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管理有關系嗎?
歷史真的很有意思,近一百年以來,國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遭到猛烈沖
擊,在西方綠色文明面前,作為黃色文明的國學又遭到批判,《河
殤》《神州》就是代表。然而進入 21 世紀以來,國學熱悄然興起。乘
飛機,聽國學成為企業(yè)領導和成功人士的風尚。這難道是企業(yè)家在趕時
髦?實則不是,這是需要!
在與企業(yè)家的交流中,我曾經(jīng)多次問過他們:你們學了 MBA(工商管
理學碩士學位),學了大量的西方管理學知識,為什么還要來學國學?他們
總是回答:國學跟西方管理學不同,國學里面有很好的東西。這個說法很
對。國學與西學、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國管理和西方管理,就好比一
個人的左右腦、一個人的兩條腿。西學是左腦,我們的企業(yè)家往往左腦太
發(fā)達了,而右腦還沒得到開發(fā)。左腦管的是右腿,也就是右腿太粗了,左
腿太細了,走路必然不穩(wěn)!學了國學,左右腦都發(fā)達了,兩條腿都粗了,
走路就穩(wěn)了,便能走得更遠。
很多人說,把國學和管理扯到一起,是拉郎配。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
國學的目的就是管理,包括管理國家、管理社會、管理人生、管理人心和
管理企業(yè)。
中國的國學歸納起來有一個中心、三個代表,一個中心就是易,三
個代表就是儒、道、佛!吨芤住饭芾砦覀兒竺鏁鸩街v,儒、道、佛探
討的是人生問題,都是在教化人心。教化人心就是一種管理,只是古人不
用管理這個詞。人生離不開社會、家庭,所以必然要涉及治國、治家。
我們先從儒家和道家說起。
儒家:半部《論語》治天下
講中國的管理思想,肯定離不開儒家。儒家主張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講內(nèi)圣外王,即按照圣人的學問和道德進行人格修煉,為內(nèi)
圣;外王是施仁義之政,行仁義之道,建王者之業(yè)。有一句名言叫
半部《論語》治天下。漢代以后,中國古代帝王治國,沒有哪個朝代是
不讀《論語》、不重視《論語》的。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歷史記載他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
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
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用現(xiàn)在
的話說就是這個人年輕的時候沒什么知識,文化水平不高,當了宰相后,
皇帝就勸他讀書,他每天回到家就讀書,等到第二天上朝的時候,處理政
務非常果斷。他死后,家人收拾他的東西,看他都讀了什么書,能這么聞
名天下,原來只有一本書《論語》。趙普當了兩朝宰相,國家治理得非
常好。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就出自他,實際上這是他第二次為相
時說的一句牢騷話。
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振聾發(fā)聵
的名言傳世。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今天津市薊州區(qū))。后周顯德初年,任
永興軍節(jié)度使幕府從事。公元 956 年,為了爭奪淮南江北地區(qū),后周
大將趙匡胤率領大軍攻打滁州時,由于得到趙普的鼎力相助,趙匡胤
大獲全勝,為他日后的帝業(yè)打下了基礎。趙普經(jīng)宰相范質舉薦任軍事
判官。從此以后,趙普便被趙匡胤視作心腹,追隨趙匡胤建功立業(yè)。
顯德七年,與趙匡胤等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宋朝建
立后,趙普參與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又輔助宋太祖統(tǒng)一了中國。
乾德二年(964 年),趙普被授予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官至宰相。乾德五年(967 年),趙普被加任右仆射兼門下侍郎、昭文
館大學士。
趙普一生先后三次做宰相,這在宋代并不多見。按理說,趙普身
居宰相高位,又是頗受倚重的開國元勛,只需照章辦事即可功德圓滿、
善始善終,可是,趙普的仕途卻一波三折,并不順利。概言之,趙普
的后半生是:因專橫跋扈而受制約,因貪圖錢財而受猜忌,因不學無
術而受輕蔑,因結黨徇私而遭罷黜。就其秉性來說,來自大臣的不滿,
來自皇帝的約束、猜忌,甚至是罷黜,都是可以忍受的,最不能容忍
的是君臣上下對他的輕視。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他第二次為相
時說的一句牢騷不平之語。宋初君臣認為,五代時期大者稱帝,小
者稱王群犬交吠般紛亂政局的根源在于藩鎮(zhèn)擁有重兵,不受中
央節(jié)制。而要避免宋朝成為第六個短命王朝,就必須興文教,抑武
事。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學,教養(yǎng)多士,迅速
恢復和完善了科舉考試制度,加緊選拔文人充實各級官僚隊伍。宋太
宗更是明確提出,要與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
成風。
相形之下,趙普的學力已明顯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端问·趙
普傳》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太祖曾多次向趙普問及前朝制
度,他都無言以對。最使趙普難堪的一件事發(fā)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
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乾德建元,太祖謂古所未有,韓王(趙普)稱
譽,盧(多遜)曰:王衍在蜀,曾有此號。太祖大驚,以筆涂韓王
面曰:爾怎得及他!韓王經(jīng)宿不敢洗。這段話出自趙紹祖的《讀
書偶記》,《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也記載了此事,卻多有不同,宋
太祖還說了一句話:作相須讀書人。分明是說,你趙普并不是一個讀
書人,而不是讀書人就不能做宰相。如此看來,趙普后來在仕途上的
失意就成了必然。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 年),趙普罷相,出任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這
是他自當年滁州之戰(zhàn)結識趙匡胤以來,第一次遠離政治中心。太平興
國六年(981 年),趙普第二次出任宰相。趙普由野入朝,幾年間朝中
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趙普昔日不學無術的
劣勢也就更加明顯地凸顯出來,君臣們也越發(fā)認為趙普的學養(yǎng)不夠。
據(jù)南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記載: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
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
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
太平。這就是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的原生態(tài)。從
趙普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其強烈的情緒化色彩,這完全是一種牢騷不平
之語:言外之意是說,我讀書范圍是不出《論語》一書,可我當年能
夠靠它幫太祖平定天下,現(xiàn)在仍然能夠靠它輔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
現(xiàn)今滿腹經(jīng)綸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哪個又能有我的功勞大、能力強
呢?恐怕這才是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那么,趙普的一句牢騷話何以會如此引人共鳴、傳之久遠?依筆者淺
見,一為《論語》一書影響之廣,一為治天下之意識深得士子之心。
《論語》一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自戰(zhàn)國初年成書以后,在儒家經(jīng)典
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定《詩》《書》
《禮》《易》《春秋》為儒學五經(jīng);到了東漢,因倡導孝道,在五經(jīng)
之外又加上《孝經(jīng)》和《論語》,變成了七經(jīng),這是《論語》第一次躋
身經(jīng)書之列;到唐代變化較大,除了《詩》《書》《易》不做變動,將《禮》
分作《周禮》《儀禮》和《禮記》,另加《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稱
作九經(jīng),《論語》未被列入;到唐文宗太和年間,在九經(jīng)的基礎上
增加了《論語》《孝經(jīng)》和《爾雅》,稱十二經(jīng);到了北宋年間,又加了
《孟子》,稱十三經(jīng)。從漢代到宋代,《論語》幾次作為儒家典籍躋身經(jīng)
書之列。但是,即使同樣是經(jīng)書,也要依照篇幅長短劃分等級,《論
語》因其篇幅過短,只被看作小經(jīng)。所謂小經(jīng)就是大經(jīng)的輔助
讀物,而更多的時候,《論語》是被當作經(jīng)之下的傳或記來看
待的。所以,《論語》一書長期作為婦女兒童啟蒙課本使用,唐代墓志記載
不少婦女居家常讀《論語》,杜甫在其《最能行》一詩中寫道:小兒學
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詩中講的就是這種背景。
《論語》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把《禮記》中的
《大學》《中庸》兩篇抽出,連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并為之詳作
集注,影響深遠!墩撜Z》至此歷史性地提升到大經(jīng)的地位。到元明
清三代,四書完全取代了五經(jīng),成為科舉考試的必考內(nèi)容,《論語》
也成了士子必學之書,所以趙普這句話備受學子關注。
其次,儒家倡導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要學以致用,要為帝王
師,主張格君心之非。南宋時期的事功學派堅守了這一點,贊賞勃然
有以拯民于涂炭之心,主張以天下為己任。這種天下意識得到了后世很好
的繼承,這正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一大優(yōu)點。所以,趙普的治天下說
能夠引起士人的強烈共鳴。
綜觀趙普個人的功名事業(yè),可謂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終,而他半部
《論語》治天下這句牢騷不平之語,反倒成了千古名言!其中奧妙,
耐人尋味。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有人問他,管理什么最重要,他拿出兩樣東西,
左手拿算盤,右手拿本書。別人又問了,兩樣東西只能選一樣,你選什
么?他把左手的算盤放下,舉起右手里的書,他認為這個最重要。這本書
是什么書?就是我們熟知的《論語》。
你說國學和管理有沒有關系?儒家和管理有沒有關系?半部《論語》
治天下,儒家治好的是天下的人心、人倫和人性。
道家:治大國若烹小鮮
很多人都說道家是消極出世的,與管理沒有關系,那是大錯特錯了。
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講的是南面之術,實際就是君王治理國家的學說,老
子講的是最高的管理,他說了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生活在戰(zhàn)亂頻仍年代的老子,作為周守藏室
之史,歷史文獻的閱讀使他洞察歷代王朝的盛衰興替,因而他的道自
然包含君人南面之術。眾所周知,《道德經(jīng)》一書中的圣人既是道的
體現(xiàn)者,也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統(tǒng)治者。
《道德經(jīng)》為君王策劃的治國之術,恰恰是漢初文景之治采用的黃老之
術的理論基礎。它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為人民謀求福利,做好事從不張
揚,而它的無為而治是古今中外管理者追求的最高目標和最好境界。
老子之道是管理的最終極規(guī)律
像許多思想家一樣,老子并不滿足于對人類社會規(guī)律的分析,他還要
尋求一個能夠統(tǒng)領一切的總規(guī)律。在《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里,老子指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地、天
實際上是人所生存的環(huán)境,道則涵蓋了整體世界,是整體世界的總規(guī)律。
換言之,世界規(guī)律統(tǒng)一于道。也許有人會問,不是還有最后一句道法自
然嗎?這豈不是否認了道的最終規(guī)律性嗎?其實道法自然正是道
性自然的意思。自然不是今天大家說的自然界大自然,而是
自然而然、本然的意思。本來如此,無須外力,無勞外界,無形無言,
恍惚無為。這是道的本性所決定的。只要我們看一下這一章就知道了:有
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這一章是老子闡
釋道的本始性的重要篇章。道是素樸的、混沌的、原始的。它是絕
對的本體,不依據(jù)任何東西而存在,且永遠不可改變。它是天下萬物的開
始和本原。道還是萬物運動發(fā)展的大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歸結為一個字就是
反。萬物的運行是一個無限循環(huán)的過程。
老子的道當然也是管理之道,是管理的大規(guī)律。它表明管理
也是一個反向運動的過程,是一個從有為到無為的過程。管理必
須要符合自然大道,不要主觀臆斷,不要違背自然本性,包括人的天然
本性.
張其成
著名國學專家、養(yǎng)生專家,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名譽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yī)哲學專委會會長,第十二、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級非遺張一帖醫(yī)家第十五代傳承人。
幼承庭訓,易醫(yī)并進,章黃一脈,佛道雙修,為北京大學專攻易經(jīng)的哲學博士,第一位黃帝內(nèi)經(jīng)博士后。首次提出易道主干,三教合易的觀點,首次創(chuàng)立國學管理和國學養(yǎng)生的概念,首次建立修心開智管理模式五行識人用人系統(tǒng)三寶五心養(yǎng)生法及易道功五部功法。從2004年開始系統(tǒng)講授國學五經(jīng),2011年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2019年成立北京張其成中醫(yī)發(fā)展基金會,被譽為國學修心第一人,撰寫、主編多部學術著作和規(guī)劃教材。先后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國際易學伯崑獎、湯用彤國學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學術著作獎和暢銷書獎。
導 言 _ 001
國學與管理有關系嗎? _ 003
老子之道是管理的最終極規(guī)律 _ 008
管理恰如烹小鮮的游戲 _ 009
國學管理的靈魂是《周易》管理 _ 015
呼喚心的管理 _ 022
為什么管理者要學習國學 _ 024
第一章《周易》與管理 _ 029
《周易》的形成 _ 031
周易二字的含義 _ 035
《周易》的三大內(nèi)容 _ 037
后世對《周易》的解釋 _ 040
周易精神是管理的根本力量 _ 043
管理的三個層面 _ 045
《周易》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 _ 049
目錄
《周易》管理大智慧
002
第二章 太極管理 _ 055
太極圖和太極的內(nèi)涵 _ 057
太極管理的領導藝術貴在和 _ 058
中國企業(yè)的根本問題在于缺乏太極思維 _ 062
太極思維之一系統(tǒng)整合 _ 063
太極思維之二變易發(fā)展 _ 064
太極思維之三保合太和 _ 064
文化和價值的影響力 _ 073
深入到潛意識里 _ 080
教化人心 _ 082
戰(zhàn)略定位 _ 083
第三章 兩儀管理 _ 089
乾卦與陽性管理法則 _ 091
從潛龍到亢龍:企業(yè)繞不開的路 _ 092
陽性管理法則 _ 102
坤卦與陰性管理法則 _ 107
陰性管理五大法則 _ 110
周易精神與管理智慧 _ 117
乾坤精神 _ 118
兩儀陰陽管理 _ 123
泰卦與否卦管理重在溝通、相應 _ 124
上級與下級、企業(yè)與客戶、企業(yè)與競爭對手 _ 126
二的管理藝術貴應 _ 127
兩儀管理的領導藝術貴在天人合一 _ 128
目 錄
003
第四章 五行管理 _ 131
五行本來就是治國的學問 _ 133
五行的基數(shù)是三 _ 134
三王豐 _ 134
兩種文明的沖突,是真沖突嗎?五行法與二分法 _ 135
五行管理的關鍵智慧 _ 136
五行象征五種力 _ 136
企業(yè)布局結構、決定因素等的五行 _ 137
五行人格 _ 142
第五章 八卦管理 _ 145
八卦對二進制的影響 _ 147
八卦象征八種狀態(tài) _ 148
八卦代表企業(yè)八種因素 _ 149
八卦是一個象的大系統(tǒng) _ 150
八卦的擴張十二辟卦 _ 154
八卦管理的五大規(guī)律 _ 157
八卦反映出中國人思維的本質 _ 161
卦中有時位玄機 _ 162
不同時位有不同策略 _ 164
八卦管理貴變 _ 165
八卦的管理技巧 _ 166
八卦的重疊六十四卦 _ 168
六十四卦與人生定位 _ 170
《周易》管理大智慧
004
第六章 無極管理 _ 171
境界的提升從 0 到 1 再到 0 _ 173
0的管理 _ 174
0的經(jīng)營藝術貴在道 _ 180
0的管理境界終極境界 _ 180
0境界的老板會老裝孫子 _ 186
0的管理與人生 _ 190
◎五行象征五種力 149
◎企業(yè)布局結構、決定因素等的五行 151
◎五行人格 157
第五章 八卦管理 160
◎八卦對二進制的影響 160
◎八卦象征八種狀態(tài) 161
◎八卦代表企業(yè)八種因素 163
◎八卦和五行相通 164
◎八卦的擴張十二辟卦 169
◎八卦管理的五大規(guī)律 174
◎八卦反映了中國人思維的本質 177
◎卦中有時位的玄機 179
◎不同時位有不同策略 180
◎八卦管理貴變 181
◎八卦的管理技巧 182
◎八卦的重疊六十四卦 185
第六章 無極管理 188
◎境界的提升從0到1再到0 188
◎0的管理 190
◎0的經(jīng)營藝術貴在道 199
◎0的管理境界終極境界 200
◎0境界的老板會老裝孫子 207
◎0的管理與人生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