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張爾耆著作三種:《夬齋日記》《夬齋詩集》《夬齋雜著》。《夬齋日記》稿本一冊,藏于上海圖書館,包括《寄生錄》與《課兒日記》兩種。《寄生錄》記同治元年事,其時正值太平天國進(jìn)攻松江,日記講述了張爾耆及其親友在戰(zhàn)亂時期的親身遭遇,作為重要?dú)v史事件下的私人記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課兒日記》為張爾耆同治二年至六年的課兒記錄,該日記是清人家庭啟蒙教育的鮮活實(shí)錄,有助于進(jìn)一步了解禮學(xué)家張錫恭的幼年成長經(jīng)歷。《夬齋詩集》《夬齋雜著》為張爾耆存世詩文集,對于全面了解張爾耆生平經(jīng)歷、交游關(guān)系、學(xué)術(shù)趣味、心境變遷等具有重要價值。其中部分內(nèi)容可與《日記》對讀,深化對《日記》的理解。
張爾耆,松江婁縣(今屬上海)人,字符瑞,號伊卿,中歲自號夬齋。先世居浙江歸安,后遷松江。家傳畫學(xué),曾祖張紹祖,國學(xué)生,工山水,精于六法。本生曾祖張昀,乾隆二十二年(1757)高宗巡幸江浙呈畫冊,獲賜彩緞。其家世市隱,初不以讀書名,曾祖始有志向?qū)W。至祖父張璿華,乃專力于學(xué),淹貫群籍,篤學(xué)不倦,乾隆六十年(1795)恩科舉人,官青陽縣學(xué)教諭。父張?jiān)蚀,讀書務(wù)為淵博,好典籍,勤于校勘,嘉慶六年(1801)拔貢生,朝考一等,觀政戶部,終杭州知府。張爾耆生平詳見張錫恭《張伊卿行述》、顧蓮《張央齋先生墓志銘》等文。張爾耆生于嘉慶二十年(1815),早年業(yè),省試不售,閉戶讀史。工詩詞儷體文,師從桐城派姚椿受古文法,其學(xué)以義理為本,亦不廢考據(jù)?薄<叶嗖貢,更搜古籍,聚書至二萬余卷。見未刻書,即手自錄藏,凡所校訂,丹黃爛然。咸豐、同治年間曾經(jīng)歷太平天國戰(zhàn)亂,亂中避居無定所,而校書不輟,意有所感,又發(fā)為詩歌。亂后主持族中事務(wù),興復(fù)義田,心力交瘁。光緒十五年(1889)病逝,年七十五。張爾耆著作現(xiàn)存有三種:《央齋日記》《夬齋詩集》《夬齋雜著》。《夬齋日記》,稿本,一冊,今藏上海圖書館。顧蓮《素心簃集》卷三《張夬齋先生墓志銘》稱張爾耆“年十有三,即日記行事以自省”。張爾耆亦自陳:“第自束發(fā)受書,日有程課,童而樂此不疲。”(《央齋日記·寄生錄自識》)“余幼人家熟(塾),先君即命錄日課以察勤惰,弱冠后出應(yīng)世故,日書無間!保ā堆臊S雜著》卷上《日省錄引》)可知張爾耆自幼即以日記為日課,終身無間,而其日記現(xiàn)存者,僅有上圖所藏《央齋日記》一冊,F(xiàn)存《央齋日記括(寄生錄)課兒日記》二種。于今雖難睹張爾耆日記全貌,然此留存世間之二種,仍具有較為的文獻(xiàn)價值。《寄生錄》所載為同治元年(1862)事,該年太平軍兩攻松江。張爾耆于《寄生錄自識》中稱:“惟是烽煙四起,遷徙靡常,若不依事直書,他日無從追考,后之來者,更安知今日之困苦耶?”作為太平天國戰(zhàn)爭的親歷者,張爾耆于《寄生錄》中記述了自己于戰(zhàn)亂之際的所見所聞所感,可以視作重大歷史事件中的私人記錄。在張爾著的描述中,同治元年的松江地區(qū)人心惶惶,逃難者往來不絕。而給當(dāng)?shù)匕傩赵斐煽只耪,除太平軍外,更有清軍與華的洋槍隊(duì)。張爾耆多次在日記中提及清軍及洋槍隊(duì)縱火、搶掠、捉民船等行徑,并直言“兵勇與賊無異”。同時更痛斥洋槍隊(duì)與太平軍暗中勾結(jié),“約降開門”,洋槍隊(duì)入城劫掠,官兵不能禁止。于此水深火熱、內(nèi)憂外患交困之際,張爾耆感慨“吾民既苦于賊,又制于夷”“中國有寇,借助外夷,其結(jié)局未有不受侮者”。同治元年五月,張爾全家自松江府城至小昆山避難,至九月底方返家。顛沛流離之際,張爾耆身染瘧疾,更遭遇親人故舊亡逝離散之重創(chuàng)。親友中多有被戮、被擄、病逝者,如摯友席元章(字冠甫),既為張爾耆妹婿,又兼妻兄,亂中被擄,下落不明。此外,幼女粲媛、長女淑媛、繼室席氏更于一月之內(nèi)相繼病逝。張爾耆劫后創(chuàng)痛酷烈,自言“余連遭逆境,心神惘然”,通過《寄生錄》亦可窺見張爾耆亂世之中的生活遭際與心路歷程。《課兒日記》起自同治二年(1863)二月,終至同治六年(1867)六月。張爾耆在同治元年連遭重創(chuàng),大病初愈后自言:“余病起后,悶坐無聊,裁紙作字,課雷兒識認(rèn)……此記專為課兒而作,非要事則不書。”雷兒,即張爾著之子張錫恭(1858-1924),字聞遠(yuǎn),曾參與(大清通禮》纂修,著《喪服鄭氏學(xué)》《喪禮鄭氏學(xué)》,為清末民初禮學(xué)大家。張錫恭生于咸豐八年(1858),因此在《課兒日記》的記錄時段內(nèi),其正……至如《與蔡渭卿勸戒煙書M《蔡渭卿哀辭(并序)》《女粲媛權(quán)厝志銘》諸篇,又為親人所作,言辭悲切感人,其中《女粲媛權(quán)厝志銘》記幼女粲媛生平及暴病亡逝事,亦可與《夬齋日記》所錄事實(shí)對讀。今將張爾耆著作三種《夬齋日記》《央齋詩集》《夬齋雜著》整理出版,合稱《張爾耆集》。自知學(xué)力淺陋,難免錯訛,望學(xué)人讀者不吝賜教。魏榕
前言
整理凡例
夬齋日記
寄生錄
同治元年(1862)
課兒日記
同治二年(1863)
同治三年(1864)
同治四年(1865)
同治五年(1866)
同治六年(1867)
夬齋詩集
夬齋詩集序
省愚詩草
味道軒詩鈔
夬齋近稿
藤寮初稿
藤寮續(xù)草
浮家小草
悲秋集
夬齋雜著
夬齋雜著卷上
夬齋雜著卷下
張夬齋先生雜著跋
附錄 《央齋日記》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