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nèi)容包括:正義與及物:文學批評的兩重屬性與當下困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強行關聯(lián)法”指謬、災難文學的敘事倫理和書寫禁忌、普實克和夏志清的魯迅研究及其方法論反思、“作者意圖”在文學研究中的合法性和功能限度、重建當代批評家的任務等。
沈杏培 1980年生,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曾獲選“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出版專著《私想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現(xiàn)象觀察》《廢墟與盛宴:新時期小說中的歷史記憶》《鏡與針:新世紀小說論稿》。
第一輯史識·理論·方法
正義與及物:文學批評的兩重屬性與當下困局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強行關聯(lián)法”指謬
災難文學的敘事倫理和書寫禁忌
普實克和夏志清的魯迅研究及其方法論反思
“作者意圖”在文學研究中的合法性和功能限度
重建當代批評家的任務
第二輯作家·文本·個案
后真相時代的“可能世界”敘事
李洱小說中的“費邊幽靈”
不確定世界的理性與抒情
畢飛宇的閱讀史與文學史關系考釋
文化視野、對抗式批評與宗法共同體:重讀《白鹿原》
從“政治人”到“自由人”:王蒙小說中“人”的變遷及其危機
“無用的善”與“盈余的惡”:新世紀長篇小說中的善惡倫理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