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處理技術
定 價:9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33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梁文俊、李晶欣、竹濤、劉佳 等 編著
- 出版時間:2024/2/1
- ISBN:9787122431394
- 出 版 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X513
- 頁碼:221
- 紙張:
- 版次:01
- 開本:16開
《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處理技術》是一部針對低溫等離子體耦合其他工藝技術用于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治理的著作。本書以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處理技術處理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為主線,主要介紹了低溫等離子體的產生過程、機理以及低溫等離子體結合吸收、吸附、催化、生物等技術在去除揮發(fā)性有機物方面的效果,旨在為從事該領域技術研究和工程應用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本書較全面地涵蓋了當前揮發(fā)性有機物控制的主要技術,可作為高等院校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等離子體、化工、能源、材料等工程專業(yè)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的教材,也可供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處理及污染控制等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閱。
梁文俊,北京工業(yè)大學,副教授,一直從事大氣污染理論和技術的研究,目前正在承擔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北京市教委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蒲谐晒▽W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EI 20篇,授權專利10項,主編及參加著作6部。
第1章概述001
1.1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來源及危害 001
1.1.1VOCs的來源 002
1.1.2VOCs的危害 003
1.2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治理技術 004
1.2.1吸收法 005
1.2.2吸附法 005
1.2.3燃燒法 006
1.2.4冷凝法 007
1.2.5生物法 008
1.2.6膜分離法 008
1.2.7光催化氧化法 009
1.2.8低溫等離子體法 009
1.2.9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發(fā)展趨勢 011
第2章等離子技術原理013
2.1等離子體定義 013
2.2等離子體的分類及發(fā)生裝置 014
2.3等離子體的基本參量及等離子體判據(jù) 017
2.3.1粒子密度和電離度 017
2.3.2電子溫度和粒子溫度 017
2.3.3德拜長度 018
2.3.4等離子體鞘層 018
2.3.5等離子體頻率 020
2.3.6沙哈方程 020
2.3.7等離子體的時空特征限量 021
2.3.8等離子體判據(jù) 021
2.4輝光放電 021
2.4.1陰極區(qū) 022
2.4.2負輝區(qū) 023
2.4.3法拉第暗區(qū) 023
2.4.4正柱區(qū) 023
2.4.5陽極區(qū) 024
2.5電弧放電 024
2.5.1電弧放電的基本性質和特征 024
2.5.2電弧的分類 025
2.5.3電弧的啟動 025
2.6火花放電 026
2.6.1火花放電的特征 026
2.6.2火花放電的形式 027
2.6.3流注 027
2.7電暈放電 028
2.7.1電暈放電的定義 028
2.7.2電暈放電的特征 028
2.7.3電暈放電的分類 029
2.8介質阻擋放電 029
2.8.1介質阻擋放電基本原理及應用 029
2.8.2介質阻擋放電特征 035
第3章低溫等離子體化學反應過程及技術原理043
3.1概述 043
3.2等離子體產生原理 044
3.2.1湯森放電 045
3.2.2帕邢定律 046
3.2.3氣體原子的激發(fā)轉移和消電離 046
3.3低溫等離子體化學反應過程 047
3.3.1碰撞參數(shù) 047
3.3.2等離子體中的基本粒子 048
3.3.3等離子體中的化學反應 050
3.3.4化學反應鏈 056
3.3.5電離過程分析——電子雪崩現(xiàn)象 057
3.4電源和反應器系統(tǒng)及優(yōu)化 058
3.4.1電源和反應器 058
3.4.2脈沖電參數(shù)測量 058
3.4.3高壓窄脈沖電源及優(yōu)化 061
3.4.4電源和反應器系統(tǒng)優(yōu)化 061
第4章直流電暈放電伏安特性065
4.1多針對板電暈放電伏安特性 066
4.1.1電暈放電伏安特性分析 066
4.1.2伏安關系式推導 067
4.1.3c值確定 069
4.2多電極管線電暈放電伏安特性 070
4.2.1實驗裝置的建立 071
4.2.2實驗結果與討論 073
4.3管線極電暈放電伏安特性 079
4.3.1實驗裝置 079
4.3.2實驗結果 079
第5章流向變換等離子體用于揮發(fā)性有機物去除083
5.1流向變換-等離子體技術去除VOCs研究 083
5.1.1流向變換-等離子體反應系統(tǒng)熱量分布研究 083
5.1.2流向變換-等離子體反應系統(tǒng)降解甲苯性能研究 088
5.1.3流向變換-等離子體-催化反應系統(tǒng)降解甲苯性能研究 098
5.2VOCs降解產物研究及降解途徑分析 103
5.2.1氣相副產物分析 103
5.2.2氣溶膠態(tài)副產物分析 106
5.2.3副產物臭氧分析 108
5.2.4等離子體系統(tǒng)光譜分析研究 112
5.2.5低溫等離子體系統(tǒng)VOCs降解途徑探討 119
第6章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催化技術去除VOCs123
6.1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催化技術 123
6.1.1低溫等離子體和催化協(xié)同作用處理有機廢氣的原理 123
6.1.2低溫等離子體與催化劑結合方式 124
6.1.3催化劑 124
6.1.4等離子體與催化劑相互影響 125
6.1.5等離子體催化系統(tǒng) 125
6.2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催化技術去除VOCs研究現(xiàn)狀 126
6.2.1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無機化合物催化凈化技術 127
6.2.2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光催化凈化技術 127
6.2.3低溫等離子體聯(lián)合吸附凈化技術 128
6.2.4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催化降解VOCs影響因素 128
6.3產物分析 130
第7章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吸附技術凈化VOCs135
7.1概述 135
7.1.1VOCs的吸附凈化過程 135
7.1.2等離子體與吸附協(xié)同凈化VOCs的機制 138
7.2常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協(xié)同應用的吸附劑類型 139
7.2.1活性炭及改性活性炭吸附材料 139
7.2.2分子篩吸附材料 142
7.2.3碳納米管吸附材料 144
7.2.4多孔黏土異質結構材料 145
7.3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吸附凈化VOCs技術 147
7.3.1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活性炭吸附 147
7.3.2等離子體協(xié)同分子篩吸附 152
7.3.3等離子體協(xié)同γ-Al2O3吸附 153
7.3.4等離子體協(xié)同碳納米管吸附 154
7.3.5等離子體協(xié)同多孔黏土異質結構材料吸附 156
7.4等離子體-吸附協(xié)同凈化系統(tǒng) 157
7.4.1常見等離子體-吸附協(xié)同凈化VOCs的系統(tǒng) 157
7.4.2等離子體-吸附協(xié)同凈化VOCs系統(tǒng)的工藝分析 158
7.4.3低溫等離子體-吸附協(xié)同工藝凈化VOCs的影響因素 159
7.5低溫等離子體-吸附協(xié)同技術的優(yōu)化 160
7.5.1等離子體旁路凈化型VOCs吸附脫除系統(tǒng) 160
7.5.2改良等離子體旁路凈化VOCs吸附脫除系統(tǒng) 162
7.5.3內置型吸附-催化-等離子體VOCs凈化系統(tǒng) 164
7.6等離子體協(xié)同吸附技術凈化VOCs應用實例 165
7.6.1印刷廠VOCs凈化應用實例 165
7.6.2瀝青攪拌站VOCs凈化應用實例 167
第8章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吸收技術去除VOCs170
8.1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吸收技術概述 170
8.1.1VOCs的吸收凈化機制 170
8.1.2低溫等離子體-吸收協(xié)同去除VOCs的機制 173
8.2低溫等離子體-吸收協(xié)同凈化系統(tǒng) 173
8.2.1低溫等離子體-吸收一體式協(xié)同凈化系統(tǒng) 174
8.2.2低溫等離子體-吸收協(xié)同串聯(lián)式凈化系統(tǒng) 176
8.3低溫等離子體-吸收協(xié)同凈化VOCs技術 179
8.3.1一體化協(xié)同技術對VOCs的去除效果 179
8.3.2一體化協(xié)同技術凈化VOCs的能耗研究 183
8.3.3一體化協(xié)同技術凈化VOCs的尾氣分析 185
第9章低溫等離子及生物技術協(xié)同去除VOCs188
9.1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生物技術 188
9.2生物技術去除VOCs研究現(xiàn)狀 189
9.2.1生物技術的基本原理 189
9.2.2生物技術的主要工藝 190
9.2.3生物法處理VOCs的研究現(xiàn)狀 192
9.3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生物技術去除VOCs研究現(xiàn)狀 202
9.3.1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生物滴濾技術的研究背景 202
9.3.2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生物滴濾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203
參考文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