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詩人羅立、余瑋合著的新詩、舊體詩原創(chuàng)作品選粹。全書情感真摯、細膩,文字淡雅、明澈,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之感興、生命之感念、世事之感喟、史事之感觸、家國之感慨。詩人結(jié)集成冊,拾掇起散落在時光里的碎片,腳步由模糊變得清晰而洋溢詩意,回望一個個人生的渡口或驛站。田園、故土、故人、時光、人文、紅塵……他們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遇過的人、對世情的追問、對人生的思考等等,在這里燃起成一行行詩。這是兩位詩人心路的詩情小結(jié),有心聲,有行吟,有新唱,有古韻。目光以心之悟聚焦成風景,靈感以詩之名升華成火焰,心香因韻之醉裊娜成逸境。翻開詩卷,打開詩人歲月的門扉,沿著靜好的年華里感受滿滿的深情,傾聽溫暖的詮釋。
序:千里江山詩心不負
自序:無處不青綠
卷
十四行吟
鬧鐘/002
三棵棗樹/003
大白兔和小白兔/004
次照相/005
小人書/006
蚌埠·珍珠賦/007
我的大學/008
我要學畫畫/009
夢筆生花/010
鏡湖緣/011
山鬼/012
韶山?jīng)_/013
恨愛天柱山/014
兩扇窗/015
我要活得有趣/016
娃娃魚自述/017
麻將的啟示/018
老家的荷塘/019
六尺巷/0
西湖變奏曲/021
浪漫情侶路/022
美麗的太陽島/023
外灘情人墻/024
長湖長/025
初到海口/026
兩只優(yōu)雅的鵝/027
此心光明/028
無花果/029
孤獨的椰子樹/030
一碧涵空/031
橋/032
涪江放歌/033
妹妹出嫁/034
風月無邊/035
酒尖上的舞者/036
德耀錘鐮石/037
東方美神/038
天山天池/039
恩來/040
長亭送別/041
7.1米高的雕像/042
霧凇/043
鏡鑒日月潭/044
黃河頌/045
美酒河/046
喚魚/047
日月同輝/048
詩酒杏花村/049
終南山/050
鼓浪嶼之聲/051
澳門榮歸周年記/052
長江舉起酒圣山這只酒杯/053
踏馬賀蘭山夢/054
孔子的故事/055
又見“玉環(huán)”/056
西湖龍井/057
大理/058
麗江艷遇/059
只此青海湖/060
叫賣廣告的榮光/061
非典之惑/062
游學華山/063
夢回丹鳳/064
春天來了/065
我的姐姐是一朵芝麻花/066
溫一壺西鳳酒/067
蓮山作證/068
云窩/069
一覽眾山小/070
莫高之道/071
初心若雪/072
花洲書院/073
……
跋:
血管里燃燒的句子落在
紙上/297
上一個冬天的時候,我曾為一位朋友的詩集作序。冥冥中似有巧合,今年歲末,又收到相同囑托,此番即將付梓的是羅立、余瑋二君合著的詩集《只此青經(jīng)》,古人說:“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寫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寫法更是嫁石為全的觀辛歷程。我眼中不過數(shù)行的作品,作者卻要在人生的路上敵涉許久,閱盡四季顏色,方能凝結(jié)。這樣的凝結(jié),全然是人生的紙上造境。是難形容的。而間談論感受,實在很難摒除外人視角,窺其全脫。但我還是欣然應允,既是真心為兩位朋友詩集的出版而高興,也是喜愛他們筆下蓬蓬然的青綠天地,譬如看見隔墻春色忍不住探尋一番。
羅立、余瑋二君是我的荊楚同鄉(xiāng)。這本《只此青綠》,收錄了二人的新詩與舊體詩原創(chuàng)作品計300余首,是一處風景繁盛的所在。詩集中有我魂紫夢牽的鄉(xiāng)土故園:東湖在春天“睜開了惺忪的睡眼”,荊門的梔子“花香彌漫了整條巷子”,“像一幅宋畫”的后港荷塘,“青綠滿晴千壑景”的赤壁……望過去只覺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似曾相識的景色紛至沓來,若隱若現(xiàn)的記憶從目及處潮涌,仿一個轉(zhuǎn)身就會遇見熟人、看見一個與少時場景相連的接口。毋庸置疑,羅立和余瑋走過很多地方,詩集中也寫到許多地方,但我
卻相信:如果整部作品有一個出生地,那一定是荊楚
二
羅立筆下的荊楚“坐擁”,余瑋說它“充滿詩意”,“隨意拋撒一網(wǎng)都可在空氣中撈到詩的句子”。我當然是熟悉荊楚的,也曾在一次“我為家鄉(xiāng)寫情詩”的活動中,以一首《故鄉(xiāng)古意》,寫過柳浪湖、虎渡河的與三袁、二圣的風流。這樣的感知,不知不覺沖破了隔在我與詩集所營造的詩意空間之間的那堵“墻”,讓我得以帶著己見,親近詩中天地。
“初極狹,才通人!痹娂醯囊庀篌w。從羅立的少年出發(fā),家里的鬧鐘、菜園的棗樹、糖、小人書,像一塊塊石子,慢慢鋪出蜿蜒的街巷。街巷的所在正是羅立的老家后港,并不大,卻也縱橫交錯。身處其間,能感覺那份炙熱的情感如一抹抹夏日斜暉,撲面而來,又擦肩而去。
“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睆臅r光的白云深處一路走出,羅立的足跡開始邁向更廣闊的世界和生活,余瑋的加入則讓這方紙上天地的色彩變奏更加豐富生動。枕水臥漱石,隨花追野步,那些一觸即發(fā)的靈感與沉淀而來的思緒,高聳處如山,低洄處成水,順著時間緩緩更新,終于拼接出一幅青綠長卷。這幅長卷是立體的,可供人徜徉其間,找一塊喜歡的地方閑坐下來,以眼前之景的“實”,想象遠方之景的“虛”,激活詩情之景的“空”,感悟詩意之景的“靈”,或干脆讓心在這里滋養(yǎng)一二,借草木點染汲取些蓬勃的力量;也可只作遠觀,從不同視角欣賞它的全貌,把它當詩意的交響,當友誼的范本,當時代的注腳或個體生命的本相……讓詩的力量在這樣的親近中被重
新發(fā)現(xiàn)和確認:一方熟悉的空間,被磅礴的未曾識見的意象填補和拓展,忽然變得新鮮起來,無邊無界——這正是詩意的之境。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睂人來說,詩意的有時是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