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三部曲從作者的童年、青少年時期,一直寫到1963年,旅居歐洲七年后回到新西蘭。作者通過一種渾然天成的敘述語調,敘述了其成長及創(chuàng)作的全部生活,包括遭誤診為精神分裂癥的經歷。她獨一無二的天賦,在于揭示自我脆弱性時的坦誠態(tài)度與觸及的深度,無論書寫傷痛、屈辱還是成功,都能泰然處之、波瀾不驚。
在第一部《到實島去》中,作者講述了她高中之前的生活,“混合了事實、真相和對真相的記憶”。她其貌不揚,一頭紅發(fā)、滿臉雀斑的小女孩,不受大家注意。在她的筆下母親記性好、健談,哥哥患有癲癇癥,對家庭氛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吸引同學注意,她偷了她爸爸的錢買口香糖而被老師發(fā)現,被罰站。
第二部《我桌旁的天使》講述了在達尼丁師范學院上學,以及她隨后的崩潰及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經歷。她在大學里很孤獨,越來越退縮到自己的文學世界里。在一年的見習教學結束時,她在學校督察訪問期間走出房間并消失了。
在一次自殺未遂之后,她被送往精神病院。她從未想過竟然存在這樣一個世界。在她的描述下,是精神錯亂恐怖的高強度療程。她接受了兩百多次電擊治療,并被安排進行腦白質切斷手術,只因小說集獲得了享有盛譽的獎項而取消。在出院前獲準外住期間,在知名作家薩吉森的小屋里居住寫作。散文和詩集被接受出版后,她獲得資助而出國旅行。
第三部《鏡之城的信使》,講述了她在英國、西班牙旅居寫作的經歷。鏡之城是支撐她的拯救世界。她繼續(xù)寫作,后得知她一直背負的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是誤診。憑借一些生活經驗和明智的心理治療,她終于寫下她在精神病院的生活經歷。因為父親去世,七年后終于決定重新回到新西蘭。
◎ 珍妮特·弗雷姆,一位非凡的女性,通過寫小說拯救了自己。生于新西蘭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生性極為敏感羞怯。幼年哥哥患有癲癇、一姐一妹溺亡。自己因確診精神分裂癥,入精神病院近十年,接受電擊兩百多次,即將施行腦白質切斷術時,得知小說集獲獎才得幸免。后在倫敦復診發(fā)覺當年是誤診。
◎ 新西蘭文壇當之無愧的那摩溫,弗雷姆雖經歷了生活的百般折磨,但寫作不輟,接連出版突破性的小說,顛覆舊傳統(tǒng),引領了新西蘭創(chuàng)作新潮流。自1951年處女作短篇小說集《礁湖》出版,到1984年第三部自傳面世,三十余年出版小說及其他作品二十余種。
◎ 自傳三部曲出版于20世紀80年代初,敘述了作者貧苦的童年、精神病院的青少女時期以及堅持寫作表達自我的成年時期,以坦誠而克制的筆觸,溫柔、細膩又百轉千回的語調,寫出了灰暗的成長過程中,一個卑微敏感的靈魂的幻滅、絕望與新生。
◎ 自傳三部曲連續(xù)三年獲得詹姆斯·瓦蒂爵士圖書獎,更獲得諾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盛贊。此外作者獲得了一切有資格角逐的新西蘭文學獎,并于1990年榮獲新西蘭國家勛章。晚年接連獲得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榮譽會員、大英帝國高級勛位(CBE)等表彰其創(chuàng)作成就的巨大榮譽。
◎ 金棕櫚獎導演簡·坎皮恩根據弗雷姆原著拍攝了電影《天使與我同桌》,通過銀幕呈現了書中動人的力量。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幸福的拉扎羅》導演摯愛的電影。
珍妮特·弗雷姆(Janet Frame,1924—2004),二戰(zhàn)之后最有天賦、最有特點、影響最大的新西蘭作家,她以前所未有的新穎風格突破了傳統(tǒng)現實主義,領導了小說創(chuàng)作新潮流。弗雷姆共創(chuàng)作了十二部長篇小說、五部短篇小說集、兩部詩集和三部自傳。
弗雷姆生于新西蘭南島東南部的達尼丁郊區(qū)的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為人幫傭。1943 年入達尼丁師范學院,后任教于一所中學。之后接受過精神治療,在精神病醫(yī)院休養(yǎng)近十年。20 世紀80 年代起撰寫三部自傳,記述其成長及生活經歷。
但凡有資格角逐的新西蘭文學獎項,弗雷姆均收入囊中,如休伯特·徹奇紀念獎、新西蘭文學基金獎、羅伯特·彭斯獎等。此外,她獲選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榮譽會員,亦斬獲英聯(lián)邦文學獎。鑒于其對文學事業(yè)的貢獻,于1983 年榮獲大英帝國高級勛位(CBE)、1990年榮獲新西蘭國家勛章,此外還獲得三所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和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