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國家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需求為牽引,提出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按需調控和組合增益的多元通風模式,闡明其流動、傳熱及氣載致病微生物傳播過程,提出防疫通風設計原理與方法?蔀闄C場等交通建筑通風的科學防疫設計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實現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交通建筑空氣環(huán)境安全保障,有效控制氣載致病微生物擴散;促進通風技術的發(fā)展和暖通行業(yè)的進步。此外,對有效控制生化污染物擴散,保障國家重要目標的建筑環(huán)境安全也具有借鑒意義。
上篇 氣載有害物傳播與氣流運動
第1章 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方式
1.1 呼吸道傳染病
1.2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感染途徑及新冠病毒認識歷程
12.1 主要感染途徑
1.2.2新冠病毒空氣傳播方式的認識歷程
1.3國內外關于新發(fā)呼吸道傳染病的通風防控途徑概述
1.4 通風排除氣載致病微生物效果的指標:感染概率與稀釋倍率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自然通風驅除氣載有害物
2.1防疫自然通風的特點
2.1.1氣載致病微生物濃度空氣流動的稀釋效應
2.1.2 通風氣流有序引排
2.2 驅除有害物的自然通風方式
2.2.1 風壓驅動通風
2.2.2 熱壓驅動通風
2.2.3 熱壓和風壓聯合作用通風
2.2.4建筑自然通風潛力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空氣流動及生物氣溶膠輸運理論與方法
3.1空氣運動
3.2 氣溶膠輸運
3.3氣溶膠輸運的解析及數值求解
3.3.1 高斯擴散模型
3.3.2CFD數值模型及邊界條件 .
3.4氣載致病微生物的特性變化
3.4.1環(huán)境影響因素
3.4.2 氣載致病微生物活性衰減計算模型
3.5氣載致病微生物顆粒的沉降影響因素
3.5.1 影響顆粒沉降的因素
3.5.2 沉積預測模型
3.5.3再懸浮預測模型
3.6 口罩篩濾的物理機制和影響因素
3.6.1篩濾的物理機制
3.6.2口罩過濾效率的主要影響因素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機場建筑及通風空調形式
4.1機場建筑的布局及室外風場特點
4.1.1機場位置與建筑布局
4.1.2 室外風場
4.2 機場建筑機械通風模式
4.2.1混合通風
4.2.2置換通風
4.2.3 貼附通風
4.3疫情期的機場應急通風問題
4.3.1疫情期間機場建筑通風現狀
4.3.2 機場防疫通風源頭與過程控制
4.4防疫通風:機械通風與自然通風的協(xié)同增益
4.4.1機械通風與自然通風的協(xié)同
4.4.2機械通風與自然通風協(xié)同增益轉折點
本章參考文獻
中篇機場疫情傳播路徑案例解析
第5章機場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及通風空調系統(tǒng)狀況
5.1感染源與被感染者的時空交聯
5.2 機場功能分區(qū)及客流流線
5.3 機場通風空調設計
5.4機場氣象條件
5.5 機場建筑關鍵功能區(qū)的通風空調系統(tǒng)現場調查測試
5.5.1T3航站樓出發(fā)層及北連接樓
5.5.2國際指廊衛(wèi)生間排風系統(tǒng)
……
下篇 機場建筑高效軀替氣載污染物分區(qū)通風技術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