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套安徽文藝出版社的“散文家文叢”系列,旨在以叢書的形式,努力推出一些能夠進行內外探索的好文章好作者。文章以美為表,以真為骨,以趣為氣,以好讀和耐讀為基本要求。我們一直以這個標準看待文章,也是以這個標準來選擇作者的。對于散文的定義,我們延續(xù)化繁為簡的說法:諸多文體中,小說,占了一個山頭,綠樹成蔭;詩歌與戲劇,又分別占了一個山頭,枝繁葉茂;山頭與山頭之余,是大片郁郁蔥蔥的草地,它們叫作散文。
說散文,是老話重提,也是舊事重提。有些話,避不開,躲不掉,說千道萬,也必須說。
倉頡最初造字,驚天地,泣鬼神。文字,那時候是用來通神的,文章自然也是。甲骨文不是文章,最早的散文集,應該是《尚書》,都是上古的文字,正大莊嚴,有萬物有靈的意義。之后,青銅器出現(xiàn),文字,也帶有青銅般神圣的意味。先秦人作文,刀砍斧劈,鏗鏘有力,凡事都要說一個理來,列舉寓言,也是說理。理直氣壯,哪怕是歪理,也顯得振振有詞。那時凡文字成篇,皆是文章,由心而生,不玩辭藻,不是“詩言志”,就是“思無邪”。《道德經(jīng)》高蹈玄妙,神出鬼沒,把世界的至理都講透了;《論語》誠懇實在,雍容和順,平易中可見性情;《莊子》恣意汪洋,風輕云淡,最可貴的是難得的自由;《孟子》靈活善譬,多辭好辯,有凜然之威懾力;《韓非子》辭鋒峻峭,雄奇猛烈,有強詞奪理之急切。
先秦文章,如文字附諸甲骨、青銅之上,電光石火,意在不朽。有金石之音、風云之氣的,是《左傳》和《國語》。據(jù)說左丘明眼睛出問題了,孜孜于《左傳》;雙目失明了,仍不放棄《國語》。左氏有力殺賊,無力回天,筆下的每一個方塊字,都是刀劍淬火。不僅僅是左丘明,那時候的知識人,晉之董狐、齊之太史兄弟等,都是以文字為金石,視文字為重器。他們落下文字,是以天地為鑒,想著石破天驚的千古之事。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文章,以此風格慢慢延續(xù)。后來,凡刻在竹簡上、寫在紙上的,都被視為靈魂的祭奠,是用來封印的。文章,更被視為跟生命同質,甚至比生命更加永恒。
那時候的文章,最可貴的品質,在于真與樸,在于是非的堅守,以氣節(jié)和熱血激揚文字。字詞落下,熠熠生輝,感天動地的是作者的誠意。以真心做文章,文章不一定見真理;可是一定比假話作文要好,用假話寫出來的,一定不見真理。那個時代的文章,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先秦人寫作,也遇到煩惱。煩惱是什么?如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達不好把握,寫著寫著,偏離本來,或者言猶未盡,不敢多說。文章的游離和不確定,讓人們更懼怕和敬畏,文字因此更生神性。人們不敢多說,也不敢多寫;不敢亂說,也不敢亂寫。
秦漢時期,文字如長城的磚石一樣,沉重古樸。司馬遷的《史記》,是其中的典范。《史記》就是無形的長城,黏合字詞文章的,是無數(shù)的血和淚。
謝思球,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文學院簽約作家,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小說專委會委員。著有長篇小說《大徽班》《大澤鄉(xiāng)》《大明御史左光斗》《裙帶當風》和中短篇小說多部。曾獲安徽省社科獎(文學類)、第五屆曹植詩歌獎等獎項。現(xiàn)為樅陽縣圖書館館長、銅陵市文化名家文學工作室領銜人。
總序 散文的魅力趙焰
第一輯 細雨騎驢
垓下的月色
烏江的秋天
西風垓下
秦淮歌女
古秀才走宣州
莼鱸之思
地·光榮與夢想
燕燕于飛
鳳凰之夜
快樂德夯
機器人手捧桃花
從石牌到韓家潭
太湖尋禪(三章)
向匠心鞠躬
楓橋夜泊
斯是陋室
去岳西看山
卷軸(三章)
清香徽州(六章)
徽州女人
第二輯 書生意氣
流放或飛翔的詩心
厚積落葉聽秋聲
黃永玉和謝蔚明
風滿懷
出逃的詩心
江南文人(六章)
李叔同和李蘋香
書生的一種活法
一個人的山水長廊
大師的黃昏
流放者的蒼涼
我家門外長江水
做一顆讀書種子
左光斗故里行
……
第三輯 谷生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