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是運用歷史語言學研究古史問題的學術專著。作者卓鴻澤被譽為當代伯希和式的人物,本書為其繼2012年《歷史語文學論叢初編》后關于歷史語文學研究的第二本專著。全書分上、下兩卷,上卷集中于上古史研究,下卷則以筆記體的形式,對古代文獻中的諸多問題作了探討。作者精通各類文獻,善于運用語言學研究古史,旁征博引,對相關問題做出了精當?shù)呐袛,學術價值頗高。
卓鴻澤,生于馬來西亞。其先為泉州南安卓氏。1997年新加坡國立大學一等榮譽文學士,陳嘉庚(Tan Kah Kee)漢學金牌得主,留任中文系助教。1999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治比較宗教學、阿爾泰學等。2004年獲博士學位。精于利用歷史語言學研究古史問題。
自序
卷上
古族篇
1族稱觀念
2月氏、烏孫
3.1犬戎
3.2 犬戎非蔑稱
4.1從獯鬻至渾庾
4.2從玁狁至匈奴
5.1匈奴語與漢語之淵源
5.2匈奴語所受閃含、亞利安語之影響
5.3大西北古閃族之謎
卷下
大塊
伏羲、女媧之演變
孔塋檀木
驒騱
飈騎
甌脫
惡都奴
蒙覆
思誤書
居延
箜篌與篳篥
匈奴語中之印歐語借詞
丁零
侯莫陳
阿月渾
鮮卑與兔鶻
拓跋部故事
乞伏部故事
鮮卑語中之梵語借詞
姊姊
契丹噴嚏祝詞
清帝深心
阿其那
《石頭記》清語
附録
一、《歷史語文學論叢初編》補
二、試論Sonom Gara/Kara < *Sonom Gra/Kra即莎南屹囉二合以及一批中期蒙古語密典下落不明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