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葡萄酒產業(yè)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為目標,在長期多點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系統(tǒng)凝練**生產、科研和理論成果,集成創(chuàng)新,提出了葡萄極簡化生態(tài)栽培的概念,構建了葡萄極簡化生態(tài)栽培技術體系和爬地龍栽培模式,系統(tǒng)介紹了適應我國埋土防寒區(qū)的爬地龍栽培規(guī)范,適應我國非埋土防寒區(qū)的單干雙臂及頭狀栽培規(guī)范,以及與上述栽培規(guī)范配套的水肥一體化、病蟲害合理防治、高嶺土顆粒膜使用等技術規(guī)范,既注重科學性,更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本書還介紹了釀酒葡萄園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和我國埋土防寒區(qū)免埋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前言
第1章 葡萄極簡化生態(tài)栽培 1
1.1 葡萄極簡化生態(tài)栽培的概念 2
1.2 葡萄極簡化生態(tài)栽培的技術體系 3
1.2.1 樹形控制 4
1.2.2 修剪時期 5
1.2.3 全面生草 6
1.2.4 保護和發(fā)展生物多樣性 6
1.3 葡萄生產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以土地為基礎的系統(tǒng)治理 7
主要參考文獻 9
第2章 適應我國埋土防寒區(qū)的爬地龍栽培模式 10
2.1 埋土防寒區(qū)葡萄可持續(xù)栽培的要求 10
2.2 符合我國埋土防寒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的葡萄栽培模式——爬地龍 11
2.2.1 爬地龍整形的基礎 12
2.2.2 爬地龍的定義及實施 14
2.2.3 爬地龍整形修剪對葡萄產量和質量、植株壽命及勞動效率
的影響 15
2.2.4 物理疏花疏果 16
2.2.5 埋土防寒區(qū)葡萄冬剪后掛枝的防風效果 16
2.2.6 行間生草對冬季埋土防寒區(qū)葡萄栽培的影響 18
2.3 基于爬地龍的埋土防寒區(qū)免埋栽培技術 18
主要參考文獻 20
第3章 爬地龍栽培規(guī)范 23
3.1 定義 23
3.1.1 爬地龍整形 23
3.1.2 短梢修剪 25
3.1.3 長梢修剪 25
3.1.4 冬季修剪時間 25
3.1.5 適用范圍 25
3.2 目的 25
3.3 技術參數 25
3.3.1 栽植密度 25
3.3.2 生產參數 26
3.3.3 架材選材 26
3.3.4 架材安裝 26
3.4 實施步驟 26
3.4.1 第一年 26
3.4.2 第二年 27
3.4.3 第三年及以后 28
3.5 生長期管理 28
3.5.1 一扶 28
3.5.2 二修 29
3.5.3 三噴 29
3.5.4 四剪 29
3.5.5 物理疏花疏果 29
3.6 冬季掛(留)枝 29
3.7 行內枝條覆蓋 30
3.8 水肥管理 30
3.8.1 灌溉 30
3.8.2 施肥 30
3.9 老園改造 31
3.9.1 平拉 32
3.9.2 平茬 33
3.9.3 移苗 33
3.9.4 補苗 34
3.10 免埋栽培 34
主要參考文獻 36
第4章 非埋土防寒區(qū)的釀酒葡萄栽培模式 37
4.1 單干雙臂整形修剪規(guī)范 37
4.1.1 定義 37
4.1.2 目的 37
4.1.3 冬季修剪時間 39
4.1.4 適用范圍 39
4.1.5 技術參數 39
4.1.6 實施步驟 40
4.2 頭狀栽培模式整形修剪規(guī)范 43
4.2.1 定義 43
4.2.2 目的 44
4.2.3 冬季修剪時間 44
4.2.4 適用范圍 44
4.2.5 行間免耕生草或碎石覆蓋 44
4.2.6 樹盤修剪枝覆蓋 45
4.2.7 實施步驟 45
主要參考文獻 47
第5章 水肥一體化技術規(guī)范 48
5.1 定義 48
5.1.1 水肥一體化 48
5.1.2 大量元素水溶肥 48
5.1.3 灌溉制度 48
5.2 水肥一體化技術構成 49
5.2.1 首部系統(tǒng) 49
5.2.2 過濾系統(tǒng) 49
5.2.3 施肥系統(tǒng) 51
5.3 水肥一體化優(yōu)勢 52
5.3.1 節(jié)工 52
5.3.2 大幅度節(jié)省肥料 52
5.3.3 大幅度節(jié)水 52
5.3.4 節(jié)省農藥 53
5.3.5 便于標準化栽培 53
5.3.6 高效施肥灌水 53
5.3.7 保證作物豐產穩(wěn)產 53
5.3.8 有利于開發(fā)邊緣土壤 53
5.3.9 提高肥料利用率 53
5.4 水肥一體化灌溉原則 53
5.4.1 水質和水源要求 53
5.4.2 灌溉原則 53
5.4.3 灌溉輪灌組原則 54
5.4.4 施肥原則 54
5.5 水肥管理方案 54
5.6 系統(tǒng)及管路維護 57
5.6.1 過濾設備運行及維護 57
5.6.2 施肥設備運行及維護 58
主要參考文獻 59
第6章 病蟲害合理防治規(guī)范 60
6.1 源頭控制技術 60
6.2 過程阻斷技術 60
6.3 末端治理技術 60
6.4 葡萄園新型實用防治技術 61
6.4.1 葡萄園生草覆蓋 61
6.4.2 葡萄缺素癥的預防 61
6.4.3 缺素癥治療的一般方法 62
6.4.4 倒春寒的預防 65
6.5 葡萄園病蟲害的化學防治 66
6.5.1 葡萄園常用藥劑 66
6.5.2 農藥科學使用的原則 67
6.5.3 葡萄園主要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 67
6.5.4 葡萄園主要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規(guī)范 69
主要參考文獻 81
第7章 高嶺土顆粒膜使用規(guī)范 84
7.1 高嶺土顆粒膜的作用方式 84
7.1.1 反射作用和降溫 84
7.1.2 形成屏障 84
7.2 高嶺土顆粒膜在葡萄上的應用 85
7.2.1 高溫脅迫 85
7.2.2 葉片氣體交換 85
7.2.3 水分利用效率 86
7.2.4 光合作用 86
7.2.5 果實產量及品質 87
7.2.6 病蟲害控制 88
7.3 高嶺土顆粒膜產品 88
7.3.1 產品定義 88
7.3.2 高嶺土顆粒膜產品特性 89
7.4 使用方法 90
7.5 高嶺土顆粒膜使用效果研究 90
7.5.1 節(jié)約灌溉水 90
7.5.2 防控霜霉病 92
主要參考文獻 95
第8章 釀酒葡萄園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 99
8.1 釀酒葡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 100
8.2 釀酒葡萄園碳儲量 101
8.2.1 釀酒葡萄生物量碳儲量及分布特征 101
8.2.2 釀酒葡萄園土壤碳儲量及分布特征 102
8.2.3 釀酒葡萄園總碳儲量及分布特征 104
8.2.4 基于換算系數的釀酒葡萄園碳匯量估算 105
8.2.5 釀酒葡萄園碳匯的經濟價值 106
8.3 栽培模式對釀酒葡萄園碳足跡和碳匯的影響 107
8.3.1 碳足跡邊界劃分 107
8.3.2 釀酒葡萄園碳足跡核算結果 110
8.3.3 栽培模式對釀酒葡萄園碳儲量的影響 111
8.3.4 栽培模式對釀酒葡萄園碳匯的影響 112
主要參考文獻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