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生活告訴我們,人必有一死,但總有一些我們永遠沒做好準備的告別。
波蘭當代作家馬爾欽˙維哈就面臨這一難題。母親生前總愛收集沒用的小玩意兒:臺燈、石頭、廢報紙、圓珠筆,等等,當然還有她最愛的書。后來母親去世,作者一邊整理遺物,一邊追憶往昔,重繪了她作為猶太婦女、作為母親、作為波蘭公民的形象;同時透出紙背的,還有波蘭戰(zhàn)后一代的日常,以及猶太群體的遭遇:水晶之夜的陰影,戰(zhàn)后通貨膨脹與物資匱乏,1968年排猶,轉(zhuǎn)軌……它們深刻而深遠地影響著每一位波蘭人,那些物品承載的,是那代人的集體記憶。
《未棄之物》是一本詞與物的書,一本關(guān)于母親的書,它像物品剪貼簿,更像一部個人史、私人回憶錄。整本書一點也不沉痛,而是充滿了黑色幽默與諷刺、揶揄、顧左右而言他,是相當別致的逝者追思錄。
只要我們?nèi)圆粫缘萌绾蚊枋鲆粋人,那么這個人就仍與我們同在。
在書中,作者以母親生前留下的物品為中心,拼接了記憶碎片,重構(gòu)了作為上世紀二戰(zhàn)前后生人的波蘭猶太裔的母親的個人史、生命史與家族史。全書分為三個部分:母親的廚房、詞典和該笑就笑,以母親廚房里的物件、母親書架上的書籍與母親臨終前的片段回憶為焦點,追溯了其背后的波蘭戰(zhàn)后史。借助對這些逝者生前之物的沉思,來對抗沉默,還原戰(zhàn)后物資匱乏背景下波蘭人的日常、民族的苦難以及世界的脈動。
作者
馬爾欽˙維哈(Marcin Wicha),波蘭頗負盛名的當代作家之一。1972年生于華沙,從事封面、海報和商標設(shè)計,偶爾撰文寫書。著有《為何我不再熱愛設(shè)計》《未棄之物》:前一本書,他告別了父親,后一本書則獻給母親!段礂壷铩帆@波蘭文學至高獎尼刻獎、藝術(shù)界至高榮譽政治周刊護照獎以及貢布羅維奇獎。
譯者
林歆,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波蘭語教師,其譯著有托卡爾丘克的《世界墳墓中的安娜˙尹》、姆羅熱克的《三個較長的故事》。
一、母親的廚房
3 | 傳家寶
8 | 只要
14 | 石頭
16 | 廢紙
22 | 封面
31 | 如何
36 | 給孩子們的書
38 | 誰來安慰
43 | 奧媽
56 | 最重要的一層書架
58 | 烏利茨卡婭
62 | 斯大林烹飪書
66 | 糖
67 | 加拿大
70 | 天氣預報
74 | 剪報
83 | 戈貢佐拉
84 | 彩虹牌吸塵器
87 | 電動火車
92 | 夠多
二、詞典
99 | 女司儀
104 | 手寫筆記
108 | 打字機
116 | 獨門絕技之在郵局打嘴仗
121 | 毛毛蟲
125 | 好比
127 | 屁話一籮筐
134 | 理論上
137 | 瀝青
143 | 三月之后
146 | 我們?nèi)栽谡務(wù)撜?/p>
149 | 奇聞逸事
152 | 米蘭達
154 | 腳注
156 | 墨漬
161 | 牌匾
164 | 大獨裁者
167 | 你好,多莉
171 | 門衛(wèi)
174 | 光
175 | 滅絕
三、該笑就笑
217 | 我留下的圖書
220 | 譯者后記