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左傳》的記事為基礎,偶爾也參考其他文獻如《國語》《史記》、諸子著作中的相關內容,以春秋時代爭霸為主線,講解整部《左傳》記載的二百四十多年間各諸侯國的重大史事。
《左傳》里記載的史事頭緒紛繁、內容離散,一般讀者不便把握前后的因果聯(lián)系,因此,本書在完全忠實于《左傳》原書原文的情況下,將相關史事的零碎記載抽繹出來,按照時間先后重組綜合,用淺顯的文字加以闡釋和重述,不僅使史事的完整得到凸顯,而且還試圖揭示史事彼此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
希望本書能為愿讀《左傳》原典的讀者提供一些幫助,同時也想為一覽整個春秋時代歷史風貌的讀者提供一點參考。
1.書中附有《春秋歷史年表》、贈送《春秋歷史大事記》彩色信息圖,通過信息圖,能夠直觀感受史家稱春秋時期是“禮崩樂壞”的原因。
2.歷史線索非常清晰,全方位呈現(xiàn)事件發(fā)展的前因后果,串聯(lián)各國爭霸的互動始末,讓春秋的歷史不再有敘事錯亂之感。比如,“燭之武退秦師”、“順手牽羊”、“秦晉崤之戰(zhàn)”的故事,背后是一連串的經典故事:“燭之武退秦師”是引子,“蹇叔哭師”、“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是“征途”,“順手牽羊滅滑國”、“秦晉崤之戰(zhàn)”組成了“歸途”。
3.不再是春秋五霸,而是春秋七霸的故事。作者增加了鄭莊公、宋襄公小霸的故事,補齊了春秋霸主此消彼長的歷史發(fā)展線索。讀者可以增加對于小霸、主霸的歷史發(fā)展脈絡的理解。
4.相比于其他春秋歷史的作品,作者重視魯國和衛(wèi)國的歷史,給予它們相稱的歷史敘事篇幅,彰顯它們的作用。
5.本書以《左傳》為文本基礎,在講述春秋歷史故事的同時,串講涉及到的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常識,如政治制度、禮樂制度、節(jié)令、春秋時期女子的姓名問題、服飾、飲食等,將文化常識置于具體生動的歷史語境下講解流變。這些文化常識正是理解《左傳》和春秋歷史的基礎。
書寫出了春秋時代的別樣精神和風貌。作者筆下的春秋史,不是封建秩序的黃昏,而是貴族社會落幕前的絕響。誠如作者所言,“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時代,人們質樸率性卻又能老謀深算,打起仗來轟轟烈烈卻又能彬彬有禮,說起話來委婉文雅卻又能直抒胸臆,做起事來循禮遵德有時卻又荒誕不經”。
何晉,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先秦史、歷史文獻學,著有《戰(zhàn)國策研究》《尚書新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戰(zhàn)國策》等,整理點校《尚書孔傳參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