莊嚴肅穆;當時她站在敞開的落地窗前,預感到有某種可怕的事就要發(fā)生;她觀賞著鮮花,觀賞著煙霧繚繞的樹叢和上下翻飛的烏鴉;她站著,看著,直到彼得·沃爾什說:對著蔬菜想什么心事呢?是那么說的吧?我感興趣的是人,不是花椰菜。是那么說的吧?這一定是他在那天吃早餐的時候說的,在她走到屋外的臺地之后彼得·沃爾什。他過些天就要從印度回來了,是六月還是七月,她記不清了,因為他的來信總是那么枯燥無味;倒是他常說的幾句話讓人忘不掉;她記得他的眼睛、他的折疊小刀、他的微笑、他的壞脾氣,還有,在忘掉了成千上萬件事情之后,還記得他說過的關于卷心菜的諸如此類的話多奇怪呀!作者就是這樣把我們帶進克拉麗莎·達洛維的意識之中。克拉麗莎清晨來到戶外,從自己的感受聯(lián)想起年輕時的往事,又想起過去的戀人彼得·沃爾什,記起他將要從印度回來。
......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國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xiàn)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其作品摒棄傳統(tǒng)的小說結構,運用意識流手法,注重心理描寫,對現(xiàn)代文學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谷啟楠(1942-- ),山東威海人,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多年從事英美文學、加拿大文學的翻譯和研究,譯有《達洛維太太》《幕間》《福斯特短篇小說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