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茅盾文學(xué)獎得主徐則臣的散文隨筆自選集,囊括了作者各種類型的散文隨筆,涉及人生成長、世界旅行見聞、中外文學(xué)評論、演講、雜感等,讀者可一覽徐則臣對文學(xué)的真誠、坦蕩、一意孤行。
小說家的散文,既有散文之情真,又有小說之獨到視角與筆觸。48篇精彩散文,訴說著鄉(xiāng)村少年遙望世界的夢,也記錄著他踏進世界的串串深刻足印,文字質(zhì)地醇厚,亮堂澄澈。
★“準(zhǔn)小說”味道的散文集。在小說成就的遮蔽下,徐則臣的散文創(chuàng)作往往被忽略,但小說家的散文,既有散文之情真,又有小說之獨到視角與筆觸。這部自選集反映了作者從一個文學(xué)青年到知名作家的所思所悟,是作者懷擁初心且決心一意孤行的宣示。
★名篇薈萃,見解獨到。多年文學(xué)歷程匯集名篇一冊,折射中國近代社會巨變。48篇精彩散文,訴說著鄉(xiāng)村少年遙望世界的夢,也記錄著他踏進世界的串串深刻足印,文字質(zhì)地醇厚,亮堂澄澈。在書中你可以一窺徐則臣特立獨行的紙上人生,感受他小說之外的文學(xué)視界,領(lǐng)略70后一代人的精神鑄造史。
★全新升級,典藏版。硬殼精裝,封面手繪,內(nèi)頁采用米黃雙膠紙,全新升級帶給讀者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名家推薦,值得品味。李敬澤、曹文軒、施戰(zhàn)軍、陳曉明贊譽推薦。
自序
一直盼出自選集,一直怕出自選集。
前者出于虛榮,希望早日擁有“自選”的權(quán)力。那也是寫作之初的膽怯和不自信,這個想必不難理解。后者緣自糾結(jié),手心手背都是肉,選出一部分后,剩下的算什么呢?盡管大家都按下不表,心底下還是認(rèn)為“自選”出的必定是最好的,那么剩下的肯定就歸于殘次一類。這等于昭告天下,除此以外者,自家都是看不上眼的。如此劃定階級成分,對一個作家怕也不是件一清二白的好事。
—我的糾結(jié)還不在于此,的確是難以“自選”。寫作既久,倏忽二十年彈指而過,對文學(xué)的判斷,我早不再像當(dāng)初那般斬釘截鐵,放之四海只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世界上的文學(xué)就兩種:一種好的,一種壞的。而是標(biāo)準(zhǔn)越來越多:重要的、不重要的,喜歡的、不喜歡的,愿意重讀的、勉強只能看進去一次的,好但怎么也看不下去的、平平卻每次翻看都十分歡樂的,完美但于我無益的、一堆毛病我卻受益良多的……只要版面富余,可以一直列下去。
具體到自己的作品,也很難再以好壞截然論之。并非自信到了看自家娃兒哪哪都好,也不是糊涂到分不清珠玉跟沙石,而是遍嘗了寫作的辛苦,字字血、聲聲淚,你知道每個字的來處,輕重深淺,切膚之痛,卻不足為外人道也,也不能為外人道也。不唯是敝帚自珍,還因為每個作品于你的意義迥異于他人:讀者可以明火執(zhí)仗地偏執(zhí),喜歡的就喜歡,不喜歡的棄之如敝屣;而你,作者,哪里可以心無掛礙地給這些作品分出個親疏遠近、三六九等。人說好的,我可能最不看重;人所不喜者,我可能最難相棄。事情就這么夾纏吊詭。
但是現(xiàn)在,這兩個自選集還是出來了:一個中短篇小說,一個散文隨筆。那么這兩個集子用的是什么標(biāo)準(zhǔn)?
小說如書名所示,以“花街”為據(jù)。多年前寫第一個關(guān)于花街的小說《花街》時,我就打算早晚以“花街”為名出一本主題小說集。那時候想的是,所有故事都要發(fā)生在花街上;現(xiàn)在想法變了,不為形式主義所累,故事跟花街有關(guān)即可,哪怕人物走在北京的長安街上。既然他思在花街、念在花街、根在花街,為什么不能算作花街故事呢?花街肯定比我想象和虛構(gòu)的更加開放;ń謿g迎你。所以就有了這自選的九個故事。
為什么是九個而不是十個或者十一個?為什么是這九個而不是其他九個?前者的答案是:九是宇宙中最大的數(shù),意味著無窮;如果不到九為止,這個集子到底要選多少篇,我就更不知道了。而后者,我只能神神道道地告訴你:當(dāng)我閉上眼,看見從花街幽暗的街道上明亮地走出來的小說中,走在最前頭的,就是這九個故事。
散文隨筆集《一意孤行》。這四個字是我喜歡的。書法家朋友賜墨寶,我給出的“命題作文”多半也是這四個字。為人須謙和平易,作文要一意孤行。文學(xué)沒有對錯,認(rèn)準(zhǔn)了,一竿子支到底,條條大路通羅馬。歐陽鋒倒練九陰真經(jīng)也練成了,可見文無定法。這個集子里“自選”的也如此。我所寫作過的諸種題材都選取了部分,正路子有之,歪路子、野路子亦有之。正路子、歪路子、野路子在一起,就是所有路子;條條大路通羅馬,條條小路必定也通到羅馬。
盼出自選集,怕出自選集,還是出了自選集。把道理講得天花亂墜還是出了。出了就出了吧,一咬牙一跺腳,一意孤行可也。
徐則臣,1978年生于江蘇東海,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供職于《人民文學(xué)》雜志社。作為茅盾文學(xué)獎得主中首位70后,被譽為70后作家的光榮。著有《北上》《耶路撒冷》《王城如!贰杜懿酱┻^中關(guān)村》等,作品被翻譯成德、英、日、韓、意、蒙、荷、西、俄等十余種語言。
往事篇
一個人的天堂
開往北京的火車
風(fēng)吹一生
暮色四合
老屋記
陽光與陰影
放牛記
最后一個貨郎
祖父的早晨
想起無名氏
蒹葭蒼蒼
紙上少年
天黑以后
冬至如年
四個住處一個家
神經(jīng)衰弱的拖鞋
背沙子的男孩
旅行篇
去額爾古納的幾種方式
湯陰行
在臘月里想起增城
鬼城記
恍惚文登是故鄉(xiāng)
我喜歡的四個城市
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
海德堡
教堂
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
文藝評論篇
《純真博物館》和帕慕克
一部值得張揚的偉大小說
當(dāng)?shù)赖略庥鲎饑?yán)
那些梗著的脖子
拉美文學(xué)的遺產(chǎn)
她讓塵埃都落定
演講篇
中國文學(xué)的世界之路
不忘初心,一意孤行
歷史、烏托邦和文學(xué)新人
走過花街的今昔
為什么寫作
零距離想象世界
純文學(xué)的傲慢與想當(dāng)然
雜感篇
文學(xué)新人“不等人”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不想當(dāng)大師的士兵不是好運動員
他們中有我
出走、火車和到世界去
別用假嗓子說話
通往烏托邦的旅程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一個人的天堂
夜里做夢,夢見了一陣陣的饑餓。很奇妙,饑餓像個抽象的東西,在夢境里忽遠忽近地招引我,我夢見自己坐起身來,胃里伸出了一雙想望的手。饑餓終于叫醒了我。清醒后茫然若失,肚子里還是鼓鼓的,一點都不想吃。早上我跟母親說,我夢見我餓了。母親說,大過年的,哪天不是吃到嗓子眼,還餓。我想也是,一個夢而已。就忘了。
除夕那天去看姑媽,騎自行車出門向南走。多少年了,中心路以南的地方我很少去,現(xiàn)在姑媽搬了家,我不得不經(jīng)過那里。我懶洋洋地四處張望,落滿陽光的地方若干年前我都曾熟悉,甚至很熟悉,像家一樣。診所,不在了,空曠的院子在太陽下。幼兒園,孩子們都放假了,半開的大門后面看見半截滑梯和幾件晾曬的衣服,看門人在一件衣服背后大聲地咳嗽、吐痰。接著是人家,紅的瓦房,白的瓦房,凌亂的小院和即將過年的喧嚷。有錢的推倒了瓦房,建筑了兩層小樓,一家過去,另一家還是,鼻子通紅的小孩站在樓梯口看我,他們一定把我當(dāng)成了陌生人。然后是一個更大的院子,院墻破落,從銹壞的鐵門里可以看見滿地的荒草,被風(fēng)雪打得枯黃泛白,現(xiàn)在還在風(fēng)里搖擺。風(fēng)有點大,一根根拉彎了它們的腰,風(fēng)經(jīng)過荒草像走在水上。院子前是一排矮小的白瓦房—紅磚白瓦。我突然記起了夢見的饑餓,想起了在夢里它其實是有味道的,清甜,還有點刺鼻的香味。我想起來了,這是大商店的味道,多少年前我最喜歡的味道,那時候我還小,它總能引起我無窮無盡的饑餓。這排房子就是大商店。我撐著腳停在路上,扭頭看見了大商店。門窗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個黑乎乎的洞,邊角粗糙,一截截斷磚露在外面。他們拆掉門窗的時候下手太潦草。麻雀從房頂上跳下來,轉(zhuǎn)一圈就從那些黑洞里鉆進去,里面更黑,陽光再好我也看不見里面的東西,里面也不會再有東西了,只剩下一排矮小的空房子。
它竟然這么小。多少年前我一度以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子,它比當(dāng)時的民房要大很多,而且中間沒有隔斷,看起來就是一間大房子,寬敞的空間從東頭一直拉到西頭。我們都叫它大商店,因為它是當(dāng)時我們那地方最大的商店,也是周圍幾個村莊里最大的商店。在一九八九年我到鎮(zhèn)上讀中學(xué)之前,這里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念小學(xué)的時候,我在一本沒有封面的書上看到了“天堂”這個詞,我就以為,如果這世上真有天堂,那就應(yīng)該是我們的大商店。
一九八九年我十一歲,這之前我的生活很少超過這個村莊。我以為大商店里什么都有,一個人哪怕活上兩輩子,里面的東西也綽綽有余。讓我想一下一九八四年的大商店,那一年我六歲,開始讀小學(xué)一年級。大商店恰好在去學(xué)校的路上,幾乎每天我都能到大商店里轉(zhuǎn)上一圈。店里的營業(yè)員換過好幾個,無一例外都喜歡開東門,西門一年到頭鎖著。天堂的門檻很高,要爬上一個傾斜的高臺階才能進去,臺階是水泥的,上面布滿用繩索印下的花紋,素樸簡約。我不記得什么時候第一次走進大商店,只記得每次進門后都想感嘆,真大。真是大。房頂比我家的不知要高多少,也寬敞,尤其是夏天,別的地方都熱得蹲不下個人,大商店里卻有用不完的陰涼。長長的房間被分成三部分,先是一道一米多高的柜臺把房間切成兩半,再由直抵屋頂?shù)呢浖馨咽O碌目臻g切成兩半。貨架后面放什么,是我很多年一直感興趣的問題,可惜直到我離開村莊去鎮(zhèn)上念書,也沒能找到機會去看一下。
我見過賣東西最多的地方當(dāng)然是集市和廟會,可是集市不是每天都有,廟會更稀罕,即使每天都有,我也不能天天跑去趕集。大商店是集市和廟會之外東西最多的地方,貨架上下,從東到西,擺滿了待售的商品。從生活的源頭開始,花花綠綠的煙和酒、瓶裝的醬油、練習(xí)本、鉛筆、圓珠筆、鋼筆和墨水、水壺、瓶膽、燈泡、蠟燭、火柴、餅干、桃酥、高粱飴、糖豆、白砂糖、紅糖、大糕、掛面、瓷碗、碟子、花盤、洗臉盆、搪瓷缸、筷子、勺子、鍋鏟、鐵鍋、牙刷、牙膏、雪花膏、毛巾、布料、軸線、繡花針、頂針、橡膠鞋、布鞋、襪子、輪胎。還有很多,一路擺下去。我說不出來的不是因為我想不起來了,而是我沒能看見。那時候我個頭小,大商店的柜臺高得有點過分了。
我和當(dāng)時其他喜歡在大商店里游蕩的孩子一樣,為了看清貨架下面和放在地上的商品,我們不約而同踮起腳,把下巴掛在柜臺上,希望這樣可以看得更深。其實是沒用的,柜臺太寬大了,我們的脖子伸得再長也無濟于事,誰讓我們的目光不能拐彎呢。要命的是,被柜臺遮蔽的恰恰是我最想見到的。各種各樣的點心、糖果,還有堆放在地上的鞭炮和玩具。一九八九年之前我的生活目標(biāo)主要集中在吃和玩上,想吃一切好吃的,想玩一切好玩的。還有人人都會說的那句話:閨女要花,兒要炮。我想要那些鞭炮。它們幾乎都被柜臺擋住了,我不能時時看見它們,可是我想時時看見,所以進了大商店就忍不住伸長脖子,把自己掛起來。
大商店里的柜臺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柜臺,下面是磚頭砌成,上面是水泥覆頂。水泥是灰色的,我見到的時候早就變成黑色的了。不僅是小孩喜歡進大商店,大人也喜歡,他們個頭高,隨意地把手放到柜臺上指指戳戳,長長久久把柜臺抹得油烏發(fā)亮。我的下巴掛上去,鼻子底下就飄悠起不散的煙火味。這些年我見過無數(shù)的店鋪的柜臺,漂亮的,整潔的,先進的,接近于無限透明的,不知見到了多少,一點感覺都沒有,它們與我無關(guān),與生活和人無關(guān),而大商店里的柜臺,上面曾經(jīng)掛過無數(shù)個年幼的下巴,落下過無數(shù)只手,那些手都從自己家里帶了塵土、草灰、饅頭渣子和汗?jié)n。柜臺上累積了層層疊疊的煙火氣和人的味道。我把脖子伸長,使勁嗅著鼻子,我想聞到柜臺后面飄散出來的大商店的味。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大商店里都有這種味道。先是香甜的味道,清凈、羞澀還有點歡欣,是點心和糖果發(fā)出來的。然后是糧食白酒的香味,悠悠的、淡淡的,從東頭柜臺上的酒壇子里散出來。然后是醬油味,黑黝黝的味道,行動遲緩笨重,喜歡沉在所有的味道之下,像結(jié)實的河床。這些香味把大商店里的氣味調(diào)得十分黏稠,聞久了我就犯困。驚醒我的是另一種刺鼻的香味,比如橡膠鞋的味道、紙箱子的味道,這些味道身手敏捷,因為過于尖利,多少顯得有些輕佻。還有就是水泥柜臺本身的味道,清冽的磚石味。
我經(jīng)常放學(xué)后都要到大商店里兜上一圈,掛一會兒下巴。聞一聞,看一看,把吃不到的東西睜大眼睛想一遍,玩不到的東西也跟著想一遍。在大商店里我總是覺得肚子里空蕩蕩的,店里好聞的氣味一直在提醒我有饑餓這回事,即使我吃飽了。我忍不住要進去,進去了更餓。后來聽說,好聞的味道也能提高營養(yǎng),所以廚師大多都是胖子,不知道當(dāng)初的我獲得過營養(yǎng)沒有,那時候我瘦得可憐,穿著垂不到腳踝的褲子,母親說我吃龍肉都不胖。
柜臺后面的很誘人,我沒錢買。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沒錢買。父母很少給我們零花錢,偶爾給了一毛兩毛也舍不得花掉,如果什么時候手里聚到了五毛一塊的,真以為自己是富翁了。把錢裝在貼身的兜里,手指頭秘密地在兜里把錢攥緊,干的紙幣終于也捏出了水。有了大錢心里就怪怪的,像大商店里的長柜臺,泛著清冷的喜氣,覺得全世界都是繁華的,有微微的油膩。我用眼睛、鼻子來購買,躲在頭腦里從容地消費。那個時候有饑餓,也有欲望,但從來沒有非分之想,那種滿足饑餓的欲望也是清凈的,從不設(shè)計在黑暗里把好東西都裝進口袋里。我在大商店里買過的最貴的東西是一支鋼筆,英雄牌的。
一九八五年的秋天的一個上午,我剛升入二年級,祖父給我錢讓我買一支鋼筆,花了一塊八毛錢。我讀一年級時一個學(xué)期的學(xué)費是三塊五毛。我?guī)缀醭闪税嗌献钤缡褂娩摴P的人,開始在白紙上寫字,而別人還在用鉛筆和田字格。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一廂情愿地認(rèn)為,這是我的字寫得不錯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去口腹之欲,大商店也是一個玩樂的好去處。在里面很容易找到安靜的時候。長年關(guān)閉的西門附近有幾口大缸,通體黑藍,冬天時用來裝醬油和鹽,夏天就空下來。我常常一個人轉(zhuǎn)到那幾只缸邊,摸清涼的瓷,安詳妥帖的平滑,陽光打在臉上,亦有一種清涼的驚喜。不知道那些瓷缸最后都到哪里去了,慢慢地都不見了,鹽裝進了蛇皮口袋里,醬油、白酒和香油一樣,裝進了小壇子,放在柜臺的最東頭,買賣更方便了。在那幾個一字?jǐn)[開的小壇子前,我見到了周圍村莊里的幾乎所有腿腳靈便的酒鬼。他們?nèi)滩蛔坝慷恋木瓢a,彎腰駝背地來了,像孔乙己那樣擺出幾文大錢,要了一茶杯糧食白酒,就站在柜臺前喝。準(zhǔn)備充分的,隨身會帶有一兩個朝天椒;沒來得及準(zhǔn)備的就隨手捏起一顆大鹽粒,喝一口舔一下鹽粒,嘴里咝咝啦啦地呼吸,喝得美好且滿足。喝酒時和售貨員東拉西扯,酒喝光了,話也說完了,放下杯子抹抹嘴回家了。在后來的生活中,我見到很多酒鬼,喝得如此簡單和干凈的很少,大多都是在油膩的酒席上昏了口舌和頭腦,臉變大,脖子變粗,整個人成了討嫌的酒肉皮囊。
在大商店里我一定還能看到更多,但是很多記不起來了。再后來我就離開村莊去鎮(zhèn)上讀書,然后去縣城讀書,再到別的城市讀大學(xué)。越走越遠,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去大商店也就越來越少了。什么時候終于一次也不再跨過那個高門檻,以至大商店什么時候關(guān)門、什么時候被拆除了門窗成了一排廢棄的空房子,我都不知道了。出了村莊,我進過各種商店、超市、商場、大賣場、購物中心,也僅僅是進過了,買了東西就出來,不買東西我永遠也不會想起它們。對我來說,它們的意義僅在于是一個用錢和信用卡換回用品的地方,別無其他。但是大商店我常常會想起,想起里面琳瑯的貨架、里面的味道和陽光、出入的人和事、我的高不過柜臺的童年和一些隱秘的小心事。我知道它會隨著我見識的增廣而日漸微小和簡陋,我也知道我的這些記憶脫不了美化的嫌疑,可我還想在記憶里重新打開大商店的東門,把我十歲前的時光像陽光一樣呈現(xiàn)出來。
就像現(xiàn)在,我把自行車停住,扭頭去看那些空洞的屋子,原來的大商店,現(xiàn)在成了鳥巢和老鼠、昆蟲的集散地。我十一歲開始逐漸遠離村莊,越來越多的孩子我都不認(rèn)識了,他們也不認(rèn)識我,我在他們眼里成了異鄉(xiāng)人。路上幾個孩子好奇地看我,看我看著破敗的空房子,他們也許根本不知道那些房子過去的名字叫大商店。他們更不會知道,我像他們這么大的時候,這些空房子和整個世界一樣滿滿當(dāng)當(dāng),也繁華,也美好,它是一個十歲孩子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