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和論述了德里達的解構(gòu)主義理論, 試圖提示解構(gòu)主義的真正學理意義。作為國內(nèi)最早介紹解構(gòu)理論和運用解構(gòu)批評方法的學者之一, 作者在書中從整個后結(jié)構(gòu)主義興起的知識背景上來闡釋德里達及其解構(gòu)主義, 考察解構(gòu)主義在當今知識領域產(chǎn)生的必要性。就德里達的代表性文本展開具體分析, 追蹤其解構(gòu)思路展開的路線, 揭示解構(gòu)的意義和困擾所在, 對解構(gòu)主義進行了一次“尋底”探討和重新“修復”。
序
《德里達的底線》出版于 2009 年,那一年同時還有《中國當代文學主 潮》出版,兩本書各自都有 60 萬字。那一年我 50 歲,自己很看重這兩本 書,算是年過半百時的代表作,至今還是這樣看。《德里達的底線》雖然沒 有做任何宣傳和出版推廣,短時間內(nèi)第一版就售罄,一直想修訂再版,無 奈沒有時間坐下來重讀德里達?紤]到篇幅已經(jīng)有 60 萬字,再增加篇幅對 于出版是個壓力。想想也只有放下。此次收入文集除了糾正幾個錯別字,沒有再做修改。雖然遺憾,但也是無奈之舉。
本書出版后都只是朋友們私下交流,我從未組織過關于我的書的任何 評論,這本書也一樣。倒是《文藝研究》出面請南京大學肖錦龍教授寫有 書評,書評出來我才知道。想來一是可能是時任主編方寧先生重視拙著; 二是時任副主編陳劍瀾先生一直喜好德里達,他對我一直鼓勵有加。是故 請專家來寫書評!段乃囇芯俊返臅u主要是對比較重要的學術(shù)著作進行學 術(shù)分析評價,有問題和錯誤直言不諱。肖錦龍先生的書評很認真,他在德 里達研究方面用功多年,學問功力深厚,他在積極評價拙著的同時,也提出了很有學術(shù)深度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書評或這樣的文學批評是我所尊 重并信服的?上Т朔抻啗]有時間按照肖錦龍教授的批評建議進行深入 修改,但我知道拙著還存在的諸多問題。
本書的體例構(gòu)架雖然在來北大工作前就基本搭建好,但我到北大開設 “德里達導讀”(當時的課名可能是“解構(gòu)主義理論導讀”)課程時才真正形成,記憶中開了兩三輪。我與學生選擇德里達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或其中的 篇章細讀分析,讓學生讀明白德里達的那些基本思想、概念、方法和價值 立場。這門課顯然比較需要用心費力,我在北大中文系有幾門課都屬于理 論課,除了德里達外,“現(xiàn)代性理論導讀”和“中外文學批評方法”都需要 學生參與討論,要自己做功課。不過,那些年這幾門課都要限制人數(shù)(因為是討論課),最后抽簽確定選中課的同學,彼時想讀理論的同學還是不在少數(shù)。
德里達晚期的思想更為深邃平和,他談論的主題包括友愛、信仰、禮 物、好客、饋贈、死亡等等,無不帶有德里達獨特的深度和個性化的魅力。 德里達的好友,拉庫— 拉巴特說,保羅·策蘭發(fā)明了詩,德里達發(fā)明了散 文。拉庫— 拉巴特這里說的是“發(fā)明”,不是“發(fā)現(xiàn)”?梢娎瓗臁 拉巴特 是在獨創(chuàng)性和唯一性的意義上來說德里達的寫作的,他的思想,他的言說,他的文體,他用文字構(gòu)成的文本。他總是把你牽引到思想異域,完全神奇 陌生的國度,總有來自外星系的幾縷光不時透進來。本來確實應該把這些 思想、主題和言說概括起來,或解讀或分析或闡釋,那一定是極有意思當 然也是極有難度和挑戰(zhàn)性的工作。想來自己對德里達晚近的著作已經(jīng)無力 深究。回想當年寫作德里達這本書時,就耗盡了我的體能和精神。那時自己正當盛年,但上有老下有小。兒子那時正處于極端叛逆期,中考、高考,足以讓我身心交瘁。母親那時也時常病重病危,每接到妹妹的電話,我就 要買上飛機票,飛往武夷山。那時每日只有一趟航班,飛機正常應該晚上 九十點到達,但晚點是經(jīng)常的事情。下了飛機還要坐上汽車兩三個小時才 能到達我的家鄉(xiāng)光澤縣城。夜里在山路上顛簸,一路接聽妹妹的電話,心里萬分焦急。有幾年每年都有幾次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母親最后活到 82 歲高 壽才仙逝,以她那樣的身體狀況,她無疑是有著驚人的毅力。盡管很遺憾,自己沒有照顧好母親,全靠我姐姐和妹妹,最后母親能活過 80 歲,我還是很欣慰的。就是在這樣的年月里,我同時在寫著《德里達的底線》,這仿佛是另一個國度里的事情。在這個國度里,我同樣要歷經(jīng)艱辛困苦,要弄 懂德里達一篇文章,一段話,甚至一句話,經(jīng)常要花費半天的時間,要對 讀很多資料,反復琢磨上下文。那時自己還保持著一種工作能力,就是在 任何時候都可以坐在電腦前進入寫作,進入思想的復雜維度里,可以迅速拋卻煩惱和羈絆。坐在電腦前寫作自己喜歡寫的東西,對我來說就是最大 的快樂。但是,現(xiàn)在要我回到德里達,卻是心有余力不足。盛年不再,要 攀爬理論的高峰已經(jīng)沒有那樣的心氣了,誠如我在初版序言里說的,只能期待更年輕一代的學者去做。
本書出版后于 2011 年獲北京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這或許是該書出版后最早獲得的一項肯定,我很看重這項肯定。北大的優(yōu)秀成果獎應該是最客觀的獎項,沒有人去活動、打電話、拜票之類。各個學科,各院系報上來的有近 200 種著作,都是各院系評選出來再 到學校層面,應該說是北大成果中優(yōu)中選優(yōu)。那年《中國當代文學主潮》獲得北京市優(yōu)秀成果獎,去領獎的路上,社科部的一位老師告訴我,《德里達的底線》在北大優(yōu)秀成果獎評選中,得票居第一。因為這是事后,已經(jīng) 過去一段時間告訴我,也不算違例,這讓我很受安慰!兜吕镞_的底線》是我最看重的一部書,學術(shù)分量我自己不敢妄評,但我自己知道其難度和困苦,凝聚我的辛勞最多。能在北大獲得不同專業(yè)背景的評委先生的肯定, 不是容易的事情。在感激評委先生的同時,我也有一種欣慰之感。
這本書絕沒有“好評如潮”之類 —正如我對其他書一樣,我從來不 組織什么書評之類,連我的學生我都從未請他們寫我的書評,都只是朋友 們私下的鼓勵。除了肖錦龍先生的書評外,倒是夏可君先生讀后寫有書評, 對我有諸多鼓勵。另外有些朋友表示讀后的嘉許,王德威先生讀后就有發(fā) 來郵件,開始我以為是朋友間的客套或鼓勵,后來又有兩三次當面表示諸 多肯定和鼓勵。德威先生說:“中國人能把德里達寫到這地步……”云云,我理解他還是真的很肯定這本書。德威先生早年翻譯?碌摹吨R考古學》,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潞偷吕镞_的影響。他身邊的同事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先生就對德里達崇敬有加,曾自詡“解構(gòu)的歷史主義 者”。我與魯樞元先生有次在一個評審會上相遇,樞元先生也特地和我談 起他讀到《德里達的底線》頗有受益。樞元先生當是師長輩,非常客氣地 拉我到他的房間談起拙著。后來他送我《陶淵明的幽靈》,非常用心寫的一本功力深厚的著作。令我特別驚異和感動的還有范曾先生,他以 80 多歲高齡還閱讀《德里達的底線》,一頁一頁讀,還寫有許多眉批,請他的弟 子拍照來與我交流。我知道范先生認真閱讀過黑格爾的多部著作,下過一番功夫。作為晚輩的我,當然是敬佩范先生的求知精神,他愿意在拙著上 花時間,也表明他對后現(xiàn)代知識的渴求了解的心愿 —他一直在批評后現(xiàn)代,但他想更進一步了解后現(xiàn)代的諸多理論,對我也是極大的激勵和嘉許。還有一些朋友、學生,乃至前輩師長讀這本書都和我有頗多交流,我也深 受感動,也算一本用心費力的書沒有白寫,還是有人讀,對他人有所助益, 我以為這是對拙著的真正的肯定,這也算是一種最為真實的慰藉。
回首往昔,自己沒有什么可以驕傲的事情,但在那樣困難的時間里寫 完《德里達的底線》,總算有一點聊以自慰的資本。年輕時敢于挑戰(zhàn)難度,永不言敗,總想一步步前進。二十年前,我在桌旁的墻上寫了里爾克的一句話:“去珍惜重大的任務,并努力學會與重大事物交往!睂懽鬟@本書,也算是一項命定的“重大的任務”吧?于是,也可以心安理得看待自己的盛年歲月。
是以為序。
陳曉明
2020 年 12 月 4 日
陳曉明,男,1959 年生,福建光澤人。1990 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 年起在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 年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6 年至 2020 年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2020 年受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1995 年至 1998 年曾在荷蘭萊頓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等學府做訪問研究和講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文學理論等。出版有《無邊的挑戰(zhàn)》(1993)、《不死的純文學》(2007)、《德里達的底線》(2009)、《中國當代文學主潮》(2009)、《眾妙之門》(2015)、《無法終結(jié)的現(xiàn)代性》(2018)等 20 多部著作,發(fā)表論文、評論近 600 篇。
2003 年獲首屆“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年度評論家獎項,2006 年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理論評論獎;曾獲教育部、北京市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等獎項若干。擔任教育部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等職。
目錄:
導 言·后現(xiàn)代的開啟與解構(gòu)的未來面向
005 后現(xiàn)代的開啟者
012 德里達的后現(xiàn)代意義
022 德里達的思想階段轉(zhuǎn)變,歷史性與肯定性問題
032 解構(gòu)與后現(xiàn)代的信念問題
第一章·解構(gòu)的底線:“解結(jié)構(gòu)”的歷史性問題
003 戰(zhàn)后的法國思想界:薩特的時代
012 結(jié)構(gòu)主義的時代
019 結(jié)構(gòu)主義的統(tǒng)治與對抗的開始
027 對?碌摹拔宜肌钡呐
043 解結(jié)構(gòu)的無底游戲
第二章·解現(xiàn)象:主體意向與歷史性問題
064 現(xiàn)象學的根基
071 “生成與結(jié)構(gòu)”的歷時性解構(gòu)轉(zhuǎn)換
080 先驗邏各斯的歷史性質(zhì)疑
099 意向性還原的非歷史性
109 聲音、書寫和補充
第三章·解—文字與存在:清淤與清除起源根基
117 文字與言語的對抗
125 寫下的存在和被寫的存在
134 普通語言學中的語音中心主義與邏各斯的合謀
151 對盧梭和列維— 斯特勞斯的文字觀念的解構(gòu)
162 關于盧梭的替補的批判
第四章·解構(gòu)的關鍵詞:延異的無限運動
173 延異思想與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
182 延異的其他思想淵源
188 符號的延異與索緒爾語言學
195 延異的基本含義
201 延異的歷史性問題
204 關于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爾
第五章·解構(gòu)的策略:文學對抗哲學
214 解構(gòu)的修辭學或柏拉圖的藥
232 顛倒與嫁接:文學對哲學的改寫
239 起源的缺乏:不在之在
249 延異的歷史性:補充與替換
258 文學對抗哲學的另一種態(tài)度
第六章·解文學性:奇怪的建制與劫持
268 文學性與“奇怪的建制”
276 文學類型、法律與女人
283 在法律面前、署名的語境
291 被劫持的文學性
第七章·解構(gòu)的倫理面向:他者、寬恕與責任
308 關于列維納斯的他者倫理學
313 解構(gòu)暴力與形而上學
324 人的終結(jié)與人的倫理學
334 寬恕的無條件性與不可能性
346 關于動物、死刑與死亡的饋贈
第八章·法律、暴力、正義與絕境
373 關于正義的權(quán)利,從法律到正義
391 本雅明:暴力、革命與救贖
408 絕境:解構(gòu)的向死而生
第九章·友愛政治學與他者的人道
422 “也許”與他者的倫理學
436 友愛與幻影朋友之回歸
451 友愛的現(xiàn)實情境:絕對敵意與人道
457 民主正義與他者的人道
第十章·馬克思的異質(zhì)性精神與彌賽亞性
471 后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歷史語境
481 幽靈化:為什么是幽靈?
495 驅(qū)魔道,歷史無法終結(jié)
503 以解構(gòu)的名義繼承,以及幽靈學的悖論
511 面向未來的彌賽亞的肯定性
523 參考文獻
541 附錄:初版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