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塑造了希臘。荷馬史詩凝聚并升華了希臘人的民族自豪感,使他們具備了自己的宗教觀、生存理念、審美追求、政治判斷力和價值取向,擁有了自己的觀念形態(tài)!兑晾麃喬亍泛汀秺W德賽》是希臘民族次清晰的話語表述,其巧妙糅合了神話的古樸和新視野展望的瑰麗詩句濃墨重彩,為后續(xù)時代的希臘人繪制了他們即將進入其中的世界圖景。
本書聚焦并圍繞荷馬史詩展開研究,提出了諸多新觀點。在介紹荷馬和他的史詩的基礎(chǔ)上對荷馬的詩學思想進行了深入和全面的探究,研述了史詩語境里的奧林波斯諸神,探討了宙斯在希臘神系里的霸主地位,分析了他的文本處境;通過解析國王,指出阿那克斯和巴塞琉斯之間的異同,細致剖析了荷馬的王者觀;又指對英雄,細論其長相、戰(zhàn)力、吹擂、氣短和羞辱意識等,細察英雄世界里普通人的生活,針對其在明喻里的表現(xiàn),做了貼近古代語境和社會狀況的梳理;考察英雄時代的議事機制;討論了史詩人物的二畏以及普通人的話語權(quán)利等問題;結(jié)合鉤沉詞義的做法,闡述了命運與人生、死亡和諸神之間的關(guān)系,分析其對宙斯權(quán)力的制衡;從側(cè)面指涉希臘文化的核心,深入研討史詩人物的悲劇意識,揭示了斯庫拉的峭壁和卡魯伯底斯的漩渦的能指潛質(zhì)……
全書內(nèi)容豐富,立論精當,引證翔實,行文通暢,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治學理念,實現(xiàn)了學術(shù)性、思想性和可讀性的完美結(jié)合。
在這部著作中作者陳中梅以世界眼光聚焦荷馬史詩,對其進行獨到、深入和系統(tǒng)的探究,為我們呈現(xiàn)壯闊史詩世界的同時,也展現(xiàn)出自身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深厚學養(yǎng)。
序
屈指算來,如果把 1987 年春季在美國楊百翰大學人文、古典和比較文學系修習《伊利亞 特》作為起點,我正式接觸荷馬史詩迄今已有二十一年的漫長時間。在這二十多個春秋 里,我在廣泛閱讀的基礎(chǔ)上也做了一些別的事情,比如說翻譯了埃斯庫羅斯的悲劇,譯注了 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撰寫了《柏拉圖詩學和藝術(shù)思想研究》以及《言詩》等著作,撰寫了十 幾篇萬字以上的學術(shù)論文。但是,雖然心有旁騖,我卻一直沒有停止過對荷馬的關(guān)注,讓我始終魂牽夢縈的還是荷馬和他的史詩。這是一個深深觸動我的文學想象和思辨神經(jīng),并 且始終揮之不去的荷馬情結(jié)。古希臘史詩巨匠荷馬或許是西方歷偉大的詩人。阿里 斯托芬尊其為神圣的(theios);在羅馬歷史學家維萊烏斯(Velleius)和普利尼 (Pulinius)的心目中,這位希臘歌手是他們仰慕的神圣的詩人。但丁稱荷馬為詩王 (poeta sovrano);文藝復興以后,荷馬的聲望如日中天。用雨果的話來說,在這個耀眼的文學太陽面前,偉大的維吉爾也只能是一個陪襯他的月亮。書稿的章會涉及荷馬身世的 撲朔迷離以及發(fā)軔于古代的關(guān)于荷馬史詩著作權(quán)的紛爭,但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談此類問題。出于對荷馬的敬重,也考慮到他在西方文學史上無可替代的獨特地位,本人不揣淺陋,兩度翻譯了他的史詩。世界上不一定有第二個人做過同樣的事情,但我卻磕磕絆絆地做了,并且直到現(xiàn)在仍在結(jié)合閱讀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古希臘語水平,對第二個譯本進行不間斷的修訂。讓我略感欣慰的是,經(jīng)過這些年的努力,現(xiàn)在我已能依據(jù)原文,對西文譯著中的一些用詞進行細致的甄別,提出自己的見解。荷馬值得我們?yōu)樗淖髌窔椌邞]。然而,譯事上的 有限成功并沒有給我?guī)硖嗟南矏。相反,它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要想在詩情、文采、歷史感和知識面上跟上一位偉大詩人的步伐,自己極有必要在一些方面進行嚴酷的磨練,不斷提升思力和學養(yǎng),做好畢生從事荷馬史詩研究的思想準備。上文提及的修訂當然表明譯者的責任感,但同時也說明譯文的質(zhì)量并非盡如人意。如果說次翻譯荷馬史詩時還多少帶有一些年輕人的沖動,當我在1999年至2002年間譯注《奧德賽》時,以前的朦朧感覺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從那時起,我明確認識到荷馬史詩不僅是詩,而且是史,它的瑰美詞句里有古代詩性哲學的若隱若現(xiàn)。荷馬史詩是學問,對它的注釋和研究是學術(shù)。倘若以有完整存世文本作為評估的標準,我們是否可以說荷馬不僅站立在西方文學長河的開源處,而且也站立在西方歷史和思想長河的源頭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荷馬史詩是西學的開端。不過,稱荷馬史詩為學問,不等于否認它的秘索思(mythos,神話、故事)性質(zhì)。我的意思是,荷馬的秘索思里包含豐廣的可思辨基質(zhì),一經(jīng)后起之秀邏格斯(logos,理 性、闡述、規(guī)則)的沖擊,便會在顯示古老的同時,放射出思想的光芒。荷馬的作品乃詩、史、思的結(jié)晶,這么說不僅毫不為過,反而有可能需要進行正面的補充。除了多方面的實用知識,它所富含的西方神學方面的原初信息,也是我們必須重視它的理由;谶@樣的認識,我在區(qū)分了秘索思與邏格斯的基礎(chǔ)上,也指出了二者之間的互通和互補,看到了二者在思想史意義上的遞接。秘索思和邏格斯至今依然是撐頂西方文明大廈的兩根支柱,但這兩根支柱之間不是老死不相往來或互不相干的,其間有敵對,有抗衡,但也有借鑒,有互補,有時甚至可以進行有利于雙贏的合作。秘索思和邏格斯共同參與了西方軟實力的建設(shè),它們之間的沖突、協(xié)調(diào)以及在抗爭和妥協(xié)的基礎(chǔ)上所達成的戰(zhàn)略分工(盡管遲至拿破侖時代,西方尚未明確完成對于建設(shè)現(xiàn)代國家來說至關(guān)重要的政教分離),展示了西方文明的機制能量。秘索思和邏格斯之間不總是涇渭分明的,其間必定有某種能使合作和互通成為可能的東西,存在著某種二者可以共享的智性元素。出于這樣的認識并依據(jù)必要的資料支持,經(jīng)過多年的深入思考,我在2006年撰文提出了塞瑪(sēma)這一概念并初步論證了它的理論可行性,于荷馬的秘索思里挖掘出崇尚實證和重視可信度的內(nèi)核,并將其定位為秘索思朝向邏格斯過渡的中繼點,由此開辟了從認識論角度入手研究西方古典文學和學術(shù)思想史的新視角,學理地打通了二者之間的隔閡。塞瑪上承秘索思,下接邏格斯,是連貫展示希臘思想史發(fā)展脈絡的概念中樞。聰明的史詩人物與后世希臘學者中的許多人都注重實證。修昔底德和柏拉圖均不看好荷馬的秘索思,但二者卻一前一后,心照不宣地抓住了《奧德賽》里奧德修斯的求知行為,認為其中包含可資開發(fā)的哲學內(nèi)涵。在S.伯納德特(Benardete是有影響的Herodotean Inquiries一書的作者)看來,修昔底德實際上繼承了奧德修斯的求證欲望;而 P.J.德內(nèi)恩(Deneen)的評價是,盡管對史詩英雄(比如說阿基琉斯)頗有微詞,柏拉圖卻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奧德修斯的探索者形象,并且結(jié)合蘇格拉底的求索,在重要的《國家篇》里對此有所發(fā)揚光大。指出秘索思和邏格斯的元概念性質(zhì),不僅有助于我們看到西方文化的特色,而且還會啟發(fā)我們更加明晰地看到中國古典文化的地域品性,以及它的以經(jīng)群(如六經(jīng)、九經(jīng)、十三經(jīng)等)和六藝于治一也為特點的組合形式。即便引入道家的陰陽概念,中國文化的群星拱月和強調(diào)定于一尊的不變特色依然是明顯的,因為它所反映的,本質(zhì)上不是類似于秘索思與邏格斯之間的那種以神話與科學的對立方式展開的沖突。中國文化強調(diào)穩(wěn)定與和諧,這是它的優(yōu)勢,也是強項。我的研究仍在不斷的深化之中。我會把研究 的重點依然放在西學一側(cè),而不言自明的是,這一研究取向會促使我在現(xiàn)有的水平之上,加大對荷馬史詩和以它為依托的整個荷馬學的依賴程度。細心的讀者或許會發(fā)現(xiàn)筆者在剛才談論求知時有所跑題,但求知與實證是有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并不構(gòu)成沖突。此外,考慮到求知和探索是筆者近年來鎖定的概念主題,很可能與今后的研究走向直接相關(guān),因此在此略作提及,也帶有幾分投石問路的意思。
荷馬史詩的瑰麗使我激動,但它深厚的知識積淀和人文底蘊又促使我盡可能地冷靜,使我時常陷入不知或不在乎是否有所收益的沉思。寫文章要有條理,但思考可以難以名狀。怎樣才能把自己對荷馬及其史詩的感受以比較恰當和相對完整的方式表達出來?怎樣才能更好和更有效地梳理自己的思緒,從而能把一些看似獨立的問題串連起來,形成比較連貫和有所呼應的思考?怎樣才能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有層次地釋放思想的能量,有節(jié)制地邁向互動的廣闊,為自己的學術(shù)情感和觀點表述尋找一個能夠達成廣泛交流的平臺?顯然,若要實現(xiàn)這些設(shè)想,好的辦法或許莫過于把自己的積累和心得寫出來,形成一本專著。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想法或許聽起來不錯,但真正實施起來卻難度很大,困難重重。課題的設(shè)立是以項目的形式規(guī)定下來的,有時間上的限制,在開始寫作的頭幾個月里,工作的冷峻性質(zhì)沒有給我?guī)斫z毫快樂。后來,隨著思考和寫作的緩慢而有成效的推進,自己逐漸沉浸到了與荷馬的切磋、交流和商榷之中,慢慢忘掉了時間的禁錮,反倒感覺有些輕松起來,個別好的時間段里甚至還能做到思緒紛飛,文隨心至,體驗到了寫作的自由。這才是學者的人生。壓力依然存在,付出依然巨大,但壓力的石塊下面會長出思想的小草,綻開體現(xiàn)時間價值的花朵。學校不應該是一個折磨人的地方。同樣,學術(shù)不僅可以,而且應該陶冶人的心性;讓人趾高氣揚和把人搞得灰頭土臉,都不是它的中性本質(zhì)所應該得到的展示。
本書稿共計十七章。、二章著重介紹荷馬和他的史詩。第三章對荷馬的詩學思想展開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研究。第四章寫史詩語境里的奧林波斯眾神,并由此過渡到第五章,從力量、謀略和局限等幾個方面入手,探討了宙斯在希臘神系里的霸主地位,分析了他的文本處境。第六章解析國王,討論了阿那克斯與巴塞琉斯之間的異同,細致剖析了荷馬的王者觀。第七、八兩章指對英雄,討論涉及他們的長相、戰(zhàn)力、吹擂和羞辱意識等內(nèi)容。戰(zhàn)場上 的士兵來自和平時期的平民。書稿的章節(jié)設(shè)計配合這一理解展開,用了第九、十兩章細察普 通人的生活,針對牧者、獵手、農(nóng)夫和水手等社會群體在史詩尤其是明喻里的表現(xiàn),做了 貼近古代語境和社會境況的梳理。第十一章考量英雄時代的議事機制;第十二章的內(nèi)容與此對接,討論了史詩人物的二畏以及普通人的話語權(quán)利等問題。第十三、十四兩章探討命運,結(jié)合鉤沉詞義的做法,闡述了命運與人生、死亡和眾神之間的關(guān)系,以分析命運對宙斯權(quán)力的制衡終篇。荷馬知道宙斯的權(quán)力應該受到限制,但就如何進行有效的限制以及限制到什么程度等難題,他卻似乎還沒有形成一個明晰的思路。他的神權(quán)論的后底線,還是宙斯的良好意愿以及凡人對這種良好意愿的認同。第十五章從一個側(cè)面指涉希臘文化的核心,深入研討了史詩人物的悲劇意識,背靠西方文學史上源遠流長的解喻傳統(tǒng),揭示了斯庫拉的峭壁和卡魯伯底斯的旋渦的能指潛質(zhì)。不設(shè)前提地強調(diào)生存的悲劇本質(zhì),會讓人感到沮喪。生活中有歡樂,也有不向苦難低頭、奮起抗爭的豪壯。古希臘人之所以沒有過早地在烏黑的命運和強烈悲劇感的重壓下喪失生活的信心而走向受宿命論誘導的精神沉淪, 荷馬所倡導的生存觀和鼓勵進取的處世態(tài)度,起到了遏制失敗主義情緒蔓延,并進而避免社會主流價值體系崩潰的重要作用。荷馬的生存觀里帶有導致深刻而又不致被深刻所毀滅的相輔相成的觀念合理性。每一種古代文明都有各自的長處。但是,化悲哀或悲苦為悲壯,變被動應付命運為主動進取,將渺小升華為有限的偉大,從具體的事例中演繹出對一般和普遍性的有哲學底蘊的領(lǐng)悟這樣的意識和舉動里有希臘思想的精華。第十六章重點剖析史詩英雄抗爭命運的豪壯,展示了魯基亞英雄薩耳裴冬的硬漢精神和作為一位杰出史詩人物的思想境界,突出了對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的戰(zhàn)斗作風、心理素質(zhì)、命運觀和強烈榮 譽感的揭示。第十七章的主角是阿開亞豪杰阿基琉斯,分為勇冠全軍的英雄、個人英雄主義和盾牌的另一面等七個部分,既較為系統(tǒng)和透徹地分析了阿基琉斯的性格弱點和過錯,也不無新意地挖掘并充分肯定了這位希臘英雄身上的某些或許鮮為人知的優(yōu)點。
不言而喻,對于一部具備一定規(guī)模的書稿,以上文字大概只能算作是粗略的介紹。然而,既然是一篇序言,就不宜過于單薄,除了要有些深度,還總該有一個能夠說得過去的篇幅。所以,我打算從書稿的要點,亦即自以為有些價值的亮點中提綱挈領(lǐng),精選一二,擇要陳述,能起一點導讀的作用固然很好,但若能因此而有幸得到方家的指教,則無疑更是一件能讓我感到高興的事情。
讓我們先從第三章的敘事主旨,亦即荷馬詩論說起。古希臘人愛詩,出于本能。詩的激情奔騰在他們的血液里,融化在他們的生命中。但是,古希臘人又是一個追求均衡的民族, 冷靜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也是他們崇尚的處世態(tài)度。詩歌全面反映他們的生活,它的玄妙想象里有他們初的審美情趣和理論沖動。以為荷馬只是一位史詩詩人的觀點當然是片面的,但即便承認他在哲學、神學、歷史、民俗學、天文、地理、軍事、農(nóng)藝、醫(yī)術(shù)和語言等諸多方 面有時代特色的造詣,如果不提他對西方詩學思想之形成所做出的原初貢獻,我們對他的認識依然談不上不留遺憾。經(jīng)過發(fā)掘,我們將會看到,荷馬詩論的存在是一個客觀事實。荷馬詩學是他的詩藝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熟程度,在一些方面甚至可能超出了一些資深文 論家們的想象。詩人是神的后裔,他們的作品,即便訴諸悲情,也給人以回味無窮的美感。詩歌不僅是神賦的,而且還可以是自我教授的(autodidaktos),切身的體驗和從業(yè)的經(jīng)驗使他感受到親臨其境者(或目擊者、當事人)的講述,也應被視為詩歌內(nèi)容的可靠來源。此外,荷馬意識到他在表述主流以外的觀點,因此在敘事中講究策略,使用了技巧。荷馬的詩學思想初樸,卻不完全是唯心的;事實上,它重視經(jīng)驗,也有實事求是的一面。所以,我們有必要記住的是,當揚棄神賦論時,人們并沒有告別荷馬,因為他的另一種說法 會完成解蔽,由暗處走向明處,由幕后走向前臺,取代神賦論的魅力,把人們導向崇尚務實、尋覓真知的途徑,深入探究史詩故事的真實成因。寫作西方文論史是依循慣例,仍然從柏拉圖(或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德謨克利特的些許片斷)開始,還是將起點至少前移三百年,從人們以往不甚熟悉的荷馬詩論開始,讀過書稿第三章的細述,相信答案或許已不難尋找。順便說一句,研究荷馬詩論大概還應重視其中大量出現(xiàn)的明喻,因為正是在那里,詩人基本上徹底排除了神賦論的參與,暗示無需神靈點撥,僅憑自己的見識,便可完成明喻情節(jié)的制作,講誦各種聽眾耳熟能詳?shù)男」适隆?
陳中梅:畢業(yè)于美國楊百翰大學,獲博士學位,曾訪學希臘亞里士多德大學古典系。退休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古希臘文學、文論、荷馬史詩以及西方文化基本結(jié)構(gòu)研究。出版專著《從物象到泛象開辟文藝研究的新視角》、《柏拉圖詩學和藝術(shù)思想研究》、《荷馬史詩研究》等。譯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譯注并附文闡釋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發(fā)表論文《亞里士多德〈詩學〉章研析》、《論柏拉圖哲學的文學基礎(chǔ)》、《試論希臘思辨體系中的technē》、《希臘神族的起源》《〈奧德賽〉的認識論啟示尋找西方認知史上logon didonai的前點鏈接》《表象與實質(zhì)荷馬史詩里人物認知現(xiàn)象的哲學暨美學解讀》等。多年來嘗試運用新思路探究西方文化基本樣態(tài)的要素構(gòu)成,成果主要見諸長文《秘索思詞源考兼論西方文化基本結(jié)構(gòu)的形成及其展開態(tài)勢》和《秘邏模式與西方文化基本結(jié)構(gòu)的形成及其展開態(tài)勢研究續(xù)篇》等。
序
年代說明
縮寫說明
一、 典
二、 期刊
三、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章 荷馬與荷馬史詩
一、 荷馬
二、 史詩
三、 荷馬史詩
第二章 荷馬史詩的構(gòu)合
一、 結(jié)構(gòu)與整合
二、 明喻的構(gòu)合作用和表義特征
三、 程式與史詩的合成
第三章 詩和詩論
一、 詩人
二、 詩歌
三、 神賦論
四、 自我教授(autodidaktos)
五、 親臨其境者(或親歷者、目擊者)的講述
第四章 史詩語境里的奧林波斯眾神
一、 神
二、 奧林波斯(神)與天空
三、 居家奧林波斯
四、 奧林波斯神的所指
五、 神的等級之分和性別歧視
第五章 宙斯
一、 天空和奧林波斯的主宰
二、 強健的神主
三、 謀略之神
四、 局限和面臨的挑戰(zhàn)
第六章 國王(王者)
一、 阿那克斯和巴塞琉斯
二、 權(quán)益與職責
三、 王者之相
四、 神一樣的人中豪杰
五、 佳好的國王
第七章 英雄
一、 宙斯哺育的人中豪杰
二、 平民英雄
三、 長相、力量和作戰(zhàn)技能
四、 英勇戰(zhàn)斗
第八章 戰(zhàn)場上的人中豪杰
一、 吹擂炫耀
二、 吹擂與戰(zhàn)斗
三、 羞辱意識
四、 英雄氣短
第九章 普通人的作用與生活
一、 效命疆場
二、 阿開亞人的話語
三、 勞作,宴飲
四、 和平時期里的生活
五、 無聲的作用
第十章 明喻里普通人的生活
一、 明喻
二、 牧人
三、 獵手
四、 農(nóng)夫
五、 水手
六、 漁人
七、 工匠
八、 木工(和樵夫)
九、 父親,母親,孩子
第十一章 話語?協(xié)商?集會
一、 話語的內(nèi)向和外向表述
二、 首領(lǐng)間的協(xié)商、辯論
三、 其他人士和士兵群眾(或民眾)的參與
四、 我們再也沒有集會
第十二章 民眾的議論
一、 體現(xiàn)公正并參與歷史的構(gòu)建
二、 我要抱怨的是你等眾人
三、 潛在的制約
四、 史詩人物的二畏
五、 與知識(或常識)和智性的通連
第十三章 命運
一、 人生
二、 部分,份額(或份子)
三、 命運與人生
四、 命運與死亡
五、 daimoni isos
六、 超越命運
第十四章 神與命運
一、 命運女神
二、 神(包括宙斯),神性,命運
三、 宙斯與命運
第十五章 悲劇意識
一、 人生苦短
二、 幸福與苦難
三、 宙斯喜歡這樣
四、 選擇的自由與不自由的選擇
五、 塞壬的歌聲
六、 斯庫拉的峭壁和卡魯伯底斯的旋渦
第十六章 悲壯人生
一、 阿伽門農(nóng)
二、 奧德修斯
三、 朋友,你也只有死亡
四、 認命與抗爭的勇氣
五、 薩耳裴冬
六、 赫克托耳
第十七章 阿基琉斯
一、 勇冠全軍的英雄
二、 個性犟悍、倔傲
三、 自控能力低下和大局意識薄弱
四、 不聽勸說
五、 個人英雄主義
六、 神的批評
七、 盾牌的另一面
參考書目
一、 古代典籍擇要
二、 西文著述
三、 中文著作和論文
四、 中譯外文著作
索引
一、 人神名字
二、 重要希臘詞匯和短語
三、 注釋中部分內(nèi)容提示
后記
修訂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