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鬧海》:膾炙人口的中國傳統(tǒng)神話故事,取材自《封神演義》《西游記》等古典名著。講述的是小哪吒天生神力,在海中玩耍的時候,勇斗邪惡的東海藍妖和龍王三太子,引得龍王大怒,卷起滔天大浪,為保護百姓,犧牲自己,終重生,斗敗龍王的故事。由資深圖畫書作家唐亞明創(chuàng)作;由國際知名畫家于大武繪畫。曾獲:198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第六屆野間兒童圖書插圖比賽大獎、第22屆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
《小山羊和小老虎》:經典原創(chuàng)童話故事,朗朗上口的童謠。講述的是小山羊和小老虎一起來玩耍,然后各自回家找媽媽。小老虎聽了媽媽的話,第二天來找小山羊,想要一口吃掉他,小山羊的媽媽早已找來好幫手,把小老虎摔了個泥里趴。由享譽全國的兒童文學作家魯兵創(chuàng)作;由中國連環(huán)畫泰斗、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賀友直繪畫。
《蘿卜回來了》:經典原創(chuàng)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冷冷的大雪天里,小兔子找到兩個蘿卜,它怕好朋友挨餓,就把蘿卜留在了好朋友家里,結果蘿卜轉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了小兔子家里。由中國著名作家方軼群創(chuàng)作;由中國代連環(huán)畫畫家嚴個凡繪畫。曾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藝一等獎。
《神筆馬良》:家喻戶曉的中國兒童文學經典著作,曾經影響了好幾代人,被譯成各國文字,并被收入小學課本中。講述的是正直、善良、勇敢的馬良不畏權貴,一心用神筆為窮人畫畫,智斗惡官的故事。由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洪汛濤創(chuàng)作;由《大鬧天宮》導演、世界動畫大師萬籟鳴首次創(chuàng)作成圖畫書。曾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一等獎。
《外星人收破爛》:經典原創(chuàng)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外星人老爺爺來到地球上專門收破爛,但他收的破爛都是地球人不收的東西,比如蚊子咬的包,口吃的毛病,以及沒有良心、無人喜歡的壞家伙。由專業(yè)兒童文學作家、擔任中宣部"全國青少年讀書活動"小學生讀本特約撰稿人武玉桂創(chuàng)作;由國際知名圖畫書畫家、《東方娃娃》雜志社社長周翔繪畫。
《小馬過河》:是一則經典的原創(chuàng)寓言童話故事:一匹小馬想幫媽媽做事,馱起口袋前往磨坊,卻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是深是淺呢?牛伯伯說淺,小松鼠說深,小馬犯難了,回去問媽媽。媽媽教它多動腦筋想一想,比一比,再試一試,就能得到自己的答案了。終小馬蹚過了河,原來河水不深不淺剛剛好。本書文字由彭文席于上世紀50年代創(chuàng)作發(fā)表,經改編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并保留至今,是好幾代中國人抹不去的課堂記憶。圖畫由著名兒童畫畫家陳永鎮(zhèn)繪制。
《巖石上的小蝌蚪》:本書以版畫和水墨畫相結合,生動講述了巖石上小水洼里的兩只小蝌蚪,拒絕小狗、大花鴨等動物的幫助,苦苦等待自己小主人歸來的感人故事,啟迪小朋友要信守承諾,尊重生命。由著名兒童文學家謝華創(chuàng)作,由著名兒童畫畫家俞理繪畫。
《一塊小手帕》:故事講述了一塊被風兒吹走的小手帕,它先后遇見了小公雞、小猴子和小鷺鷥。從沒見過手帕的小動物們紛紛把它認成別的物品。后趕來追尋手帕的小黃鶯告訴了大家真相,于是大家伙一同把手帕還給了玲玲。在這個故事里,每一個小動物都熱心而善良,都有著純真的好奇心。而故事在簡單的情節(jié)上做出細微的變動,這樣的往復循環(huán),讓孩子能夠明記主線而又不失樂趣。同時也提供多樣的視角,激發(fā)孩子自主思考的熱情。由著名的老一輩美術電影導演劉圻著繪。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是新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科學童話故事,多次被編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是我國億萬少年兒童共同的童年記憶。這部作品在1960 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攝成了美術動畫電影,成為世界上部水墨動畫片,在國內外獲得多項美術電影大獎。圖畫作者楊永青先生的圖畫構圖精巧,動物形象靈動活潑,完整地展現(xiàn)了故事的生動情節(jié),多年來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成為中國原創(chuàng)圖畫書中的代表佳作。
《九色鹿》:本書曾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亞洲文化中心主辦野間國際兒童圖書插圖比賽二等獎。
《九色鹿》原是敦煌筆畫《鹿王本生》中的故事,講述了九色鹿經常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在幫助過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國王告密出賣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險,弄蛇人受到應有報應的故事。本書是著名畫家馮健男根據敦煌壁畫繪就,他的作品溝通了東方和西方、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神話和現(xiàn)實之間的隔膜,將其親密無間地融匯在他的筆下。
《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精選我國百年間已出版的具有較高思想價值、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百余部經典兒童圖畫書作品,系統(tǒng)展示了我國兒童圖畫書的文學成就和藝術魅力。本套系共包含膾炙人口的10部名家名作:《哪吒鬧!贰渡窆P馬良》《一塊小手帕》《小馬過河》《巖石上的小蝌蚪》《蘿卜回來了》《外星人收破爛》《小山羊和小老虎》《小蝌蚪找媽媽》《九色鹿》。由方軼群、魯兵、劉圻、洪汛濤、武玉桂、唐亞明等著名作家創(chuàng)作;由萬籟鳴、賀友直、嚴個凡、于大武、楊永青、陳永鎮(zhèn)、馮健男、俞理、周翔等著名繪畫大家繪畫。
本書系還包含豐富的線上數字化延伸閱讀資源,包含看書 聽書 講書 解書等音視頻資料,有2種途徑可以免費獲得:1. 二維碼:如手機沒有NFC功能,可以直接掃描二維碼,獲得同樣資源;2. 小程序:用手機微信掃描小程序碼,也同樣可以獲得線上閱讀資源。
唐亞明,資深圖畫書編輯、作家、翻譯家,日本華僑華人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會長、日本華人教授會理事,曾作為亞洲代表,任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評委,并任日本兒童圖書評議會(JBBY)理事。主要圖畫書作品有:《哪吒鬧海》(獲第22屆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西游記》三部曲(獲第48屆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孟姜女哭長城》《提燈節(jié)》等。
于大武,國際知名畫家、中國畫畫家,擅長中國畫、連環(huán)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協(xié)兒童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編審。主要圖畫書作品有:《哪吒鬧!罚ǐ@198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第六屆野間兒童圖書插圖比賽大獎)、《西游記》三部曲(獲1994年日本《產經新聞》繪畫獎)《北京中軸線上的城市》《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等。
魯兵,享譽全國的兒童文學作家與出版編輯,首屆韜奮出版獎獲得者、全國婦幼事業(yè)樟樹獎獲得者、1991年全國先進少年兒童工作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理事、中國散文詩協(xié)會會員、上海詩詞學會理事、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幼兒讀物研究會會長,曾任少年兒童出版社編審。著作有童話《魯兵童話集》、寓言《寓言的寓言》、詩集《神奇的旅行》、專著《教育兒童的文學》等,其中《唱的是山歌》獲全國第二次兒童文學評獎一等獎,《老虎外婆》在全國優(yōu)秀少年兒童讀物評選中獲優(yōu)秀讀物獎。主編有深受幾代讀者歡迎的《365夜故事》,獲屆國家圖書獎。
賀友直,中國連環(huán)畫泰斗、線描大師,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連環(huán)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連環(huán)畫研究會副會長、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等職。從事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50多年,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作品近百部,并創(chuàng)作有大量風俗畫和文學插畫等美術作品。其中,《火車上的戰(zhàn)斗》曾在1957年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中獲一等獎;《山鄉(xiāng)巨變》獲屆全國連環(huán)畫評獎繪畫等獎,被稱為是中國連環(huán)畫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杰作。
方軼群,中國著名作家、編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中華書局編輯所編輯、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上海譯文出版社編審。從1946年開始,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另著有理論文章《怎樣寫得淺》等,至今仍被許多有志于低幼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者捧為至寶。作品《蘿卜回來了》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藝一等獎,《你歡喜誰》獲全國19801981年少年兒童文學優(yōu)秀獎。
嚴個凡,中國代連環(huán)畫畫家、作曲家。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不僅繪有多部圖畫書作品,在影視和音樂上也頗有造詣,1926年便拍過默片電影《可憐天下父母心》,曾經在上海流行一時的電影歌曲《千里送京娘》及《天上人間》也出自他的手筆。
洪汛濤,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文學理論家,與葉圣陶等齊名的中國"童話十家"。因創(chuàng)作享譽世界的童話《神筆馬良》,被譽為"神筆馬良"之父。畢生致力于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為兒童文學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其作品《神筆馬良》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一等獎,《狼毫筆的來歷》獲中國作協(xié)首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
萬籟鳴,世界動畫大師、世界著名導演、中國動畫電影創(chuàng)始人、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早年從事美術編輯、中西畫研究和動畫設計繪制工作,在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油畫、鋼筆畫、木刻等方面都很有造詣,后一直致力于探索以中國畫形式制作動畫片,是我國早期美術片的開拓者之一。1925年和孿生弟弟萬古蟾攝制的動畫廣告《舒振東華文打字機》是中國動畫片的雛形;1941年導演動畫片《鐵扇公主》,是我國也是亞洲部有聲動畫長片。1961~1964年創(chuàng)作出我國部彩色有聲動畫片《大鬧天宮》,榮獲第22屆倫敦國際電影節(jié)影片獎等無數獎項,震驚國際動畫界。
武玉桂,專業(yè)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早年學畫,后從文,出版童話集和各種低幼讀物數百本,并創(chuàng)作出版大量少兒卡通作品,作品曾在美國、日本、新加坡、臺灣等地出版發(fā)表。1994年,武玉桂應中央電視臺邀請,參與了52集動畫片《西游記》的編劇工作。1996年,參與了120集美國布偶片《芝麻街》的編劇。從1993年起連續(xù)二十余年擔任中宣部"全國青少年讀書活動"小學生讀本特約撰稿人。
周翔,國際知名圖畫書畫家、資深圖畫書編輯,《東方娃娃》雜志社社長,致力于傳播圖畫書理念,挖掘和培養(yǎng)新人,同時從事兒童讀物的插畫。
彭文席,兒童文學作家、鄉(xiāng)村老教師。曾任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其創(chuàng)作的著名寓言故事《小馬過河》從1957年入選小學語文課本至今,承載了人們半個多世紀的記憶。
陳永鎮(zhèn),當代兒童美術界代表性畫家。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兒童美術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安徽分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小馬過河》《蘿卜回來了》《寶船》《小貓釣魚》等。
謝華,當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于1982年開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陸續(xù)發(fā)表了兒童文學作品七八十萬字、幼兒文學集等,出版了多部長篇、中篇、短篇小說集。曾獲宋慶齡兒童文學提名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少兒讀物一等獎,第二屆、第七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等。
俞理,中國兒童畫十家之一,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兒童美術藝術委員會委員,曾任少年兒童出版社美術編輯、編審,為我國兒童圖畫書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她從1957年開始為兒童圖畫書畫插圖及封面,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巖石上的小蝌蚪》《風的故事》《老鼠嫁女》《獨立行動》《小兔小小兔當了大偵探》等。曾獲全國書籍插畫三等獎、幼兒讀物美術一等獎、全國幼兒優(yōu)秀少年兒童讀物一等獎等。
劉圻,著名動畫電影導演。曾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編輯、導演、編劇等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編劇了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人參果》等;執(zhí)導了動畫電影《烏鴉為什么是黑的》《驕傲的將軍》《墻上的畫》等。
劉圻在圖畫書藝術方面的造詣也非常高,《一塊小手帕》是其代表作之一。
方惠珍,幼兒教育工作者,經典童話《小蝌蚪找媽媽》的作者。
盛璐德,幼兒教育工作者,1933年畢業(yè)于蘇州景海女子師范幼師科,長期擔任幼兒園教師,曾被評為幼教一級教師、上海市優(yōu)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先后5次被選為區(qū)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她在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作了不少音樂、游戲、兒歌和詩歌等教材,著名的作品是經典童話《小蝌蚪找媽媽》。
楊永青,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美術編輯、編審,發(fā)表版畫百余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多家收藏。曾獲全國少年兒童圖書評獎美術一等獎、國際安徒生獎提名及中國出版署多種榮譽獎。
馮健男,著名畫家,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
曾獲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大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中心野間國際兒童圖書插圖大賽大獎、巴塞羅那國際兒童圖書插圖大獎。
擔任過三十多部美術片的編導、設計與繪制,包括《九色鹿》等;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少兒讀物四十余種,代表作有《好貓咪咪》《九色鹿》《神魚馱屈原》《熊貓康康歷險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