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學藝術(shù)和造化自然都有大美,要欣賞其志其趣,不僅需要以意感,以神通,更需要得窺門徑。《文藝欣賞七論》收錄了王鼎鈞先生集中談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書法、篆刻欣賞的文章,既分門別類地概括其特質(zhì),又融會貫通地講述其精髓。一筆一畫,一皴一染,在文藝之道中展現(xiàn)的是真正的中國文化人。如他所言:現(xiàn)實世界產(chǎn)生欲望,藝術(shù)世界產(chǎn)生美感,欲望使人煩惱,美感使人的心靈凈化。所謂美感并不是美麗漂亮,而是憑自己的直覺進入一個圓滿的狀態(tài)。
談詩 :要了解詩,詩是貴族,不是平民;詩是珠寶,不是草木;詩是白蘭地,不是礦泉水;詩是花腔女高音,不是引車賣漿者言。
談散文:魯迅如鑿井,胡適如開河,胡適如講學,魯迅如用兵。讀魯迅如臨火山口,讀胡適如出三峽。
談書法:對現(xiàn)代書法來說,只有傳統(tǒng)是復印,只有個人是涂鴉。先看個人中的傳統(tǒng),后看傳統(tǒng)中的個人。
《文藝欣賞七論》:
《詩手跡》展示了臺灣地區(qū)一百四十八年來的詩脈,其間有四十六座詩峰。前賢后進若苦能甘,斷簡殘編歷經(jīng)水火兵蟲保存下來,恍如文化歷劫不滅的樣品。詩人向陽以史家之筆作閱讀導言,大處著眼,我從他的探訪中看出,詩興而后文學各體皆興,詩衰而后文學各體俱衰。不言而喻,詩的復興洞燭機先。詩居文學四體裁之首,也是四體裁共同的血液。我曾一再說不學詩,無以寫散文,我?guī)缀跻f不學詩,無以寫小說、劇本。想當年,解放戰(zhàn)爭告終,隔海分治,臺灣的新詩繞過了30年代的大山,然后散文、小說別開生面。而今,雖然臺灣詩壇已無呼風喚雨的空間,詩脈未斷,詩峰不孤,詩心、詩眼、詩興味、詩境界遍布,一如春是萬花,萬花是春,不信東風喚不回。
當時龍應*女士為《詩手跡》作序,她說詩是強大力量的話語在對外發(fā)聲,她以充沛的信念鼓舞了詩人。她也說詩是冷泉,她在序文中斟來一杯清涼之水,詩貴純粹。純粹,應該是詩復興的指導原則,也該是這一次展覽和出版選件的標準。并不是說,只有《詩手跡》展示的四十六家才純粹。這四十六家的手稿來自文學館的館藏,是抽樣,是代表。什么是純粹?她沒有說,我們可以詮釋嗎?唯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恕我妄言,純粹應該是就詩論詩,只計詩值,排除世俗附加的價值。俗語說名高好題詩,官大好題字,高名大官就是詩詞、書法之外世俗的附加。當年詩文眾聲喧嘩,門第、朋黨、政治正確、交際手腕、大眾寵愛都是放大鏡,都是擴音喇叭。選詩評詩,往往也像聯(lián)考閱卷一樣,對某些人給予百分之多少的加分;瘖y的終究要卸妝,踩高蹺的終究要落地,所以新聞版的名家比文學史上的名家要多。
詩人,或者說藝術(shù)家,當然有一個社會身份,純粹,就是把他和他的社會身份分開。并不是文化部門或者文學館把他分開,而是時間的淘洗、藝術(shù)的定位把他分開。藝術(shù)家必須在失去世俗的一切所有之后證明自己還是藝術(shù)家,一如釋迦在失去世俗的一切所有之后成佛。《詩手跡》展示了四十六家,只看其人的詩,不看其人在詩之外有沒有其他。尤其是曲終收撥當心畫,最強音落在了周夢蝶身上。周公是何等樣人?觀察家描述他一生工作卑微,生活簡易。他是著名的檐下僧、苦行詩人,除了詩,一無所有。他的無有恰恰彰顯了他的所有。如此結(jié)尾,整個過程的境界突然拔高。
這些年我常想,振興文運固然要鼓勵創(chuàng)作,恐怕也得幫助讀者提高欣賞力。我的印象,找個地方聽聽怎樣寫詩寫小說,容易,找?guī)讉人促膝談談怎樣讀詩讀小說,很難。這樣下去,是否會作家越來越多,讀者越來越少?作家好比是個廚子,做菜很辛苦,讀者是吃菜的人,吃菜是享受,按情理推想,應該吃菜的人對這些菜更有興趣,何以不然?我想吃菜也要懂得怎樣吃,也要知道什么叫好吃;尤其是美食,更要有一個學習的階段,俗話說三代做官,懂得吃穿。今天做菜的人數(shù)超過預期,吃菜的人數(shù)低于預期,未必可以用一句菜不好打發(fā)了之。
王鼎鈞,1925年生,山東蘭陵人,1949年到臺灣,曾擔任多家報刊副刊的主編,并在大專院校講授寫作課程。1978年移居美國。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著作近四十種,涉及散文、小說、戲劇等多個領(lǐng)域,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師。
第一輯
詩歌
漫談詩欣賞
今詩話
詩手跡
法拉盛詩歌節(jié)
只要有土!只要還有土!
第二輯
小說
漫談小說欣賞
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問天下多少小三子
第三輯
散文
漫談散文欣賞
散文七宗
旅游文學
移民文學
有書如歌
第四輯
戲劇
漫談戲劇欣賞
電視劇筆記
人生戲劇化
張火丁的兩出戲
第五輯
繪畫
漫談繪畫欣賞
畫廊去來
以畫會友
看生肖畫展
第六輯
書法
漫談書法欣賞
看人寫字
訪問張隆延先生
第七輯
篆刻
篆刻藝術(shù)雕蟲成龍
記兩位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