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出世,跟隨菩提祖師學藝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jīng),一路上歷經(jīng)艱險,降妖除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玄奘取經(jīng)”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經(jīng)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出明代百姓的社會生活狀況。
《西游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段饔斡洝纷詥柺酪詠碓诿耖g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zhàn)爭以后,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游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希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語言。
吳承恩(約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江蘇淮安)人,明代小說家。曾祖吳銘、祖父吳貞曾分別任過縣學訓導、教諭,其父吳銳,以經(jīng)商為生,六經(jīng)諸子百家莫不觀覽,樂觀曠達。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長期寓居南京,靠賣文補貼家用。后出任過長興縣丞,但由于看不慣官場黑暗,不久就憤而辭官。后又擔任過與縣丞品級相近的閑職荊府紀善。晚年歸居鄉(xiāng)里,放浪詩酒,貧老以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