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集,書中文章體現(xiàn)了那個年代樸實的農民所擁有的堅忍、執(zhí)著和毅力,字里行間盡顯生命的質樸。這部散文集體現(xiàn)著作者對故鄉(xiāng)濃濃的情懷,其中部分篇章在報刊發(fā)表,引發(fā)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
《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是作者石俊榮以發(fā)生在故鄉(xiāng)白水縣北塬鎮(zhèn)卻才村的故事為題材所撰寫的散文集, 還原自己記憶當中故鄉(xiāng)的的樣貌。作者以淳樸的語言、簡潔的文字、濃烈的情懷、有趣的筆觸,描述了那個年代農村的凡人凡事,仿佛是農耕文明走向現(xiàn)代文明轉折時期偏遠鄉(xiāng)村的一幅“素描”。
堅硬的石頭
——石俊榮和他的“鄉(xiāng)村敘事”寫作
我至少看過兩本石俊榮的書,一本是十幾年前看過的,文字質樸,情感真摯;第二本書就是這本《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我與俊榮同事多年,心氣相通,過從甚密,算得上“知人”,這些年更通過自媒體了解著俊榮。他是一位有熱血、有理想、有個性的職業(yè)媒體人,自媒體作為補充,擴大了他作為媒體從業(yè)者的影響力,也有力地放大了他的主業(yè)效果。我要表達的更深一層意思是,自媒體更揭示了他的另外一面,在微博上,他的視野廣闊、論見敏銳、嬉笑怒罵、針砭時弊!笆仭弊屧S多人佩服著迷。而微信公眾號“石俊榮”則展示了他性情的另外一面,冷峻、迷惘、深情和淡淡的憂傷彌漫在他的作品中,也因此贏得了廣大粉絲,尤其是朋友圈粉絲以及和他有相同經歷和情感訴求的朋友們的贊嘆與激賞。
俊榮的公眾號“石俊榮”屢有發(fā)布更新,我都關注著。他一路寫來我一路賞讀,他以一個兒子的切膚感受、記者的獨特觀察、作家的細膩筆觸,向我們描述了一幅色彩并不斑斕的暖灰色調的鄉(xiāng)村圖景,展現(xiàn)了種種即將消失的人情世故,描繪了一個不確定的故鄉(xiāng)——陜西以北、白水以遠、臺塬和高原交接的鄉(xiāng)村……
俊榮的文字,題材涉及面其實很窄,主要寫了關中平原和陜北高原間過渡地帶的鄉(xiāng)村圖景,通過一個視角,也許是位少年,也許是進了城的鄉(xiāng)村青年,通過“他”來講述發(fā)生過的或正在發(fā)生的鄉(xiāng)村故事。這些故事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在線式”鄉(xiāng)村圖景的感懷,眼下依然在發(fā)生;第二類,雖然寫的是故鄉(xiāng),但不是真確的故鄉(xiāng),它們實際上是對溫暖而易逝的“過去式”鄉(xiāng)下的回放、悼念與懷戀等;第三類屬于其他,所涉故事只是背景,文字其實另有深意。
俊榮的文字打動過許多人,其中一部分就是和他一樣來自壯麗且貧瘠的高原和平原,在都市里生活、生存、生長的“兩棲人”,所謂“回不去的故鄉(xiāng)”者,他寫出了他們的困惑、不安、留戀和向往。那是一種靈與肉的分離式痛苦與煎熬,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鄉(xiāng)愁,“我不能再回去干那些活了,路邊已經沒有翻倒著的要我扶的莊稼車了,村邊沒有需要我吆牛耕種的地了,鋤地的人越來越少,南峁沒有人向溝上背石頭了,西溝那些割草、挖藥和砍柴的小伙伴也都無蹤無影了,鐮刀已經生銹了,犁和耬掛在墻壁上……”(《回不去的故鄉(xiāng)》),這是飛速發(fā)展的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信息化帶給我們的“情感”滯后——身體在奔跑,思想在緊追,情感在停滯。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我們對生存環(huán)境甚至生存困境的憂慮并沒有阻止我們邁步向前。
他對這個世界是認真誠實的,或者說,他的生活態(tài)度是誠摯的,人品、文品和作品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讀石俊榮帶有“自記”色彩(還沒到“自傳”)的作品,你會看到一位實誠的山區(qū)少年形象,他割草、打柴、吃飯、上學、打工、遛彎、曬太陽、圍觀貨郎等,他總在認真地討生活,無論這個世界讓他遭受怎樣的挫折,但他始終報以純樸的笑容。石俊榮寫作的最大長處,是他的真誠。
我的印象里,俊榮最錐人心的篇目是《回不去的故鄉(xiāng)》。那是雙親去世后的紀念文字。但俊榮重點寫了苦難的母親,“母親1941年出生在河南省鄢陵縣柏梁鎮(zhèn)林家村,外爺扛槍上了戰(zhàn)場……從此杳無音信!馄虐驯饶赣H大兩歲的兒子寄養(yǎng)在鄰家,抱著半歲的母親扒上火車離開家鄉(xiāng),一路朝西逃難。外婆最后來到了陜西省白水縣最北邊的地方”。
“母親墳上的迎春花已經開了,父親墳上的迎春花也開了”,這是文章的開頭,俊榮以震撼的直率與樸實打動著我們,這篇不長的文字,寫了母親少小千里逃難,親人的離別之苦,思念之苦,也寫了重逢之喜,相認之喜,也因此凝聚成文章里太多的熱淚。
俊榮是這么有克制地寫兄妹再聚的場景的:“母親的三個表哥兩個已經不在世了。二表哥、我們的舅舅李喜旺八十三歲了,他精神矍鑠,三十多年不見,見到親人的那一剎那,兩個人緊緊握住了彼此的手,母親叫了一聲‘哥’后,淚如泉涌……那晚,他們徹夜未眠,說了很多話!
同樣打動我們的還有那些滿浸著真情的真實細節(jié):“父親用過的那把夾鐮還掛在窗臺上”“母親那把磨得已經沒有棱角的銅鑰匙”“小麥里水黏得太多,直接碨成了燕麥片。水黏得太少,面粉飛揚,面與麩子分不清,整個面是紅的。水黏得太早了,滲進麥子,碨出來的面是青的,黏太晚了濕漉漉的,碨面能把羅底糊成糨糊!保ā队叙x有面》)這樣精細到瑣碎程度的觀察,可見作者觀察、體察生活對象的用情、用事、用功之勤。
而我還要補充說,他的跌宕卻豐富的人生經歷鑄就了他堅忍頑強的一面,讓他堅定地面對人生,成為一塊堅硬而內涵豐富的石頭。石俊榮作品里有這樣一個橋段,沒有經歷的人絕對看不懂,即便解釋也不容易懂——“親戚過事,我經常擠在人群里去看人家坐席。請走了跟我在一個窯洞里安頓的大人后不久,我就悄悄跟上去,不能跟太近,太近了人家是數好的人,去了多出個我,會被大人訓斥;也不能離太遠,太遠了會有跟我一樣的娃擠上去,偶爾還有機會替補上去。”(《坐席》)山區(qū)村里過紅白喜事,孩子們眼饞想擠進宴席上混口吃的,作者獨到而準確地把握到了這個情景的分寸感和少年心理。不用說,這首先得益于生活的賜予。
石俊榮曾經感嘆:“外婆和母親遙望老家,跟我漂泊在路上一樣!边@里有深情的眷顧、留戀、惋惜。石俊榮還說過:“人生就像蒲公英,被風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边@里有深刻的豁達、經歷與釋懷。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己亥歲這個沉沉的暮夜,我寫完上述文字依舊意猶未盡。俊榮愛秦腔,是既愛又唱的那種,我喜歡俊榮唱《劈山救母》中“劉彥昌哭得兩淚汪”時酣暢淋漓的樣子,我和俊榮曾經不同,后來有了交集,有較相同的感觸認識,有幸同道,未來還遠,當然也冀望他有平順寬闊的未來。
石俊榮,1972年生,陜西白水人,知名記者。著有通訊散文集《生死考驗》,現(xiàn)就職于《西安晚報》。
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采藥
種地
一地西瓜
青黃不接
有饃有面
小學記事
我的學校我的班
門前的路修好了
黃紙春聯(lián)
管飯
田間地頭
老鼠
牽掛
上鎖的門
村有往來生意人
遠去的師父
辣子湯
行門戶
埋人
坐席
平锨
土炕
借東西
要賬
風過廟門
村里的樹
東澇池
我的白天和夜晚
看電影
生產隊的那些事兒
村西頭的燒磚窯
做點生意
幾尺粗布
一窩窩好雞
窮不離豬
驢的脾氣
耱地
場
收麥
軍用水壺
六月麥上場
麥囤
忙罷
藥鋪
油燈
從冬月到臘月
過年
正月十五提燈籠
做豆腐
村里的戲
一生一場風
后記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