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仍保持原書的框架,但對個別章節(jié)的順序進行了調整。全書分為國際金融基礎國際金融管理和國際金融實務上、中、下三篇,內容既相互聯系又彼此獨立。國際金融基礎篇以齊頭并進的方式介紹外匯和國際收支這兩個國際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概念,為學生進行后面的學習夯實基礎。這不同于許多國際金融教材圍繞外匯和匯率一條線畫到底,然后再畫另一條主線(國際收支)的編寫方式。
總的來看,本書以概念解析為主的國際金融基礎開篇,以開放經濟條件下相對宏觀的國際金融管理作為中篇,最后以微觀視角為主的國際金融實務作為下篇。外匯與國際收支兩個基本概念齊頭并進、不留疑點;政府與企業(yè)兩個主體不偏不倚、依次細述;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交替使用、觀察清晰。我們力求做到專業(yè)性和通用性統(tǒng)一、理論與實務結合、知識性和趣味性共享,去繁就簡、從容駕馭,使全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既具有學術性和研究性,又不失普及性和通俗性。
很幸運在我波瀾不驚的人生中與國際金融結緣,每年一個學期的授課、每隔3~4年進行一次的教材修訂,國際金融就像一位從不失約的老友,伴我度過許多愉快且充實的時光。
近年來在我國國際金融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如持續(xù)近30年的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被打破、連續(xù)增加的外匯儲備出現了下降趨勢、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因此有必要對我國國際收支的最新進展進行跟蹤分析。本次改版對全書資料性內容進行了更新,如我國國際收支現狀分析、國際儲備相關資料的更新等。我們還對專欄進行了更新或替換,例如: 對第三章專欄世界經常賬戶余額為何不為零整體進行了更新;
對第五章專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設想整體進行了更新和替換;
將第六章專欄由原來的次貸危機后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現實選擇替換為新冠疫情對中國外匯儲備的影響;
將第七章專欄由原來的中國匯改10 年的成就及對未來的展望替換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經驗總結和前景展望。
這些資料的收集和更新工作主要是由參加我所講授的國際金融課程的研究生們完成的,他們是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的在讀碩士研究生盧峰、牛思敏、武氏秋河、 許嘉濤、馬子槧、郭良航、劉樂涵、陳浩南、馬慶輝、楊藝菡、王伊琳、張瑜峰、王佳林等。借此機會,我要對這些同學出色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表示贊賞和由衷的感謝!
此外,本次修訂主要由我本人執(zhí)筆,對第十章外匯風險防范進行了大幅改寫,增加了三個獨立的小節(jié)詳細講解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及經營風險的形成和管理措施,采用實際案例的形式進行分析,從而顯著增強了理論知識對于企業(yè)外匯風險管理實踐的指導價值。此外,本版的一個重大改變是增加了各章節(jié)的配套練習題,主要是單選題和判斷題,這些題目與教材內容聯系密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同時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這些題目以二維碼的形式呈現在各章的最后,讀者可在刮開封底的防偽二維碼并掃碼注冊后,掃描相應的自測自練二維碼進行在線答題。同時,書中的大部分專欄也改為掃碼閱讀方式,以便節(jié)省篇幅和有效控制定價,讀者可掃描書內各專欄的二維碼進行在線閱讀。
本版仍保持原書的框架,但對個別章節(jié)的順序進行了調整。全書分為國際金融基礎國際金融管理和國際金融實務上、中、下三篇,各篇內容既相互聯系又彼此獨立。國際金融基礎篇以齊頭并進的方式介紹外匯和國際收支這兩個國際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概念,為學生進行后面的學習夯實基礎。這不同于許多國際金融教材圍繞外匯和匯率一條線畫到底,然后再畫另一條主線(國際收支)的編寫方式。
考慮到不同學?赡苡胁煌瑢W時的教學安排,為保證國際金融教學精華內容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第五版修訂主要對中篇國際金融管理的章節(jié)順序進行了調整,將第四版的第五、六、七、八章調整為第五版的第八、七、六、五章。這樣一來,學習完上篇第一章外匯和匯率、第二章匯率決定理論和第三章國際收支和國際收支平衡表以及第四章國際收支調節(jié)的相關內容后(課時不足的話,可以跳過第四章),可以接著學習中篇的第五章國際貨幣體系、第六章國際儲備、第七章匯率制度和外匯管制,以及下篇的第九章外匯市場與業(yè)務。這樣的授課內容屬于國際金融最精華的部分,章節(jié)的聯系比較密切,遞進也合乎邏輯,一般在32學時一個學期的周期內可以完成教學; 講課進度快的話,可以加上第十章外匯風險防范。課時充裕時(如48學時的教學安排),則可以增加上篇的第四章國際收支調節(jié)、中篇的第八章開放經濟下的宏觀調控和下篇的第十一章國際金融市場的內容,從而覆蓋全書的所有內容。進行這一調整是為了保證在教學時長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教學的基礎和精華內容不會丟失,同時保持教材思路的一致性和內容的連貫性,使本書所注重的專業(yè)性和通用性的結合在全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一致的堅持,既注重針對金融學專業(yè)學生在知識內容上的深度挖掘,也做到了對非金融和經濟學專業(yè)讀者在閱讀和學習本書過程中所需的相關知識背景進行必要的解釋,解決了那些對國際金融知識感興趣,但苦于沒有學過先修課程(如貨幣銀行學和宏觀經濟學)的讀者在學習國際金融知識時經常遇到的困難。
總的來看,本書以概念解析為主的國際金融基礎開篇,以開放經濟條件下相對宏觀的國際金融管理作為中篇,最后以微觀視角為主的國際金融實務作為下篇。外匯與國際收支兩個基本概念齊頭并進,不留疑點; 政府與企業(yè)兩個主體不偏不倚,依次細述; 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交替使用,觀察清晰。我們力求做到專業(yè)性和通用性統(tǒng)一、理論與實務結合、知識性和趣味性共享,去繁就簡、從容駕馭,使全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既具有學術性和研究性,又不失普及性和通俗性。
借此機會,我想感謝北京理工大學的眾多優(yōu)秀學生們,是你們在課堂上渴求知識的目光和課下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對本書的喜愛和自豪感,促使我在煩瑣的教材編寫和修訂工作中傾注了大量心血,殷切期望本書帶著平易近人的氣息盡善盡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國際金融這樣一門有點神秘、不太好學的課程變得不算難學,而且挺有意思。盡管力求完美,但由于本人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研究還很不足,疏漏和錯誤之處可能在所難免。希望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您的參與,將使本書更加完美!
侯高嵐
2023年7月7日
侯高嵐,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2003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主持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項,參與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自然科學基金1項、沈陽市政府兩化融合項目、北京市通州區(qū)規(guī)劃項目。獨立撰寫論文40多篇,5篇被CSSCI收錄。發(fā)表兩部專著,第二部專著獲得北京市文獻出版資助。曾在英國劍橋大學、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以及加拿大瑞爾森大學做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